上世紀60年代末,風和日麗的一天,讀金陵女中的林青霞偷偷溜出了校門,她漂亮的臉上是掩不住的興奮,邊走邊催著身邊的女伴:「快點快點,去歌廳聽學姐唱歌呀!」
林青霞口中的學姐,指的是已經比她只大一歲卻已經輟學的鄧麗君,她是學校裡的風雲人物,更是一個時代的美麗傳奇。
1、唱歌養家的少女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鄧麗君的本名是鄧麗筠,她的墓園也叫做筠園。「筠」的意思是竹子,亭亭翠竹,枝葉婆娑,未曾出土先有節,縱使凌雲仍虛心。不僅美,還寓意品質高潔。
父親鄧樞給唯一的女兒取名麗筠,可見對這個掌上明珠的疼愛。只是「筠」這個字字形生僻,又為多音字,鄉鄰們多不識得,便喚她作鄧麗君。
鄧家祖籍河北,鄧麗君的母親祖籍山東,但鄧麗君卻是在臺灣出生的。亂世的炮火聲中,一家人如飄萍一樣輾轉各地,落腳在偏僻窮困的眷村。
鄧父已從部隊退役,五個孩子嗷嗷待哺,外地人的身份又無形中招來了排擠與嫌棄,家中生活諸多艱難,鄧麗君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長大了。
她是貼心懂事的女孩,從不纏著父母要吃食要新衣,11歲時就已經賺錢補貼家用了,靠的當然是唱歌。
童年的鄧麗君天生一把好嗓子,而且她也極聰明,收音機裡放的歌曲,她聽幾遍就能唱得像模像樣,也不怯生,鄉鄰們逗她唱歌,她落落大方走上前開口便唱,父母也不拘著她,鄧麗君6歲開始就登臺表演了。
後來,父親看女兒確實有天賦,特意請了專業人士教她唱歌,11歲的鄧麗君參加廣播電臺的歌唱比賽,用清亮甜美的歌喉徵服了評委,拿下了冠軍。
廣播電臺給她發了一筆獎金,鄧麗君也接到各大歌廳的邀請,林青霞逃課去歌廳聽課的那一年,鄧麗君已經出了人生第一張唱片。金陵女中不能接受學生常駐歌廳唱歌,鄧麗君只得揮淚作別校園。
鄧麗君越唱越紅,她唱歌掙的錢已經超過父母的收入,還是少女的她,已成為家中頂梁柱。但對於鄧麗君來說,唱歌並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她此生的使命,她沉醉在音樂的世界,歌聲融入骨血,為了唱歌,她甚至拒絕了嚮往已久的婚姻。
2、渴望愛,但愛得清醒
林振發是鄧麗君的初戀,他是一名風度翩翩的世家子弟,也是鄧麗君的超級粉絲。兩人相識於青春年華,她21,他26。
鄧麗君在吉隆坡演出時,林振發一擲千金包下前三排座位,不是包一晩,而是連續包了一個多月的45場演出,他每場都會來,坐在前排認真聽鄧麗君唱歌,凝視著她,眼中含情脈脈。
這是鄧麗君第一場全情投入的愛戀,但未等她嫁作林家婦,匆匆四年,林振發突發心臟病去世,從此天人兩隔,徒剩相思。
之後的一場美國之旅,讓鄧麗君與萍水相逢的成龍墜入愛河,也成為成龍心裡永遠的白月光,他每次提起鄧麗君時,總用「高貴」這個詞形容她。鄧麗君美而優雅,如一輪滿月高懸於夜空,她強大的氣場與魅力讓成龍傾慕,卻又自慚形穢。
也許是為了找補作為男人的自尊,也許作為「大哥」一慣的處事風格,成龍總是故意冷落她怠慢她,約會時常帶上一幫小弟,吵吵嚷嚷,還對她呼來喝去,氣得鄧麗君斬斷情絲,拂袖而去。
既然不是良配,又何必浪費時間委屈自己呢?往事不必再回首,從此蕭郎是路人。鄧麗君走得利索,走得瀟灑。
1981年,在一次頒獎盛典上,主辦方有意化解兩人的心結,請了成龍做頒獎嘉賓為鄧麗君頒獎,她事先並不知情,唱著歌上臺,見到成龍後怔住了,眼裡閃爍著淚光並連連後退,不願意從他手上領獎。
終究是介意的,但既然錯過,她不會再回頭,何況她已經有了戀人。就在1981年的10月,鄧麗君和富豪之子郭孔丞訂婚,婚禮定在第二年的3月,草長鶯飛日,喜結良緣時。
她心裡是歡喜與期待的,出道太早了,終日穿梭在繁華世界,名利圈的是是非非讓她疲倦,她已經29歲了,很想有個肩膀可以倚靠。
可婚期越臨近,鄧麗君越躊躇,郭家是豪門,規矩多,郭老太太早早放話,假如鄧麗君做她的孫媳婦,必須徹底退出歌壇,斬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繫。
定製的婚紗已送到鄧麗君,點綴著一顆顆碎鑽,燈光下熠熠生輝,精緻又奢華,但她用手去撫摸時,鑽石的邊緣扎進手心,鈍鈍的痛。
讓她放棄唱歌,無異於放棄生命。黃金打制的囚籠,住起來也不會舒服。鄧麗君是愛郭孔丞的,也渴望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但並不表示她肯接受這樣的不平等條約,將自己的人生囚禁。
鄧麗君毅然取消了婚禮,不管外界怎麼看,又或者怎麼議論。鄧麗君貌美歌甜,名氣傳遍東南亞。這樣的女人,是不缺愛情的,但她尊重自己每一段的感情,炙熱地投入地去愛,但愛得非常清醒。
3、永遠的鄧麗君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聽這首歌時,人們腦海中浮現的佳人,一個是影片中女主角林青霞,一個是演唱者鄧麗君。
她們是校友,也是閨蜜。1990年法國南部的海灘,留下了兩人美麗的倩影。
因為追求者秦祥林對鄧麗君獻殷勤,林青霞一度不喜鄧麗君,但當她見到鄧麗君本人時,那些不喜便煙消雲散了:「如果男友喜歡上鄧麗君,我不介意。」
和英氣俊美的林青霞相比,鄧麗君是另一種類型的美女,圓圓的臉龐,大大的眼睛,溫柔俏麗,和她的歌聲一樣醉人。
她的聲音溫柔清甜,但又富有力量。她將各種曲風巧妙融合,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她寬廣的音域與精妙的演唱,後人只能模仿,卻絕對無法複製。
1974年,鄧麗君來日本發展,一首《空港》驚豔全國,當年便奪得新人歌手獎,演唱會場場爆滿,近百萬的唱片銷量奠定了鄧麗君歌后的地位,也成為日本人永遠的昭和記憶。
2017年,日本用全息投影將鄧麗君復活,當她的身影出現在舞臺中央開口演唱《我只在乎你》,現場嘉賓和屏幕前的觀眾都熱淚盈眶。
這首歌是用日語唱的,鄧麗君冰雪聰明,是個語言天才,日語、英語、法語、話閩南語、粵語、上海話、普通話,她都能說得很好。
1978年改革開放前後,鄧麗君的歌剛從海峽那邊傳來時,人們無不為之迷醉,她溫柔又極富感染力的聲音,撫慰了那個時代精神貧瘠的靈魂。
她不是高冷的女神,現實生活中的鄧麗君十分活潑,富有親和力,也很真性情。她在演唱會上改歌詞,吐槽自己「三十幾歲還嫁不出去」,一邊甜甜地討好聽眾說:
「要是覺得唱得好,您多給點掌聲」,轉而頑皮地笑起來:「覺得唱得不好,那你自己上來唱呀。」
她會用腳關冰箱門,會給女傭端食物,會幾十年如一日的做公益慈善,也敢衝破世俗眼光,和一名比自己小15歲的男人談戀愛。
這個男人叫保羅,是一名法國攝影師,也是鄧麗君餘生最後的伴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女友是紅遍天下的女明星。
因為患上哮喘,鄧麗君不得不減少演出,調養身體。但病魔還是纏住了她,1995年,42歲的鄧麗君在泰國清邁湄賓飯店15樓哮喘發作,香消玉殞。
有人說:上帝想聽鄧麗君的天籟之聲,所以邀她去了天堂。佳人已去,人間的我們,依舊在唱著她的歌,想念著她的一顰一笑。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