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祖傳9道聖旨拒絕上交,被博物館借走弄丟2道,後來賠了多少

2020-12-21 一一道歷史

引言

以明公威信著於四海,遼奉聖旨,豨必不敢害故也。」這一段出自於《三國志·魏志·張遼傳》,其中特別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詞語,那就是聖旨。

這一特殊存在,在封建王朝時期擁有著獨特的地位,一般而言它有兩個概念,一個代指帝王的意志和命令,另一個則是指孔老夫子的聖人之言。

在一般情況下,這一特殊存在往往代指皇帝的命令,也就是在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太監手拿聖旨宣讀皇帝命令,或獎賞或懲罰都帶,有著至高無上的命令性。

因此在古代社會甚至擁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是一種榮譽的象徵,若是能將之傳於世,那麼在現代社會肯定是價值連城。在如今社會也的確有人保留著這一存在,有名陝西老人家中便存放著祖傳的九道聖旨。也因老人持有祖祖輩輩傳承這九道聖旨的觀念,所以他拒絕上交。不過可惜的是,被博物館借去,弄丟了兩道。那麼那兩道聖旨是如何弄丟的呢?後來博物館又賠了多少?

一、聖旨的講究

所謂的聖旨就是指古代君主所下達的命令或者發表的言論,具有神聖不可侵犯性,既是君王意志的集中體現,也是君主權威的一個象徵。在封建時代,一旦聖旨下達命令沒有任何人可以抗拒,否則將是謀反。

且根據史書記載,聖旨也分官員的品級,會採用不同的軸柄質地一般來說分為5品,其中上上品為一品,採用玉軸。二品稍次之,為黑犀牛角粥。三品為貼金軸,也上得了臺面。四品和五品為黑牛角軸,已經落入下乘

因此古代的聖旨頒發,也會根據傳授聖旨的對象而選定等級,上不了臺面的人連聖旨的規格都會降低很多。

此外聖旨還講究顏色的等級,顏色越豐富,而代表著受贈官員的等級越高,反之,則說明對方等級不入流。

除此以外,聖旨既然擁有神聖性,那麼就必然要防備別人偽造聖旨。因此古代的聖旨兩端都有翻飛的銀色巨龍作為防偽標誌,一般而言,這防偽標誌極為難得,一般非內宮成員絕對無法偽造,而且還有法律的約束,這一切都確保了聖旨的防偽性。

二、聖旨的內容

對於聖旨的內容,相信有很多人都會知道內容的第1句,那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不過很多人對於這句話的讀法,可能會陷入到誤區之中,大部分時候人們都是連起來讀,這其實是一種比較錯誤的讀法。

在目前公布的很多詔書中,一般的規範都是,開篇提到奉天承運,緊接著頂格再接皇帝敕曰,再接後面的內容。為什麼會以這樣的方式來講究呢?

所謂的奉天,史學家一般認為,此來自於《春秋繁露 深察名號》中的,「受命於天,天意之所予也,故號為天子者,亦視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

而承運之由來,則是來自於鄒衍的五德始終說,這位老夫子認為五行相生相剋,五行要配置五德,歷代王朝必取其中一德。所以才有承運一說。

因此奉天承運皇帝,其實就是講的是奉上天之命而成世運之道的皇帝,由他下達的詔書,然後接著表達下面的內容。

後來,朱元璋明確規定,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是先有奉天承運皇帝,緊接著再有後面的詔曰,因此,自明代以後,所有的皇帝詔書都按照此類讀法。不過朱元璋以前,歷朝詔書與此不同。

三、聖旨的價值

一般來說,聖旨在當場絕對是一個神聖的東西,因為這代表著皇帝的榮譽。而且由於聖旨上有著皇帝的神聖性,因此任何人不得侮辱破壞,甚至哪怕是懲罰性的聖旨,也必須要好好保存。因此在封建王朝時期,聖旨絕對是價值連城的,是不可以用買賣來交易的。

不過由於中國歷代王朝更迭非常頻繁,所以當朝非常有價值的聖旨,在換了一個王朝以後,這些東西都變成了催命符。因此一般來說,歷史上很難保存真正的古老的聖旨,都會伴隨著改朝換代而將之摧毀。因此更換王朝以後,聖旨的價值變得一文不值。

但到了現代社會,甚至成為了一個很有趣的古董。因為這不僅是封建皇權的體現,而且還可以為我們揭露,當年的皇家規格,因此在現代社會也是價值連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以及歷史研究價值。

那麼在現代社會有沒有人保存這種寶物呢?有一位老人就收藏了9道聖旨。

四、祖輩的遺產

家中收藏聖旨的老人名字叫做張振華,他家祖上曾經受盡了皇上的恩寵,連續得到了15道聖旨。而這15道聖旨之中,連續有6道是對於這家人的獎賞,另外還得到了8塊皇帝親筆題寫的牌匾。

不過由於歲月變遷,而且像聖旨這類東西很難保存,因此當年的15道聖旨失去了6道,不過慶幸的是到現在還保留了九道聖旨。這些聖旨可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文物。

當時消息一傳出來,就有很多的學者親自跑到老人的家裡,想親自看一看聖旨。老人對此是來者不拒,不過對於學者所提到的上交給國家博物館,老人對此表示拒絕。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的家族遺產,是曾經屬於祖宗的文物,不願意上交給國家。

對於老人的這一堅持,博物館成員也沒辦法,但是他們卻最終提出一個請求,希望能夠將這些聖旨放在淮安清晏園裡面展覽。老人也不好拒絕,於是就同意展覽可以,但只能展覽兩個月的時間。

於是2002年12月,張振華應淮安清晏園邀請,攜九道聖旨到該園亮相併展出。

五、消失的聖旨

按理來說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我們這些普通民眾也可以一睹聖旨的真容。不過可惜的是,2003年2月25日下午,展覽還是出現了問題,在接近尾聲的時候,結果發現聖旨少了兩道。老人對此十分的氣憤,於是立刻尋求警察幫助。

警察來了以後,立刻展開了全方面的調查,但可惜的是來來回回搜查了很長時間,也沒有找到聖旨的下落。老人非常生氣,因此直接一紙訴狀狀告博物館,這件事情在當時惹得轟轟烈烈,因為這畢竟是非常難得的文物,就這麼失蹤了,實在是讓人心酸。

不過最終也沒能找出寶物的下落,而經過反覆的審核,最終判定雙方都有責任,只是讓博物館給張振華賠償了18萬元。這件事情對張正華的刺激很大,他每天都非常的痛心那些遺失的聖旨。周圍的群眾也在努力的幫忙,希望能找尋曾經的遺產。畢竟這都是歷史的見證,這也是曾經皇帝的私密,可不能就這麼糟蹋了。

不過當年的疑案還是一直到如今成為遺憾,文物也最終沒有再找回來,可謂是讓人心痛。

結語

在封建時代強調皇權至高無上,所以皇帝的很多東西都帶有神聖色彩,特別是這個聖旨,可以說是專屬於皇帝的權威。一道命令可以調動天下三軍,甚至一道命令可以讓百萬人頭落地。因此聖旨的價值,那可是不言而喻,絕對可以算作是中華歷史上的珍品,比那些如景德鎮的瓷器,或者曾經的某些玉佩比較起來,可能價值還高一些。

但是老人的經歷也如同一個大教訓,告訴我們文物保存的不容易,這些聖旨本來在歷代王朝中就因為改朝換代而遭到了毀滅性的損失,好不容易在近現代沒有更換封建王朝而保留了一些珍品。我們這些後人應該更好的愛護這些文物,把他們留傳下來,而不要對其進行破壞。因此保護文物人人有責,了解認識歷史,這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情。

參考文獻:《中國通史》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張振華:將祖傳九道聖旨借給博物館,卻被弄丟了兩道,僅賠償9萬
    而在西安市長安縣一位農民家裡卻珍藏有祖傳的九道聖旨,這件事在當時轟動全國,張振華的人生也因為聖旨變得不同尋常。02後來,在文革時期聖旨又遭遇劫難,那時全國都在開展破四舊運動,只要是家裡私藏封建時期的物件就會被抄家。不過好在西北農學院崔懋學教授提前給張家通風報信,所以張家才能使用瞞天過海之計把珍貴的文物保存下來。
  • 河北老漢家中發現明朝聖旨,專家建議上交,遭到老人拒絕
    今天小朋友跟大家講解的是在我國河北一位老人的家中,就曾經發現了一個特別珍貴的文物,這個珍貴的文物就是我國明朝時期的聖旨,這道聖旨距今已經有著500多年的歷史了。有著特別悠久的歷史,隨後專家便建議老人將這件文物上交,但是卻受到了老人的拒絕,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他自稱乾隆後人,戴著2億的祖傳戒指,拒絕專家上交的請求
    他自稱乾隆後人,戴著2億的祖傳戒指,拒絕專家上交的請求文/禮運暖天下大家都知道,愛新覺羅是我國清朝皇家的姓氏,在滿清王朝滅亡後,愛新覺羅族的人基本上都改名換姓,隱居各地,以至於現在極少聽到有愛新覺羅姓的人
  • 河南農民保存朱元璋畫像,祖傳600年!專家:無價之寶趕緊上交!
    那是因為無論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那都是無價的,而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收藏字畫的愛好者,這不一位河南的農民祖傳一幅朱元璋真人畫像,據說已經有600年的歷史了,聽到這裡以後大家是不是也好奇了呢?這位河南的農民也把自己祖傳600年的朱元璋真人畫像給專家鑑定,看看到底值錢不?當專家看到這幅畫以後也是非常驚訝,認為這樣的一幅畫那可是國寶,並且給河南農民提出了建議,應該立馬上交國家博物館,因為這樣的畫在普通人的手裡很難得到完好的保存,如果上交給國家博物館,那這幅畫能得到更好地保存。
  • 是怎麼被你弄丟的?
    美其名曰可以學習,但有多少人學習了?除了玩遊戲,還是拿來玩遊戲。而「小霸王學習機」的關鍵,就是遊戲卡帶了,也就是一個黃顏色外殼、能插入卡槽的帶子。想當年,我也是有很多遊戲卡帶的,記得最多的時候,竟然有滿滿一塑膠袋的卡帶!而且,很多卡帶沒有外殼,只有一個半導體的內芯。我也不知道這麼多卡帶是怎麼來的,反正,我自己偷偷用壓歲錢買的只有幾張而已。
  • 古代最浪漫的聖旨,僅短短8個字,網友看後笑道:我又相信愛情了
    其實,古人所謂的「君無戲言」 ,並不是指皇帝口頭隨意的允諾,而是指皇帝書寫在聖旨上的話語。只要聖旨上成文了,皇帝想要反悔也必須等到這道聖旨下完。 什麼意思呢?
  • 郵寄3000多元的跑步機被摔爛 ,快遞卻拒絕賠償:丟了才能賠
    一男子給外地的大姐郵了一臺跑步機,雖然保了價,但是跑步機被摔爛,快遞公司卻不賠償,給出的理由是,如果丟了就可以賠,損壞卻不賠。那麼這件事最後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既然當初保了價,汪先生現在肯定要找快遞公司索賠,但是當他找到快遞公司的時候,工作人員給出的回覆是,如果東西丟了可以賠償,現在是損壞,不可以賠。後來快遞公司又跟汪先生說,不賠償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汪先生的大姐已經籤收了貨物。汪先生立馬給自己的大姐打電話確認,但對方說,根本就沒籤字,快遞單上只有快遞員籤名。
  • 老人手握溥儀御賜寶刀,文物局讓其上交,他卻以9萬價格賣掉
    但老人有言:富不過三代;清王朝經過了數載的變遷,百民姓臣開始變得;懶惰、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在堅持了兩百年之久後,由於固步自封,閉關鎖國的劣勢開始顯現在人們的面前,清朝與世界先進國家開始脫離軌道,發展開始落後。在乾隆去世以後,國家落後,英法聯軍打進北平,火燒圓明園,最後甲午戰爭失敗,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割地賠款的條約。
  • 90歲老人無法證明自己身份,指著博物館黑白照片老淚縱橫:這是我
    而90歲的郝志全老人就是一個在苦苦追求恢復自己作為一名曾經的抗日解放軍身份的老人。 郝志全老人出生於1928年,1937日本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這時候9歲的郝志全已經是村裡的兒童團員了。1944年,中國對日本發動戰略反攻的時候,16歲的郝志全與5個村裡的少年懷著滿腔熱血加入了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385旅14團11連2排5班。
  • 6萬多名表送去保養,弄丟兩個零件!商家卻賠了個A貨,老闆還理直氣壯…
    金華義烏的王先生,有一隻歐米茄手錶,拿到銀泰百貨義烏店做保養,結果對方弄丟了手錶裡面的兩個零件。王先生說,對方立了字據說要賠償,結果到頭來,對方賠他的是一塊A貨手錶,也就是冒牌手錶。歐米伽手錶銀泰裡做保養,弄丟了兩個零件王先生說,他的這塊歐米伽手錶,是2016年在澳門亨得利鐘錶行買的,花了68800元,發票,證書全部都有。8月19號,他把手錶拿到銀泰百貨義烏店裡做保養,費用是3400。
  • 老翁帶著祖傳寶刀去鑑定,看到刀上四個字後,行家問道:敢問祖上是?
    所以老人做出了一個決定,要將自己的家的祖傳寶刀賣掉,僅僅是為了全家人的生計!老人在兒子的建議下,決定先去找到專家鑑定一下這個刀的價值。刀上打有「宣統御製」四個字。經過鑑定說這個文件是真的,按照當時的情況這把刀的價值應該在10萬以上!專家詢問老人這把刀的來歷,敢問祖上是?
  • 鬼谷子曾留下2道超難數學題,高中生已解開第一道,另一道無解!
    鬼谷子曾留下2道超難數學題,高中生已解開第一道,另一道無解!真正懂歷史的人肯定都知道鬼谷子,因為他是戰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為神秘的人物之一,鬼谷子也被譽為千古奇人,一生之中不入世事,但世界卻流傳著他的傳說。
  • 遼寧老人自稱看到過龍,主動上交5塊「龍骨」,這是真的嗎?
    這麼多年來,大家都沒有放棄尋找龍的身影,在尋找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曾將一名來自遼寧省的老人,自稱在9歲的時候見到過龍,並且主動上交了5塊龍骨,這是什麼情況呢?龍存在嗎?2004年的6月份,一名老人找到了遼寧省當地的博物館,他告訴博物館負責人,他表示自己想要給博物館捐獻龍骨,當時所有人都對他的言論感到詫異,甚至讓博物館的人員都嚇了一跳,難道說老人真的看到了龍嗎?還是老人的記憶出現了偏差,讓他誤認為自己撿到的骨頭和龍骨有關呢,於是老人開始和博物館的人們講述自己經歷的事情。
  • 汪涵曾弄丟兒子?小沐沐聲音出演綜藝,小奶音教訓汪涵太可愛
    汪涵和楊樂樂婚後有一個兒子,一直都是很寶貝的,但想不到近日有消息稱汪涵竟然曾經還弄丟過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汪涵回應,表示自己只是故意躲了一下,因為小沐沐真的太調皮了。說起湖南衛視的主持人,大家印象中不是何炅就是汪涵了,作為湖南衛視當家臺柱之一,汪涵給人的印象一直都很穩重的,但想不到****一期《野生廚房》中汪涵竟然被爆料曾經弄丟過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了解一下。1月5日播出播出的《野生廚房》這一期來到了浙江嵊州,楊樂樂化身野生電臺主播,攜節目「熱心觀眾」小沐沐驚喜發聲,小沐沐更是現場吐槽汪涵「爸爸把我弄丟了」。
  • 抗戰老兵繳獲一日本軍刀,日本想出3000萬贖回,老人果斷拒絕
    當年有一位抗戰老兵,在和敵人戰鬥時,繳獲了一把日本軍刀,日本找到老人後,想要出3000萬贖回,不過老人果斷拒絕了。 這位老人名叫侯永勝,曾是一位勇敢的抗戰老兵,有一次在執行任務的時候,無意間遇到了兩名日軍,於是便展開了搏鬥。
  • 時間膠囊博物館內部發布會李海一:誰弄丟了我們生活中的儀式感?
    時間膠囊博物館於8月4號,就《誰弄丟了我們生活中的儀式感》為主題,在時間膠囊博物館總部——深圳華園商業矽谷舉辦了內部發布會。隨著一段vcr的播放,時間膠囊博物館的創始人李海一先生走向舞臺,講述了他創立時間膠囊博物館的初衷,並分享了他個人從出國留學到入職世界500強企業,往返於多個國家的經歷,以及個人的愛情、家庭故事。
  • 河南老農一祖傳金碗,專家鑑定建議上交卻遭拒絕,最終結果怎樣?
    " 他也在懷念自己的故國領土,十分的傷感緬懷,而現如今河南省的一個老農有一個祖傳金碗,經專家鑑定之後家建議上交,遭遇拒絕之後,結果是怎麼樣呢?祖傳金碗引關注今天要說的這件事情,就關於一個河北省的老農。這不得不讓一些專家們十分的驚訝,據這位老農所說,這個碗曾經是他家祖傳下來的,所以才想要拿到文物鑑定局鑑定一下。而在模具工作的這些研究人員,在見到老農手裡拿的金燦燦的碗之後,不由得大吃一驚,並且連尋找專業設備,看看這個碗到底是不是一個真的金碗。
  • 老人上交龍骨揭開實情!
    ▲「營口墜龍」事件的報紙012004年,一位家住遼寧營川的老人,前往當地博物館,把一小袋包裹的嚴嚴實實的神秘物品交給了工作人員,聲稱這是70年前自己拾到的龍骨。但當時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並沒有引起重視,收下東西後,客氣的打發他走了。
  • 日本66歲和71歲男子合夥搶劫91歲老人:想弄點錢買酒喝
    日本66歲和71歲男子合夥搶劫91歲老人:想弄點錢買酒喝 海外網10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13日,日本警視廳逮捕了兩名男子,分別是66歲的藤枝茂和71歲的鈴木勇治,他們涉嫌在東京街頭合夥搶劫一名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