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名篇

2020-12-16 歷史sir123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

可是他的內心並不想如此,他寧願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可以不必承擔這麼重的責任,可以專心研習詩詞,做一個閒散的詩人。

可命運卻總是那麼喜歡捉弄他。

他天生相貌奇特,長有駢齒,重瞳,古往今來,長有駢齒,重瞳的,都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比如孔子,項羽,再比如晉文公。天意一步步的將他推向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也將他推進了萬丈深淵。

偏偏讓生性膽小、懦弱的一介才子當了一國之君,他本是一介文人,又怎麼能抗爭過武力出身的宋太祖趙匡胤呢!最後葬送了擁有三千裡山河的南唐國土。

亡國後的李煜被押送到汴京,趙匡胤甚至李煜對他沒有什麼威脅,殺一個百無一用的書生還不如用他來收買人心。於是不但沒有殺李煜,還封了個虛名的官職給他,將他送到郊外軟禁起來

而這首《相見歡》便是李煜亡國後,被囚於宋國時所作抒寫離愁的詞作。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上闕十八個字,寫出了人物、地點、時間和季節,描繪了一個極為廣闊的背景。

下闕具體寫離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生動的比喻對離愁作了深刻無比的描寫。

那剪也剪不斷,理也理不清,讓人心亂如麻的憂愁啊!

把愁緒化作可以看得見的東西,以實寫虛,虛實結合,使得憂愁呈現量化。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裡的「別味」,已經是一種痛楚。

這首詞中李煜把孤獨無助和對故國的相思之情寫得淋漓盡致,直到千年後的今天,這首詞一直在流傳。透過那歷史的年輪我們依舊能讀到當年李煜那孤苦、落寞的心境。

最終在公元978年,李煜在自己的生日宴上寫下了千古之作《虞美人》而遷怒了宋太宗,被宋太宗賜毒酒而亡。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

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而就在七百年後的清朝,納蘭容若也寫了一首《相見歡》,其傳唱程度不亞於李煜的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此後這兩首《相見歡》皆成千古絕唱。

對於納蘭容若,或許是與他的感情經歷有關,他的詞總是悲傷的,所以很多男生都不願讀納蘭容若的詞,但是卻受到了眾多女生的追捧。大抵是因為每個女生都期望遇見一個這樣痴情的人吧!

正如納蘭自己所說:「我是天上多情種,不是人間富貴花。」所以他的一生在感情上是坎坷的。

年幼時與表妹相愛,但是因為表妹父母雙亡,自然是不能嫁入納蘭家,於是表妹被容若父母做主,送進宮中選秀,與容若此生再無瓜葛。這便是納蘭容若第一段悲慘的愛情故事,或許從這時起,那個悲傷痴情的納蘭容若就已經存在了。

後來康熙賜婚,二十歲的納蘭容若迎來了他的新婚大喜,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

這是他第一任妻子。婚後兩人舉案齊眉,琴瑟和鳴,伉儷情深。盧氏像大多數已婚女子一樣,溫婉賢淑,更重要的是,她內外兼修,腹有詩書,和納蘭公子極為般配。

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本是佳偶天成的一對璧人,卻難長相廝守,盧氏婚後第三年不幸死於難產,這對於納蘭容若而言,是極其沉重的打擊。

而後的納蘭在父母的命令下,續了弦,納了妾,卻依然對盧氏念念不忘。

這首《相見歡》便是他在妻子死後所作,其中的感情不難了解。

《相見歡·落花如夢悽迷》

落花如夢悽迷,麝煙微,又是夕陽潛下小樓西。愁無限,消瘦盡,有誰知?閒教玉籠鸚鵡念郎詩。

納蘭這首詞,因受花間詞風影響,其選取視點則為女子身份,筆觸所及,詞中女子傷春念遠之思,盡皆湧現於紙面。如此說來,此首《相見歡》更如小說之流,畫微入細,一嗟三嘆,實為巧妙。

細細道來,這首小令,環境氛圍之渲染,動作神態之描繪,心理物態之刻畫,鮮明生動,細膩深刻,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納蘭此詞雖不像他的悼亡之作那樣悲悽幽咽,哀怨綿長,但其孤獨悽清、別恨悠悠的苦情則依然是灼人心脾,呈現出一種「灰色」的格調,讀之令人悒悒不歡。

康熙二十四年,容若抱病與好友小聚,而後便一病不起,在家臥床七天後與世長辭。這一年, 他不過才三十歲的年紀。

讀了他們的詩之後,你會發現自己仿佛身處其中,處於那個落花的場景,處於那個亡國後被囚的牢籠,體味他們在此時此刻的心情和內心深處的掙扎。

讀了詩後,我們會更想去體味他們的一生,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感情,經歷了什麼樣的悲傷。

而現在這本《李煜詞傳》和《納蘭容若詞傳》就很好地涵蓋了他們的一生,將他們一生的經歷都描述在其中,並且他們在這段經歷所發生的的事情,這樣我們在讀這首詩的時候,就能更好的理解,原來這首詩是他以這樣的心情所作的。

這套書共有6本,其中還包含有《倉央嘉措詞傳》、《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

讀詩就是在感悟不同的人生,所以這套書可以體驗到六位詩人不同的人生,也是一大收穫。

現在只需要79元,就可以體會詩人他們的一生,或豪放,或痴情,或哀怨,或悲壯……

點擊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亡國詞,無人仿得來,700年後納蘭跟寫一首,驚豔世人
    提到南唐後主李煜,我只覺得他是一個被皇帝這個職業耽誤的詩人,也不能說他被耽誤了,因為他很多驚豔世人的詩詞還是被流傳了下來。比如這首最有名《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極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一些都不如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說到李煜,人們都說他是個偉大的詩人,但不是當皇帝的料。作為五代十國時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他的詩詞有著獨特的風格,簡單又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想要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他的動不動長篇大論的宋詞不同。
  •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
    李煜巧借杜甫一句名詩,寫一首雨後詞,流傳至今也沒有被超越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李隆基的「亡國之曲」,被李煜改成千古絕唱,卻也成李煜絕筆
    了解過宋詞的人都知道,一首詞的題目包括詞牌名和詞名,同一個詞牌名可能對應很多首詞。其中有很多都是流傳至今的的千古名詞。像是蘇軾的《水調歌頭》,再者就是辛棄疾的《破陣子》等等,還有很多。這是李煜最絕的一首詞,隨便拿出一句都是千古名句。被李煜改成千古絕唱,卻也成李煜絕筆這首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可算是李煜絕筆。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夢中驚醒,夜不能寐,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一生悽苦
    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有人評價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命薄做帝王」。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首詞是在國破被俘後所寫,「夢裡」自己是一國天子,現實卻是階下囚的濃濃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獨自莫憑欄」,這樣會引起對故國萬裡江山的無盡思念。
  • 李煜的一首「風流」韻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豔而不俗令人心動
    李煜,是一位亡國之君,他的存在有愧於一個國家,但在文學方面他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尤其是在亡國之後的李煜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寫下了不少的千古名作。李煜在當上皇帝後有一首「風流」韻詞是比較著名的,這首詞詞筆香豔但豔而不俗,將歌女的大膽潑辣以及女性身上最美的部位刻畫得淋漓盡致,令人心動不已。這首詞就是《一斛珠·曉妝初過》: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 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我們對於李煜的了解,好像還是停留在他亡國之後的幾首千古名篇上,很少會觸及到李煜做皇帝時期的創作。原因大概是是那時候的創作題材庸俗,詞筆爛豔,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不符合自古以來儒家的思想理念。
  • 李煜醉酒寫下「絕命詞」,後兩句被廣為傳頌,千百年來無人出其右
    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他是一個失敗的君主,可他又是一個成功的詞人,文學造詣非常高,尤以詞聞名千古,有「人間詞帝」的美譽。好景不長,在他還沉浸在詩意生活的時候,南唐被滅,李煜也成為了階下囚。詞作也突破了花間詞專寫「婦人語」的局限,多感懷亡國之痛與去國之思。
  • 李煜流傳最廣的五首詞,每首都是詞中經典,寫盡亡國之君的哀愁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一代國主,目有雙瞳。李煜這個喜文藝,好美色的皇帝,沉浸於現世繁華的美夢中,可謂是紙醉金迷,竟日歡歌縱酒,耽溺於情愛而不可自拔,可是幸福離開得太快,終於有一天,他嘗到了天上人間的滋味。975年,宋軍攻破金陵,剎那繁華逝去,人生跌入低谷,再回首,一切如夢如煙,怎不叫他哀戚惆悵?這個亡國之君,在被俘後,每日以淚洗面,思念故園。
  •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千古詞帝南唐李煜
    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這首小令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此詞情真意切,用今昔對比,生命過往真的有如天上人間。原詞素描:夢醒時,窗簾外潺潺不斷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殘春,薄薄的羅衾擋不住晨寒的侵襲。睡夢中仿佛忘記了自己身為俘虜,似乎還在故國華美的宮殿裡貪戀著傾刻的歡愉。
  • 李煜與蘇軾分別寫了一首詞,寫戀人身上最美的部位,似春風般撩人
    導言:李煜與蘇軾分別寫了一首詞,寫戀人身上最美的部位,似春風般撩人。詩詞在中國歷史的長河內,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深受後人所喜愛。詩詞的存在,並不是一群文人附庸風雅打發無聊時間而為之,而是詩人要藉助詩詞來抒發內心的情感,或喜或悲,表達的真切而又充滿著詩情畫意。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說:「 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 」在李煜的詞作中,其亡國後的作品含義深沉,最為膾炙人口。詞中一問一答,將作者的愁思展現得淋漓盡致,將「憂愁」比作「一江春水」,形象化的比喻更是引起後世的廣泛共鳴。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01南唐後主-李煜李煜是南唐最後一位皇帝,這位皇帝能夠坐上皇位和其他血腥的爭位故事完全不一樣,在他明白兄長的意思之後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女子美若仙人,為了能夠寫出女子最美的部分,李煜想盡辦法寫下了《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冷門詞,開篇化用唐詩名句,讀後卻令人叫絕
    千古詞帝李煜傳世的詞作並不多,僅僅三十餘首。而這三十餘首詞也涇渭分明地分為兩種題材風格:亡國前詞風綺麗柔靡,多描寫宮廷享樂、男女言情;亡國後的詞則說盡亡國之痛,詞風也轉為哀婉悽涼,意境隨之深遠。咱們所熟知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等等都是他亡國後的作品。正是這些千古名句為他博得「千古詞帝」的美名。相比之下,李煜前期的作品卻少有人提及。其實其前期詞作格調境界雖不高,但在藝術手法也都很優秀。
  • 李煜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不料成千古絕唱,將人生的苦寫到了極致
    南唐後主李煜作為五代時期南唐最後一位皇帝的他,在古代詞壇上可謂說是文學造詣極高,從古至今,你要說李煜的詞是老二,那無人敢稱第一。可惜只是錯生在了帝王家,人們把李煜的一生分為了兩部分,李煜的上半人生,可以說是度過了像天堂一樣的生活,享盡了這世間的榮華富貴。
  • 李清照最調皮的一首詞,專門寫來向丈夫撒嬌,卻成了一首千古名作
    當16歲的她寫出「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世人驚豔於這位大家閨秀的頑皮;當婚後與丈夫分別時的她寫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時,世人和這位痴情女子一起傷懷;而當面對大是大非的她寫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時,世人無不讚嘆她的霸氣。無論是頑皮、痴情還是霸氣的李清照,世人都照單全收,傳誦了數百年。但事實上,李易安也有小女子可愛加調皮的一面。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南唐後主李煜,在中國歷史上算是一朵奇葩。三十八歲之前,他當皇帝,混後宮,風花雪月,紈絝浪蕩,幾乎沒幹過什麼有價值的事,除了寫寫詞。而在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寫寫詞,什麼都不能幹,卻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留下近三十首空前絕後的傑作,成了真正的皇帝——詩歌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