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際金融都市構想」:大阪或乘著數字經濟之風成為金融次中心

2020-12-14 騰訊網

日本大阪的「大阪都構想」本月初再次化為泡影(相當於申請副首都),但是被否決了。18日的例會中,大阪知事吉村洋文宣布,年內會成立政府民間合作的推進部門,著手準備申請「國際金融都市」。主要發揮大阪優勢,力爭在金融領域成為僅次於東京的次金融中心。新上任的菅直人首相也表示,爭取讓日本再出一個金融次中心。

推進部門設立後,會在2021年4月開始招商引資,尤其是國內外金融人才培養等。吉村表示,「要在亞洲地區取得優勢地位,發揮技術優勢,開拓金融衍生品市場。」

大阪有現物交易發展的歷史,江戶時代就有世界著名的「堂島米市場」。今年7月,大阪成立了綜合性期貨交易所。近期在區塊鏈領域呼聲也很高,尤其是區塊鏈帶來的產業鏈和金融衍生品市場。

而思佰益SBI Holdings的CEO北尾吉孝也宣布,準備在大阪設立數字證券交易所。據日經新聞消息,大阪知事吉村已經準備積極招呼北尾吉孝。

日本為何想建次中心?

日本的發展向來以東京這個超級城市為中心,這次為何要扶植大阪?首先,大阪是日本人員交錯複雜的地方,也是日本文化自由的地方,創新積極程度高,試錯成本也是最低的。在數字證券的市場還沒有完全被驗證之前,大阪是最合適的溫床。

上個月東證出現大規模bug,讓日本的東京「唯一一個中心」的布局感到不安。雖然菅義偉一直強調,將數位化作為一項首要政策,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外國金融機構和人才,從而發展成為全球金融中心。

但是在10月1日,日本交易所集團(JPX)旗下的世界第三大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因系統故障全天停止所有股票交易,超過2005年11月停止約3個小時交易的紀錄,成為史上最大一次故障。使用東證系統的札幌、名古屋和福岡證券交易所1日也全天停止所有股票交易。而與東證使用不同系統的JPX旗下大阪交易所,股指等期貨交易1日早盤起正常進行。

這次教訓,讓日本投資市場動搖,也對東京證券交易所失去了信息。危機感逼迫日本開拓新陣地,至少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大阪為何這麼積極?

其實不止在申請副首都、申請金融中心這種名號積極,只要是有發展機會和經濟發展潛力的機會,大阪似乎都沒有放過。

2019年9月,日本政府公布綜合度假區建設基本方針草案,為了增加訪日外國遊客、有效創造地區就業、交通便利性、切實採取賭博依賴症對策,建立3個超大型帶有賭場的綜合度假區,集合購物、餐飲、休閒、觀光為一體的核心旅遊地帶。消息一出,10幾個城市爭相申請。

而大阪在所有競爭者中,是最積極推進賭場落地的官方機構了。去年九月,大阪市政府擬定計劃,5年內投入930億日元,將夢洲從準工業和工業地域改造成商業地域,同時,還將對 IR 的選址的北部進行換裝車道建設,並且學校和風俗店都將做嚴格規範。

大阪還有個 2025 年的世博會,這堪比奧運會的世博會,有望重現日本全盛時期的大阪萬國博覽會,在新冠疫情下,重現奧運會的輝煌已經華為泡影,所以,日本群眾對世博會也是給予厚望。

其他聲音

但是,大阪的一系列舉動從政治方面來說是壯舉,在經濟界卻是一片冷靜。三菱UFJ銀行會長在上周的記者會見中表示,大阪這次舉手太早,從現實來看,大阪在國際上的地位並不很高,城市條件、政策也都還沒跟上。

大阪作為關西地區,在日本的評價一直比較負面,日本的鄙視鏈中,大阪一直處於中下遊。從基礎設施上看卻是很完備的。2個國際機場,與東京也在1小時以內的新幹線,大阪人也一直被稱為「最會做生意的人」,如果超級賭場最終選址大阪,亞洲次中心也不是不可能。

相關焦點

  • 吸引人才刺激經濟?日本「國際金融基地」擬選址大阪福岡
    以大阪為中心的關西圈 和 福岡縣 作為「國際金融基地」候選地,期望加強吸引外資金融機構和優秀人才入駐,為當地經濟帶來更顯著地收益。  從7月至今,日本內閣官房和金融廳、法務省、外務省這些相關部門多次舉行磋商,確認了把上述兩個地點打造成與東京相似的金融基地。
  • 日本「大阪都構想」公投進入倒計時——日本副首都全面啟動!
    2010年,「大阪都構想」最初由時任大阪市長的橋下徹於2010年提出。這項計劃有意效仿東京,將大阪市目前24轄區合併成幾個特別區,由大阪府管理,從而消除府和市的雙重行政,提升經濟活力。2011年,日本政府就正式探討「大阪都構想」,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出席參議院財政金融委員會會議時表示,從大阪雙選的結果不難看出,「大阪維新會」提出的大阪都構想是民心所向,因此不容忽視。
  • 專家學者聚焦優化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 關注數字貨幣健康發展
    中新網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 陳靜)2020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的「交卷」之年。金融法制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基本要素之一。3日舉行的「新形勢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法制環境的優化」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新的建設進程中的法制新需求、新對策,並為修訂《上海市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條例》提出建議。學者特別關注數字的健康創新與發展。
  • 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南京是國家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及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城市,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21日在大會上表示,新金融是江北新區最核心的產業,不僅設立大陸首家「SAS 金融科技創新中心」,與央行共建南京金融科技研究創新中心,還啟動了全國首創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建設,正在全力打通「科技+金融+產業+人才」等創新生態圈層。
  • 亞洲第一金融中心,金融地位遠超香港,其經濟總量足以超90%國家
    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亞洲國家的經濟也突飛猛進,成為了世界經濟格局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當然亞洲的金融市場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已經逐步構成了完備的金融體系,不過佔主導地位的已不再是老牌金融城香港,有一座城市金融地位遠超香港,被譽為亞洲第一金融中心,並且這座城市的經濟總量足以超過世界上90%的國家。
  • 「大阪都市構想」十年幻夢,下一個副首都會是哪裡?
    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 「大阪都市構想」,10年幻夢無疾而終。日前,大阪市市民就是否支持廢除大阪市,設置特別區的「大阪都構想」進行公投,投票結果以反對票居多。本次投票,是繼2015年市民投票以來,反對票第二次以微弱優勢獲勝,大阪市將繼續作為政令指定城市存在。
  • 「大阪都市構想」十年幻夢 下一個副首都會是哪裡
    ◆《日本新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大阪都市構想」,10年幻夢無疾而終。 日前,大阪市市民就是否支持廢除大阪市,設置特別區的「大阪都構想」進行公投,投票結果以反對票居多。
  • 艾德控股集團:數字經濟時代,科技是金融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艾德控股集團:數字經濟時代,科技是金融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關注的一個熱點,中國的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 銀行大咖復盤2020: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近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在全球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維繫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銀行業既承載發展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也具有推動數位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自身需求。
  • 2035年晉身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可以麼?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35年,上海將建成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 如果上海成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代表亞洲佔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港城去哪兒,東方之珠願意麼? 中國網友們多數都知道,目前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和某港。
  • 火幣中國出席中國國際金融論壇 共話以區塊鏈構建數字金融新生態
    來源:新浪財經12月17日,由國際銀行業聯合會、國際資本市場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和金融時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在上海舉行。與此同時,全球大型科技龍頭企業也在不斷探索數字經濟轉型和創新。如何有效對大科技公司進行監管和監督?國際銀行業聯合會(IBFed)總裁海德薇格挪倫斯通過視頻致辭時指出,要通過技術和政策手段加強合理監管,在新冠肺炎疫情後期進行經濟和金融復興所必需的是支持和塑造金融行業的有序現代化。
  • 「大阪都構想」公投是將大阪打造成日本的「第二個首都」嗎?
    幕府佔據江戶後,官僚體制趨於完善,江戶逐漸從偏僻小漁鎮變成了政治中心,經濟發展也使其發展壯大成為大城市。 這時候,德川家康才是日本實際的主宰,掌握著日本的發展方向,天皇卻很悲催,他僅僅是形式上的國家領袖。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艾倫·格林斯潘|上海國際金融中心|...
    2020上海金融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吳善陽 攝)新冠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2020上海金融論壇以「改革與開放:雙循環下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主題,展開多角度、多層次、多領域的對話和思想碰撞。
  •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金融時報社聯合評出2018年國際金融十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30%,日益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和穩定之錨。   40年來,中國成功抓住了國際產業分工深化的歷史機遇,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1990年中國製造業佔世界的比重僅為2.7%,居世界第9位,2010年佔比提高到19.8%,躍居世界第一,自此連續多年穩居第一位。
  • 農行謝凱:銀行是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數字中國建設的金融基礎設施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0日,「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業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謝凱參加了本次峰會,並就銀行數位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的話題發表了演講。
  • 薩摩耶數科林建明: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
    金融科技始於金融,如今開啟了「二次創業」的新徵程——向數字科技進軍。  回顧近五年金融業發展歷程,移動網際網路掀起行動支付浪潮,受理環境線上化改造完成,為網際網路金融打開流量入口,而後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催生了眾多新的金融形態,重塑金融服務產業鏈上下遊格局。
  • 日本「大阪都構想」公投進入倒計時,大阪都如實現將意味著什麼?
    10月12日,日本大阪市就「大阪都構想」發布公告,於11月1日進行公投,如果投贊成票者超過半數,大阪市將從2025年1月1日起升級為「大阪都」。 最近在日本的小夥伴,應該常常可以在街邊看到各種關於「大阪都」構想的宣傳,那麼「大阪都」究竟是什麼?如果實現將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 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N個應用場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N個應用場景數據是重要生產要素已成共識,數字經濟正在全國蓬勃發展。南京如何依託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構建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要素市場,打造數字新基建,並把自身打造成具有強大資本吸納能力、產融結合的全國一流新金融中心?
  • 2035年晉身世界三大國際金融中心,上海可以麼?|上海|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在主題演講中表示,2035年,上海將建成為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如果上海成為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代表亞洲佔據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港城去哪兒,東方之珠願意麼?中國網友們多數都知道,目前的全球三大金融中心是紐約、倫敦和某港。
  • 邁入承上啟下關鍵年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打造出四大符號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邁入承上啟下關鍵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打造出四大符號2020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入「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2009年4月,國務院發布19號文,以國家文件形式正式對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進行指導,明確提出「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荏苒十一年光陰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