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最冷門的一首悼亡詩:詩中缺了一個字,至今卻無人敢補

2021-01-11 月亮侃汽車

各位讀者朋友們周四好呀!咱們國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在咱們國家那些文化之中,詩詞歌賦是最有特色的一種了。咱們國家古代也有過很多位大才子,他們的那些詩詞作品至今還被人們傳頌,很多詩詞還被編進了課本裡讓學生們學習。古代不論是普通的書生還是那些達官貴人,都喜歡作詩,甚至許多皇上也很喜歡作詩。

不過這種事情還是要看天分的,比如說乾隆也很喜歡做詩,並且他還勤奮的很,一生中作的詩的數量有四萬多首。這個數量可是相當驚人的啊,可惜的是沒有一首出名的,乾隆也不容易啊!後唐的一位皇帝李煜也很愛作詩,相對於乾隆,這位皇帝作詩的水平就好多了,小編上學時還學過他的詩呢!大家應該對他也有印象吧。

他在古代的眾多皇帝之中是最有才情的一位了,其實他並不是多麼想當皇帝,可是卻又無奈做了皇帝,還是個亡國之君。雖然說他寫詩的數量比不上乾隆,但是他的詩作大多數都很出名,也或許是延續了大唐的風採吧。他的很多詩作我們都很熟悉,不過有一首大家可能沒那麼熟悉,並且這首詩中還缺了一個字,很少有人知道,並且到今天也沒有人敢補上。

不知道大家對於他的詩詞都是怎麼看的呢?我們都知道他是亡國之君,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心境自然不會那麼開朗。國家都要沒了,他心情也是很憂鬱的,因此他的很多詩詞之中都透漏著一股憂鬱哀怨的情緒。我們每每讀了他的詩,都會被他的情緒所感染,忍不住同情他的遭遇。詩作一般都是完整的更能傳達作者的情緒,但是他的有一首詩卻缺了一個字,這也是他最冷門的一個詩作了。

咱們先來看看它的上闕。

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襟香。

看起來倒是跟他一貫的風格一致,是一首十分深情的悼亡詩,寫的是他看到了花,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和我們很多人一樣都是失去了之後才知道去珍惜。

下闋是:

瓊窗O夢留殘日,當年得恨何長!碧闌幹外映垂楊。暫時相見,如夢懶思量。

這幾句是說他們兩人在夢中相見的場景,可以看出他確實是十分思念自己的妻子的,只是為何第三個字會空著呢?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或許他是因為沒想到該填個什麼字就暫時空著了吧。而補上這個字的難度太大了,千年來也沒有人敢補這個字,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興趣挑戰一下呢?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冷門詩,全詩僅有10字為人知曉,意境卻美到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可以說是位悲慘人物了,原本是享受人間繁華的皇上,一朝淪為手無縛雞之力的階下囚。無數人欽慕他的才華,一首《相見歡》將他的落寞和黯然神傷表現得淋漓盡致。從傲霜鬥雪的青松變成委身廳堂的盆景,這一轉變更使他滿腹愁腸。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此言非虛,李煜的許多 名作,都給人耳熟能詳,譬如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把愁思寫作非常傳神。世間有很多無可奈何,尤其是生在帝王家的皇子,李煜對於此事深有感觸。原本他在弟兄中排名第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沒想過承繼帝位,但生父李璟去世前,偏要把帝位傳至他。倘若李煜只做一個王爺,也許最符合他的理想化,怎奈身不由已,李煜只有咬著牙坐上君王之職。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一位唐朝有名的多情才子,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詞,這兩者之間似乎在感情上不存在任何交集,但是在邏輯與現實歷史中,卻是真實存在的。這位多情的才子就是元稹。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組《離思》悼亡詩中最經典的一首《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然而,李煜「千古詞帝」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他有一首詞《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寫,先來看看這首詞妙在何處。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在之後的600年中,沒有一人敢仿,因為如此高超的寫作能力,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難。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在欣賞一下。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然而,寫得很美的詩,真的就是好詩嗎?如果一首詩只是讀起來很漂亮,卻沒有很深的內容在裡面,詩裡面感情的真實程度也不夠,那麼,它就算不上是一首成功的好詩。一首成功的好詩,不僅要讓人有感動的力量,而且還要把這種感動的力量表達得恰到好處。前者需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後者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積累。
  •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煜這首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模仿之作,多年難分高下
    更誇張的是他的那句「小樓昨夜又東風」,僅其中一個「又」字,就讓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絕。但不知為何,李煜的這首《長相思》,卻600多年來無人敢仿:《長相思》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 李清照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至今讓人熱血沸騰
    李清照霸氣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0個字,卻至今讓人熱血沸騰宋朝是一個不一樣的朝代,風花雪月的故事、人才輩出的江湖、吃酒品茶的時代,這些事情在宋朝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今天我們來看看宋朝那些出了名的大文豪。宋朝的大文豪有很多,蘇軾、辛棄疾、陸遊、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等,但是,宋朝文壇出了個千年不遇的女文豪——李清照。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清明時節讀悽美悼亡詩:他們在文字中追憶愛人,闡述思念
    此時,生死兩相隔,思念無盡,追憶愛人的悼亡詩也應運而生。《辭源》對悼亡詩解釋為:「潘嶽妻死,賦《悼亡》三首,後因稱喪妻為悼亡」。潘嶽五十二歲時楊氏去世, 楊氏的去世給潘嶽沉重打擊,他悲痛欲絕,寫下了許多詩來懷念妻子,其中以悼亡詩命名的三首最為著名。《悼亡詩·一》中有一聯「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意思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情真意切,令人感動。李商隱評價說:「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 李商隱有一首千古奇詩,短短56字卻美得讓人心醉,至今無人讀懂?
    不過就詩歌來說,李商隱是很有才的,在寫愛情詩和無題詩上纏綿悱惻、優美動人。但他的詩同時還有一個特點,那便是朦朧,隱晦迷離,讓人很難搞得懂。尤其是他的無題詩這一塊,無題是詩歌的一個類別。指的是詩人不想或者是不方便直接用題目來顯露詩歌的主旨,因此以無題作為詩篇。在古代詩歌來說,李商隱便是無題詩的代表人物。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一子落而滿盤活」,看一個字如何點亮一首詩
    套用這個說法,詩詞中也有這樣的,靠一個字就可以撐起一首詩,靠一個字就可以讓境界頓生,靠一個字就讓一首詩難以忘懷,這樣的詩有如江湖武藝,四兩撥千斤的功夫,輕巧而高明。在你的心中,你能想到是哪一首詩呢?其實仔細地搜索浩瀚的古典詩詞,實在是並不很多。
  • 納蘭容若最悽涼的一首悼亡詞,句句哀傷,讀一次哭一次
    他給盧氏寫過很多悼亡詩,其中最為出名的當屬那首《浣溪沙》,讀一次哭一次。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在妻子亡故後寫下感人肺腑的悼亡之作,潘安的《悼亡詩三首》、元稹的《離思》、賀鑄的《鷓鴣天》,無一不是精品。而納蘭的這首即使比起有著「千古第一悼亡詞」之稱的《江城子》也是不遑多讓,尤其是最後7字,說出了很多男女的心聲,令人肝腸寸斷。「誰念西風獨自涼」,開頭一句便點明了季節——深秋。
  • 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然而想要真正了解李煜,他前期那些「花前月下」的創作是繞不開的。李煜雖然經歷了亡國,他的身份和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李煜即使在亡國之後,他的本心也是不曾發生變化的,依舊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之心。所以說,只有把他的前後創作階段連在一起,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才是完整的李煜。
  • 李商隱最好懂的一首詩,卻依舊留下了千年難解之謎
    可在李商隱那個時候,這首詩裡相隔的確實是萬水千山。因為路很長,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對話。因為詩很短,所以每個字都具備著直接敲動心弦的能力。然而,詩讀懂了,我們卻依然面臨著一個難題——似乎不出難題,作者就不該叫李商隱而改名白居易似的。這個至今還被人爭論不休的問題是:這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名篇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亡國後的李煜被押送到汴京,趙匡胤甚至李煜對他沒有什麼威脅,殺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不如用他來收買人心。於是不但沒有殺李煜,還封了個虛名的官職給他,將他送到郊外軟禁起來。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