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和趙雲大戰三十合,高覽卻為何被一合擊敗?

2021-01-08 一壺濁酒論青史

趙雲槍挑高覽,速敗張郃是他最超神的戰績之一,但是對此不少人有一個疑問就是高覽和張郃都是河北名將,就算有差距那也是不大的,為何張郃檢測了三十合而高覽就被秒殺了呢,其實高覽之死也有偶然性。

高覽和張郃屬於一個段位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是袁紹帳下四大猛將,號稱「河北四庭柱「,不過即使是「五虎上將」也有高下之分,這四庭柱自然也不例外。

這四人中顏良、文丑是超一流猛將,顏良在白馬之戰數合間就陸續殺掉了前來與之交手的魏續、宋憲,這兩人原是呂布帳下部將,屬於「八健將」,實力並不弱完全有二流強將的水平,但是被顏良彈指間斬殺,而曹操大將徐晃上前大戰顏良也被二十合殺敗。文丑則在延津之戰中,面對張遼和徐晃的聯手氣定神閒,先是一箭射死張遼坐騎讓其墜馬受傷,要不是徐晃截住文丑的話,張遼當時就被斬殺了,截住文丑的徐晃戰不多時自知不敵也敗走了。

所以顏良、文丑的實力明顯比張遼、高覽厲害一個段位,而張郃在官渡之戰和曹操大將張遼殺得有來有回,高覽和許褚殺了數十合,可見張郃和高覽是有一流強將水平的。

趙雲殺高覽具有突然性

汝南之戰,缺乏好軍師的劉備中了曹操之計,關羽和張飛中了埋伏在亂軍中失散,趙雲則擔負起了掩護劉備撤退的重任,途中遇見了許褚、李典、于禁的截殺,趙雲以一敵三讓劉備先走。

劉備在逃跑途中遇見了張郃、高覽,劉備的將領劉闢去應戰高覽,結果「戰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於馬下」,就在危急關頭:

玄德正慌,方欲自戰,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視 之,乃趙雲也。玄德大喜。

高覽能數十合戰平許褚,又三合速殺劉闢可見實力還是不俗的,但是卻被趙雲速殺,其實很簡單,演義中不是寫了嗎,趙雲突然衝陣而來一槍刺死高覽,這一戰具有非常大的突然性,即使是劉備也是高覽被殺後定睛一看原來是趙雲。

當時的高覽忘乎所以,殺了擋在面前的劉闢,而劉備眼看就是被抓的命運,此時官渡之戰結束不久高覽剛剛降曹,正是需要建立功勳的時候,抓住或殺死劉備可是奇功一件啊,不了趙雲瞬間殺掉猝不及防的高覽被秒殺。

張郃為何能堅持30合?

趙雲槍挑高覽,危機仍然在,因為後邊還有張郃,於是趙雲奮力再戰:

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又來前軍獨戰張郃。郃與雲戰三十餘 合,撥馬敗走。雲乘勢衝殺。

多年後,馬超在潼關之戰二十合速敗張郃,有人以此為證說馬超武藝勝於趙雲,無論兩人孰強孰弱,但是這點卻不是證據,因為馬超在敗張郃之前,只戰了一個于禁,而趙雲之前則消耗了極大的體力。

趙雲掩護劉備撤退,許褚、于禁、李典殺到:

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于禁、李典又到。玄德見勢危,落荒而走。聽得背後喊聲漸遠,玄德望深山僻 路,單馬逃生。

可見趙雲是在和許褚、于禁、李典交手後,又馬不停蹄趕來救劉備的,在突襲殺了高覽後,又殺散高覽帶去的兵馬,之後再戰張郃,三十合後張郃敗走,戰張郃前趙雲的體力消耗已經是相當的大了,若在狀態最佳的時候交手,張郃恐怕也撐不到三十合。

結語

高覽的被殺具有偶然性,他的武藝其實和張郃相當,若正面和趙雲對決,戰上一二十合還是可以的,而且打不過也可以學張郃逃跑啊,可惜一時大意成了槍下之鬼,如果高覽不大意不被秒殺和張郃聯手,加上帶去的兵馬,最終結局如何還猶未可知。

相關焦點

  • 同為「河北四庭柱」,張郃高覽怎麼不受袁紹待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艾特解歷史,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觀!熟讀《三國演義》的小夥伴都知道,袁紹手下四大名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可以說袁紹對這四人給予了厚望。顏良文丑固然厲害,勇冠三軍勢不可當,不過張郃高覽也是世之名將。可惜張郃高覽在袁紹心裡位置不佳,沒有顏良文丑重要。
  • 此人力戰許褚不敗,武力不在張郃之下,為何卻非趙雲一合之敵?
    高覽和顏良、文丑、張郃四人一起並稱河北四庭柱,雖然排名末尾武力不如顏良文丑,但是官渡之戰前的一場大戰卻能看出他的武力或可和張郃並駕齊驅:「張邰躍馬來迎。二將鬥了四五十合,不分勝負。曹操見了,暗暗稱奇。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張遼許褚的組合武力強過張郃高覽的組合,但是四人混戰一時之間未能分出勝負可見高覽的武力相當不錯。 可是這樣一員虎將在穰山突圍戰中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高覽後軍忽然自亂,一將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
  •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河北四庭柱斬得了華雄嗎?
    顏良、文丑、張郃、高覽並稱「河北四庭柱」,是河北一流猛將的存在,在泗水關的時候,顏良、文丑催軍在外,不曾參戰,張郃、高覽也沒有記載是否參與討董聯盟。那麼如果這四人當時在場,有沒有實力斬殺汜水關猖狂至極的華雄呢?
  • 趙子龍一槍刺死高覽,為何用了三十合才擊敗張郃?看完後明白了!
    二將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 然後曹魏陣中許褚揮舞著合扇板門刀,縱馬出陣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四員將捉對兒廝殺。 隨後,曹操派出了夏侯惇和曹洪,兩人各引三千兵馬齊衝彼陣,雙方開始一場混戰。 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張郃對付的是張遼,而高覽對付的是許禇。
  • 張郃遠不如被秒殺的兩個「庭柱」,為何投降曹操後成了絕世名將?
    在演義中,張郃剛投降曹操時也沒有成為絕世名將,只是最後活得夠長,終於媳婦熬成婆了。張郃的武藝比顏良、文丑要差著不少張郃原本是袁紹手下的部將。在評書中,他和顏良、文丑、高覽並列,號稱河北四庭柱。不過四人雖然並列,實際上他們的武藝卻有高下之分,顏良、文丑要比張郃、高覽高出一個檔次。
  • 高覽曾與許褚打成平手,而趙雲一槍幹掉高覽,卻為何打不贏許褚?
    不一合,一槍刺朱然於馬下;平南蠻,趙雲直殺入中軍,正逢金環三結元帥。交馬只一合,一槍刺落馬下;計取桂陽,趙雲從刺斜裡殺出,一槍刺刑道榮於馬下;穰山夜奔,趙雲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高覽的武力評估及死因分析高覽能夠名列「河北四庭柱」,絕非浪得虛名。
  • 三國中,華雄如果與河北四庭柱分別單挑,會是什麼結果?
    那麼,假設顏良、文丑、高覽、張郃這「 河北四庭柱 」當時都在袁紹身邊,他們如果各自出戰華雄,分別是什麼結果呢?咱們就通過各自的戰鬥履歷來分析一下。
  • 高覽與許褚戰平,趙雲能1回合刺死高覽,為何30回合殺不了許褚?
    然而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手下有一猛將高覽,卻也戰平了許褚,實力不俗。不過這人武功雖厲害,卻被趙雲給一槍刺死了。那麼問題來了,趙雲能一槍刺死高覽,卻又為何不能三十回合斬殺和高覽戰平的許褚?
  • 張郃終成曹魏一代名將:除了武力值不弱,熬到其他名將都死了
    袁紹,官至東漢大將軍,曾經是東漢末年最強諸侯,麾下有四員赫赫有名的猛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江湖稱為「河北四庭柱」。顏良,在白馬之戰中,曾在一至三合內,斬殺投誠曹操的原呂布手下「八健將」中的宋憲和魏續,僅用二十合,就擊敗了曹營猛將徐晃。
  • 三國演義:高覽被趙雲一槍刺死,張郃能全身而退,兩人誰武藝更高
    張郃、高覽二人加入曹營後,享受的官職待遇基本相當。穰山之戰,二人被派往堵截劉備,正值高覽拔刀欲斬劉備的時候,只見一道白光閃過,措手不及,被趙雲一槍綽死在了馬下。而在這一戰中,張郃與趙雲的單挑,打到十餘合【毛本三十合】全身而退。——那麼高覽的武藝弱於張郃嗎?
  • 河北四大庭柱,威名赫赫,何以成為他人嫁衣
    作為曹操崛起之前北方中原之地最大的諸侯袁紹,坐擁青幽并冀四州之地,兵馬數十萬之眾,戰將千員,其中尤以河北四庭柱為武將代表,他們分別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要知道後世三國武將集團能有這種殊榮的無非就是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
  • 文丑:位居「河北四庭柱」,武力值非常高強
    文丑,是與顏良齊名的河北名將,當時,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被譽為最大軍事集團袁紹麾下的「河北四庭柱」,可見武力值極高,絕非浪得虛名。界橋之戰,文丑在不足十合內,就擊敗了在虎牢關,敢單槍匹馬挑戰呂布的公孫瓚,又槍刺公孫瓚帳下四健將中的一將,其他三健將各自逃命。公孫瓚,即將被文丑槍挑時,趙雲,一騎馬一條槍,截住文丑大戰,戰有五六十合,不分勝敗;此時,公孫瓚救兵到,文丑撇下趙雲,撥轉馬頭回撤。
  • 汜水關前,如果華雄單挑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人,他能打過哪一個?
    如果袁紹的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河北四庭柱汜水關,華雄能打過哪一個? 顏良前期表現沒有讓人失望,在白馬相繼斬殺了原來呂布帳下大將魏續和宋憲兩人。緊接著徐晃出戰顏良,二十回合被顏良擊敗了。 三國演義中這樣描述:「戰不三合,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陣前。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 從這裡看出顏良不是二流將領,且能在數回合之內斬殺魏續和宋憲,足見其武藝高強。
  • 在漢水之戰中,張郃和徐晃為什麼不敢面對單槍匹馬的趙雲呢?
    但是張郃對此也持有不同意見,他看到曹洪不敢輕進,便說了一句「人皆害怕張飛,我卻視他為小兒,只要我大軍一到,必將張飛手到擒來。」見張郃如此狂妄,曹洪也無可奈何,最後便讓張郃立下軍令狀,才讓張郃率兵三萬前往巴郡。到了閬中後,張郃各傍山險,接連布置了三個營寨,分兵駐守。張郃之所以輕視張飛,很大程度上就是張郃志得意滿。
  • 三國後期,張郃為何能變得「無敵」,原因是這13人被他熬死了
    不過張郃和司馬懿有一相似之處,就是兩人都比較長壽,職業生涯較長,熬死了很多的競爭對手,這讓他們才能鶴立雞群,成為了三國舞臺上的王者。張郃能成為三國後期,武功最強的大將,原因是這13人,都被張郃熬死了,所以張郃變得「無敵」了。首先是蜀漢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和黃忠。演義中,張郃和蜀漢五虎將中的4人有過交手。
  • 高覽和張郃一起投靠曹操後,張郃成為名將,而高覽為何默默無聞?
    《三國志》只是記載說,高覽與張郃一起投降了曹操,此後就沒有高覽的記錄了。因此,高覽的人生結局無外乎有兩種,一種是英年早逝,另一種是沒有得到重用,抑鬱而終。袁紹是東漢末年實力最強大的北方軍閥,他手下的河北文武集團也非常龐大,既有田豐、荀勘、沮授、許攸等文臣,也有顏良、文丑、張郃、高覽、蔣奇等武將。
  • 三國武將排名第一的是趙雲還是呂布?或許是其他人
    那「一呂二趙三典韋」中沒有跟呂布交過手的趙雲實力究竟如何? 五六十合戰平文丑 此戰是初次登場的少年將軍趙雲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救了公孫瓚。 一合刺殺高覽、三十餘合勝張郃 作為前河北四庭柱,高覽被背刺落馬,在連續作戰體力消耗的情況下打張郃三十回合擊退。這一段戰績爭議挺大,有人說是是偷襲高覽才勝的。 我認為高覽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偷襲,畢竟他是全副武裝且帶有隨從的,不像典韋被偷了武器。
  • 張郃在《三國演義》前半場處處被虐,怎麼下半場就成了「名將」?
    剩下的四位都交過手,然而他??還能?完好無損?的?活?到?後半本書?,這?不是?名將?是?什麼??首先說?趙雲?,第一次在汝南打趙雲那次,那天趙雲明顯就是開掛了,一槍就把高覽給刺死了。高覽和張郃同為「河北四庭柱」,天天泡在一起,高覽什麼水平張郃可是最清楚的,一槍就被趙雲捅死了,你說我張郃能打的過嗎?
  • 穰山之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圍毆趙雲,趙雲是輸,還是贏?
    既然說的是穰山之戰,而且還是許褚于禁李典等三人圍毆趙雲,那麼就是三國演義了。而從穰山之戰的情況來看,趙雲最後是贏得。畢竟,趙雲完成了掩護劉備撤退的目的。趙雲,原屬公孫瓚。在兄長去世後,趙雲辭官回鄉為兄守喪。而在這期間,公孫瓚和袁紹爭奪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