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方健數張霖濤:隱私安全計算實現「精準數據「與「計算創新「的...

2020-12-17 極客網FromGeek
  • 人閱讀
  • 2020-12-17發布
  • 來源:中華網科技

  • 相關關鍵詞

12月11日下午,2020中關村大數據日暨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張霖濤在會上發表題為《隱私安全下數據和計算的互聯互通思考》的演講,清晰闡述對於隱私安全計算的認知和理解,並描繪了建立"數據和計算網際網路IoDC"的願景和路徑。

(圖為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 張霖濤在中關村大數據日現場發表演講)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據成為很多企業發展的基礎,成了新時代的"石油"。今年4月,"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被寫入中央文件,數據流通的進程有望提速。由IDC發布的白皮書《數位化世界-從邊緣到核心》顯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數據產生量最大的國家。數據對生產效率提升的促進作用,得到了我國政府的高度認可和重視。數據正成為社會資源配置的中心和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相應地,在數據成為生產要素的過程中自然地出現了一系列的挑戰:諸如數據如何確權、數據安全如何保護、數據價值分享、乃至交易該如何達成?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答的問題。

張霖濤認為,數據並非產生後就可直接使用,現實中數據仍需經過加工鏈才能達到可用狀態。將泛數據加工到大數據,再通過一系列技術方案使之成為對數據需求方有價值的"精準數據"。而數據使用的真實需求其實並非得到數據本身,而是從數據中發掘價值。價值的產生則來自對於數據的計算和分析。

迄今為止,不難通過數據發現,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已經快速接近計算經濟和環境成本的極限。可以說算力、算法、數據是支撐人工智慧的三大支柱,也是人工智慧進步的突破點。算力可規模化,算法有瓶頸,而數據是出路。實現人工智慧的突破和落地應用如此迫切,正不斷推動對數據流通的訴求。其最終目的是大規模聚集和使用數據。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張霖濤的答案是從"隱私安全計算"向"數據和算法的網際網路(IoDC)"進發。

據其介紹,翼方健數通過多方安全計算MPC、同態加密、聯邦學習、安全沙箱計算、TEE等先進加密技術實現隱私安全計算,讓數據"可用而不可見"。當下,不同的技術有其特性及優劣勢,翼方健數通過客戶需求和場景,選擇不同技術方案,通過揚長避短以及融合技術的方式建立技術解決方案。也很高興見到,國內越來越多隱私計算企業基本達成共識,即隱私計算並非"技術路徑之爭",更核心的是考驗技術融合及產品思維能力的體現,也可稱之為"計算創新"。通過"精準數據"與"計算創新"的互聯互通,實現翼方健數的願景:"利用隱私安全計算技術,啟用合理的、授權的數據價值共享,從而創造數據的流通性,降低數據科學的門檻,最終讓天下沒有難用的數據"。對此,張霖濤分享了翼方健數正踏實前行的路徑:

第一步,建立獨立的隱私安全計算數據生態,打通數據供需鏈條,把數據用起來,典型案例如承建了廈門市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開放平臺,實現了"不分享原始數據,數據在平臺內授權使用,通過計算分享數據的價值"。

第二步,通過聯邦、技術合約等方式連接多個隱私計算平臺,進一步發掘數據價值。如通過連接高營銷的價值數據與計算聯合,為營銷增效,這一解決方案已應用在多個品牌客戶,並獲得積極反饋。

最後,形成隱私安全計算的終局:數據和算法的網際網路(IoDC),創造數據流通性,降低數據科學的門檻,促進人工智慧不受制於人的自驅型進步。

張霖濤於近期加入翼方健數並出任首席科學家一職。張霖濤在北京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是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 Fellow),此前曾任前微軟亞洲研究院 (MSRA) 首席研究員和全球合伙人,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機系統和硬體加速方面有著超過二十年的研究和工程經驗。

2020中關村大數據日暨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論壇由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北京大數據研究院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指導。參會專家包括數字經濟相關領域頂尖學者、ICT產業領軍企業和主流媒體。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翼方健數:夯實隱私計算科技 高質量服務「雙循環」
    翼方健數作為「數據和計算網際網路」的先行者,與華控清交、微眾銀行、螞蟻金服共同被譽為隱私計算賽道領跑的「四小龍」,致力於實現數據在各個環節中「可用不可見」和「讓天下沒有難用的數據」,為政務、醫療、金融行業實現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上的數據開放生態和數據共享協作,最終為行業賦能,實現極「智」未來的願景。
  • 翼方健數獲評信通院2020大數據「星河」隱私計算標杆案例
    期間公布了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大數據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CCSA TC601)共同組織開展的2020大數據「星河(Galaxy)」案例名單。翼方健數參與申報的「廈門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開放平臺」,憑藉其技術實力、系統能力,並切實為城市醫療健康產業帶來的積極效應、打通端到端通過技術惠及民生,獲評「隱私計算標杆案例」。
  • 翼方健數羅震:智能時代已來 隱私安全計算成最大推力
    導語:8月25日,翼方健數(BaseBit.ai)的執行長羅震參與頂級國際學術會議ACM SIGKDD研討會SDBD2020 ,向與會的專家與學者分享如何在智能時代讓海量數據更具價值,並結合實際落地案例輔證其破題思路:AI引擎正應用於中國的醫療行業,並藉助隱私安全計算獲得更大推力。
  • 翼方健數首席科學家張霖濤榮獲ACM2020傑出科學家
    張霖濤在北京大學獲得本科學位,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計算機工程博士學位,是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計算機系統和硬體加速方面有著超過二十年的研究和工程經驗。此前曾任前微軟亞洲研究院 (MSRA) 首席研究員和全球合伙人,管理MSRA的智能雲和邊緣研究小組。
  • 翼方健數:讓天下沒有難用的數據 讓數據為醫療服務
    在當天的論壇上,翼方健數(BaseBit.ai)醫療及生物信息事業部總經理李葦剛以《隱私安全計算+人工智慧驅動醫療大數據創新》為題,發表主題演講。  據李葦剛介紹,作為隱私安全計算的佼佼者,翼方健數通過多年技術深耕,採用前沿計算機科學技術、密碼學技術等建立隱私安全計算體系。通過數據與算法網際網路 (IoDA)構建上下遊數據生態產業鏈,解決數據開放共享和隱私安全保護的矛盾。因其獨特的存在,在今年獲得中芯聚源、奇績創壇、復盛創投的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並獲得李凱院士、王小雲院士、宋曉東教授等多位業界大咖的加盟。
  • 隱私計算「四小龍」將如何重塑未來網際網路 |艾問人物
    滴滴出行企業需要精準定位你的地點、淘寶京東購物企業需要分析你的消費偏好,逛頭條、抖音企業需要個性化推送,基於大數據開展業務的企業,或多或少要涉及你的隱私數據。保護隱私數據和使用數據,看起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難道就沒有第三條路可走?有。隱私安全計算。
  • 翼方健數加入"隱私計算聯盟" 共推技術落地
    本次大會上,翼方健數獲評信通院2020大數據"星河"隱私計算標杆案例、旗下旗艦級產品翼數坊XDP 通過信通院大數據產品能力測試。翼方健數作為隱私計算領軍企業,成為由信通院牽頭成立的"隱私計算聯盟"初創成員,為隱私計算產業發展助力。
  • 翼方健數加入OMAHA聯盟 攜手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
    日前,翼方健數加入OMAHA聯盟,成為聯盟專委會成員。作為深耕醫療健康大數據的隱私安全計算公司,翼方健數將與OMAHA攜手,共同推動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發展。OMAHA專注於通過行業聯盟協作、開源開放的方式來實現健康信息技術的標準化,從而提高不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能力,提升行業規範化和整體效率。醫療數據具有極高的價值,同時也處於極大的風險之中。隱私計算技術的應用,對醫療數據安全保障有著重要意義。在國內隱私計算賽道領跑「四小龍」中,翼方健數是其中唯一深耕醫療健康大數據的隱私安全計算公司。
  • 對話翼方健數羅震:天下無難用數據 如何讓「機器人醫生」更智能
    8月25日,翼方健數 CEO 羅震在SIGKDD·SDBD2020 第二屆智能數據和區塊鏈應用國際研討會上帶來《隱私安全計算下的數據和算法的互聯互通》的專題分享,談談怎樣為醫療信息系統裝上智能的「最強大腦」。
  • 翼方健數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籤署...
    11月16日,翼方健數(BaseBit.ai)與中科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療健康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其中,隱私安全計算技術為健康醫療、生物信息、新藥研發等方向提供了數據協作、價值挖掘的重要基礎平臺技術支撐。中心成立於2017年5月,歸屬於中科院計算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是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上海)、國家基因組科學數據中心等機構的參建單位。
  • 隱私計算就在身邊, 五大案例帶你認識
    簡單來說,隱私計算就是通過技術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讓不同來源的數據安全共享,產生更大價值,具體包括了如TEE(基於晶片的可信計算環境)、基於密碼學的安全多方計算(MPC)、源自人工智慧的聯邦學習等在內的各類技術的單項或綜合使用。從產業視角來看,隱私計算已成為當下創投圈的熱點話題,國內外眾多網際網路及科技巨頭紛紛投身該賽道,一批創業企業也各有所長,顯示出了強勁實力。
  • 隱私計算就在身邊,五大案例帶你認識
    而近年來,隨著隱私計算技術的出現,數據共享即將告別瞻前顧後的窘境,引領「主動出擊」新趨勢。簡單來說,隱私計算就是通過技術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讓不同來源的數據安全共享,產生更大價值,具體包括了如TEE(基於晶片的可信計算環境)、基於密碼學的安全多方計算(MPC)、源自人工智慧的聯邦學習等在內的各類技術的單項或綜合使用。
  • 讓數據可用不可見,隱私計算聯盟欲提升產業安全性
    會上,工信部網安局副局長陶青等為中國信通院聯合55家單位發起成立的「隱私計算聯盟」揭牌。「隱私計算」毫無疑問是當前保護公眾隱私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推動並實現大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一類重要技術,隱私計算未來在數據安全流通、價值釋放過程中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火熱的隱私計算產業和市場也面臨著不少問題。
  • 孫立林:安全多方計算與數據融合基礎設施的設計理念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在數位化時代裡,區塊鏈作為新型基礎設施,數據安全是重中之重。安全多方計算,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隱私數據保護較好的解決方案。在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矩陣元創始人兼執行長孫立林根據矩陣元的實踐經驗,分享了「安全多方計算與數據融合基礎設施的設計理念」。
  • 用技術解決數據「可用不可見」 螞蟻鏈隱私計算平臺通過信通院全項...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公布的評測結果,共計49家企業的106款產品通過了評審,其中,螞蟻鏈數據隱私服務是本輪唯一通過全項能力測評的平臺。為進一步完善數據所有權問題、數據共享、智能合約技術、協同計算等,信通院還同時牽頭成立了「隱私計算聯盟」。
  • 精準洞察、創新互動、數據安全 百度營銷為金融行業注入新動力
    一方面用高質量的大數據精準洞察社會情緒,創造好的內容,實現圈層共振;另一方面,最大化放大科技創新的優勢,深耕人工智慧技術十年積累的場景解決方案,給用戶和合作夥伴創造了超預期的創新體驗。」如今,數據孤島的存在加大了聯合營銷的難度,金融行業監管的日益嚴格同樣為數據資源融合應用提出挑戰,為打造更安全的數據合作體驗,百度營銷推出基於聯邦計算的跨機構聯合營銷方法,為金融行業營銷提供安全技術加持。
  • 中國「隱私計算聯盟」成立 優刻得成為首批成員單位
    「隱私計算」作為推動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一類重要技術,在數據安全流通、數據價值釋放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兩年來,國內隱私計算產業迸髮式增長,網際網路巨頭、數據服務商、初創企業紛紛加入隱私計算賽道,運營商、金融機構、數據安全企業、區塊鏈企業等也在不斷拓展隱私計算應用。
  • 星環科技作為信通院隱私計算聯盟成員亮相2020數據資產管理大會
    星環科技作為信通院牽頭成立的「隱私計算聯盟」初創成員之一亮相大會。作為推動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的一類重要技術,隱私計算在數據安全流通、價值釋放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星環科技首席隱私計算科學家伊人受邀在【金融論壇】上帶來題為《金融AI數據隱私保護的破局之法》的精彩演講,探討多方數據安全前提下AI協作的聯邦學習方案和系統,並結合風控等場景,討論其對於金融數據資產保護、資產治理與價值挖掘的技術優勢。
  • 潮科技 | 隱私計算技術的三大主流門派
    這些數據由於數據安全和隱私的考慮,往往是不對外開發,例如政府數據由於政策保密性完全不能對外公布,運營商、網際網路公司收集到的客戶數據,也不能透露給第三者,因此形成了一個個數據孤島,數據之間不能互通,數據的價值無法體現。如何應用海量的數據,實現數據流動,同時能夠保護數據隱私安全、防止敏感信息洩露是當前大數據應用中的重大挑戰。隱私計算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運而生。
  • 精準預測市場?當多方安全計算遇到量化投研
    當多方安全計算技術遇到量化投研,投研機構將怎樣借力充分挖掘數據價值?算力隱私數據安全專欄特邀郭嘉,初探大數據量化建模,及多方安全計算技術與量化投研工作的結合方式。 傳統的投研數據同質化程度極高,模型效果不具有獨特性,美國市場有一群人在挖掘和研究更加網際網路化的數據指標,稱另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