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討厭相親局|因為它殺死了年輕人的愛情

2020-12-01 騰訊網

前段時間,「人類為什麼需要親密關係」登上了微博熱搜榜,一躍成為熱門話題。

20多萬網友參與了討論。

但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數網友在關於親密關係的話題下,都表達的是:

親密關係對自己而言是多麼的稀缺。

小百在瀏覽了九千多條評論後,發現和親密關係缺失具有高頻因果關係的一個詞是:

相親。

所以這一期的分享,小百想和大家聊一些與相親有關的故事。

01

「人大是人大,985是985」

說到相親,不得不提的就是「985相親局」。

顧名思義,這是一個專為高學歷畢業生準備的相親平臺。 有一位參加過985相親局的網友Po了這樣一張圖:

你如果仔細看,可以發現這份文件的名稱為:《相親對象績效考核表》。原來相親這件事,已經可以如此功利的概括為「績效」。說實話,心情很複雜,特別是越來越往下看。

績效表第一關卡死的就是學歷。

它並不是簡單的區分985和非985。

末流985院校的學歷標籤可以是985。

但如果是中國人民大學畢業,說自己是985則會冒犯到其他人。

網友@Luna就有過這樣的遭遇。

「人大是人大,985是985,不能把人大寫成985啊!」

她的相親對象這樣對她說。

而如果畢業於清北,學歷標籤就必須升級為Top2。

因為Top2、人大、985,這幾個詞的含金量是遠遠不同的。

如果你不遵守這條鄙視鏈,別人不是說你妄自菲薄,而是認定你不尊重你的相親對象。

過了學歷這一關,外形關卡也同樣苛刻。

一般人找對象是給顏值估個分,或者純粹的憑感覺。

但這裡不給你來虛的。

腹肌、體脂率要如實填寫,就連發量都有微禿頭和較茂盛的區別。

除此之外,耐心、上進心、行動力、價值觀等內在因素,也同樣在這份績效考核的範圍內。

你可能和我有同樣的疑惑,設立這麼多道門檻,到底有什麼用?

我得到的一個回答是:

「這是一種低成本的篩選方式。」 通俗一點理解就是。

我已經很優秀了。

如果我選錯了伴侶,人生可能會被因此拉低,我不甘心。

985相親局的概念不算新鮮。

在電視劇《黑鏡》中,人的戀愛就是理性的。

認識新對象要靠匹配。依據身份、年齡、收入等因素來細分,去匹配一個完美的人。

但人們還是會焦慮,擔心自己得到的不夠好。

最後劇中最幸福的情侶,是拒絕這種匹配在一起的人。 這並不意外,當人們對建立親密關係這件事有了一個明確的標準篩選時,就已經在愛的路上跑偏了。

如果真的有一輛婚戀的列車,它的目的地也絕不應該是海澱、五道口和中關村。

02「直女撩T,天打雷劈」實際上,就算已經建立了較為牢固的親密關係,也有被相親傷害的風險。

這是我作為一個喜歡女生的女生,真實的經歷。

姐P和直女是對T最有「殺傷力」的兩個物種。

這在Les圈幾乎是公認的事實。

奈何姐P數量過於稀缺,導致大量的T被直女傷了心。

我就是其中之一。

對於一般女生來說,摟摟抱抱撒撒嬌,說撩人的話,甚至親吻臉頰都不算奇怪。

因為女生之間,逾距的限度很大。

但對T來說,這種動作或語言,就顯得過於曖昧。

在我的前任女友對我進行完這一整套操作後,我被撩的面紅心跳。

開始孤注一擲,去追一個直女。

她給的反饋也頗具渣女潛質,不明確地say yes,又欲拒還迎。

直到有一次,我在微博上Po了自己跳傘的視頻。

她評論說:

「我決定要為你彎了。」

我們才「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同性情侶。

在一起後,我們在校外租了房子,還養了一隻叫「小懶」的小狗。

那時,我無比確定我和她已經建立起了親密關係。

我們住在一起,朝夕相處,交換彼此的心事,還共同養育著一個小生命。

和那些被法律認可的伴侶也沒差。

第二年,她先畢業,去了外地工作。

每周末,我都會坐四個小時的高鐵去見她。

我還記得2018年的聖誕節,是個周二。

我沒有提前告訴她我會去找她,獨自在平安夜坐上了高鐵。

我打電話讓她在家裡等我。

但她卻說自己不在家,電話裡還有男生的聲音。

她特坦率地告訴我,她在和她的相親對象進行平安夜dating。

……

和對象過聖誕節,和相親對象過平安夜,多稀奇。

原來在我不斷翻山越嶺去見她的時候,她在持續不斷的與相親對象見面。

我們這兩年的戀愛,讓我差點忘記了,她本來就是個直女。

我在想著靠親密關係共度未來,她卻依然需要找一個男人結婚。

2018年的聖誕,我恢復了單身,還有了「聖誕節PTSD」。

只要一想到聖誕節,我就能想起自己在高鐵上撕心裂肺的哭。

那是無比的窘迫與難過。

並且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再次戀愛。

我想,戀愛這種事,只能等我有辦法再帶女孩一起過聖誕節的時候再說了。

03

「老子吃火鍋,也吃火鍋底料」

所以相親可以帶來親密關係嗎? 可以。如果你說的親密關係是指多一份親情。我的學姐在她畢業那年就和相親對象閃婚了。 因為家在縣城,父母年紀大了,所以學姐沒考慮太多。 「反正他人也不壞,能過就過唄。」 結婚三年,生了一個孩子。這已然是外人眼中的幸福美滿。

所以沒有人能夠說這不是一種親密關係。

儘管他們只談了不到3周的「戀愛」,沒辦婚禮,甚至結婚照都沒去拍。

上個月,學姐想請我和另一個朋友吃飯,順便讓我們見一見她的老公。

吃飯地點選在八合裡。

學姐說這頓她老公買單,讓我們敞開了點菜。

她老公略顯驚慌失措的表情卻被我們捕捉到了。

我把菜單推過去,讓他點。

他一副下了很大決心的表情,點了一份牛丸,一份吊龍,一盤筍。

三個涮菜,四個人。

不到二十分鐘,菜就吃完了。

這時,學姐的老公為我們一人盛了一碗底料。

「煮過肉的湯,可香了!」

為了不拂他的面子,我們把火鍋的湯底都喝的乾乾淨淨,就差舔鍋了。

當時我腦海裡一直循環著一首BGM:「老子吃火鍋,也吃火鍋底料。」

飯後,學姐說想和我們敘舊,便提議去附近的星巴克。

她老公有些猶豫,問我們:

「這下是AA了吧?」

我尬笑著點了點頭。

點單時,他說他什麼都不喝,這種兌水加糖精的飲料只有小孩才喝。

可在店員提醒他周五買一送一的時候,他又立刻點了超大杯的摩卡。

學姐尷尬的表情再也掩藏不住。

那天我們敘了什麼舊,我沒記住。

學姐尷尬的表情,我每回想一次都會有點難受。

因為很顯然,他們的這份親密關係,是因為責任、需要,卻不是因為愛。

這樣的親密關係究竟能不能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我不太確定。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和我學姐一樣的人,他們通過相親尋找生命中的另一半,建立了一份直接跳躍到親情的親密關係。

卻都不是因為愛。

最後。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能明白為什麼我討厭相親。

因為這的確不是一個產生愛的恰當方式。

誠然,會有極少數的幸運兒可以通過相親遇到自己的天作之合。

但相親從普世層面上來看,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認識更多人的渠道而已。

畢竟,提到相親,幾乎沒有人會把它跟愛情這個詞建立聯繫。

依然有很大數量的人擠在相親的隊列裡。

或許是因為,一段親密愛意的開端,就是得從「認識更多人」開始。

我們認識一個人,憑的是同樣的興趣、愛好,沒有人在意你的學歷是否是985。

更沒有人介意你的身體數據。

我們期望和倡導的是高效率信任社交,不用擔心被騙或遭遇尷尬。

就算工作再忙,也該有時間享受戀愛的過程。

我們選擇與一個人有更深層次的聯繫,會是因為相同的理念和三觀。

就算是同性之間的愛,只要你們是同樣的勇敢,就能收穫美滿的結局。

人是渴望親密關係的滋養和陪伴的。

相關焦點

  • 「985相親局」背後:單身男女到底在尋找什麼?
    近期「985相親局」相關的新聞、評論持續刷屏,以「985」學歷為門檻的相親服務讓大眾瞠目結舌的同時,也掀起了對於婚戀市場內卷、婚姻工具化等問題的討論。  12月22日,知名婚戀網站珍愛網發布了《婚戀市場內卷對單身男女婚戀觀影響》報告,調研了超過20000位單身用戶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
  • 當代年輕人對愛情的誤解和想像,殺死了愛情
    來 源:曲瑋瑋(ID:qvweiwei1111)別說恐婚了,當代年輕人甚至連戀愛都開始恐慌。嘴上說著想要甜甜的戀愛,動不動就喊我可以。但放到現實裡就很龜縮,謹小慎微尋找著戀愛對象。網際網路就催生出了第二個戀愛人格。
  • 「985相親局」就是學歷鄙視,或不如中專生幸福,愛情需要隨緣!
    「985相親局」的產生,無非就是希望擇偶的對象更加優秀,一個985和另一個985生的孩子可能更聰明,但是它也忽視了一點,愛情和婚姻的幸福與否,並不是由學歷決定的,學歷可能代表人的聰明程度,高學歷卻不意味著愛情婚姻就幸福,愛情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
  • 「985相親局」:被愛情遺忘的「人上人」
    不難發現,近一年來,"父母代相親""名媛群""985相親局"等婚戀話題頻頻破圈,不時進入公眾視野成為公共話題,刺痛公眾敏感的神經,因為它們確實碰觸到了當下社會的一些真實狀況。大家無非借用這些話題,來討論社會現實,比如階層流動、教育鄙視鏈、學歷歧視等。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
    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畢竟在普遍印象中,現代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為什麼最終還是走上了相親這條老路呢?
  • 當我們批判985相親局時 我們究竟在批判什麼?
    先是有媒體感嘆「在985的相親局見證了高端的失敗」,又有觀點稱「985相親局正在殺死年輕人的愛情」,新世紀下「高端相親局依然披著傳統門當戶對的外衣」。但同時,985的畢業生「能考10次清華,卻找不到一個對象」的感嘆從另一方面似乎也顯示了「這些看似佔據最優教育資源和工作崗位的人群,實際上是一線婚戀相親市場上的弱勢群體。」
  • 在985高端相親局,沒有愛情:你會愛上低學歷的人嗎?
    我很好奇,問他:你是因為什麼點喜歡上女朋友的,之前不是要求很多嗎,好像她不太符合你的高標準耶。 他想了一會兒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一次聽到她唱歌,每一句都跑調,我就覺得這個女孩子好可愛,有點心動。」 因為唱歌跑調喜歡上一個人,真是我聽過最無釐頭的理由。
  • 「985相親局」相的是親還是利益?聽聽濟南男生女生怎麼說
    雖然他沒有加入這個平臺,卻很能理解參與者的想法:「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小孩』,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能像我一樣,那自然就要找到一位優秀的另一半。」李新認為,名校畢業生們在高考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取得了勝利,他們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超越自己。
  • 「我就想跟高端人才談戀愛,錯了麼?」985相親局引熱議
    也有觀點認為,這種「高端組局」折射出年輕人的焦慮現狀,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問題。贊同方:也許沒那麼幸福,但一定不會窮李某畢業於一所985高校金融專業,父母都是高校老師,現在的他擁有一個外人眼中體面的工作,但還沒有找到自己心儀的另一半。
  •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
    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 畢竟在普遍印象中,現代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為什麼最終還是走上了相親這條老路呢?
  • 「掛牌」在985相親局
    局內人「我覺得很多人酸,因為他自己不是這個圈子的,其實不管是985,還是211、本科、專科畢業,只要相親,這些條件都是存在的。難道985就一定要愛情至上,不能提這些要求嗎?清華大學畢業的90後姑娘賈昕說。
  • 中國青年觀察:年輕人是否真的不再嚮往愛情了?
    為什麼一定要談戀愛?」「我不想戀愛,只想賺錢」「不談戀愛就沒有煩惱」……對於戀愛,經常有年輕人在網上放出這樣的「狠話」。不少人因此發出「是什麼殺死了年輕人的愛情?」「現在的年輕人還會戀愛嗎?」等疑問,年輕人的婚戀觀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正在重塑青年人的婚戀觀和婚戀行為。比起上一輩,如今的青年對待婚戀的態度有哪些變化?擇偶時更看重精神契合還是物質條件?
  • 985相親局:不好意思,我只和985名校畢業的相親
    就像這位網友和媽媽的對話,還沒見過對方呢,就因為學歷把人一桿子給打死了。-2-但是,對「985相親局」這事,我覺得不必太過較真。人之所以喜歡高學歷的,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學歷相當,同頻交流。如果把985視為一種高品質資源,其實這事和企業招人是一樣的,因為可選擇的範圍太多太廣,所以他們用「學歷」篩掉了部分學校排名較後的人選,精準定位自己想要的群體。畢竟這些名校畢業生,他們在高考中取得了勝利,希望能將這種勝利一代代地延續下去,甚至要超過自己。
  • 「985相親局」透出的焦慮與迷失
    最近,一篇題為《通過層層篩選,我在985相親局上見證了高端的失敗》的文章引起公眾關注,也讓「985相親局」成了網絡熱詞。可以想見,這樣的相親局,成功率不會太高。時間短,無法進行有效交流,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參加者來到這裡,最想表達的其實是自己如何優秀,並沒有敞開心扉、認真傾聽。這樣的相親局註定是孤獨的,某種意義上,它為我們展示的不是幸福,而是「幸福的缺乏」。
  • 如果你不曾因為聽到她/他的名字而顫抖,985畢業也沒有愛情!
    985相親局下的婚姻會幸福嗎?這樣的相親局註定是孤獨的,某種意義上,它為我們展示的不是「幸福」,而是「幸福的缺乏」。突然想起毛尖老師在《一寸灰》中的語言:如果你不曾因為聽到她或者他的名字而感到肉體的痛苦,或曾因為看到他的筆跡而發抖,也從來不會為了在街上遇見他而改變行程,那麼按普魯斯特的《追憶逝水年華》,你還不如「灰」!名校畢業生,在高考中取得了人生的大勝,他們希望下一代還要超越自己。
  • 「985相親局」攪動熱潮:我們的社交圈寬了還是窄了
    最近,「985相親局」攪動了輿論熱潮,它不僅僅是一個愛情話題,更是一個社交議題——網絡時代,我們的社交圈越來越開放還是越來越狹窄?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 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  沒有一個人逃脫「真香定律」,就算是「985高校」畢業生也不例外。  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大家沒想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解得了高等數學題、寫得了情詩小作文的名校畢業生,居然會為談戀愛發愁,並且選擇相親。
  • 追求個性自由年輕人 為何還是走上相親這條路
    追求個性自由的年輕人為什麼最終選擇相親沒有一個人逃脫「真香定律」,就算是「985高校」畢業生也不例外。這不,最近「985相親局」的話題在網絡上走紅。畢竟在普遍印象中,現代的年輕人普遍追求個性追求自由,為什麼最終還是走上了相親這條老路呢?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裡,女主角席琳說:「當你年輕的時候你會相信你將認識很多人,但後來你才會發現能交流的人其實很少,何況你又不能保證和他們好好相處,就這樣,失去聯繫了。」一句話早已道明了一切。
  • 火影中說過三次討厭的宇智波佐助,為什麼還和小櫻結婚?因為愛情
    在火影忍者中,宇智波佐助對春野櫻的感情一直都是非常隱晦的,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佐助對小櫻說過的三次討厭,可是為什麼最後宇智波佐助還是決定和春野櫻結婚呢?佐助為什麼會作出這樣的決定呢?劍客覺得雖然說宇智波佐助曾經三次說過小櫻非常討厭,但是除了第一次是真心的認為小櫻很討厭之外,其他的兩次已經不再是如此了。宇智波佐助其實早就已經慢慢的愛上了小櫻,並且小櫻也是最適合宇智波佐助的人,所以他們最後才會在一起。為什麼這麼說呢?為什麼說佐助討厭三連之後,還愛著小櫻?
  • 「985相親局」上熱搜,有趣的靈魂卻無人賞識,學歷未必等於階級
    最近頻頻被熱議的「985相親局」話題,倒也挺有趣。前有有情終成眷屬,後有有錢人終成眷屬,現又有有「985」終成眷屬。學歷給人們帶來的優越感,是好事還是壞事?到底學歷相親局背後映射的問題是什麼?不知道填這樣一份表的人心裡有沒有覺得舒服,反正我是聽著就感到不適。赤裸裸的淘汰機制和學歷鄙視鏈,讓人感覺這邊人在「內訌」。「985」也非全技能人群什麼?隔壁啊旺考上985啊,真厲害!樓上小陳被保送清北研究生了嗎,你看看人家怎麼學習的,就不能替我爭口氣。相信這類話你們在身邊聽過不少,悔恨自己成不了別人家的孩子。
  • 淺談「985高端相親局」怪象:學歷那麼高,依然找不到對象?
    起因是因為有個相親平臺在篩選用戶的時候,把「是不是985學校畢業的」作為了一個重要的篩選條件,只有符合985要求的人才能進入這個高端的相親圈子。 這樣的擇偶機制讓很多人感到不滿,這相當於給相親搭建了一道門檻,這讓那些學歷低,沒有名校背景的年輕人,連入局的機會都沒有。就算相親,也只是挑別人相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