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戰爭思路的轉變,眾多槍械中狙擊步槍又成為各國軍隊的寵兒。這種槍械在一戰時就已經問世,不過當年的人海戰術將其給埋沒了,後來在二戰時雖然湧現出不少驚人的事跡,但還是難以抵擋主流的鋼鐵洪流。至今為止狙擊步槍已經發展出太多的型號,而且不乏複雜精良的型號。
國產的狙擊步槍起步有點晚,上世紀80年代我們開始初步仿製,到後來開始自主研發,30多年的時間裡有一批像85狙、88狙等優秀的裝備亮相,直到我軍現在使用的QBU10式軍用12.7毫米狙擊步槍,雖然都已經服役好多年,但卻還是反響不高。
原本二戰時主流狙擊步槍都是以7.62毫米為主,執行一些任務也綽綽有餘,但隨著戰場環境越來越複雜,目標防禦措施越來越好,這種口徑的狙擊步槍開始力不從心了。在這種思路的轉變下,美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研製出了巴雷特M82A1大口徑狙擊步槍,這款槍也在實戰中大放異彩。這讓我們對此有了一些想法。
1999年我們開始對這種大口徑狙擊步槍進行項目討論,2006年正式開始研發,2010年正式定型,從此彌補了我國在大口徑狙擊步槍上的空白。10式狙擊步槍全長1350毫米,重13公斤,口徑為12.7毫米,有效射程為1500米,彈容量5發,基本和巴雷特相當。
10式狙擊步槍採用的是導氣與槍管短後座混合式自動原理,半自動發射。相比巴雷特採用單一槍管短後座,減少了發射時槍管的振動頻率,保障了射擊精度。為了增加精度,10式配備了一套具有測瞄合一功能的光電瞄準鏡,除了普通的光學瞄準功能,還增加了人眼安全雷射測距、測定槍械俯仰角、測環境溫度、自動計算彈道、自動裝定射擊諸元、修正偏流和故障自檢等功能,完全適應現代化信息裝備,達到質的飛躍。此外在子彈、人體工學上都下足了功夫。
但10式還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這也可能是導致其不能大放異彩的原因。首先還是沒能逃脫大口徑狙擊步槍的通病,射擊時的動靜過大,這不單單是聲音上,因為發射時產生的巨大氣流會將直接帶起周圍的沙土,很容易就暴露位置,這也是很多時候執行擊殺任務不會使用這種大口徑狙擊步槍的原因,到時想跑都來不及。
其次10式在技術上還是與老牌國家有差距,這點不承認也不行,雖然我們在很努力的追趕,但畢竟算是新手,很多地方經驗不足,難以做到像有經驗的國家那樣處理精細。
最後就是宣傳問題,在我們國內可能對這款狙擊步槍了解的都不是很多,還怎麼談宣傳出去,當然,我們要理解下畢竟國情特殊。但我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渠道讓民眾了解到我們國家國產的槍械性能如何,有沒有足夠的實力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