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住建部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老舊小區總體面積大約在200多億平方米。按照我國的老舊小區分批改造計劃,初期舊改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涉及16萬個老舊小區,約1.2億人口。在2020年新開工改的老舊小區達到3.9萬個,涉及將近700萬戶居民,比起去年的1.9萬個小區,352萬戶居民的數量足足增加了一倍。
在改造過程中,加裝電梯問題卻引發了不少的爭議。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本應該是一件好事,可是對於低樓層的住戶就不太「友好」了,尤其是對一樓而言。
一來加裝電梯佔用了公共區域,可能會對低層用戶的出行、採光等造成影響。二來是費用昂貴,一整層樓公攤下來的費用也不菲,而低層住戶根本沒必要甚至不用使用電梯,所以他們不願意出這份錢。
還有一些其它的原因,比如害怕安裝電梯對樓梯結構的破壞會產生安全問題;安裝電梯後低層房子價值反而會降低等等,都是阻礙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絆腳石」。
由於老舊小區改造問題受阻,於是有人在加裝電梯的問題上提出了方案,那就是採取階梯式收費模式。
因為樓層高的住戶使用電梯成本會比低樓層住戶要高,因此加裝電梯的費用還是由整棟樓的人均攤,但是一樓住戶無需參與均攤,樓層越高的住戶出資越高。同時還要拿出一部分費用補償給一樓住戶,而以後電梯運行的費用也按照這樣的階梯模式來收費。
這個提議一出,高樓層住戶也不願意了,同樣是老舊小區改造,為什麼自己就要比別人多出一部分錢。而且高層住戶認為,加裝電梯後對低層房子貶值的差價也不應該由自己來支付。於是有了這一爭議後,第二種提議也隨之即來——「共享電梯」。
方案一出,得到了許多用戶的一致認可,不少城市的老舊小區改造中都使用了這種「共享電梯」方案,解決了不少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問題。
就在2020年11月,湖北十堰的首部「共享電梯」正式投入使用。這一「共享電梯」是由企業出資安裝在某舊小區中的。住戶雖然沒有出一分安裝的費用,但是使用電梯卻要收費了。據相關媒體介紹,該「共享電梯」的收費標準如下:4樓及以下為0.2元/次,4樓-6樓為0.25元/次,6樓以上為0.3元/次。
收費標準算是合理,這樣的費用是住戶能夠普遍接受的,有的小區甚至還推出了幾十至幾百元的月卡、年卡,最高不超過800元。這種電梯採用的方法有點像「共享單車」,不用自己買電梯,但是卻需要支付使用的費用。
因此,包括昆明、成都等許多城市的老舊小區改造時都會採取這個方案,這個方案也得到了許多的支持。就這樣,關於加裝電梯問題的「高」「低」不統一的問題便能迎刃而解,而老舊小區的改造也在有序不紊地進行著。
不過雖然這一方案很不錯,但還是有一些附加的問題隨之而來。例如未來電梯的維修、護理費用該從哪兒出?有人「蹭坐」電梯怎麼辦?這些問題還有待解決。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各地對於加裝電梯一事也採取了不少的方案,比如採取一票否決權,只要有一個人不同意,那麼加裝電梯一事就得擱置;但上海、成都和濟南等地把加裝電梯的通過比例放寬到三分之二,取消了一票否決制。只要是樓內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那就可以順利安裝電梯;有一些城市直接為為低層住戶發放一定的現金補貼,一層的業主也不需要付費。
各項方案的產生,都對加裝電梯一事起到了推進作用。有了電梯,老人們上下電梯就不再成了難事了。因此國家推出的改造計劃確實能夠造福社會,對於提升居民幸福感、居住體驗感有著重大作用。目前各地都在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計劃,你的城市有老舊小區在改造嗎?
(本文由財經先聲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