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詩經·桃夭》的個人理解

2020-12-15 祥云然自法道

詩經其實挺好看的,看了一會兒: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

這首詩應該是用桃樹的三個階段來類比女性嫁為人妻後的三個階段性作用。桃樹的三個階段就是開花,結果和開枝散葉。女性嫁人之後也同樣發揮了這三個循序漸進的重要作用。

古時男婚叫完娶,女嫁叫於歸。那麼「之子于歸」就是指女性的出嫁。宜就是適宜,有利於吧?後面的「其」就指她的丈夫吧?

什麼是家?我想:心之所歸,心之所止,心之所安就是家吧?那麼室家,是不是以室為家?女孩剛嫁人建立家庭,就是充實了丈夫的屋室。關於家室,是不是指以家為室呢?隨著女孩生兒育女,於是乎子女在哪兒,丈夫在哪兒,家就在哪兒。你最親近的人其實就是家本身!關於家人,是不是說明:開枝散葉之後的人類家族就是整個人類的希望所在!即以家為人!不知對否?

我覺得,這首詩可不可以理解為:強調了女性在人類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呢?那麼既然如此,後來的我們又為什麼會去限制女性在社會當中發揮作用呢?

其實無論在哪個層面,陰性可能都很重要吧?不知對否?

相關焦點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桃夭
    《桃夭》是《詩經》裡《國風·周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時代的周,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我所理解的《桃夭》全詩的解釋:桃花開得絢爛繁盛,顏色像明豔又燦爛。這位女子要出嫁了,嫁到夫家兩相悅,美滿又和順。桃花開得絢爛繁盛,果實多多又肥大。這位女子要出嫁了,嫁到夫家生貴子,後嗣健康又興旺。桃花開得絢爛繁盛,桃葉紛紛又茂盛。這位女子要出嫁了,嫁到夫家家族旺,和睦又持家。
  • 詩經周南桃夭
    古代詩詞小說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豔如桃李」、「人面桃花相映紅」等詞句,可能就是受了《桃夭》一詩的啟發。這樣一首賀新婚的詩,《毛詩序》也認為是美后妃之德的作品。《毛序》說:「《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方玉潤《詩經原始》駁斥說:「此皆迂論難通,不足以發詩意也。」「《桃夭》不過取其色以喻『之子』,且春華初茂,即芳齡正盛時耳,故以為比。
  • 詩經·周南·桃夭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原文桃之夭夭[1],灼灼[2]其華[3]。之子[4]於歸[5],宜[6]其室家[7]。桃之夭夭,有蕡[8]其實。桃夭朗讀桃夭注釋及注音[1]夭夭:鮮妍美盛貌。[2]灼灼:茂盛鮮明貌。[3]華:同「花」。[4]之子:這個人,此指這位女子。
  • 《桃夭》裡,暗含著對女子出嫁的告誡?—《詩經》之《桃夭》賞析
    《詩經》當中有許多唯美的詩句,比如這首《桃夭》,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古人婚嫁的美好畫面。原文:桃之夭夭[1],灼灼其華[2]。之子于歸,宜其室家[3]。所以,我對這首詩的理解是:嬌豔欲滴的桃花,開得十分繁茂,光彩照人一般,這位女子出嫁,將要為夫家帶去一門和順。鮮妍明媚的桃花,結出了碩大的果實,桃子又大又甜,這位女子出嫁,也如這桃花一般,將為夫家延綿子嗣。
  • 品詩經《桃夭》篇,詩美且寓意吉祥美好!
    《詩經》被譽為世界最美的書,這是一部記載著周朝到春秋時期長達五百多年歲月的詩歌總集,一至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詩經》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裡!——引言桃夭桃之夭夭①,灼灼②其華。 之子于歸③,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⑤其實。 之子于歸,宜④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⑥。
  • 走進《詩經》的第一關:我們要怎樣理解詩人的比、興
    本期話題對古老的《詩經》來說,它的藝術表現手法是相對簡單的,只有區區賦、比、興三種。可是這簡單的三種表現手法卻不易理解。尤其是「興」,關於這種手法的內涵和作用,爭議持續千年,至今未有定論,這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我們對《詩經》的閱讀和欣賞。
  • 《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遠古的婚禮進行曲
    『詩經故事』在古代,出嫁對於一個女子而言,是很隆重的事情,更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可以稱作女子一生的分水嶺。因為,一個女子無論多麼貌美如花、品行出眾,一旦出嫁便如同開了弓的箭、潑出去的水,沒有回頭路。這篇《桃夭》,便是古時人們送給出嫁女的祝福歌。且看,在「之子于歸」的當天,人們是如何歡送出嫁女的——
  • 出處相同,寓意相近,為何這首詩不及『桃夭』
    如美好的祝願和期望太多,那便只有這傳頌不衰,鮮豔似火的「桃夭」方能將祝語道盡了。《桃夭》詩經·國風·周南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誦讀全詩後方才懂了,這借灼灼桃花給予新人的家庭和睦,家人和諧,子嗣綿延的深切祝福,也正是因為它所飽含的美好祝願,大多數人即使不知詩經,也能吟誦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可與「桃夭」出自同處,寓意相近的還有一首詩,卻極少為人所知,自不必談為人提及或吟誦了,那便是《螽斯》。
  • 詩經之美——桃夭、木瓜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出自詩經當中好聽雙胞胎寶寶名字
    很多家長都會選擇在詩經中給寶寶找名字,這樣取出來的名字又有韻味有好聽。那麼,雙胞胎寶寶的名字,是如何根據詩經取出來的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了一篇詩經取名雙胞胎名字大全。一、詩經取名雙胞胎男孩名字【遠莫】【致之】這兩個名字出自《詩經》中「豈不爾思?遠莫致之」。
  • 一首讚美新娘的詩《詩經·桃夭》賞析
    這是一首詩經中稱讚新娘的詩,一般新人結婚,我們稱讚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稱讚男方家世顯赫,稱讚女方陪嫁豐盛。這首詩呢境界就不一樣了,不僅誇讚新娘漂亮,而且再三的強調「宜其家人」來表現新娘的品德高尚,這一點就比較高明了。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來自《詩經》的美好祝福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來自《詩經》的美好祝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詩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詩歌總集,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詩經》不僅純真美好,還有許多蘊含祝福的成語也來自於《詩經》。   一、祝福婚嫁的成語   1. 夭桃襛李   出自《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又《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nóng)矣,華如桃李」。
  • 《詩經周南》就是「楚風」
    《詩經》有十五個國風,似乎「國風」裡面都是周朝分封的諸侯國,比如鄭風/衛風/齊風/秦風…「周南」在哪?但是《詩經》裡面為什麼沒有「楚風」?今天來看原屬楚國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蘇也是民歌一丟丟呀,難道古代楚國就沒有民歌麼?在《詩經》裡面能尋找到「周南」的位置嗎?
  • 百妖譜:桃夭的真實身份?桃夭和柳公子官配?
    蜉蝣:我們來拜天地吧桃夭: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羞,性慧黠,曉萬事。桃夭桃夭,桃夭是不是可能是只桃妖?認度比較廣的是認為桃夭是棵仙樹。九日推測,桃夭應該還有其他身份。不過她到目前為止擔任的角色乃是桃都鬼醫,百妖譜的看守者。但是桃夭把百妖譜搞丟了?至於怎麼弄丟的九日也不清楚,你知道嗎?不如咱來分享分享,入坑了老兄,啦啦啦。九日沒有找到百妖譜的官方公眾號,所以也不知道內幕。
  • 「興觀群怨」,《詩經》的這四個作用分別是什麼意思?
    古人對於《詩經》的作用有四個字的評價,叫做「興觀群怨」。那麼,什麼是「興觀群怨」呢?《詩經》作為一部詩歌總集,它的現實意義又在哪裡呢?比如說《桃夭》一詩,在開篇就言: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一句其實和全詩的主旨「宜室宜家」並沒有太大的關聯,但是這種描寫的方式確實會給人帶入一種爛漫的意境之中。
  • 詩經名句取名:10個才貌雙絕的小寶寶名,笑傲江湖
    詩經之美,美在何處?孔子當年說《詩經》,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思無邪,即思想純正。《論語》中記載,孔子獨立於庭院中,他的兒子伯魚趨步而過,他便問:「你吟讀《詩經》了嗎?」伯魚答:「沒有」。孔子便說:「不學《詩》,無以言」。一、《詩經》中才貌雙絕的小寶寶名1.
  • 享''世外桃源''無錫桃夭藝舍民宿-將詩意美好細細收藏鮮活呈現!
    無錫桃夭藝舍 取自《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親子活動區 兒童暢樂園發散純真的想像與動手DIY的創意寓教於樂 親子出行安排妥妥的~02民宿客房桃夭藝舍共有11間房,皆以《詩經「太湖佳絕處,畢竟黿頭渚」周邊交通惠山火車站:駕車距離16.2公裡(約26分鐘)常州武進站:駕車距離19.1公裡(約25分鐘)奔牛機場:駕車距離70.3公裡(約76分鐘)無錫桃夭藝舍
  • 女孩取名:25個《詩經》風華絕代的女孩名字,個個都個性十足
    而《詩經》裡的名字,只是把父母、祖輩愛藏得深切,唯有細細讀來,方覺其中滋味。《詩經》的美,讓其隨手「撿」出來的名字,都如此動人。 一、《詩經》經典名句,古人智慧的結晶,給寶寶起名再好不過了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轄》。
  • 《詩經》名句取名:穎悟絕人的男寶寶名,真的是一名一氣質!
    《詩經》不僅是我們中國人精神的一個展現,也是我們先民生活的全面展現。在《詩經》裡,中華民族的價值觀,熠熠生輝!不管怎樣,好聽、典雅、吉利的名字,不僅自己喜歡,別人聽著也舒服。一、《詩經》中那些博大精深的智慧可以用來給寶寶取名!1.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出自《國風周南桃夭》。釋義:桃樹蓓蕾綴滿枝杈,鮮豔明麗一樹桃花。2.
  • 古往今來出自《詩經》最好的名字top 100(91-95)
    在《禮記》中說:溫柔敦厚,詩教也;也就是認為《詩經》有澄清心靈的功效,歷代官方將其作為教化的工具更為最佳的策略。自古以來,人們給孩子取名尤其是給女孩取名就有參考《詩經》的傳統,因為一個氣質優雅,出自經典、擁有厚重文化積澱的好名字,會讓人平添幾分敬意。《詩經》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繞不過的一本書,不僅因為它是古代詩歌的開端,更因為它熱情浪漫,意境唯美,尤其是其中出現了許多美麗的植物,光聽聽名字都覺得很驚豔。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