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到了3歲左右,家長就要準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是這麼歸來的,家裡人也不會覺得不妥,但是,最近有位從業10年幼師的王老師卻表示:
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原因分析得很有道理!
王老師家的小兒子已經3歲半了,按理來說應該送它去上學了,但是王老師認為幼兒園並不屬於九年義務教育,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判斷。
王老師又說,現在很多的幼兒園基本上都是程式化,隨著早教掀起的風潮,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都教給孩子小學的知識,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
其次,幼兒園的人際關係模式很不適合 孩子內心發展,我寧願在家自己教,也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遭罪!王老師的這些言論,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的爭議!
為什麼不建議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
1、3歲孩子的抵抗力差
相信家長都有印象,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生病,尤其是班級上一個孩子生病,有可能傳染整個班級,這根本原因就是孩子的年紀小,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較差。
幼兒園屬於群體生活的環境,3歲的孩子上幼兒園後患病的概率更大,到時候總生病的話,對孩子的成長和身體發育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其次,每天叮囑老師給孩子吃藥,會給班主任添加很多壓力,所以,家長們還是不要那麼早將孩子送上幼兒園了。
2、3歲的孩子自理能力差
3歲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較差,甚至有的還會出現尿褲子的情況呢,你要把這樣的孩子送上幼兒園,不僅孩子很遭罪,還給老師無形中添了不少麻煩,畢竟,在一個班級中只有兩三個老師,他們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個孩子都照顧到。
3、3歲孩子智力發育不成熟
根據研究顯示,我們國家的小學生厭學率高於西方國家,主要原因是上學的時間早,心智發育的不成熟,因為3歲的孩子正處於對父母的依賴敏感期,如果家長不能做好分離焦慮的話,孩子入園之後內心會產生害怕、焦慮、壓力等等,從而出現厭學的情況。
等到孩子年紀大點,心智成熟一點,家長在跟孩子討論上幼兒園的事情,這樣比較容易接受,尤其是對於小男孩來說,由於男孩的心智發育得比較晚,入園時間能晚一年就晚一年。
孩子不去幼兒園未必就不好
其實想一想,雖然孩子到了三四歲就上幼兒園,幾乎形成了常態。但是如果家裡條件允許,孩子不去上幼兒園,也並不代表孩子就會比別的小朋友差,沒有別的小朋友學到的東西多。
在當今社會,孩子3歲上幼兒園幾乎成為常態。
但如果你家條件允許,孩子不上幼兒園,也不代表你家孩子會比同齡人差,沒準學習的更多。
比如杜江和霍思燕的兒子嗯哼,4歲都沒有送幼兒園。
剛開始,大家都覺得很好奇,為什麼不送孩子上幼兒園呢?
其實,我們從嗯哼參加的綜藝節目就能看出,即使他沒有上幼兒園,但照樣很優秀。
比如,知道如何與人分享、幫媽媽倒水、說話有邏輯性,情商非常的高。
所以,即使孩子不上幼兒園,也代表就會落後,我們在家照樣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我們在家如何教育孩子?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好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除了智商,更重要的是從小養成的好習慣。
根據兒童教育調查顯示:3-6歲的孩子是性格養成的黃金期,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大腦發育得非常快,如果家長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對他們一生受益。
孩子出生後就像是一張白紙,未來長成什麼樣,完全取決於家長如何去引導。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家長疏於引導,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性格上的缺陷,最常見的就是暴力、叛逆、孤僻、頂嘴等等。
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可能會很迷茫,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對此,我們不妨試試利用繪本閱讀。
1、《歪歪兔情商管理》
美國哈佛心理學專家表明: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家長要抓住孩子3-6的黃金時期,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同時增強情商能力。
《歪歪兔情商繪本》非常出名,它被很多幼兒園當做是教材書籍,內容有很多奇特的小動物和故事等著孩子去探索,每冊書都能教會孩子不同的道理。
全書共有8冊,分別教給孩子:品格、逆商、情緒管理、性教育、行為習慣、財商、社會交往、性格故事。
好看的繪本故事 + 專業育兒指南 + 高情商養成 + 好習慣培養 + 免費音頻。
2、《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豆瓣:9.5分/適合2~6歲的孩子觀看
這套書籍是國內著名的文學家設計,書籍共分為6冊,分別可以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如果孩子年齡較小,家長可以講給孩子聽,當做是睡前故事,等到孩子5歲左右,就可以進行親子閱讀了,我家孩子之前就有很多不好的習慣,看完這套書籍之後,真的改變了不少,有效果我才推薦給大家。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繪本內容中講述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養案例解讀,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幫助你教育出出色、優秀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