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姓是中國「萬姓之祖」,大部分姓都來源於此,可惜現在卻很少聽說

2020-12-15 騰訊網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姓氏是人人都有的東西,在我國,它最早誕生於宗教、圖騰崇拜,隨後經歷了漫長的演化,才最終成為了今天的格局。提到中國的姓氏,像張、王、李、劉這樣的大姓自然是最引人注目,這些姓氏的人口個個多達千萬,令人不得不感嘆其規模龐大。

當然,另一方面,我國也有著死、神、毒等罕見的姓氏,它們來源神秘、使用者更是非常稀少。

比起"龐然大物"和"鳳毛麟角",其實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姓氏雖不起眼,卻很有淵源。總的來說,目前我國存在的五百多個姓氏,可以說每一個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在眾多姓氏當中,有這樣一個姓氏排名中下遊,它的人口有五十四萬餘,僅佔全國人口的0.033%,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見到。不過實際上,它卻被譽為"萬姓之祖",影響了華夏文明長達數千年,它就是姬姓。

據《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氏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也就是說,因為黃帝發跡於姬水,所以他便以姬為姓,後來他居住在軒轅之丘,於是又自號"軒轅氏",後人因之稱呼其為"姬軒轅"。作為黃帝的姓,姬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不凡的意義,被看作尊貴的象徵。

另按照《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皇帝將姬姓傳給了自己的大多數後代,而這無疑對姬姓的發展意義重大。黃帝去世後,他的長子少昊繼任了華夏部落首領的位置,作為後世所稱的"五帝"之一,少昊的本名其實叫做姬玄囂。少昊去世後,曾輔佐他治理天下的侄子姬乾荒打敗共工取得了首領之位,這就是同樣位列"五帝"之一的顓頊。

等到顓頊去世,同樣是侄子的姬俊成為新君,這便是五帝中的帝嚳。帝嚳之後,其子伊祁放勳繼位,這就是在後世備受讚譽的堯帝,而伊祁是他的氏,實際上他的姓仍是姬。眾所周知,堯帝在晚年傳位給舜,而舜作為姚姓的始祖,雖然仍是黃帝的八世孫,但好歹不姓姬了。按《史記》記載,堯帝在位時曾經重用大臣后稷,並將姬姓賜給了他,後來后稷成為了周朝的始祖,因此周天子也就姓了姬。

等到夏朝、商朝相繼滅亡,周朝成為了中原的霸主後,周武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分封運動。所謂分封,就是把同族親屬、伐紂功臣、古代帝王后代等人封為諸侯,讓他們各領一國,拱衛位於中心的周天子。

因為要讓諸侯國起到擁護自己的作用,武王在分封時將大多數土地都賜給了姬姓族人,正如《荀子》中所說:"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些姬姓族人創建的國家,就被後世稱為"姬姓國"。

在這五十三個姬姓國中,比較著名的有吳國、魯國等,這些族人後來逐漸改為以國名為姓,這就導致了許多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姓氏得以出現。舉例來說,曾、曹、霍、衛、沈、楊、鄭、劉、魏等,都和姬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如今人口數量名列前茅的王、張、李等姓氏,也都能說是主要來源於姬姓,與之淵源頗深。

黃帝將姬姓賜給自己的十幾個兒子,這是姬姓得以傳播的最初契機,後來它逐漸開枝散葉,以至於如果按《大戴禮記》中的說法,那麼"五帝"中就有四位都是姬姓。等到周朝建立,作為王族的姬姓又託了分封制度的福,得以在九州大地上四處開枝散葉,姬姓族人的腳步也遍布了大江南北。

隨著分封制度的深入發展,許多姬姓子弟以國名、地名為姓,這就掀起了一波新姓氏湧現的浪潮,許多我們今天常見的姓氏,都是從那時起誕生並流傳下來的。到後來周朝覆滅,又一輪浪潮出現了——許多原本居住在王宮中的姬姓貴族為了躲避追殺和戰亂逃到民間,改成了各種各樣的姓氏,而相應的姬姓則逐漸變得越來越少。

至於周朝末年不願意改名換姓的那些姬姓族人,在唐朝之前過得還算安穩。但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唐玄宗開元年間,因為"姬"與皇帝姓名中的"基"同音,這些人被勒令改姓以避諱,於是姬姓家族又遭到了削弱。

時至今日,姬姓已經屬於不常見的姓氏了,但它萬姓之祖的地位卻毋庸置疑,它對華夏文明的影響也應該被人們記住。

相關焦點

  • 此姓在中國被稱「萬姓之祖」。我國82%的姓氏都來源於此姓
    像我們熟悉的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準確來說,他是:嬴姓,趙氏也。將姓氏混為一談,歷史記載是從漢朝以後才逐漸這樣,直到今天。據如今統計,我國目前史料文獻和如今現存的姓氏高達5600多個,百家姓收錄的姓氏連其十分之一都沒有。如此之多的姓氏,加上各個姓氏的形成各有各的歷史過程。
  • 哪個姓是「萬姓之祖」?此姓已有5000年歷史,你的姓氏可能源自它
    每個姓氏背後都有一段起源故事,你的姓氏便可能是從別的姓氏演化分支而來。 在先秦時期,「姓」和「氏」的概念不一樣,這兩者沒有合為一體。周朝的宗法制度非常嚴格,同姓不婚,因為姓代表著共同血緣關係宗族的稱號,而氏則作為姓的分支存在。打個比方說,春秋霸主之一的晉文公,就是姬姓、晉氏;大家都很熟悉的秦始皇,就是嬴姓,趙氏。
  • 這個姓被稱為萬姓之王,你的姓可能也來自於他,說出來嚇一跳
    姬姓來源是人文始祖黃帝,也是周朝王族姓氏。「武王伐紂」勝利,周朝建立了和商朝不一樣的王朝。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分封。周武王把伐紂功臣和親族子弟分封到華夏大地。史載:立國七十一,姬姓獨佔五十三比較出名的姬姓諸侯國有晉、燕、衛、魯、吳、鄭等。
  • 姬姓來源於黃帝,是「萬姓之祖」,姬姓為什麼沒有滿天下?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說到尋根,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家姓》。可是《百家姓》這本書,只告訴了我們天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卻沒有說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往前倒吧。倒來倒去,我們最終就倒到了現存最早的史書《春秋》,和他描述的那個春秋時代。而無數的線索,把我們苦苦尋找的根,齊齊地指向了同一個人。我們今天大多數人的姓氏,我們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都來源於這個人。
  • 傳說龍族有六個姓:1燭2元,3龍4敖,餘下兩姓才是「萬龍之祖」
    不過既然龍能夠生育,那必然會帶來一個問題,龍的兒子必然跟著龍姓,龍九子的名字我們都知道,而龍的姓氏我們卻不知道,那麼中國古代神話當中的龍族究竟姓什麼呢?傳說當中,比較普通的龍族姓氏有燭、元、龍、敖,被認為「萬龍之祖」的姓氏是哪兩個?
  • 中國上古時期的八大姓,已經延續了5000年,看看有你的姓嗎?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數千年歷史文明古國,有著無數獨有的傳統文化。其中姓氏便是最為古老同時又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的一種。姓氏的起源是基於「天道」對祖先和圖騰所產生的崇拜,後來才逐漸演化成為了一個家族傳承的標誌。今天要說的便是中國流傳最為古老的上古八大姓,已經延傳了5000年,看看你的姓氏在此列嗎?
  • 中國姓氏來源和中國上古八大姓!
    中國上古時期有著名的八大姓,分別是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後面所有姓氏也基本發源於此!中國開始是母系氏族,所以所有上古姓氏皆從「女」字旁,這也側面反映了中國姓氏最初都是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春秋戰國前,姓為母系,氏為男系,比如秦始皇嬴政,嬴姓趙氏 ,名政,又叫趙政。秦漢以來,姓氏合而為一,自此以後,姓即氏,氏即姓。
  • 萬姓之祖——姬姓,八成以上的姓氏來源於它,為何如今卻沒落了?
    在上古時代,「姓」與「氏」不同,(直到漢代以後,「姓」和「氏」才慢慢融合成我們如今的「姓氏」)「姓」多繼承自母親抑或取自地名抑或自己命名,而原始氏族中的「氏」則是整個部落的「氏」,我們的先祖黃帝就是軒轅氏姬姓(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得名姬)。據《國語·晉語》記載:昔少典,取於有蟜氏,生黃帝,黃帝以姬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
  • 日本人的姓名歷史:天皇為何沒有姓?在古代有姓都是貴族的象徵
    在我們中國,就目前來看,大概是有4000多個姓氏,也就是說,如果按照14億人口來算的話,平均一個姓是20多萬人。但在日本這個國家就奇怪了,僅僅1億多人的日本,到目前來看,大概是有13萬多的姓。甚至更多都會有。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姓,人口超七百萬,百家姓沒收錄,你身邊卻有很多
    1977年二簡字推行後,「蕭」簡化成了「肖」,很多姓「蕭」的人為了書寫方便把戶口和證件都改成了「肖」,姓「肖」的人由此暴增。1986年,隨著人們的文化水平越來越高,二簡字被廢止,一些改了「肖」姓的人卻不想再花大把的物力財力改回原來的姓氏,就一直保留了「肖」。
  • 秦始皇名叫嬴政,這麼拉風的姓,為何現在中國幾乎沒有人姓贏?
    秦始皇名叫嬴政,這麼拉風的姓,為何現在中國幾乎沒有人姓贏?文/小夕觀歷史提起姓氏,大家最先想起的是哪個姓氏呢?我國古代有過很多姓氏,有的發展到今天已經成了中國的大姓,但是有的姓氏的人卻越來越少,幾乎被人遺忘。
  • 八成多的姓氏發源於姬姓,這個最「牛」的姓氏為什麼現在這麼少?
    中華五千年文明留下了眾多的精髓,有一些在歷史長河中逐漸消散,但有一些東西經過不斷的繁衍和發展,承載了中國民族數千年的文化歷史,建整理歷史的演變。姓氏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秦漢之前姓與氏是分開的,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
  • 西周時期,姬姓遍布全國各地,為何現在很少看到了?
    《四語》有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當時是母族社會,子孫多姓並不奇怪。這些後裔後來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國或部落,有了獨立的姓和氏。
  • 湯姓的來源_姓湯的名人有哪些
    下面我們來談談湯姓的來源和姓湯的名人有哪些?這些百家姓起源對給寶寶起名很有用哦。湯姓的來源  一、尋根溯祖  湯氏系出子姓有二,其始祖均為成湯。  1、成湯,帝嚳(傳說中古代部族首領)之子契的14世孫,姓子,名履,又名天乙。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時代的「姓」和「氏」有何意義?
    當年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為了記住中國的朝代,筆者也和很多人一樣,背誦朝代"口訣",而我習慣使用的口訣是:"黃帝堯舜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中華民國。"為什麼口訣中沒有"春秋"呢?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到"周"這個朝代上。
  • 中國第一小姓"貺姓"主要分布在河南安陽 不足百人
    當時,他們的祖上去了當時的朝歌,在那兒住了一段時間,又往南經過溫縣,然後渡過黃河到了汜水。在汜水東面的河南村居住期間,家族裡接連死了兩個女人。族長認為不吉利,就又帶著族人往南走,最後來到現在的滎陽市高山鄉石洞溝村定居。  如今,大多數滎陽的林姓人,都是這一脈的分支。因為族譜丟了,他們用的輩分也只保留了9個:永、進、乃、景、青、建、俊、廣、宏。
  • 任姓的來源_姓任的名人有哪些
    寶寶起名是每個家庭必須重視的事情,但如果家長們對百家姓中那個屬於自己的姓氏不了解的話,肯定是起不了好的名字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百家姓起源中任姓的來源和姓任的名人。任姓來源  一、尋根溯祖:  1、由遠古妊姓衍傳。人之所以得生,在於母親妊娠。因生得姓,從母從女,為妊姓,後傳為任姓。
  • 如果你姓這個姓氏,可能你並非「炎黃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姬姓被譽為「萬姓之祖」,《百家姓》裡411個姓氏源自姬姓,由這411個姓氏演變而來的姓氏就更多了。至於姜姓,根據現代學者考證,自炎帝時代起從姜姓分支而來的姓氏多達247個。某種程度上《百家姓》裡各大姓氏多少都和姬、姜二姓有血緣傳承聯繫,但也有部分姓氏屬於「外來融合」,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安姓。
  • 成吉思汗後裔,江蘇校姓的來源與遷徙
    校姓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後裔,世係為:成吉思汗—朮赤—拔都—撒裡答—校姓。遠在裏海、黑海-俄羅斯的金帳汗國被分封給朮赤一系,他們統治俄羅斯各公國長達240年;現在的哈薩克族就是由朮赤的後裔主導演變形成的民族。1254年撒裡答(朮赤孫)在帶著妻妾、子女,前往東方朝覲蒙哥汗。此時金帳汗拔都突然在西方病逝,撒裡答也在回去繼承汗位的路上去世,於是其家眷因派系鬥爭留在了晉寧路的封地(今山西省洪洞縣)。
  • 「初墨,多優雅的名字,可惜姓熊」,那些被姓毀掉的名字……
    不久前,微博話題「被姓毀掉的名字」上了熱搜。「子騰」「初墨」這樣的名字,配上「杜」和「熊」這樣的姓氏,畫風就變了。網友們甚至創造了「……多麼好聽的名字,可惜姓……」這樣的句式,隨便代入下面的哪一組姓名都有原地裂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