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壽比南山」的「南山」是湖南衡陽的南嶽衡山, 幾千年來,無論文人雅士、帝王相,都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敬稱被稱為南嶽衡山,被認為是「長壽、昌榮」的象徵, 《辭源》一書明確了「壽嶽」即「南嶽衡山」。
在南嶽衡山玩的話,就會發現這座千古名山和壽有不解之緣, 南嶽衡山與「壽」相關的地名非常多:有延壽村、延壽路、延壽亭, 有壽澗溪,壽琦橋, 有壽光寺、萬壽寺、延壽寺, 有長壽庵、福壽庵、萬壽庵、仁壽庵, 有壽寧觀、聖壽觀, 有萬壽宮,壽寧宮, 有仁壽閣,有壽佛殿、壽星殿等, 「壽生」、「壽夫」、「壽英」、「壽娥」等,當地人民也很多人在人名中使用壽。
南嶽衡山為什麼被稱為「壽嶽」? 嶽,大山也,壽嶽者,主壽之山也, 《周禮職方氏》中提到「正南為荊州,其山鎮為衡山」,荊州現在被稱為湖南湖北省,荊州最有名的山被稱為衡山, 衡山出身於軫星的翅膀領域,軫星中有一顆被稱為長沙星的小星星,被稱為「主長壽、子孫昌」,人們借名伸張正義,南嶽稱為「壽嶽」,衡山稱為「南山」, 漢《天象賦》、唐《步天歌》、《白蓮集》等古籍和詩文中有關於南嶽「壽嶽」的記載。
「南嶽衡山」的牌坊是南嶽衡山風景區的象徵建築,接近了這個氣勢恢宏的牌坊,但接近了以「壽」為基調的須彌座,周圍是篆書「壽」字的雕刻,清楚地展示了「壽嶽」的主題, 進入被稱為「江南第一廟」的南嶽大廟第四進御碑文亭,周圍的額坊有100個古箭飛金「壽」字,因為體型上沒有雷,所以民間稱之為「百壽亭」。
清朝一代聖君康熙也愛壽嶽,康熙四十六年( 1705年)九月,南嶽大廟再次竣工,他寫了御書《南嶽廟碑文的翻修》, 碑文的第一句是「南嶽是天南巨鎮,北鬥玉衡,也應該叫壽嶽, 」, 把南嶽再次定為「壽嶽」, 雍正十年( 1732年),敕的第一句是「南嶽是吾皇主壽之山」, 2003年9月,金庸遊覽南嶽衡山,讚揚南嶽衡山風景,曾經揮筆寫下了「天下南嶽秀,此人長壽」的詩句。
根據史載,南嶽衡山的高僧大道長壽很多,南嶽南臺寺的石希遷91歲,祝聖寺的承遠和尚92歲, 黃庭觀的魏華存女道長在南嶽潛移默化地學習道路,喝甘泉,吃山果,80歲時也有少女般的容貌,活到83歲, 建造南嶽大廟的司馬永禎先生88歲, 這個年齡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可以說是極其稀有, 現在南嶽的壽星越來越多,南嶽區5萬多人口中,近年來百歲以上的老人有4人,90歲以上的老人有數百人。
旅行不只是為了逃避生活的苟且,更是為了認識旅行本身,小編的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