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6種人類基本情緒產生原因,幫你判斷他人真實感受和動機

2020-12-12 楠悅讀

本文字數3414,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微表情》。

作者姜振宇,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律信息中心主任,著名測謊專家,領導著國內首家應用微反應理論進行測謊的研究團隊。

本書總結了驚訝、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愉悅6種人類基本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情緒產生時所呈現的不同微表情。通過大量案例、實驗與總結,科學解碼微表情,幫助你了解面孔背後的真實情緒,並更好地了解自己。微表情有助於判斷他人真實感受和動機,並更好了解自己。

01、驚訝的微表情

人類和動物共同保留了一個相同的表情——驚訝。驚訝情緒是怎麼產生的?驚訝,是因為關心的事情發生了意外變化。人在遇到意外刺激的時候,會在接收到刺激信息的第一瞬間,非常非常短的瞬間,停止一切活動,抬頭、睜大眼睛、眉毛抬高、輕微張開嘴巴。

比如,對於動物來說,正在吃東西的小狗,被飛來的石子砸到後,會瞬間抬起頭,豎起耳朵,轉向刺激源,觀察、收聽任何一點輕微的動靜。經過逐代的進化,人類在感覺到意外刺激時,也會有相同的本能反應,那就是:停下所有動作,將全部感覺器官充分激活,努力接收儘可能多的信息,用來判斷自己下一步動作。

最典型的驚訝表情就是五官全部打開:眉毛抬高,眼睛瞪圓,嘴巴張大。眼睛睜大是為了看得更清楚,獲取儘可能多的視覺信息,幫助判斷刺激源的性質和潛在影響,眉毛的提高則是一種附屬結果。

嘴巴張開,純粹是為了吸入更多的空氣,從而準備好下一步逃跑或者戰鬥所需要的能量。因為如果只用鼻子快速呼吸,需要調動喉嚨部位的肌肉一起收縮,所以受驚時,用嘴呼吸是成本最小、效率最高的儲能方式。

一旦驚訝情緒產生,即使為了隱藏過於直白的表情流露,控制得住眉毛和嘴巴,但最控制不住的是眼皮。所以驚訝的微表情特徵中,眼皮必須上提。這是為了對所處環境看得更清楚,了解更多信息,眼睛會不自覺睜大一點,因而眼皮會提起來。再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眼睛睜大的那一瞬間,必定會有整個身體的靜止來同步配合,同時肯定還會有吸氣的動作趨勢。

比如,面試的時候。可以通過驚訝抓住面試官的關注點。你可以注意觀察你講到哪個經歷時,面試官的眼皮會輕微抬起來。眼皮提起意味著產生了驚訝,一旦驚訝表情出現,就意味著關心的事情被刺激到了,表明這個經歷可能正是面試官想進一步了解的。

02、厭惡的微表情

厭惡情緒的本源,就是對腐爛食物的排斥。因為遠古的祖先吃過腐爛食物之後,引起了身體的強烈不適,嘔吐、生病甚至死亡,所以在看到、聞到和嘗到腐爛食物的時候,就會本能地排斥這些東西,這應該是進化過程中積累起來的保命本領。但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人們對同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感受,包括厭惡這種情緒。

比如,在崇尚和鼓勵個性的社會氛中,張揚的個性不會讓人煩感,但在保守、等級森嚴的社會氛圍中,則非常容易引發厭惡情緒。

行為人會對所厭惡的刺激源做出兩種評價:一是否定;二是低級,這裡的低級是指雖然可惡但卻不夠對當事人利益形成威脅的水平。

1、否定

否定為什麼會導致厭惡?

比如,學生不認同某位老師的授課方式,會慢慢厭倦甚至厭惡學習那門課程。

2、低級

低級又為什麼會導致厭惡?假設周末放鬆的聚會上,卻有位男子自始至終都在大言不慚地吹噓和標榜自己,他的自以為是可能反而會顯得很低級,讓周邊人心生厭惡。當厭惡情緒產生後,最極端的表現就是直接嘔吐。

厭惡的經典表情是整個面部似乎都皺在一起:眉毛緊緊皺起,雙眼緊閉,鼻子皺起,上嘴唇努力上提,下嘴唇努力頂上。翻譯過來就是不看、不聞、不吃。如果耳朵能動,也許還會出現不聽。當然,實際生活中,如此誇張的外在表現是不多見的。

而厭惡的微表情特徵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鼻子向上提。鼻子在其他表情中的作用一般都不太重要,但在厭惡情緒產生的時候卻是指向標。即使臉上其他五官沒有明顯變化時,厭惡情緒產生後,鼻子會輕微上提並向兩側拉伸,從而形成淺淺的溝紋。

了解這個微表情,可以在談判中了解對手態度,甚至試探對方底線。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對手鼻子的變化,如果交涉到哪個條款時,對方鼻子皺了一下,就意味著反感、厭惡情緒的產生,表明對方可能從心裡並不接受你提出的解決方案。

03、憤怒的微表情

能夠引發憤怒的事情,在生活中具有豐富的多樣性。小到街頭攔截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視而不見;大到有人用武力攻擊你或者你的小孩,都會讓人心生憤怒。因此,各位需要做好準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耐心地梳理出憤怒的來源。

憤怒情緒是怎麼產生的呢?它的來源其實是利益威脅,並企圖通過攻擊來消除危險。在動物世界裡,獅子捕食小鹿、鯊魚吞食小魚,這種簡單粗暴的獵殺與被獵殺關係中,並不存在憤怒。因為二者間的對立關係並不平衡。但如果是獅子大戰老虎,或者兩隻雄性大猩猩為爭奪一隻母猩猩而大打出手,就比較容易出現憤怒了。因為雙方勢均力敵,並且要為生存領地或者繁衍後代而保衛自己的利益。在人類的世界裡同樣如此。

憤怒的微表情往往表現在眼睛,直接表達進攻的趨向。憤怒時,上下眼皮是緊繃的,視線也是高度集中的。對比一下驚訝和憤怒的微表情,關鍵因素都是眼皮和眼睛。但驚訝的微表情特徵中,只是上眼皮上提,需要睜大眼睛收集信息;而憤怒的微表情中,眼睛是在用力的,因為用力而上下眼皮緊繃,而且視線也集中指向刺激源。

比如,一個常見的場景,夫妻吵架,在真正大爆發之前,其實會有一些憤怒微表情作為預警。如果夫妻中無意爭吵的一方發現,對方的眉毛和眼睛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同時視線越來越集中,那很可能就是暴風雨的前兆。

所以,我們知道當看到行為人出現憤怒表情的時候,他主觀上認為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了,他希望通過對抗和爭鬥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認為自己有希望取勝。

04、恐懼微表情

恐懼就是負面刺激超過了人的防禦能力。一旦負面刺激的威懾力超過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恐懼情緒也就隨之產生。害怕、不安和擔憂也屬於恐懼類情緒的衍生,其程度依次遞減。恐懼的表情是驚訝和悲傷兩種表情的結合體,可以理解為在驚訝之後所預支的悲傷。

可以說,恐懼是人類最古老的情緒。因為人類在遠古時代,並不具備肉搏的優勢,屬於食物鏈的下層環節。在遇到食肉猛獸時,恐懼的出現要遠遠多於憤怒。

比如,911事件發生後,許多國際大城市接二連三受到恐怖襲擊,飛機撞向大樓的一瞬間、地鐵爆炸的一瞬間、卡車衝進街頭的一瞬間,都會引發人們的恐懼。強大的恐懼可能會讓當事人陷入無法自控的恐慌,最極端狀態下甚至嚇癱了、嚇軟了。

在這樣生死關頭的情況下,典型的恐懼表情特徵是:雙眉向中間皺緊,眼睛睜大,嘴巴大張。非常恐懼和非常憤怒的表情特徵有點相似,都是皺著眉、睜大眼、張大嘴。但是憤怒時眉毛和眼皮是向下壓的,眉毛形態如同漢字「八」;而恐懼時眉毛和眼皮是向上揚的,眉毛形態如同倒著的「八」字。憤怒時張嘴是呼氣狀態,試圖發出犀利的聲音威脅對方;而恐懼時張嘴更多用於深吸氣,為逃跑儲備能量。

恐懼情緒難以用理性掩飾,所以日常生活中,即使大多數恐懼類表情會被有意識地壓抑住,但瞬間流露出來的微表情絕對是難以控制的。通俗來說,就是眉頭向中間聚攏、上揚,上眼皮也隨之上提。整個眉眼的形態是因害怕躲避而努力向後撤的狀態,所以會有整體上揚的趨勢。

比如,公開演講時,如何表現得鎮定自若?那你就要控制自己的眉毛和眼睛不要有向上聚攏提升的趨勢,否則觀眾很容易就會發現你內心的驚慌。

恐懼是一種不穩定的情緒,因為第一刻在判斷出刺激源是負面的,且刺激力度超越了自己的防禦能力之後的第一瞬間是恐懼最飽滿的時刻,但是沒有一種動物會坐著等死,所以會進行一個動態的二次判斷,如果在二次判斷的過程中覺得刺激源的力度和自己的防禦能力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自己完全無力抵抗就會出現嚇呆了、嚇傻了、嚇死了的狀況,而放棄各種逃生的本能行為。

但如果進行動態評估,發現自己有逃跑甚至反擊的可能,就可能採取下一步的行動,有的甚至越戰越勇。所以經典的恐懼表情和驚訝一樣也只有短短的一瞬間,但時間要比驚訝長一些。

最後的話:

微表情是心理應激微反應的一部分,它從人類本能出發,不受思想的控制,無法掩飾,也不能偽裝。再能「裝」的人,遇到有效刺激之後的第一瞬間也會出現微表情,他的「裝」只能出現在微表情之後。因此,以微表情為代表的微反應是個人內心想法的忠實呈現,是了解一個人內心真實想法的最準確線索。

相關焦點

  • 微表情心理學:常見情緒下的神態表情
    大部分的人將常見表情分為七種,這七種表情都表達了不同的情緒。6.驚訝人們在驚訝時的表情呈現為:下顎下垂,嘴唇和嘴巴放鬆,眼睛張大,眼瞼和眉毛微抬。心理啟示:當我們在遭受外界刺激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驚訝,然後,我們會產生兩個方向的情緒:積極方向的情緒是不同程度的愉悅,消極方向的情緒則會依據刺激程度的不同,而衍生出厭惡、憤怒、恐懼、悲傷。
  • 面部的微表情
    人的行為呢會受到環境的啊心態啊,他的情緒啊,包括他自己內心的動機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我們難免會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所以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說的話和做的事並不能夠真實的表達我們的態度和感受。那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在跟女生相處的過程中,遇到那些莫名其妙的問題的原因了。因為你一直在根據女生的話語和動作來判斷他對你的感受和態度。
  • 微表情心理學01期丨透過這幾個動作,看穿他人的真實想法!
    ——by 前言生活中,人們常常會有意無意的隱藏自己的想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但表情、眼神、下意識的動作等,是人無法控制的,更是裝不出來的。這就是微表情、微反應。觀人於細微,察人於無形。這是我們的微表情心理學——01期。通過動作、姿勢看穿他人。
  • 微表情FACS講解 第一課 眉毛的動作-AU1
    這個是遮擋眉骨羞愧表情。在ltm中也認為是撒謊的一種表現。微表情是反應人類真實的心理想法,所以如果你能讀到對方的真是想法,那麼你將能掌握整個事態的發展。在社交中處於優勢地位。表情牆,這張圖片記錄了29個表情和動作,表達了不同的情感。
  • 微表情下拉的嘴角暴露著內心的情緒
    試著對一個心情好的人講一個悲傷或不幸的消息,這時注意觀察他的嘴角變化,通常會看見其嘴角從上揚變成了下拉我們都不願意看到嘴角下拉這個表情,因為它傳遞出的是人的負面情緒,讓人感覺很壓抑(1)性格因素。如果一個人經常出現嘴角下拉的表情,那麼我們可以判定對方是一個情緒消極的人,他們對人對事的態度往往也比較悲觀。這樣的人一般不太受歡迎,人們會儘量避免同他們的交流,因為這種沉重感和消極情緒是會傳染的,會影響到自己的心情,而誰都希望自己有個好心情。(2)真實的悲傷。
  • 和人類一樣,這種小動物也能用面部表情表達情緒
    來源:科學大觀園雜誌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近日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和人類類似,小鼠也具有面部表情。小鼠的面部表情反映了它們的情緒。每個人表達情緒的面部表情都是基本一致的。例如,當討厭某種東西時,我們的眼睛會眯起來,鼻子會皺起來,上嘴唇也會變得扭曲。即便是新生兒,也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傳達悲傷、開心等情緒。不僅如此,我們還覺得可以通過面部表情來了解寵物的感受。相比之下,其它動物在人類看來似乎是面無表情的。
  • 福祉科普|表情識別——讓機器了解你的情緒
    這裡引入維基百科對於表情的定義: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的一個或多個動作或狀態的結果。這些運動表達了個體對觀察者的情緒狀態。面部表情是非語言交際的一種形式。它是表達人類之間的社會信息的主要手段,不過也發生在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和其他一些動物物種中。
  • ...動機 之四、動機的種類 & 五、動機理論 & 六、衝突 & 七、意志...
    (2)成就動機是人們希望從事對他有重要意義的、有一定困難的、具有挑戰性的活動,在活動中能取得完滿的優異結果和成績,並能超過他人的動機。(3)權力動機是指人具有某種支配和影響他人以及周圍環境的內在驅動。(4)交往動機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動機。
  • 微反應:4種微反應助你認清謊言,還原真相,看透他人,掌控局面
    全面分析了最常見的8種微反應類型(凍結反應,安慰反應,逃離反應,仰視反應,愛恨反應,領地反應,戰鬥反應,勝敗反應),適用於戀愛交友、工作升職、團隊管理、業務談判、面試訪談等人際關係各個領域,能夠從根上助你認清謊言,撕破假面,還原真相,打造屬於你的防欺騙保護傘,進而看透他人,掌控局面。
  • 心理學微表情:女生抿嘴,一般想表達這3種意思
    當她準備騙你,他的內心會有很多不確定性,怕你發現,心理活動會非常的強烈,內心特別緊張,並產生了一些體外的微表情動作,比如,摸鼻子,眼神閃躲,不敢直視對方,抿嘴,撓頭等等一些微表情動作。激情,欲望,渴望當我們想向對方傳遞喜歡和愛慕時,也會不自覺的表現出一些微表情動作,當對方對你有所回應時你會很不自覺的抿嘴。其實這是一種被荷爾蒙分泌引起的一種激情和欲望,你渴望得到對方付的回應,恰恰對方真的在回應你,從而荷爾蒙佔據了理性的空間,讓你覺得特別的開心,並且很害羞。
  • 心理學:你的長相,早已出賣了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微表情微表情(micro-expression),指人們通過做一些表情把內心的感受表達給對方看,在某個表情裡,臉部會「洩露」出其他信息。臉部不僅是給外人觀看的,還是一個信息傳輸器。在人際交往之中,會觀察對方的表情很重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察言觀色,掌握好這項技能,可以避免觸碰他人的盲區,造成人際交往的誤會。除非是經歷過專業的表情管理訓練,否則,通常情況下,人對當下都會做出最真實的內心反應,通過「表情」,就能判斷我們是否喜歡一個人,這便是日常所說的直覺。
  • 「他人即地獄」|是什麼讓我們選擇隱藏自己
    實際上這種一味的滿足他人所換來的關係是不穩定的,是脆弱的,就和經典的幫鄰居打水的故事一樣,你對他人的要求持續的滿足是維繫良好關係的紐帶,如果一天你拒絕了滿足他人需求,相較於一個普通人,他人會對你有著更大的不滿。
  • 柏拉圖說人類行為有三來源:欲望、情緒和知識。情緒起什麼作用?
    因為人類進化出來的感情——一種直接經驗,就是在面對令人恐懼的事情時跑得更快些。這其實是一種很直接的、正面的情緒,它讓人類可以更迅速、更果斷地去應對很多事情,包括那些可能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事情。沒有辦法,人是生活在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的動物,必須對周圍環境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做一個高情商的職場人?
    不管你多麼振振有詞地指責別人,實際上其他人是無法讓你陷入某種情緒的,讓你產生情緒的只能而且永遠是你自己。 2、負面情緒完全可以通過訓練來控制它 事實證明,他人的行為和我們的感受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個中介環節。 這個環節的存在是因為行為本身無法,也不會造成情緒反應。
  • 為什麼我的情緒總是被他人左右?4種方法讓你擺脫這個煩惱
    ……這樣的類似抱怨、焦慮的小情緒在生活中時有發生。我們所處的環境,個人的認知水平,自我控制的態度等都會對這些情緒產生影響。此外,我們的情緒經常會受別人的影響。1.一味配合他人。人們在社會中一起生活,就會對某些事情和行為形成統一的判斷標準,從而產生社會性的貼「標籤」行為。貼標籤這一行為不僅在超市中存在,人也會被貼上「標籤」。比如:「你看,她下巴那麼尖,一定是整容了。」「你要好好學習,學習不好的孩子都是壞孩子。」
  • 如何追女生系列之,用微表情心理學,看透她的內心世界
    微表情應用微表情是心理學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支,但是咱們今天就只說,追女孩的過程中,可以用到的微表情。絕對非常管用。在她向你走來的時候,往往雙方都會有那麼3秒鐘,裝作不經意的打量對方,就是這三秒中,產生所謂的好感。如果產生了,那麼即使你的聊天技術再差,她也會繼續選擇跟你深入認識一下。但是我們怎麼判斷,在那三秒鐘,她產生了好感呢,女孩是矜持的,直接問肯定不行啊。
  • 超越地域和文化,AI識別出全人類共同的16種面部表情
    人類情感表達究竟是否普遍?情緒產生於我們對所遇到的挑戰和機遇的反應,並與主觀體驗、生理和表達方式有關,這些方式被認為能夠對特定的社會環境做出適應性反應。典型的人類面部有 43 塊不同的肌肉,這些肌肉可以被激活在眼睛、鼻子、嘴巴、下巴、下巴和眉毛周圍,從而做出數千種不同的表情。
  • 從玩家視角看:遊戲會產生哪些「社交成本」以及克服的動機是什麼
    「信息獲取成本」指的是玩家在遊戲中和他人進行社交之前所需要掌握的必要信息,比如MMORPG中你在和人聊天之前需要知道他的名字,但大多數MMORPG裡這種信息的獲取成本非常低,之前提到過,玩家在頻道上只需點擊他人的ID即可開始與其私聊,在這個場景中「信息獲取成本」低得可以忽略不計(在很多競技遊戲中這種成本也是極度低下的,比如《守望先鋒》和《DOTA2》裡,玩家在一盤遊戲中需要語音溝通時只需要用操作的角色指代即可
  • 微表情的生活解讀
    當大腦從事超負荷的勞動時,瞳孔會縮小,以減少刺激的進入;3當人感到緊張時,瞳孔也會縮小,這是人類固有的生理反應。 積極的情緒會使一個人的瞳孔擴張,消極情緒則會讓瞳孔收縮。眼睛方向代表什麼當望著右邊時,他在呈現一個虛構的、想像的事件,如果他看向左邊,可能會呈現一段真實的記憶。因為這個原因,說謊者在編造謊言時往往看著右邊。此外,眼球水平向右,代表他在構想一個從沒聽過的聲音;眼球水平向左,代表其正在回憶裡找尋聽過的聲音。眼球朝向右下方,他在調用味覺、感覺、嗅覺;眼球朝向左下方,表明某人在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