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高校轉專業「零門檻」四年:通過率攀升,變壓力為動力

2021-01-20 澎湃新聞

近日,浙江農林大學公布了關於401位同學轉專業的通知,批准通過率高達91.8%。這已經是浙江農林大學實施「零門檻」轉專業政策的第四年。

7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就此事專訪浙江農林大學教務處處長郭建忠,他表示,「零門檻」轉專業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真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為後續的就業提供更好的機會。」

如今,除了浙江農林大學,國內多所高校也在實行「零門檻」轉專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考一考定終身、轉專業難上加難的情況。

對此,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考試招生改革組組長譚松華表示,「原則上來講學校應該支持這種轉專業的合理要求。」但他也同時建議,「高校轉專業應該在培養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儘可能充分地滿足學生的興趣。」

學生多了一個選擇的機會

今年,浙江農林大學一共收到了437份轉專業申請,其中401份申請被批准。從金融工程轉專業到廣告學的17級俞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員。

「當初填志願時挺迷茫的,不知道自己將來想要做什麼,就聽取了父母的一些建議,選擇了金融工程專業。」俞同學表示,在經過大一一年的學習後,自己才慢慢確定了未來的發展目標。

她告訴澎湃新聞,自己比較喜歡廣告學,對原來的專業興趣並不大。俞同學說,自己畢業後想從事廣告、文案方面的工作,所以做了這個決定,「當時入學的時候就了解到浙農林大轉專業比較容易,但具體的制度不是很清楚,沒想到真的成功轉專業了。」

轉專業不僅意味著前一年的知識可能「白學」,也需要同學們自行補習新專業大一的所有內容。對此,俞同學表示多學也不是壞事,「補一年的課程肯定會很辛苦,但想想是自己的選擇,也就沒什麼了。」

談及學校的「零門檻」轉專業政策,曾從木材科學轉到計算機專業的陳同學認為很不錯,「如果高考沒有達到想要專業的分數,可以讓學生通過努力,還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陳同學說,在轉專業後認識了很多新專業的朋友,也是一種收穫。

但「零門檻」並不代表著隨意轉專業,計算機專業大二學生李灃宸告訴澎湃新聞,「零門檻」還是有一些要求的,「但沒有其他學校要求那麼高,比如必須專業排名前多少之類的,我們學校就沒有這些硬性框架,如果超出轉入專業名額的話需要面試,績點60%+面試成績40%。」

李灃宸認為,這樣的政策對於一些學習原專業比較吃力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好處,「但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想轉專業的學生在原專業學習上懈怠。」

此外,他表示,「零門檻」轉專業也具有一定的「不公平」因素,「對於一些本來在學校裡面較好專業的同學來說,可能覺得不是很公平,畢竟高考分數相對來說高一些。但對於一些原本考得不理想的同學來說,肯定是比較好的。」

「零門檻」轉專業可督促學校變壓力為動力

針對「零門檻」轉專業制度,7月19日,澎湃新聞聯繫了浙江農林大學教務處處長郭建忠,他表示,從2014年開始,浙江農林大學就已經開始推行「零門檻」轉專業政策。

「我們對於學生的申請是沒有限制的,但不同專業會根據師資和現有學生數量對轉入學生有一個限制,如果報名人數超過可提供名額,則按績點排序。」

他告訴澎湃新聞,五年前學校的轉專業比例不到70%,實施「零門檻」政策後,學校近三年來轉專業的成功率一直穩定在90%左右。

「『零門檻』轉專業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學習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為後續的就業提供更好的機會,同時也可促進本校專業建設的優勝劣汰。」郭建忠介紹道,如果某個專業的學生都轉出去了,說明這個專業不具有吸引力,學院就會有很大的壓力,對整個專業建設的投入精力會更多,「只有把專業建設好,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轉到自己專業。」

對此,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考試招生改革組組長譚松華也表示贊同,「學生轉專業在學習過程中是正常的,原則上來講學校應該支持這種轉專業的合理要求。」

但他認為,學校應該把握好轉專業的標準和程序,「我想浙江農林大學在提出『零門檻』時肯定做了權衡。一是需要接收的專業有培養能力去接收轉過來的學生,和高考考進來的學生得到一樣的培養條件。二是『零門檻』要考慮到一部分轉出去的學生,不會影響太多該專業學生。」

在譚松華看來,轉專業的時候學生的個人興趣也要和專業資源均衡匹配,「學生的專業興趣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夠滿足,對他的發展、學習很有幫助。但不同專業培養學生的條件是有條有限度的,它不可能無限的去擴大。」

對此,譚松華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我覺得高校轉專業應該在培養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儘可能充分地滿足學生的興趣。」

如今,除了浙江農林大學,也已經有多所高校實行「零門檻 」轉專業制度。如北京科技大學在大類招生改革力度逐步加大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寬鬆轉專業政策,轉專業「零門檻」不設限,給考生更多的專業選擇權。據中國青年報報導,北京科技大學每年有近300名在校生成功轉專業,成功率約80%。

此外,北京林業大學也實行了轉專業「零門檻」制度,學生可於第二學期初在全校範圍內申請轉專業或於第四學期初在學科專業門類範圍內申請轉專業。藝術類專業學生只能申請在藝術類專業內轉專業。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浙江農林大學「零門檻」轉專業
    本報杭州7月3日電(陳勝偉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7月3日,浙江農林大學城市管理專業學生秦佳璇得知,自己提交的轉專業申請已經得到學校批准。下學期,她可以轉到漢語言文學專業182班繼續學習。
  • 先進校再轉專業是否可行?盤點廣東高校轉專業政策
    轉出門檻有所降低部分學校可「零門檻」申請記者梳理發現,部分高校目前的轉專業制度均設置了一定門檻,在時間節點上也有所規定。中山大學的條件較為嚴格,確有專長、有特殊困難或有某種疾病、生理缺陷的學生才能轉專業。入學未滿一學期、由外校轉學、已轉過一次專業、在校期間有違紀等行為、必修課專選課平均學分績點低於2.0等情況的一般不予轉專業。
  • 浙江農林大學388名學生轉入心儀專業
    7月3日,浙江農林大學城市管理專業的秦佳璇得到消息,她提交的轉專業申請已經得到學校批准,下學期可以轉到漢語言文學專業182班繼續學習。和她一樣,浙江農林大學共有388位同學下個學期將轉入新的專業,幾乎涉及全校所有的學院和專業。從小喜歡文科,但因為高考志願專業沒填好,秦佳璇最後被調劑進了浙江農林大學的城市管理專業。
  • 招辦面對面 | 新增2個專業,在讀期間均有4次轉專業申請機會!浙江...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實習編輯 劉嘉慧)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為滿足疫情防控常態下浙江省高考考生填志願、選專業、選高校的需要,減少人員聚集,中國教育在線浙江高考幫推出了「2020招辦主任面對面」欄目,向考生和家長傳遞權威的招生政策和報考信息。
  • 轉專業是好政策 但不宜以此作為招生宣傳的「賣點」
    萬一落選心儀專業,是否可以先踏入學校,再找機會轉專業?記者了解到,廣東不少高校均實行相關政策支持學生轉專業,並逐漸拓寬輔修條件,減少「高考定終身」的情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其個性化發展。進大學之後,如果對原來就讀專業不滿意,將有機會轉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這對學生來說,當然是好事。我國已有很多高校推出轉專業政策,這是擴大學生選擇權的改革,值得肯定。
  • 選錯專業,他們後悔了四年
    剛剛擺脫「做題家」身份的準大學生們其實對專業一無所知,高中的文理劃分和大學專業設置大相逕庭。面對繁多的選擇,學生與家長其實很難區分出不同小專業間的細微差別,一旦志願填報失誤,大學四年都將為這個錯誤買單。
  • 高考以低分上好大學差專業,然後再轉好專業可行嗎?看這五種情況
    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有這種轉專業的管理辦法和政策,但是並不是說有這個政策,我們就一定能夠在大學裡面可以實現轉專業。總體上來講,現在高校轉專業的政策相比以前寬鬆了許多。尤其我們看到一些高校的宣傳來講,從字面上理解「基本上你想轉,就是可以實現轉專業的」。
  • 2020大學轉專業最新政策
    轉專業申請時間 高校開展轉專業申請工作一般在進校的第二學期3~5月份進行。 轉專業申請條件: 每所高校的轉專業細則不同,同學們主要看三大點:招生條件、招生計劃、考核規則。
  • 河南一高校校長:畢業生就業已由壓力山大升為「壓力天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河南一高校校長:畢業生就業已由壓力山大升為「壓力天大」「由於受疫情等多方面原因影響,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已經由壓力山大上升為壓力天大,全校教職工要像為自己的孩子找工作一樣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 想進名校,被浙江大學提前批的冷門專業錄取:後悔報考提前批志願
    一名學生考慮到高考分數不一定進入浙大,就報考了浙江大學提前批海洋科學專業,結果被錄取了。現在聽說海洋科學就業一般,轉專業也只能在提前批裡的幾個專業選擇,感覺「可惜了分數」,後悔沒有選擇西北工業大學的計算機專業。
  • 轉專業!被不喜歡的專業錄取了怎麼辦?盤點轉專業的政策與方法!
    很多高校在大一或者大二結束的時候,會給一部分學生轉專業的機會。然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提出轉專業的申請之後,各大高校都或多或少會對學生設置一些門檻,這些門檻或高或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二、「轉專業」的四種情況1零門檻:有些學校對轉專業沒有太大的限制,對學生的成績沒有要求,只要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申請,學校審查通過就可以。
  • 浙江大學:招生資料、就業數據及山東省專業投檔分數線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5年,成為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重點大學之一。
  • 被錄取到不喜歡的專業怎麼辦?附23所師範類高校轉專業政策
    一般類型轉專業在春季學期舉行,學生可在學校教務系統內申請。入學不滿一學期者不得轉專業。已進入第三學年的,一般不再申請轉專業;已有轉專業或轉學經歷的,一般不再申請轉專業;大類招生專業分流後,不得在該大類內轉專業。 南京師範大學
  • 「海上絲綢之路」東方始發港,浙江寧波市竟然只有14所高校
    >浙江萬裡學院由浙江省萬裡教育集團舉辦,是一所具有70年辦學歷史的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始建於2001年,2008年獲批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為浙江省首批應用型本科建設試點示範高校,2018年由原校名「寧波大紅鷹學院」更名為「寧波財經學院」。
  • 2020高考關注:這5所本科高校由民辦轉公辦,有什麼變化?
    2019年-2020年,教育部批准同意5所民辦高校轉為公辦高校,其中4所為獨立學院轉設,一所為地方民辦院校轉公辦。民辦轉公辦後,讓很多學生和家長關注,並產生期待!轉為公辦後,跟民辦有什麼區別的?變化是什麼?學費降低了,錄取分數高了等等都被提及,我覺得跟家長和學生關係最密切的,還是民辦轉公辦後,是不是辦學質量提高了?
  • 勤以為學潛心「動力」——記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動力機械及車輛工程研究所所長。主要學術兼職:中國內燃機學會中小功率分會理事;中國內燃機學會智能製造與工藝分會理事;中國內燃機標準化委員會委員;全國往復式內燃燃氣發電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工程熱物理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內燃機學會理事;安徽省重型專用車發動機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6月24日,山東省高考分數公布。
  • 專業幫之翻譯專業|哪些高校開設?錄取分和位次要多少能報考?速戳!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編輯 張可寧)本期【幫主帶你看專業】欄目推出翻譯專業。該專業屬於文學門類,根據2020年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指路2020版本科專業目錄公布】,文學門類包含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和新聞傳播學類這3個專業類,共有123個本科專業。  (滑動查看文學門類所有專業)
  • 有幾所高校成功「升級」,浙大城市學院入選,4所高校均轉設公辦
    2020年有幾所高校成功「升級」第一所: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原本是一所民辦大學,但現如今轉設成公辦,並命名為浙大城市學院,該校共分為兩個校區,佔地面積廣闊,學校比較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更有利於提高同學們的綜合能力。
  • 又一所專轉本院校或將轉設為公辦!
    並且,將其更名為「鎮江大學」的呼聲很高。近日,有消息傳出該校轉設方案已基本確定。於是今天,小編電話諮詢江蘇大學京江學院了解到:目前該校已確定由民辦高校轉設為公辦高校,並且將與位於句容的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合併,合併後暫定更名為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大學。
  • 浙江農林大學: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等2個本科專業!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我校申報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080907T)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080910T)獲教育部備案。同時,動物醫學專業修業年限由四年調整為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