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全市首家民辦養老機構 老人不認識兒女就記得她

2020-12-22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 記者黃曉慶

10月9日下午2點,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九龍生活廣場的福壽緣養老公寓內,24位今年滿十的老人戴著生日帽拍下了單人照和集體照,為兩周後的重陽節集體生日做著準備。一位笑容滿面的中年女子站在旁邊,逗著老人開心一笑,留下美好的回憶。

這位中年女子叫陽建春,今年53歲,是這家養老公寓的院長。從2003年創辦內江市首家民辦養老機構至今,她始終秉持老人至上、服務第一的理念,盡職盡責,孝老敬老,讓老人們愉快的安度晚年生活。

愛心收穫一批「鐵粉」 9旬抗戰老兵跟隨十多年

當天上午9點,初見陽建春時,她正帶領著老人們做健身操,拍拍手臂,翻翻手掌,這些簡單的動作都是她自創的,目的就是讓老人活動活動筋骨、促進血液循環。

回憶起辦院初衷,陽建春還記得是受一個電視劇的影響,「隨著老齡化加快,養老行業大有發展趨勢,我比較有愛心,看到老人都覺得有親和力,就想開養老院。」陽建春說幹就幹,將自己位於新華路的一個90平米的小房子騰出來,收納了幾個老人,每天給他們做飯、洗衣、帶出去玩耍。

因為服務周到耐心,靠著老人和子女的口碑,越來越多的老人想要入住公寓,陽建春不得不擴大規模,到處找合適的場地搬家。從新華路到西林批發市場,再到九龍生活廣場,不少老人對陽建春說:「你到哪裡,我就跟到哪裡。」

創辦養老院18年來,如今有10多位老人跟著陽建春在10年以上。96歲的抗戰老兵鄭時樓就是其中一位,他說:「小陽很關心我,所以一直住到現在。」

付出贏得老人信賴 主動將養老錢交她保管

今年國慶,陽建春第一次出省去重慶玩了2天,創辦養老院來,這是她第一次假期外出遊玩。「因為節假日我們最忙,有子女來探望,也有人來諮詢。」陽建春解釋說,即使是平時,她也是朝七晚七,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在公寓查房時,陽建春看到一位老人紐扣系錯了,一邊笑著說:「今天怎麼打錯了親家」,一邊幫忙系好扣子。在房間裡,摸著89歲老人陳吉婉的手涼,關心的詢問穿了多少衣服,注意保暖。

就是這樣微不足道的關心和愛護,讓陽建春贏得了「民心」。

樊婆婆2003年入住公寓,沒過多久,她就將自己的養老錢全部交給了陽建春保管,有需要的時候再找陽建春支取,直到2016年,樊婆婆出現認知障礙,陽建春才將錢歸還給老人的子女。後來,樊婆婆連子女都不認識了,可是看見陽建春總能叫出名字。

探索醫養結合之路 及時搶救讓老人轉危為安

今年6月的一個晚上,公寓的官爺爺出現低血糖,突然人事不省,大小便失禁。工作人員查房時及時發現,馬上將他送到樓下的醫院就醫,經過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

在關鍵時刻,這家醫養結合的養老公寓發揮了重要作用。陽建春說,以前,老人生病要到其他醫院就醫,不僅耽誤時間,工作量大,而且住院期間老人的護理照顧也是問題。

於是2016年,陽建春創辦了醫養一體化老年公寓,公寓分上下兩層,一層醫院不僅有醫生護士、病房藥房,還有彩超、核磁共振等檢查設備,老人住院期間,陽建春可以隨時與醫生交流了解病情,公寓的工作人員也方便照顧,老人還可以在熟悉的環境吃上合口的飲食。

如今,陽建春的公寓一共有268位老人居住,她將每一位老人視為自己的親人,熟知他們的情況。18年時間她共接納了4250位老人,送走了460位老人安息。她用實際行動感動了許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許多人,帶動了一方敬老孝親的社會風氣,是孝親敬老典型中的代表。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上海市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
    >為實現全市民辦養老機構消防設施設備配備符合標準、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到位,切實提高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水平,防範重大安全風險,根據民政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關於印發〈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民發〔2019〕126號)要求,決定於2020年至2021年,在全市實施民辦養老機構消防安全達標提升工程。
  • 大慶市七部門聯合下文 全面整治無證照養老機構
    日前,記者從大慶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正在全面整治未備案、未登記的養老機構(以下簡稱「無證照養老機構」),整治範圍為未在民政、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登記的非法運營的無證照民辦養老機構,以及已在民政社會組織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進行登記但未在民政養老管理部門備案的民辦養老機構。
  • 宿遷探索多樣養老新模式 讓98.8萬老人從容享老|新聞中心|中國常州...
    自2018年起,宿遷連續3年將養老服務提升工程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以實施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全力解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場所供給不足、困難留守老人關愛難等問題,初步探索出符合宿遷實際、讓老人滿意、在省內外可複製可推廣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
  • 養老機構就在家門口 老人幸福看得見
    為全方位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我區堅持改革創新,通過為期三年的專項提升行動,全面構建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深度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全區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 廣安: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子
    面對龐大的養老服務需求,養老服務設施供給顯得「捉襟見肘」。廣安市現有的175個公辦養老機構中,170個為鄉鎮敬老院。這些敬老院規模小、檔次低、入住少,只能滿足老人飲食起居等基本生活需求,和廣安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辦區域性最好的養老」、實現老年人生命健康、生活便捷、身心愉悅的目標還有巨大差距。  公辦養老機構短板明顯,而一些設施完善的民辦養老機構,運營壓力也很大。
  • 達州市五舉措構築養老機構疫情「防護牆」
    制定養老機構封閉式管理10條措施,做到「四不」。即:暫不安排外部人員探視,暫不接收新入住老人,院內老人暫不外出,已離院老人暫不返院。特殊情況確需外出或返院的,嚴格落實出入登記、體溫測量、消毒、佩戴口罩、隔離觀察等防護措施。1月26日以來,全市188個養老機構已全面實行封閉式管理。二是全面做好日常防控。
  • 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讓養老變享老
    五年前,因為一次搶救,金繼前在市第一人民醫院住了將近三個月,住院期間老人偶然聽說,鎮江信緣康護理院是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院,老夫妻不想給兒女增添負擔,出院後兩人一起立即辦理了入住。在這裡,不僅有護工體貼細緻的照顧,還能享受24小時,一按鈴醫生隨叫隨到的服務,他們很放心。
  • ...舉措促養老服務發展,到2022年底前 力爭所有街道都有社區養老機構
    同時,鼓勵境外投資者在哈爾濱市投資營利性養老機構,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後,享受與國內企業相同的產業優惠政策。記者了解到,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將納入城鄉社區配套用房建設範圍,新建居住小區按照每百戶不低於3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配套用房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溫度」化為「制度」宿遷探索多樣養老新...
    自2018年起,宿遷連續3年將養老服務提升工程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以實施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為契機,全力解決農村養老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場所供給不足、困難留守老人關愛難等問題,初步探索出符合宿遷實際、讓老人滿意、在省內外可複製可推廣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
  • 所有養老機構都值得一看,如何讓老人開心的秘訣
    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養老方式,老年人在過上晚年生活的時候一定會遇上煩心的事情,這也是身為子女和養老院護工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為老人排憂解難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對於住進養老院的老人,讓老人開心便成了護工的責任。護工雖不是老人的親生子女,卻是在代替天下兒女盡孝。
  • 「抱團養老」模式成主流:不依靠兒女,老人晚年依舊可以過得體面
    文|張平插圖|來自網絡生養了多個孩子,養老就真的有指望嗎?還真未必!前兩天在網上看了個視頻,感觸頗深。一位老人有三個兒女,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然而最終老人無家可歸。老人先是去了女兒家,雖然女兒願意給他養老,但是女婿不願意,他覺得老人把錢和房子都給了女婿,沒道理跟著女兒養老,最終為了不打攪女兒的生活,老人只能無奈離開了。接著他又打電話給小兒子,然而由於老人從小就很嬌慣這個小兒子,導致小兒子非常自私,根本不管老人死活。養兒半輩子,結果老了落得居無定所。
  • 瀘州「十三五」成就|完善養老服務 守護最美「夕陽紅」
    「十三五」期間,瀘州市抓住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兩大機遇,著力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9073」養老服務格局。物業+養老、智慧養老、社區嵌入式養老、農村互助養老等多種服務模式不斷創新突破;養老與醫療、健康、信息技術等產業融合探索不斷深入;從居家、社區到機構,從公辦到民辦,多元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全市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刷新。
  • 「50萬養老錢留給保姆」,那些離開兒女的獨居老人,最後怎樣了?
    兒女成年後,工作更忙了,女兒嫁到北方,一年回來的次數不多,兒子在外省落了家,50歲的時候妻子也撒手人寰,全家只剩他一個孤零零的生活。人老了總是孤獨的,退休後的生活固然清閒,但是清閒到讓他覺得寂寞。腿腳不方便,也不能時常去兒女的家裡走動,只能在公園裡溜溜彎,在小區裡逛一逛,冬天的時候就很少出去了,怕雪大路滑。某一天,葛大爺下樓買菜,不小心踩空了,鄰居發現後送他去醫院,身邊沒有兒女照顧,社區幫他請了保姆。
  • 玄武區組織養老機構安全管理責任體系試點
    中國江蘇網訊 近日,安全管理責任體系標牌在玄武區各養老機構懸掛張貼到位,至此,全區養老機構的安全管理各級組織架構一目了然,各個服務場所安全管理年月日工作安排一目了然,安全管理各個崗位人員責任一目了然,安全管理相關人員及聯繫方式一目了然,為養老機構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和入住老人的健康安全打下堅實基礎
  • 全市首創!海澱再推養老新模式!
    為滿足海澱區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照護需求更精準地為轄區老年人提供所需養老服務海澱區在全市首創提出「養老服務規劃師」概念在養老服務全流程上其實,越重要的事情越需要做好規劃養老規劃師的角色非常重要其既要透徹了解政府養老政策又要全面掌握不同養老機構的服務特點並結合老人生活習慣、經濟條件等因素為老人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
  • 河北省星級養老機構名單出爐!楊受成慈善基金名下再添「三星級」
    經過多年在養老慈善領域的用心經營和不斷積累,加之充分的前期準備,2020年11月,楊受成慈善基金(順平)老年服務中心和楊受成慈善基金(雄州)老年服務中心從550家養老機構中脫穎而出,雙雙通過了2020年度河北省三星級養老示範機構的評定,對順平及雄州的養老事業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 養老機構的服務優化與體驗升級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國各類註冊登記的養老服務機構總計2.99萬個,而實際養老服務床位合計僅735.5萬張,空置率更是高達48%。國內的各類養老機構不僅存在著數量上的供給缺口,同時也因其滯後的服務體驗,難以鞏固自身的長期發展。
  • 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以上養老無壓力,兒女也省心
    很多老人在談到養老問題時,表示自己有退休金,不需要兒女額外操心。但是老人的退休金的多少,也是有等級之分的。這不網上最新的2020「退休金等級表」出爐了,快來看看吧!這張等級表將退休金分為了10級,第一級為100萬及以上,第二級為50到100萬,第三級為30到50萬,第四級為20到30萬,第五級為10到20萬。
  • 身為杭州養老行業領軍人才的她 怎樣看待溫州的相關服務?
    在杭州牽頭做社區微型養老園  朱小玲今年34歲,從事醫療養老行業有12年時間。她大學讀的是醫學專業,2008年畢業後在杭州一家民營醫院體檢科上班。那時,杭州一些機構的醫療服務(杭州社會福利院)都由這家醫院託管。2013年,該醫院轉型做起了養老機構,主要項目就是醫養結合。  朱小玲做養老行業,也是緣於8年前的一次見聞。
  • 75歲的吳阿姨,她不願意去社區養老的理由,引發很多老人共鳴
    75歲的吳阿姨,她不願意去社區養老,理由很簡單,她說出了老年人的心裡話。01.75歲的吳阿姨吳阿姨今年75歲了,她老伴不在了,一直和兒子媳婦同住。你別看吳阿姨年紀大了,她每天還幫忙買菜做飯打掃衛生,每件事情都是她親力親為的做。小區裡和吳阿姨同齡的老人們,大多數都是請保姆照顧,或者去社區老人「幼兒園」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