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姓被稱為萬姓之王,你的姓可能也來自於他,說出來嚇一跳

2021-01-11 熊貓哥聊歷史

姬姓來源是人文始祖黃帝,也是周朝王族姓氏。「武王伐紂」勝利,周朝建立了和商朝不一樣的王朝。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分封。周武王把伐紂功臣和親族子弟分封到華夏大地。史載:

立國七十一,姬姓獨佔五十三

比較出名的姬姓諸侯國有晉、燕、衛、魯、吳、鄭等。不管周武王分封的初衷是什麼,戰國後期,華夏文明已經基本覆蓋了人力所能達到的所有土地,所以說在那個時代,分封制是創舉,是開時代先河的。

那麼,如今我們的姓氏,有多少是出自周朝的姬姓呢?

戰國後期的戰國七雄,魏、燕、韓都是出自姬姓。

周武王把弟弟姬奭(shi)封在燕地,也就是戰國七雄的燕國。也有族人以國為姓,把姓改成燕的。

魏國魏氏始祖畢公高是周武王的十五弟。分封諸侯時封在畢地就以地為姓,也是畢姓的始祖。後來畢國被西戎滅亡,後代就成為平民。到了春秋初期,畢氏族人畢萬長的身高體壯武功高強。跟隨晉獻公徵戰有功,把畢萬打下來的魏地封給畢萬,畢萬就改姓魏萬。這就是魏氏魏國的始祖。

戰國七雄

而韓姓,是出自晉國王族。因為晉國也是姬姓封國。韓姓是晉國王族曲沃恆叔二兒子的後代,因為有功封在晉國的韓源,所以以韓為姓。到了戰國,魏、趙、韓三家分晉建立韓國。和趙、魏、韓爭奪晉國的智氏也是姬姓分出來的。

曾經攻破楚國王都,和越王勾踐爭霸的吳國也是姬姓封國。後來吳國被越國滅亡,吳國王族子弟有的把姬姓改成吳姓

周文王

鄭國是春秋第一個稱霸的國家,而鄭國第一代君主是那個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的叔叔。到了戰國,韓國滅亡鄭國,鄭國王族有人把姬姓改成鄭。這就是鄭姓的起源。

由姬姓直接演支出的周姓、吳姓、鄭姓、魯姓、魏姓、楊姓、蔡姓、韓姓、霍姓、管姓、毛姓、曹姓、衛姓、畢姓、蔣姓等411個姓。基本上姬氏封國的後代有以國為姓的習慣,比如衛國、魯國。

而且姬姓現在就有54萬人。而漢族四大姓李、王、張、劉的都與姬姓有關。由姬姓分出的姓佔百家姓的82%,這就厲害了。

其實很多姓氏的人數眾多與國姓有很大關係,比如劉姓和李姓。就是因為是強大王朝的國姓,他們的子孫後代當然會原來越多,而且中國傳統有賜姓的傳統,比如五代十國的後唐李存勖其祖先是匈奴人,本姓朱邪因為戰功被唐朝皇帝賜為李姓,那麼李存勖的後人放人也都是李姓了。

姬姓被稱為「萬姓之祖」,也是因為強大王朝的背景。

相關焦點

  • 哪個姓是「萬姓之祖」?此姓已有5000年歷史,你的姓氏可能源自它
    每個姓氏背後都有一段起源故事,你的姓氏便可能是從別的姓氏演化分支而來。 在先秦時期,「姓」和「氏」的概念不一樣,這兩者沒有合為一體。周朝的宗法制度非常嚴格,同姓不婚,因為姓代表著共同血緣關係宗族的稱號,而氏則作為姓的分支存在。打個比方說,春秋霸主之一的晉文公,就是姬姓、晉氏;大家都很熟悉的秦始皇,就是嬴姓,趙氏。
  • 此姓在中國被稱「萬姓之祖」。我國82%的姓氏都來源於此姓
    據說:伏羲氏始畫八卦,教人捕畜牧,以充庖廚,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姓氏的人。(伏羲畫像)早期時候,姓氏可不能混為一談,姓和氏根本就不是一碼事,氏可以看為是姓的一個分枝。像我們熟悉的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嬴政,準確來說,他是:嬴姓,趙氏也。將姓氏混為一談,歷史記載是從漢朝以後才逐漸這樣,直到今天。據如今統計,我國目前史料文獻和如今現存的姓氏高達5600多個,百家姓收錄的姓氏連其十分之一都沒有。如此之多的姓氏,加上各個姓氏的形成各有各的歷史過程。
  • 這個姓是中國「萬姓之祖」,大部分姓都來源於此,可惜現在卻很少聽說
    也就是說,因為黃帝發跡於姬水,所以他便以姬為姓,後來他居住在軒轅之丘,於是又自號"軒轅氏",後人因之稱呼其為"姬軒轅"。作為黃帝的姓,姬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不凡的意義,被看作尊貴的象徵。 另按照《史記·五帝本紀》中的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皇帝將姬姓傳給了自己的大多數後代,而這無疑對姬姓的發展意義重大。
  • 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
    不過,在這數不清的中國姓氏之中,卻有這麼兩個姓,讓人一看就會覺得毛骨悚然,這兩個姓就是——「鬼」和「屍」。一個姓「鬼」,一個姓「屍」,看到他們的姓,你怕了嗎?「鬼」姓,當然是存在的,比如我們張口就能說出一位姓「鬼」的歷史名人,那就是「鬼谷子」;可問題是,「鬼谷子」只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他的真實名字叫做王詡,一作王禪,總之,「鬼谷子」姓「王」,而不姓「鬼」。
  • 姓氏起源之姬姓—你的姓就是它演化而來的
    書接上回,之前我們說了上古八大姓,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下可能是流傳最廣,發源最多,分支最大的一個姓: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是黃帝的姓,至今已經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黃帝長於姬水,所以以姬為姓。大家別看姬姓不常見,姬姓位於《百家姓》第297位,但是!
  • 中國上古時期的八大姓,已經延續了5000年,看看有你的姓嗎?
    今天要說的便是中國流傳最為古老的上古八大姓,已經延傳了5000年,看看你的姓氏在此列嗎? 由姬姓直接演化出來的姓氏多達411個,其中有很多都是真正的大姓,比如周姓、吳姓、鄭姓、王姓、魯姓、曹姓、魏姓等等。而由這411個姓氏所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數不勝數。所以姬姓堪稱為「萬姓之祖」,代表著華夏文明姓氏的起源。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姓,人口超七百萬,百家姓沒收錄,你身邊卻有很多
    「微子之孫大心平南宮長萬有功,封於蕭,子孫因以為氏。」這句話中的南宮長萬本來是宋國的一位力大無窮的猛將,卻在魯莊公手底下做過俘虜。宋閔公有一次和他打獵,兩人因為爭奪獵物的事發生爭執,宋閔公取笑南宮長萬當過俘虜。
  • 姬姓來源於黃帝,是「萬姓之祖」,姬姓為什麼沒有滿天下?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說到尋根,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百家姓》。可是《百家姓》這本書,只告訴了我們天下一共有多少個姓氏,卻沒有說是怎麼來的,這還得往前倒吧。倒來倒去,我們最終就倒到了現存最早的史書《春秋》,和他描述的那個春秋時代。而無數的線索,把我們苦苦尋找的根,齊齊地指向了同一個人。我們今天大多數人的姓氏,我們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都來源於這個人。
  • 狐妖小紅娘:最特別的五個名字,姓王和姓王權,你會選哪一個?
    狐妖小紅娘:最特別的五個名字,姓王和姓王權,你會選哪一個?文|小七狐妖小紅娘是如今國產動漫的代表之作,相比於7月9號開播的新古風動漫魔道祖師,狐妖的愛情觀更為受眾。南國篇結束後,粉絲們就關注狐妖的周邊,看狐妖的漫畫,期待著冬季竹業的到來。
  • 八成多的姓氏發源於姬姓,這個最「牛」的姓氏為什麼現在這麼少?
    在秦漢之前姓與氏是分開的,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到了宋朝時期,《百家姓》這本蒙學教程的出現,記載了許多人數眾多影響深遠的姓。那麼是不是人數多排名前的姓氏影響力就大,人少的姓就沒有影響力呢?
  • 「張三李四王麻子」,姓王的不服:憑什麼我叫王麻子?
    不服氣歸不服氣,但別人就這樣叫了,你能怎麼著?就像人家叫「隔壁老王」一樣,你只有認了,難道隔壁真只有姓王的麼?話歸這麼說,但姓王的還是多少想知道別人為什麼叫他們王麻子。廢話不多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王麻子這個稱呼到底是怎樣得來的。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時代的「姓」和「氏」有何意義?
    我們不妨把目光放到"周"這個朝代上。商朝王族為"子"姓,所以孔子自然也姓"子"!但這邊必須補充說明一下,孔子不是因為姓"子"才被稱為孔子哦!像孟子,既不姓孟,也不姓子,孟子其實是魯國貴族的後裔,因此孟子姓姬。而孔子、孟子的"子"則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 百家姓萬姓,終於知道它的來歷了,帶你去了解一下
    在史籍《綱鑑易知錄》中記載:「孟子去齊,絕糧於鄒薛,退與萬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在典籍《孟子·序》中也說:「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在戰國時期周遊列國,宣傳儒家的仁愛治國之道和唐虞三代德政,希望各國能採納它的主張,齊家治國平天下。
  • 「王」姓位居榜首,看看你的姓排第幾?
    我國的姓氏非常之多,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姓氏的人逐漸壯大了,而有的姓氏則逐漸在減少,甚至消失了。在最新的百家姓排名之中,姓「王」的人非常之多,所以」王「姓排在了首位。姓」王「的人之所以這麼多,主要是因為在古代時期,很多對國家有貢獻的人,原本並不姓」王「,但是被賜姓為」王「,所以」王「姓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 黃帝:既不姓「公孫」也不姓「姬」
    太史公言之鑿鑿地說黃帝姓「公孫」。《史記·五帝本紀》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在周代,諸侯國的國君通常被國人稱之為「公」,國君的兒子被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這些公孫中的某些人自立門戶之後便以「公孫」為氏,但「公孫」演變為我們現在所認知的姓氏是戰國以後的事情了,所以說,上古的黃帝是不可能姓周代的「公孫」的。「軒轅」又是什麼?
  • 王者榮耀:以你之姓,冠英雄之名,你本命英雄的名字原來如此
    在王者榮耀中,因為大部分英雄的原型都來自於歷史人物,所以在名字上也都是沿用了古人的名字,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英雄上線,玩家們不可能將每一個英雄的名字都記下啦,因為玩家們開始用別稱取代英雄的名字,今天小編就和小夥伴們探討一下,如果以你之姓冠以英雄之名,你本命英雄的名字會是怎麼樣的呢?話不多說一起去看看網友們的取名吧。
  • 如果你姓這個姓氏,可能你並非「炎黃子孫」,而是伊朗人的後代
    黃帝姓姬,炎帝姓姜,姬姓被譽為「萬姓之祖」,《百家姓》裡411個姓氏源自姬姓,由這411個姓氏演變而來的姓氏就更多了。至於姜姓,根據現代學者考證,自炎帝時代起從姜姓分支而來的姓氏多達247個。某種程度上《百家姓》裡各大姓氏多少都和姬、姜二姓有血緣傳承聯繫,但也有部分姓氏屬於「外來融合」,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安姓。
  • 別盲目自稱炎黃子孫,尤其這四個姓,很可能是戰神蚩尤的後人
    但是時間一久,大家都將自己統稱為炎黃子孫,絲毫不記得蚩尤這個分支,其實如果姓這四個姓,那就不要盲目說自己的炎黃子孫了,你可能是戰神蚩尤的後人。炎黃二帝帶領的部落崇尚的就是耕種田地,養蠶織衣這樣的和平生活,而蚩尤曾系喜歡用武力爭奪天下,最終雙方打了起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
  • 你姓王嗎?你知道王姓的始祖是誰嗎?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自古以來,華夏子孫以姓氏為家族延續的標誌。其中,按照人口數量,就全國範圍內,李、王、張、劉、陳是前五大姓氏。其中,就王姓來說,為全國第一大姓氏。那麼,對於王姓的朋友們,你們知道王姓的始祖是誰嗎?王姓的發源地在哪裡呢?
  • 你姓侯嗎?你身邊有姓侯的人嗎?麻煩轉給他們看看!
    源流一出自姬姓。以爵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中國歷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晉國,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國。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