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andra
鯨看 | ID:hualujk
今天是大年初七,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已經有31天。
疫情數據每天都在更新,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死亡人數都在不斷上漲,這場戰役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截止1月29日24時,全國確診7711人,疑似6972人,死亡170人,治癒124人湖北全省封省,全國25個省區市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恰好爆發在春節前後,正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但是在疫情爆發的背後,是無數醫護人員的日夜不眠,他們正奔赴在防疫前線,沒有團聚,沒有休息,甚至少一分安全。
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請命,自發書寫「請戰書」,要求奔赴一線抗擊新型肺炎。
守初心,擔使命,為護佑人民健康,主動請戰。
同時出徵的還有一位年邁的老人,他是2003年抗擊「非典」的第一功臣,當年,他研究的方法,使中國人擺脫了死亡陰影。
17年後,當病毒再次來襲,84歲的他重新披甲上陣。
他就是鍾南山院士。
也是他,率先披露了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明確人傳人的消息,並提醒,要戰略前移,防止出現超級傳播者。
這位老英雄又一次為國家挺身而出。
今年的春節,你過得好嗎?
今年春節,我們是不是都被「禁足」家中,我們開玩笑地說:「終於到了啥也不幹在家躺著就能給社會做貢獻的時候了!珍惜吧!」
而身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卻從未停歇,他們的年是這樣過的...
1月24日,除夕。
這是駐守在湖北武漢同濟醫院醫生們,因為外賣停送,醫院給醫生們準備的年夜飯是方便麵,蛋黃派,餅乾。
忙了一天的醫生們很滿足地說,這已經很豐富了。
還有為支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肺炎救治工作,上海組建醫療隊赴武漢增援。
除夕夜,由華山醫院、中山醫院等醫護人員組成的上海醫療隊連夜出發,前往武漢。
同日出發的醫療隊還有江蘇組建的醫療隊和廣東省醫療隊。
這幾天你自我隔離了嗎?
最近我們應該都聽了鍾南山院士的話吧!「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地方。」惜命的我們應該連倒垃圾都是全副武裝的吧!
可是,在一線的工作者們就不一樣了,他們每天都要接觸到形形色色不同程度的感染者。
近日,湖北武漢一名醫生體感不適選擇自我隔離,母親放心不下,帶著食物前來探望。但她只你能把食物放在門口隔著門和兒子喊話:」你自己一定要多保重啊!「說完就忍不住哭出聲。
河南信陽潢川縣的一棟居民樓內,奮戰在一線的潢川縣人民醫院醫生怕攜帶病毒回家,傳染給家人,在家門口用兩塊木板搭起臨時餐桌。丈夫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飯,妻子在一旁註視著,就這樣在走廊聊上幾句,丈夫便匆匆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
老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已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一線連續工作48個小時,趁著午餐時間抽空到相隔不到10米地發熱門診隔離區看望同樣在值班的兒子徐秋筆。徐自強隨手拿出一張處方箋寫下:」秋筆,加油!「父子倆會心點頭!
他們既是戰友又是親人,一起加油!
勇於擔當,不辱使命!也請千萬保護好自己!
疫情爆發這些天,你睡得還好嗎?
你睡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個個身穿防護服,他們席地而睡,席凳而睡!每天超負荷的工作,堅守抗疫一線,好不容易休息還只能在地上或凳子上睡。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看到一位工作在一線的醫生發的朋友圈。
」一場硬仗,各位多保重!共勉!「寥寥數字,已表達出為國效力的決心和使命。
凌晨依舊苦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在和病魔廝殺,為大江南北的同胞守護著生的希望。
即使是大難當頭,也有一群人苦中作樂
這些醫護人員由於身著相同的防護服,他們無法相互認出對方是誰,他們後背手寫了自己的名字和加油打氣的話語,攜手同心,共戰疫情。
這群可愛的護士們大多都是90後,以前把名字寫在校服上的90後,如今化成白衣天使開始保護別人了。加油,平安!
感動,心疼,敬佩,向一線的你們致敬!
面對疫情,我們能做些什麼?
這次的新型肺炎病例中,患病嚴重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新型冠狀病毒已經確定可以人傳人了,我們誰也不可以掉以輕心。
如果感覺自己或家人身體不適,有發熱、乾咳、發力、精神差、心慌、胸悶等症狀,一定要及時就診。平時儘量少出門,一旦出門必須佩戴口罩,口罩要選用醫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最重要!!!
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少聚集,不吃野味,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眾志成城,齊心協力!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家按兵不動的同時,相信我們的白衣天使。感謝這群人,你們的努力,不僅讓死亡率逐步降低,同時讓更多人開始逐步安心!
謹此獻給依然在一線與病毒廝殺的戰士們,你們辛苦了,願平安。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