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天才女數學家 | 手算阿波羅 11 號登月軌道 太空人等她點頭才上天

2021-01-15 Camelia山茶花

最近這段時間,來自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重磅消息有點多。



1

先是轟動國內外網友的 #NASA 立掃把挑戰# 


From WFAA

2 月 11 號,網傳 NASA 說:今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可以讓掃把獨自站立的日子。


From WFAA


無奈 NASA 只好請來科學家,特意在第二天拍攝掃把仍可以立起來的視頻,澄清謠言:


It's just physics. 只不過是物理學原理而已。🤷‍♀️(其實每天都可以)

From NASA



這事兒沒過幾天,兩周前,#NASA 全社會公開招聘太空人# 的熱搜便出現在排行榜上,掛了一整天。


Ins:nasa


NASA 正式向全社會發出「招聘」,為接下來的 Artemis阿爾特彌斯 登月計劃和火星登陸計劃尋求太空人,報名時間截止到 3 月底。

Ins:nasa


但是,這都不是最令人驚喜和期待的。


真正興奮的是,NASA 這次表示,「希望在 2024 年首次將女性太空人送到月球上」。

Ins:astro_christina

畢竟,現成的優秀 NASA 女航天員——克裡斯蒂娜·科赫 Christina Koch 剛剛創下女性史上最長單次航天飛行記錄:她在國際空間站 ISS 上工作了 328 天。這個月初(2 月 7 號)剛返回地球。Christina 繞地球軌道飛行了 5248 圈,繞行了 1.39 億英裡。在太空站的 11 個月中,她進行了 6 次太空行走。


Ins:nasa

這其中,還包括 1 次有開創性意義的,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Ins:astro_christina

安妮·麥克萊恩 和 克裡斯蒂娜·科赫


▼NASA 讓太空人 安妮·麥克萊恩 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奔赴空間站配合 Christina(為空間站更換新電池,升級電力系統)

Ins:alawagirlsstate

同時,地面任務控制中心的兩名女性:首席飛行主管 瑪麗·勞倫斯 和太空行走飛行控制員 傑傑基·卡吉 提供支持,指引兩人完成每一個步驟。


NASA 官方發言人 Stefani Silholz 說,

Christina 所在的 2013 年太空人培訓班,女性比例達到了 50%。在最近的飛行主管培訓班,女性的比例同樣達到 50%。


而且,這次全女性太空行走,也並非刻意而為之。


只是鑑於 NASA 新一批太空人隊伍及載人航天部門的人員構成、調動,未來可能有更多全女性太空行走。

Ins:astro_christina

女性在探索宇宙這項宏大而艱巨的任務中,發揮這樣不容忽視的力量,早就不是第一次。時間拉回 1969 年,距今 51 年前的北京時間:超過 5 億人在電視上看到美國太空人 尼爾·阿姆斯特朗,扶著阿波羅 11 號登月艙的階梯,踏上月球,成為第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阿波羅 11 號登月」

歷史性的一刻,非常有紀念意義的片段


當你們穿越「靜海」與我們交談時,這激勵我們加倍努力,為地球帶來和平與寧靜。在這樣一個無價的時刻,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上,地球上的所有人真正融為一體。穹宇在那一刻真正成為了人類世界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本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甚至可以說,這一切的激動人心都離不開一位女士:凱薩琳·詹森。


From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凱薩琳 是 NASA 背後的天才數學家、最強大腦、穿裙子的人肉計算機。


阿波羅 11 號的登月軌道,是她「手算」......出來的

Ins:nasa

美國首位太空人 Alan Shepard 的飛行軌跡也是她「手動計算」出來。

▲當時正處在最緊張的美蘇冷戰時期,甘迺迪總統還在白宮親自為 Alan 頒發「美國航空航天局傑出服務獎章」


▲從左至右:Alan Shepard、Alan 妻子、傑奎琳·甘迺迪、甘迺迪總統、副總統詹森

(第一夫人甜美愛慕的眼神看著英雄歸來的 Alan,當時還著實讓媒體熱炒了一番)

緊接著,1961年,有 Alan Shepard 參與的美國第一個載人航天計劃「水星計劃」的發射窗口和故障導航圖,也是 凱薩琳 繪製的。

1962年,更重要的 NASA 首次繞地飛行計劃,第一次用了計算機去計算軌道,航天員 John Glenn 信不過,點名要求必須是 凱薩琳 驗算之後才肯上天:


「如果她說沒問題,那我就準備好了。」

▲以 凱薩琳 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


再後來,阿波羅 13 號登月失敗,返回地球的路線也得由 凱薩琳 計算設置。


那時候,NASA 只要遇到什麼困難,人們總會習慣地說:「找凱薩琳問問吧!」

Ins:nasa




凱薩琳曾說:I counted everything. I counted the steps to the road, the steps up to church, the number of dishes and silverware I washed… anything that could be counted, I did.我數過通往馬路的臺階,通往教堂的臺階,我洗過的碗碟刀叉的數量……任何能數的東西我都會去數。

From nasa

一個人的天分與愛好或許真是與生俱來。


凱薩琳的父親是一位非裔農民,據說「看一眼木材就知道能切多少塊木板」。


1918 年,凱薩琳出生在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小鎮,便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數學天賦。

▲以 凱薩琳 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

她 14 歲就完成了高中課程。


15 歲就拿到了全額獎學金,進入西維吉尼亞州立大學攻讀數學學位。


▼大學期間,凱薩琳一口氣讀完所有課程後覺得:太無聊🤷‍♀️,又去修了法語。期間因為教授惜才,還單獨「開小灶」為她講解「解析幾何」......

18 歲,拿著雙學位以最優等級畢業,凱薩琳嫁給了第一任先生。


接著,做了一陣高中教師,又考上了西維吉尼亞的研究生院。成為學校歷史上第一位讀研的黑人女性。(你可能會問:凱薩琳為什麼皮膚並不黑,卻會作為黑人受到歧視呢?

From NASA

這是因為美國當時奉行「一滴血規定」 (one drop rule),為了保持白人血統的純淨。只要當事人的祖先有任何非洲裔的血統,哪怕只有十二分之一,州政府在劃分區別民眾族裔時,即可據此法判定其為非洲裔。後來,雖然聯邦最高法院 1967 年判決一滴血規定違憲,但這個觀念仍然深植在一部分美國人心中。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實行種族隔離制度時期,北卡羅萊納州的衛生設施




Is there a law that says women can't attend meetings?


雖然沾政策的光,成為第一批非裔女研究生,但凱薩琳一直不斷遭到導師和同學來自「種族和性別」的雙重歧視。

From glbnews.com


1940 年,研究生沒讀完,凱薩琳剛好懷孕,她決定休學,專心照顧家庭。


一來就是十幾年。


當以為人生已然止步於此時,美蘇之間的「太空競賽」正式拉開大幕。


From 電影「隱藏人物」

NASA 專為有色人種設立的計算室


凱薩琳當然心動,在先生的支持下,1953 年,35 歲的凱薩琳應聘進入了 NASA 蘭利研究中心制導與導航部門,成為一名「計算員」。



不過,凱薩琳在「有色人種計算室」呆了兩周,就憑出色的計算能力和大學時候「開小灶」學的解析幾何脫穎而出。


被「借」到了一個都是白人的飛行小組中。

之後,凱薩琳令常人望塵莫及的計算能力就讓同事不捨得再把她「還」回去了。


即便是在 NASA ,也仍舊免不了承受同事的嫌棄和白眼。

From NASA

電影「隱藏人物」裡,她每天要穿高跟鞋跑半英裡(大概八百米)才能上廁所:

無論颳風還是下雨。



辦公室的咖啡壺也是白人專用:

NASA 付給黑人女性的薪資少,但著裝配飾要求又嚴格。


在一次忍無可忍的爆發之後,凱薩琳開始無視,大方使用白人專用的洗手間,並且據理力爭。

▲以 凱薩琳 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


屬於她的研究報告或計算成果,經常被署上別人的名字。即便如此,凱薩琳每次也堅持署上自己的名字。


當時,NASA 的重要會議從來沒有女性參加,只有凱薩琳勇敢地站出來問:


Is there a law that says women can't attend meetings?


最後,她成功爭取到了列席重要會議的資格,成為會議室裡唯一的女性。

From NASA LaRC

凱薩琳最終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同事的尊重,並迅速成為了小組的核心,還與人一起撰寫了航天類教科書。


為一次又一次航天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From SanDiego Union-Trjbane

凱薩琳在  NASA 工作了 33 年,完成了無數常人難以想像的、精密複雜的計算。


影片將一切濃縮到了  2 小時,事實上,像凱薩琳一樣的黑人女性在當時受到這樣不公平對待長達近 20 年。


▼直到 2015  年,歐巴馬授予凱薩琳「總統自由勳章」

她和她的黑人同事們對太空事業的貢獻才被眾人知曉。

From douban.com


2016 年,凱薩琳被 BBC 選為「全世界 100 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同年,NASA 以她的名字命名了新建的計算中心(IV&V)。

From People


2017 年,以凱薩琳為原型的電影「隱藏人物」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凱薩琳和電影「隱藏人物」的幾位主演,在奧斯卡頒獎禮舞臺上


98 歲的凱薩琳出席了頒獎禮,語速緩慢,著裝舉止優雅、得體。


2018 年,全球最大的玩具公司 美泰Mattel,也就是芭比娃娃的玩具製造商推出了 19 款新芭比娃娃,讚揚全世界的女性典範,以此來慶祝 3 月 8 日「國際婦女節」。


其中一位的芭比原型,就是凱薩琳·詹森。身上還帶著 NASA 的徽章。

Ins:barbie

芭比公司高級副總裁及總經理 麗莎·麥克奈特 說:我們始終激勵女孩探索她們無止境的潛力,也非常期待為女孩們「提供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偶像」,並告訴她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這個系列,還包括了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

Ins:barbie

凱薩琳在  NASA 工作了 33 年,1986 年退休,回憶一生,她說自己深深熱愛在那裡工作的每一天。


I do the best I can.


接受採訪時,面對晚年突如其來的關注,凱薩琳表示不解與無奈,我不過是盡我最大所能,完成分配給我的工作。♥️


凱薩琳說:

我很喜歡我的工作。

我也非常喜歡那些星星,還有太陽系。

這份工作於我而言,是莫大的享受。



2020 年 2 月 24 日,凱薩琳·詹森 走完了她燦爛又輝煌的一生,享年 101 歲。


👩‍🚀


而此時,女航天員 Christina Koch 返回地球後不足半月,已經又開始了日復一日的訓練......

她說自己已經做好迎接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為人類繼續逗留太空做出自己的奉獻。


【多說幾句】


也再次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隱藏人物」。


影片講述的是三位黑人女性真實的故事,除凱薩琳外,她們分別是:


NASA 第一位黑人主管,在 NASA 剛引進計算機時立刻決定自學編程的 Dorothy Vaughan(左);

NASA 第一位黑人女性工程師 Mary Jackson(右);

在當時美蘇冷戰,美國種族隔離政策盛行,黑人階級備受歧視的社會背景下,


不需要情緒對立,沒有恐慌或者迷茫,有的是對自己能力的堅信。

三位女性用自己的智慧、勞動、勇敢,贏得尊重與地位。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在未來,在任何時候,這樣的堅韌進取依然是王道。這是真正的女性主義。



凱薩琳·詹森

1918.8.26 - 2020.2.24

♥️


From NASA



相關焦點

  • 美國登月悲劇:阿波羅1號突發大火,三名太空人葬身火海
    一直以來,人們只記得美國的阿波羅11號,因為是這次任務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的夢想。但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波羅11號之前,美國宇航局進行的準備工作至少有十幾次,包括曾經的雙子座計劃。這些對於人類登月的艱苦鋪墊,已經被遺忘在了歷史的塵埃裡。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這標誌著美國乃至全世界登月徵程的開端,也開啟了人類探索月球的新時代。 儘管歷經波折,阿波羅計劃仍然一步步挺進月球,最終由阿波羅11號首先抵達了人類夢寐了數千年的終點。 1969年7月16日,在土星5號巨型火箭的助推下,阿波羅11號飛船從位於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場起飛,前往38萬公裡之遙的月球。
  • 印度要發射月船3號登月,阿波羅登月太空人是怎麼返回地球的
    此前月船2號探測器所釋放的「維克拉姆」號著陸器之所以沒能順利軟著陸到月球表面,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著陸器在著陸階段發生了故障,導致著陸軌道偏離,最後登月失敗了。其實也就是「維克拉姆」號著陸器的可靠性不足引起的問題。鑑於月船2號登月失敗的經歷,印度也知道大致的失敗原因,所以在設計新的月船3號探測器時,理論上也會考慮到這些問題,甚至針對這些可靠性的問題進行優化。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兒
    4天後,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坐登月艙在寧靜海登陸,同行的太空人麥可•柯林斯留在繞月軌道。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時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人類的一大步。」搭載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的「小鷹」號登月艙,正在進行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載人登月1969年,「阿波羅11」號太空人與一個月球模型合影留念。
  • 我國現階段能不能載人登月?看完阿波羅11號登月過程就知道了
    進入21世紀,載人重返月球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現在在準備2024年將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作為當前世界上航天實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我國,是否有能力展開載人登月計劃,也成為了很多網友熱議的話題。如果我們現階段想載人登月,是否能夠實現呢?看完阿波羅11號計劃全過程就明白了。
  • 五十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有哪些疑點?
    1969年7月20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歷史上的這一天,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地降落在月球的寧靜海區域,英雄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跳下登月梯,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留下腳印的人!熊貓電視機其實1969年阿波羅11號第一次登月後,美國陸續發射了12-17號阿波羅登月飛船,除了阿波羅13號因為服務艙氧氣罐爆炸導致提前返回外,都獲得了成功。
  • 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視頻曝光,太空人失聯4分鐘是發現外星人
    這些事情一直只是民眾的猜測,但是最近,一段曾經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視頻卻在悄然之間洩露出來!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沒錯,老美的阿波羅11號拍到外星人了,事實上阿波羅11號事實上可是和外星人UFO僵持了6小時呢!
  • 登月是一場「騙局」OR「創舉」?一組阿波羅11號準備階段舊照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一事更進一步成為紀錄片和廣告常見之歷史事件。而今天要分享的老照片是阿波羅11號登月前的相關訓練與準備照片,可以從這組照片裡,簡單了解下這次登月行動的一些細節。
  • NASA分享了阿波羅9號任務的圖像,為11號做好準備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在1969年阿波羅9號任務的周年紀念日上分享了這張來自世界各地的圖片。 阿波羅9號見證了三名太空人在阿波羅11號任務前的10天被送入地球軌道進行測試飛行,阿波羅11號任務見證了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 如果阿波羅11號太空人回不來了……解密50年前的「月球災難計劃」
    11號太空人回不來了……解密50年前的「月球災難計劃」阿波羅11號任務中最危險的時刻之一:巴茲·奧爾德林和尼爾·阿姆斯特朗正在駕駛登月艙返迴繞月軌道。如果他們錯失了這一次與指揮艙會合的機會,這兩個人將被留在月球上等死。
  • 登月是騙局?阿波羅11號成員如此回應
    ,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曾經說過。1969年7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兩名阿波羅11號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成為了有史以來第一批踏上月球的人。同時,他們的第三位組員——指令艙駕駛員麥可·科林斯正在他們上方的軌道內忙碌地操控指令艙。他們三人被一起載入了史冊。
  • 對比嫦娥五號,看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關鍵謎點
    ↗上圖是嫦娥五號月表國旗展示的照片(截圖)與此同時,也引發了一場對美國1969年那次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大辯論,不少人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提出種種質疑。儘管近日被譽為我國「嫦娥之父」之一的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先生,已經明確表示過美國人的阿波羅登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仍然不能平息人們對美國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的質疑,眾多「天迷」、「月迷」們希望通過嫦娥五號解開阿波羅登月之謎。
  • 登月第一人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為何在發布會上如此沮喪
    1968年11月21日,搭載著阿波羅8號的土星五號重型運載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順利升空,這是人類首次載人繞月飛行任務,主要目的是演練登月各個步驟,為下一步登陸做準備。理所當然,此次任務拍攝了大量的月球表面照片,令人震撼的是一些照片上有明顯的人造建築結構,例如下面的圖片。
  • 「阿波羅登月的骯髒秘密」
    美國土壤科學協會說,1969-1972年的歷次美國阿波羅登月任務,都有一個「骯髒秘密」。田納西大學行星地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拉裡·泰勒(Larry Taylor)教授總結為:「阿波羅號太空人指出的主要問題是灰塵、灰塵,還是灰塵。」在說出那句著名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之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繼續向地面報告:「(月球)表面像黑色的煤粉。
  • 阿波羅11號升空!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獲得圓滿成功
    阿波羅11號是第一艘成功登月的載人飛船。由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和登月艙飛行員巴茲·奧爾德林組成的美國機組,於世界標準時間(UTC)1969年7月20日20:17乘坐阿波羅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當他們在月球表面工作的時候,指揮艙飛行員麥可·柯林斯獨自一人駕駛著哥倫比亞指揮艙在月球軌道上飛行。在和哥倫比亞指揮艙對接之前,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他們所命名為「靜海基地」的地方一共停留了21小時36分鐘。阿波羅11號於6月16日13:32被位於佛羅裡達梅裡特島的甘迺迪發射中心的土星五號火箭發射,這是NASA阿波羅計劃的第五次載人飛行項目。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可是,50年前正逢美國和蘇聯將太空競賽視為「國家威望」的冷戰時代,當時只有一部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能給美國人一些遐想般的安慰,而登月才是最震撼人心的「科幻」之旅。「阿波羅11號」的裝配工作,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進行。這裡是美國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基地——甘迺迪航天中心所在地,本來是一個自然保護區,種有幾萬畝橘樹,風景如畫。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可是,50年前正逢美國和蘇聯將太空競賽視為「國家威望」的冷戰時代,當時只有一部1968年上映的《2001太空漫遊》能給美國人一些遐想般的安慰,而登月才是最震撼人心的「科幻」之旅。「阿波羅11號」的裝配工作,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卡納維拉爾角進行。這裡是美國最大的太空飛行器發射基地——甘迺迪航天中心所在地,本來是一個自然保護區,種有幾萬畝橘樹,風景如畫。
  • 101歲NASA女數學家逝世 芭比曾為她推出同款娃娃
    【中外玩具網 2月26日訊】當地時間2月24日,被稱為「人肉計算機」的NASA前彈道計算數學家凱薩琳她曾參與NASA早期的多個項目,包括水星計劃與阿波羅計劃。 深知芭比娃娃在小朋友當中的「女神影響力」,芭比公司在經過市場調查後,在2018年的婦女節推出了以優秀女性為原型的「勵志女性」(Inspiring Women)系列娃娃,希望帶給小女孩們更多的啟迪和女性力量,其中就有一款以凱薩琳·詹森的同名芭比娃娃,身上還著著NASA的徽章。
  • 阿波羅11號錄音公開:和地球失聯後,太空人說看到一個「大媽媽」
    美國人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實現了登陸月球的夢想,這就是著名的阿波羅計劃。美國人當時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財力物力,最終在阿波羅11號的時候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夢想。現如今,阿波羅11號登陸已經成為一段久遠的歷史,以至於很多人不相信美國登月的真實性。
  • 阿波羅8號太空人安德斯炮轟NASA:載人登陸火星「愚蠢」
    現年85歲的阿波羅8號登月艙駕駛員比爾·安德斯(Bill Anders)日前對BBC稱,載人登陸火星的計劃是「愚蠢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目前正在籌劃新的人類登月任務。外界認為,該機構想通過此計劃積累經驗和探索技術,以便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鋪路。 NASA沒有對此置評。 半個世紀前的1968年平安夜,阿波羅8號(Apollo 8)首次搭載人類抵達月球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