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雞掉入井中竟綁自家小兒下井撈,雞是親生的,兒子是散養的?

2021-01-08 騰訊網

無聊時和老公說起我們小時候的童年趣事,因為家鄉不同,哪怕是同一種遊戲也有好些玩法,平時進行的活動更是各具特色。

在我們老家,小孩子都會結伴去挖野菜,撿蘑菇,在他的老家,則是一年到頭撿牛糞,說起來臉上不約而同都露出了懷念之色。

可惜現在的孩子,是體會不到我們那時候的快樂了,只因為越來越多的家長也意識到,讓孩子單獨去荒無人煙的原野上、大山裡進行某些活動的危險。

許多人對此可能會不以為然:「還不是現在的孩子嬌貴,以前的孩子怎麼就什麼都能做呢?」

其實危險一直在孩子們的身邊從未走遠,時刻保持警惕不是壞事,如果為了一點小小的便利,放任孩子遊走在危險的邊緣,當意外真的發生了,人們才會悔不當初。

農戶雞掉入井中,竟綁自家小兒下井撈

剛看了這樣一則報導,在一位農戶家,一隻自家養的雞不知怎麼掉進了狹窄的井口。

仔細看看這口井,井口不過一米,井中還有井水,可能是因為主人對其深淺比較了解,斷定自家養的雞還有「生還」的可能,於是不願輕易放棄。

可是井口又窄又深,該如何拯救自家的雞呢?在這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主人設想了無數種方案。

放下器具去打撈?一方面沒有趁手的工具,一方面雞也沒有自主意識,很難自己藉助器具爬上來。

井口破壞掉?這裡也沒有挖掘機,再說進行這麼大個工程也未免過於興師動眾。

隨著時間流逝,主人繼續嘗試其他方案,突然他腦子裡靈光一現,腦海中出現了李逵入井救柴進的故事。於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自家正在邊上吃糖的兒子。

作為親生父親,他還是很關心孩子安危的,不僅把綁在孩子身上的繩子纏了又纏,還特意給兒子穿了一雙雨鞋。

在眾人的鼓勵下,就這麼用繩子把男孩給吊到了井裡,年幼的孩子不僅沒有表示抗議,甚至還感到有點新奇。

不論是男孩家人還是圍觀群眾,在場之人居然沒有一個人對父親的舉動提出異議,仿佛因為知道井裡水位不深,孩子就一定沒有安全隱患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之後,男孩被安全拉了上來,不過父親大人心心念念的雞並沒有被帶上來。

因為據男孩觀察,雞已經不幸「遇難」,打撈工作完成的並不順利,所以就沒有撈上來。

對此許多網友評論:「還管什麼雞啊,孩子能平安上來就是萬幸了,這當爹的心可真是夠大的了。」「這雞看來是親生的,兒子倒是散養的。」

同樣是支持孩子下井,為何對兩位父親褒貶不一?

也有不少人支持這位老爸的做法,認為這樣沒什麼,那不是還有14歲男孩下井六進六出救女童的事例嗎?

要知道,當初3歲的小女孩不小心掉進機井,可要比這只不幸的雞緊急萬分,雖說眾生平等,但是總要分個輕重緩急。

當時小英雄王泯燃的父親正在參與救援,大家嘗試了多種方法後意識到,想要救出被困女童非要有一個身材消瘦的人下井來執行不可。

而王泯燃在救援過程中幾度經歷擦傷、缺氧,若非是為了救援另一個鮮活的生命,怎麼可能讓孩子去冒這個險呢?

而這位放孩子下井只為撈雞的父親,顯然是沒有想到孩子在入井過程中將面對怎樣的危險。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近100萬14歲以下的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在中國,15歲以下的兒童每年因意外傷害引起的死亡竟有50萬人之多,意外傷害常年佔兒童死亡原因總數的20%~30%。

平時一個不小心摔倒、同學打鬧都有可能導致幼齡兒童遭受意外傷害,更何況是被繩索掉入井中這一高危動作呢?

在危險面前,兒童永遠是弱勢群體

兒童心智未發育成熟,對身邊的危險往往意識不清,沒有掌握基礎的安全知識和防衛意識。

而一旦出現險情或危機,因為缺乏生活經驗,自身體力不足,很難對危險做出正確應對措施,這也正是兒童通常被認定為是弱勢群體的原因。

如果想著用這些特殊的經歷來磨練孩子,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經受許多小考驗和難關。

當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或是在家人幫助下成功過關,這才是正常的成長經歷,而不是由不靠譜的家長通過「製造困難」的方式進行歷練。

和我同齡的一個鄰居家的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爸爸抓來一隻麻雀,當個寶貝似的給他玩。

小孩子哪有那麼大的手勁兒控制住一隻小鳥?麻雀「撲稜」一下飛走了,我這個鄰居被這突然的變化嚇到了,從此精神失常。

同齡的我們早已結婚生子,而他徒長了年歲,永遠是一副痴傻模樣。

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安全教育很必要

生活中父母的粗心或是錯誤觀念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畢竟一個孩子能正常成長已經非常不容易。

免出現問題還來不及,又為什麼要故意人為地去增加出現意外的概率呢?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在孩子去撈雞的過程中,繩子發生斷裂或脫落,孩子摔傷或溺水,在場的人誰能為這次意外負責?

哪怕是孩子順利上岸,今後腦海中也會留下這樣的印象:做這一類活動是被父親允許甚至鼓勵的。

在沒有大人管束的情況下,很可能去自行嘗試帶有安全風險的行為。

做家長的不僅應該看護孩子遠離危險場所,更有義務向兒童灌輸安全常識,向孩子強調接觸危險品或是進行危險行為的後果。

我們常常誇讚那些及時處置險情的孩子進行了某某「教科書式」的操作,為那些出現意外甚至遭遇不幸的孩子嘆惋可惜,卻忘記了背後家長所發揮的作用。

在面臨險境需要做出選擇時,你的孩子會成為前者,還是後者,往往取決於日常生活中你對他進行了怎樣的安全教育。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一隻「跑步雞」引來的致富路
    2016年3月,武邑縣政府與電商企業京東籤訂扶貧協議,利用武邑縣林地資源基礎好、電商平臺覆蓋率高、交通便利等優勢,建設「跑步雞樂園」,讓貧困戶通過免息貸款零成本認領生態柴雞,再由專業人員統一散養,每隻雞佩戴計步腳環,跑夠100萬步再由京東回購併線上銷售,收益由貧困戶分紅,走出一條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現代化的散養-銷售之路,強力助推貧困戶脫貧奔康。
  • 馬化騰點讚京東「跑步雞」,劉強東的雞不僅僅只會跑步!
    在前幾天的2018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馬化騰在《數字中國的機遇與探索》主題演講中又一次提起了跑步雞,他表示:「過去都是30天餵藥催大的,如今一隻雞跑了多少步都能看見,賣的價格高一點,很合理嘛,這就是消費升級」,跑步雞再次火爆網際網路。
  • 大學生「跑步雞」項目帶動農戶增收--山西青年報2020年08月25日09...
    大學生「跑步雞」項目帶動農戶增收 兩年來,他調研走訪了幾十個貧困村,發現這些貧困村的共同特點是交通不便,當地村民經濟來源單一,年收入低,雖大部分有散養家禽的經驗,但缺乏技術指導,不成規模。然而,這些村莊也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天然、無汙染。村民們散養的雞,漫山遍野地跑,吃的是山上的蟲子,喝的是泉水,肉質鮮美,但卻苦於沒有銷路。於是,郭晨可想打造一個電商品臺,可以直接把雞從養殖戶手中送到消費者餐桌上。
  • 大學生為雞套上「腳環」記錄步數 帶動農戶增收近4倍
    兩年來,他調研走訪了幾十個貧困村,發現這些貧困村的共同特點是交通不便,當地村民經濟來源單一,年收入低,雖大部分有散養家禽的經驗,但缺乏技術指導,不成規模。然而,這些村莊也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天然、無汙染。村民們散養的雞,漫山遍野地跑,吃的是山上的蟲子,喝的是泉水,肉質鮮美,但卻苦於沒有銷路。圖為郭晨可。
  •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純散養跑地雞,新鮮口感
    今日團品:壹家良品|手撕燻雞配料表:全淨膛專用雞、食用鹽、味精、香辛料、白砂糖、酵母提取物、烤雞調味粉食用方法:開袋解凍後蒸煮手撕燻雞體驗口感:雞肉不柴不膩,鮮嫩多汁,冷吃熱吃都要手撕,雞肉完美融合了鹽焗+燻烤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的一隻雞。
  • 冬天裡做份暖胃營養的豬肚雞煲,自家養的土雞吃著美味又健康
    做豬肚雞的各種食材農村自家散養土雞豬肚雞對於喜愛吃它的人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顧名思義就是豬肚跟雞組成的一道美食。人們對於食材的選擇也是十分講究的,新鮮的豬肚是購買村裡殺豬的鄰裡鄉親提前預定的豬肚,村裡有誰要殺豬就會提前打招呼讓主人留著豬肚不要賣給別人。等到殺豬的時候親自去守候著,直到買到豬肚才開始張羅著告訴大家要做豬肚雞了。豬肚清理起來比較麻煩,一般都會買回來就會立刻進行處理。
  • 農戶和雞,豬,貓,狗,老鼠的故事
    一個農戶家裡養了雞雞下蛋,豬賣錢,狗看門,貓逮老鼠,開始大家和和氣氣,相安無事,農戶很高興。時間一長,矛盾就出來了。一次狗貪吃,叼了東西被貓看見了,貓怕主人懷疑是自己幹的,就把東西藏起來,狗知道後就和貓吵起來。平時貓常被主人稱讚,而狗常被批評狗心裡不滿,非常嫉妒。
  • 整隻雞怎麼做好吃?山裡的農戶是這樣做的,簡單易學,不存在失敗
    多年前海南旅遊衛視某期《海南島紀事》節目有播出過,而我是在山裡的農戶家裡吃到的,的確是達到聞香邁不開腿的地步了。先吐槽一下很多美食教程,材料單上的第一個「雞」字就不對。雞除了烹飪後可以叫口水雞,叫化雞,白斬雞,辣子雞,大盤雞等名字,雞在烹飪前也是有名字的。
  • 散養土雞突然攻擊一隻雞是怎麼回事呢?獸醫:這3個原因不容忽視
    在肉雞和蛋雞規模化飼養的情況不是很常見,而散養土雞中經常會遇見多隻雞攻擊另一隻雞的情況,使人摸不著頭腦,今天獸醫將從生理和實踐為您揭秘不解之謎,主要分為3種情況。第一、生理作用。雞群在散養狀態下,養殖戶為了省事,很多都不會將公母分開進行飼養,而是混合飼養。
  • 「跑步雞」帶動村民跑出致富路
    兩年來,他調研走訪了幾十個貧困村,這裡環境天然、無汙染,這些貧困村的共同點就是交通不便,當地村民經濟來源單一、年收入低,雖大部分有散養家禽的經驗,但缺乏技術指導,不成規模。「我家有一個養雞場,我深知養雞不易,好不容易等雞苗長大出籠,還要面臨銷售問題,一般的都會有『中間商賺差價』,像今年遇到疫情,銷路更成問題。」郭晨可一直想打造一個電商平臺,可以直接從養殖戶手中把雞送到消費者的餐桌上。
  • 「跑步雞」、合作社……河北武邑產業扶貧築牢致富根基
    【決勝2020】「跑步雞」、合作社……河北武邑產業扶貧築牢致富根基  11月19日,中央網信辦「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  「真散養的柴雞,吃原糧,足日齡出欄。」「京東生鮮」上幾句簡短的介紹,讓產自河北省武邑縣的「跑步雞」在今年「雙節」期間再次俏銷。
  • 「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三年老母雞咋就不受待見
    農村裡散養幾隻土雞正常不過的,養土雞不僅平時能吃到雞蛋,還能到過大節的時候,比如春節的時候還可以做土雞湯喝,養雞是農民的日常,也是為農民增加額外收益的一種方式。如今,農民環境變了,原來村子裡家家戶戶的雞基本都是散養,村裡的雞群到處亂跑,草叢中,樹蔭下,菜園邊,水渠邊,還有就是曬場上,每當農民開始收割莊稼放到曬場上曬乾時,那就是雞群的加餐時,農民趕都趕不跑,這個時候的雞吃得飽,每天下一個蛋,真是不錯。
  • 【決勝2020】「跑步雞」、合作社……河北武邑產業扶貧築牢致富根基
    「真散養的柴雞,吃原糧,足日齡出欄。」「京東生鮮」上幾句簡短的介紹,讓產自河北省武邑縣的「跑步雞」在今年「雙節」期間再次俏銷。在武邑縣武羅農產品種植專業合作社,嫩綠的韭菜鋪滿了棚室,不久,這些新鮮的韭菜將通過電商銷售到京津冀各地。
  • 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跑步雞」跑出增收路
    雞肥富含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傾倒在藥株根部,能為其提供所需養分。這樣,雞、果樹、藥材巧妙地構成了一個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小型「生態鏈」。 家門口就能賺上錢每逢春種秋收時節,欒少波都要請周邊村民來基地播種栽植、收割運送等,近年來,共帶動周邊村近200名農戶創收近200萬元,讓村民們實現了「在家門口掙錢」的願景。 78歲的老蘭是基地聘請的第三任「管家」。
  • 農村家畜的本性,「撐不死的雞,餓不死的狗」,是什麼意思?
    常聽老人們說,「撐不死的雞,餓不死的狗」。說的是雞無論怎麼吃都不會撐著,而狗就算家裡面不餵也不會餓到。對於這樣的說法非常的好奇,詢問了一些有經驗的老人,結合自家裡養家畜的經驗發現這句話卻有一定的道理。家裡一直到現在都養著幾隻雞,平常的雞蛋也足夠吃,平常散養著也費不了多少的糧食。散養的雞除了夜裡上窩的的時候,其他的時間總在都在找食吃,好像永遠吃不飽一樣。
  • 農戶家鴨子每天啃雞毛,把雞都啃禿了!居然是因為壓力太大……
    農戶家鴨子每天啃雞毛,把雞都啃禿了! 話說,在韓國的鄉下有這麼一戶農家,跟普通的農戶一樣
  • 搞笑漫畫:父親不愧是兒子的百科書,完美詮釋男人為何吃雞不吃鴨
    霍頓今天和兒子在飯桌上組了一個局,就是所謂的父子局。但是由於今天中午沒有其它什麼好菜,所以父子倆只能對桌子上的雞入手,兒子看著桌面上的雞,不禁露出了無奈的表情,伴隨著雞味的陣陣飄香,他差點就哭了出聲。霍頓的兒子還是比較任性的,表示自己只想吃雞不想吃鴨,果然小孩子都是不懂事的,不知道其中的奧妙,小編相信等到他長大之後就能體驗到雞肉帶來的快樂了,有得吃還愁眉苦臉,小編真想給他來那麼一下,讓他體會社會的險惡。而霍頓也是十分贊同小編的說法,並且質問兒子說什麼小屁孩為什麼只吃鴨不吃雞。
  • 散養土雞吃什麼,關於散養土雞養殖技術,你知道多少?
    隨著國內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而在養雞業發展中,散養土雞成為一種新的流行趨勢。由於散養土雞每天都需要在山間進行自由奔跑,同時每天吃的食物都不是太足夠,所以很多散養土雞都比較骨感,但是這也就造就了土雞肉質緊實的主要原因。
  • 小雞掉進深井,父親綁孩子下井撈雞,評論區「炸鍋」了
    案例:江西撫州的一個村莊裡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隻雞掉進了水井裡被淹死了,由於一家人平時的飲水全都靠這口井,大人害怕這隻雞會把水源汙染,就打算趕緊把它撈出來。但是這口井又深又窄,用杆子根本就撈不出來,大人的身子就算下去了也無法活動。思來想去家長決定把孩子用繩子綁起來送到井底,他的身材嬌小,能夠勝任這一任務。
  • 1000隻走地雞的養殖估算
    相比於雞舍45天就能出欄的「飼料」雞,市場上的散養雞非常受歡迎。如果您種雞,只要控制好繁殖成本,就可以賺錢。那麼,繁殖1000隻雞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有散養雞,一年要花多少錢?散養雞,一塊地可以兩用,甚至三用。更能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