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武漢爆發的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武漢各醫院病床都極度緊缺,火神山醫院的建成投入,使武漢各大醫院都得到了有效的緩解。
據說,火神山取名也非常的講究,其「火神山」並非原地名,而是建設者們賦予特殊意義,湖北《長江日報》的報導解釋說:楚文化傳說中的湖北是古楚之地,楚國人被認為是火神祝融的後代,人的肺部五行屬金,火克金。荼毒人類肺部的新型冠狀病毒懼怕高溫,火神正好能驅瘟神,「火神山」之名應運而生。
祝融,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最著名氏族領袖之一。名重黎,黃帝後裔高陽氏的玄孫。帝嚳高辛氏時,任火正(官名),葬衡陽市南嶽區祝融峰。他以火施教,為民造福。帝嚳命名曰:祝融,後世尊為火神。——古典《新政縣誌》記載
黃帝時代有個火官,名叫祝融。他小時候的名字叫重黎,簡稱黎,是一個氏族首領的兒子。黎生得一副紅臉膛,天生的聰明乖巧。他在實踐中掌握了一種本領--會使用火。每次大家都讓黎去弄火,說來也奇怪,火到他手裡,說熄就熄,叫燃就燃。人們燒火煮食,烤火取暖,打獵驅獸,照明燻蚊,都來找他。
後來,黃帝知道了黎會使用火的本領後,就要他去當火正(火官名),專門掌管火。同時看他為人和善正直,黃帝很器重他,特地賜他一個名字,叫「祝融」。
祝融對南方的情況比較熟悉,黃帝派他駐守南嶽衡山,鎮守南方!他來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後葬于衡山,故南嶽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場。現在衡山景區有兩座標誌性的南嶽聖帝(祝融火神);一座位於祝融峰頂的老殿祝融殿,一座位于衡山腳下的南嶽大廟。
祝融火神是古楚大地的守護神。祝融火神即南嶽衡山的祝融峰之神,也稱聖帝菩薩。每年成千上萬人朝拜火神,因為他掌管火,可以驅趕瘟疫,給人們帶來光明之火。作為古楚大地守護神的南嶽聖帝菩薩(祝融火神)可以庇護子民,驅趕瘟疫,驅趕瘟神。聖土緣提煉南嶽大廟和祝融殿香灰制《祝融火神》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