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水之戰中,張郃和徐晃為什麼不敢面對單槍匹馬的趙雲呢?

2020-12-22 鮮花暢談歷史

公元215年,曹操西徵張魯,大軍抵達陳倉後,曹操準備從武都進入漢中。期間,曹操派遣張郃統帥大軍前去討伐梁興和氐族首領竇茂所部。等到大軍一路打到陽平後,張魯開城投降。同年十一月,在漢中平定之後,曹操留夏侯淵、張郃,以及徐晃等人守漢中,進逼巴郡,以此來抵禦劉備。

當時,張飛被劉備任為巴郡太守,駐守巴西,馬超則守下辨。面對巴西守將張飛,曹洪不敢大意。但是張郃對此也持有不同意見,他看到曹洪不敢輕進,便說了一句「人皆害怕張飛,我卻視他為小兒,只要我大軍一到,必將張飛手到擒來。」

見張郃如此狂妄,曹洪也無可奈何,最後便讓張郃立下軍令狀,才讓張郃率兵三萬前往巴郡。到了閬中後,張郃各傍山險,接連布置了三個營寨,分兵駐守。張郃之所以輕視張飛,很大程度上就是張郃志得意滿。

在曹操西徵張魯的時候,張郃被曹操任命統帥大軍開路,在討伐梁興和氐族首領竇茂所部,以及從散關入漢中,及到陽平時,很大一部分都是張郃的功勞。換句話來說,在曹操西徵張魯,逼得張魯投降一事上,張郃的功勞很大。在這樣志得意滿的時候,張郃難免有些飄飄然。

當然了,在瓦口隘一戰中,張郃最終被張飛給打醒了。張郃和張飛一樣,在張飛拖延時間,為魏延和雷銅爭取時間的情況下,張郃和張飛打了三五十合也難以分出勝負。最後,在魏延和雷銅奪了張郃的三寨後,張郃更是被張飛所敗。

至於徐晃大戰關羽,是發生在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逼得曹操不得不暗中和孫權聯盟。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還派遣徐晃等人前往樊城馳援曹仁。因為曹操和孫權的前後夾擊,孤軍深入的關羽大敗。

徐晃在奪了偃城後,引軍來到四冢寨。關羽和徐晃在一番敘舊之後,開始對戰,兩人共打了八十餘合而不分勝負。但是,從關羽最後右臂少力的情況來看,徐晃還是稍勝一籌的。畢竟,關羽的左臂曾被龐德的冷箭射中,右臂又被曹仁麾下的弩兵所中。雖然前有華佗刮骨療傷,但是時間尚短,還未完全恢復。

所以,徐晃之所以敢挑戰關羽,一是因為徐晃的武藝並不低,之前曾和許褚對戰五十餘合而不分勝負。二是關羽臂膀未能痊癒。三是徐晃當時是處於上風,而關羽一軍經過荊州和偃城被奪,正是心慌慌的時候,徐晃也料定關羽無心戀戰。

那麼,在漢水之戰中,張郃和徐晃為何不敢面對單槍匹馬的趙雲呢?

實際上,張郃和徐晃不敢對戰趙雲,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趙雲的武藝給驚嚇到了。在穰山之戰時,張郃曾被趙雲三十合所敗;而且,張郃和高覽同為河北四庭柱,可是在穰山之戰時,高覽卻被趙雲一槍刺死,在這方面上,趙雲就給張郃帶來很大的壓力。

而徐晃在曹操敗走華容道時,曾和張郃對戰過趙雲的伏兵。雖然不清楚三人對戰了多少回合,但是從後來「眾將多帶傷」的情況來看,徐晃和張郃對戰趙雲還是不佔據優勢的。

所以,在漢水之戰,趙雲單槍匹馬到北山解圍黃忠的時候,張郃和徐晃就不敢輕易上前。而且看到趙雲耍槍,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就得知趙雲的攻勢很盛,在沒有人前去迎戰的情況下,張郃和徐晃也不願意前去應戰。

除此之外,除了趙雲這一位猛將之外,當時在場的還有黃忠。儘管黃忠在和魏兵對戰時消耗了大量的體力,但是若是逼之過急的話,難免會讓趙雲,亦或者是黃忠拼命血戰。若是到了這種程度的話,張郃和徐晃必然會有人受傷。

再者,曹操當時也在場,當他聽到來人是趙雲後,曹操便下令「所到之處,不可輕敵」。曹操的這一命令,很大程度上也是張郃和徐晃不願硬撼趙雲的原因所在。

相關焦點

  • 漢水之戰中,徐晃要殺了王平,最後為什麼徐晃會狼狽逃走呢?
    漢水之戰是徐晃表現最差的一次,這一戰徐晃既沒有為將的膽略,又沒有大將謀略,是他軍事生涯的一大敗筆。徐晃和張郃先是被趙雲嚇得膽戰心驚,不敢迎戰,又在趙雲營前和曹操大隊人馬一起被趙雲殺的狼狽逃跑。曹操跑回大營後,思來想去覺得有點窩囊,趙雲才多少人,一個人橫槍立馬站在營前,我的大隊人馬就不敢向前了,魏軍不是被打敗的,而是被趙雲嚇敗得,這仇必須要報,於是曹操又派徐晃為先鋒,前來和劉備大軍決戰,這時候牙門將軍王平對曹操說:「我對這一帶地理非常熟悉,願意助徐將軍一臂之力。」曹操對王平很了解,聽王平請令,非常高興,封王平為副先鋒,和徐晃一起出徵。
  • 漢水之戰,徐晃差點死於趙雲和黃忠之手,可以說撿了一條命
    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將,在正史記載中,徐晃頗具軍事才能,統兵作戰是非常厲害的,官渡之戰時,徐晃就曾率兵燒毀了袁紹的運糧車,給袁紹軍以重創,立下的戰功最多。關羽絕北道時,徐晃與滿寵在漢津與關羽決戰,襄樊之戰時,徐晃救援樊城,率軍長驅直入,擊敗了關羽,曹操曾盛讚徐晃,有周亞夫之風,謂之名將。
  • 漢水之戰,徐晃要殺王平,王平一怒放火,為何使得徐晃狼狽而逃?
    「徐晃要殺王平,王平一怒放火,使得徐晃狼狽而逃」一說出現在三國演義,而在三國歷史中,王平是隨曹操出徵漢中,在被劉備擊敗後,王平直接投降於劉備。王平是巴西宕渠人。宕渠,也就是後來張飛和張郃對戰的地點。畢竟,益州雖然沃野千裡,是高祖劉邦的龍興之地,但是因為蜀道難,其也有一定的封閉性。在這樣的情況下,漢中作為益州的「咽喉之地」,劉備勢力就急需把漢中控制在手中。所以,劉備大軍和曹操大軍很快就打響了漢中之戰。在北山之戰中,趙雲和黃忠在前面吸引曹軍,劉封和孟達則從米倉山突襲北山。
  • 張郃大戰張飛,徐晃迎戰關羽,為何沒人敢惹趙雲?
    然而東漢末年,曹操才是最強諸侯,在擊敗袁紹取得官渡之戰勝利後,曹操三分天下已經得其二,只剩其一讓與劉備與孫權爭奪。曹操手下的武將也很多,如曹魏的五子良將,張遼,張郃,于禁,樂進與徐晃等人,都是勇謀兼備不可多得的將才。他們的武藝也都不敵,如關羽曾向張飛稱讚張遼「其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那這五人為何有張郃大戰張飛,徐晃迎戰關羽,而沒有人敢惹趙雲呢?
  • 在《三國演義》基礎上,你認為龐德與趙雲對決,最多能打幾回合?
    龐德毫不畏懼,逐個與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將單挑,四將少則數,多則戰至五十合,退去五十合,並稱讚其武藝。遺憾的是張魯無能,不能保住漢中,龐德在張魯反間計後,投降曹操。後來為曹操所敗,在濡須之戰中,斬殺東吳大將陳武。殺掉蜀漢名將魏延,救出曹操於漢中之戰。第二個是襄樊戰役。公元前219年,關羽攻佔襄陽,攻佔樊城曹仁。
  • 《三國演義》中,張郃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他最懼怕的人是誰?
    不過,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張郃與這些將領交手都毫無懼色,唯獨對一個人懼怕三分。那麼,這個人究竟是誰呢?一、張郃與五虎上將的交手。張郃在《三國演義》中,和五虎上將中的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交過手。當然,張郃面對這四員虎將,毫無例外地都遭受了失敗。不過,張郃作戰有個特點,那就是毫無畏懼,與敵人作戰屢敗屢戰。在與張飛的交手中,主要發生在漢中之戰裡。
  • 張郃是曹魏名將,單挑張飛絲毫不懼,為何在漢水之戰不敢挑戰趙雲
    如果以五子良將為背景,張郃可以在五子良將中排名第三,即使以整個曹營來說,張郃也可以排在前十名,名列第八;如果以整個三國演義為背景,張郃的武力可以排在第二名,名列第二十。最早是袁紹手下的將領張郃,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成為曹營將軍,按排名來說,張郃在整個三國中也算是中流砥柱,畢竟三國武將數以千計,能排在20人之前,已經不容易,而且還是曹操手下的一支能徵慣戰的五子良將,那麼張郃的戰績又有哪些呢?
  • 關羽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五大猛將奈何不了此人,他到底有多厲害?
    兩人到了前線後,于禁看到關羽兵強馬壯,又忌憚關羽武功高強,畏手畏腳,不敢出戰。而龐德天不怕地不怕,抬著棺材大叫著要和關羽決一死戰。這是為什麼呢?  早在潼關、渭水之戰時,曹操深知龐德之勇,知道龐德是一個勁敵,必須全力以赴對待。眾所周知,曹操對於有才能之人,非常欣賞,做夢都想收為己用。如長坂坡,曹操看到趙雲驍勇善戰,在數萬曹軍之中如入無人之境,便下令禁止放箭,要生擒活捉趙雲。  現在,曹操「愛才」的老毛病又犯了,領教過龐德的厲害,而龐德在張魯那兒又不得志,於是想收下龐德,為自己賣命。
  • 趙雲在「漢水之戰」救援了黃忠?這個說法靠譜嗎?
    導語:趙雲的"漢水之戰"頗有爭議,有說法在"漢水之戰"中趙雲作為主將指揮黃忠,後來又救援黃忠。但是這個說法其實是不合理的。趙雲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吹黑都很多。主要原因是趙雲的官職達不到他的名氣,兩者沒法匹配上。當然這個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下面要說一說趙雲在"漢水之戰"的表現,也是趙雲的一個成名戰。
  • 三國大將中,趙雲和典韋誰更厲害?
    而趙雲與典韋就屬於戰鬥力爆表的虎將,和當世一流武將也不遑多讓。 一、三國演義中趙雲、典韋 我們先來看看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趙雲好像被過度的追捧了,即便典韋再如何猛也抵不過趙雲。在演義裡有幾個被推崇到極致的將領,但都或多或少有點缺陷。
  • 揭秘三國:張郃和五虎上將中的四人都交過手,結果分別是怎麼樣的?
    第二次交手是在瓦口隘之戰,張郃和張飛對戰三五十合而不分勝負。張飛作為萬人敵,是能夠和呂布對戰一百餘合而不分勝負的猛將,為何和張郃對戰二十餘合,甚至是三五十合而不分勝負呢?第一次對戰是在穰山之戰,此戰中,趙云為了掩護劉備撤退,奮力戰退許褚、于禁,以及李典等三人,而後又三十合擊敗張郃;第二次發生在長坂坡之戰,趙雲和張郃對戰十餘合後,看到曹軍逐漸合圍,便不敢戀戰而走;第三次在曹操敗走華容道時,趙雲奉諸葛亮之命埋伏在烏林之西,宜都之北。
  • 張飛分別單挑張郃、張遼、徐晃的話,幾個回合可以斬殺對方
    張飛是整個三國中唯一一個能兩次戰平呂布的人,也是唯一一個能與呂布交手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的人,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張飛在三國是一個不可能被擊敗的人,雖然張飛在三國武藝排名排在第四,僅次於呂布、趙雲、關羽,但並不影響張飛能戰平呂布,即使是趙雲和關羽,頂多也是和張飛打成平手,不分勝負的那種。
  • 長坂坡一戰中,趙雲懷抱幼主,殺的七進七出,那麼趙雲有多厲害?
    五虎上將之常山趙子龍,一生中對戰次數將近38次,其中殺死和生擒敵將26人(不包括長坂坡殺死的曹魏將領五十餘員);平手兩次(一次是對戰文丑,一次是對戰許褚);兩次小敗(一次是長坂坡和張郃對戰十餘合,不敢戀戰;一次在天水郡中了埋伏,不得不撤退)。
  • 劉備在漢中之戰擊敗曹操,趙雲是關鍵,曹劉二人軍事孰強孰弱?
    部將是:夏侯淵、張郃、曹洪、曹休、徐晃、郭淮等,雙方的都是著名的大將,謀士這一塊曹操處於劣勢。等到曹操到來的時候,夏侯淵也已經被斬殺。 雙方大戰中,曹操雖然是敗方,也是劣勢方,損失慘重,但是指揮得當,雙方都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膠著狀態。後面是漢水之戰打破了僵局,即使這樣,劉備也是舉國之力,魏國遭此打敗依然是三國中勢力最強的。
  •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和趙雲大戰三十合,高覽卻為何被一合擊敗?
    趙雲槍挑高覽,速敗張郃是他最超神的戰績之一,但是對此不少人有一個疑問就是高覽和張郃都是河北名將,就算有差距那也是不大的,為何張郃檢測了三十合而高覽就被秒殺了呢,其實高覽之死也有偶然性。這四人中顏良、文丑是超一流猛將,顏良在白馬之戰數合間就陸續殺掉了前來與之交手的魏續、宋憲,這兩人原是呂布帳下部將,屬於「八健將」,實力並不弱完全有二流強將的水平,但是被顏良彈指間斬殺,而曹操大將徐晃上前大戰顏良也被二十合殺敗。
  • 張遼、張郃、許褚與馬超、趙雲、魏延兩組決戰,哪組贏的概率大?
    許褚、張遼、張郃是曹魏陣營中的猛將,而趙雲、馬超、魏延則屬於蜀漢陣營,如果兩個組合在戰場上相遇,哪一方勝算更大呢? 其實熟悉朋友們都不難得出結論,因為在《三國演義》中,這六位戰將彼此之間是有過交鋒的,從他們的交鋒狀況來看,蜀漢組合的優勢還是相當巨大的。
  • 趙雲和馬超單挑,誰更厲害些?
    說到武藝,那自然從小說的角度比較好分析,有趣的是,趙雲和馬超都是五虎上將之一,一個出身河北名將輩出之地,一個出身彪悍的西涼之地,所以要判斷他們中誰單挑最厲害,是相當困難的,畢竟他們也沒有直接單挑過呀。所以,只能從小說的蛛絲馬跡去分析了。
  • 曹操大將徐晃到底有多厲害,連關羽都不怕,為何懼怕此人?
    可以看到,徐晃面對關羽,確實沒有絲毫懼意,直接揮動大斧前來交戰。那麼,為何徐晃不怕關羽呢?  在關羽還沒有赤兔馬加成的時候,關羽就曾憑一人之力擊敗了許褚和徐晃的聯手。  首先,徐晃對於趙雲並不熟悉,不了解趙雲的戰法和弱點。這就導致,他不敢貿然向趙雲發起挑戰,畢竟徐晃是一個聰明人,趙雲名氣大,絕不是一個好招惹之人。  長坂坡之戰,趙雲七進七出,在曹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更是斬殺了五十餘員曹軍大將,連曹操都猛誇他是虎將,趙雲這大殺四方的一幕給徐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知道,趙雲是個猛人,不能隨意和他單挑,面對趙雲一定要謹慎。
  • 《三國演義》十大用槍猛將武力排名:第一不是趙雲,孫策屈居第五
    第一名:馬超一呂二趙還是一呂二馬的爭議由來已久,不過如果只從演義來分析的話,馬超武力應該在趙雲之上,有個論據可以說明一二:馬超二十回合速敗張郃,趙雲則三十餘回合擊敗張郃,雖然這兩場單挑有些客觀因素,但是像他們這種級別的頂尖高手,面對同一個對手居然有十幾個回合的差距,其實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 二十回合速敗徐晃?只有他倆能做到,馬超和趙雲也自嘆不如
    呂布成名篇便是「三英戰呂布」這裡面講的呂布何等的英勇,在濮陽之戰中又有六大猛將合力圍剿,更是從容有度,所以說呂布在20回合內戰勝徐晃是非常輕鬆的。 趙雲第一次和徐晃交手是在赤壁之戰中,那時是徐晃和張郃兩人聯合一起進攻而且雙方的任務都是牽制住對方並沒有戀戰,之後在穰山突圍戰中趙雲與張郃交了一次手,並用30個回話便將其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