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瑟口徑的南斯拉夫M76狙擊步槍,這還是個大AK

2020-12-22 輕兵器

在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中,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是一個比羅馬尼亞更另類的存在,它奉行獨立自主路線,不參加華沙條約組織,一度和蘇聯鬧得很僵。軍備建設方面,南斯拉夫竭力主張自主發展國防軍工,建立了一套小而全的國防工業體系,尤其在輕武器方面,南斯拉夫雖然仿製了蘇聯AK步槍,但後續衍生型號的技術特徵並不與蘇聯AK-47、AKM、AK-74一一對應,而是自己另搞一套。今天要介紹的南斯拉夫M76狙擊步槍就是南斯拉夫AK家族的成員,沒錯,它也是個「大AK」。

M76狙擊步槍左視圖

M76狙擊步槍右視圖

源於M70突擊步槍

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是1960年代初開始仿製生產AK-47突擊步槍的,生產廠是南斯拉夫扎斯瓦塔兵工廠,仿製的固定槍託型叫M64,摺疊槍託型叫M64B,還有個輕機槍型叫M65。

南軍並未大量裝備M64系列,而是在M64基礎上做少許修改,研發出M70系列突擊步槍,有固定槍託的M70和摺疊槍託的M70A兩種,銑削機匣,這是南軍大批量列裝的第一種AK系突擊步槍。

M70A(上)和M70突擊步槍,它們的護木散熱孔是三個,導氣管上有摺疊的槍榴彈表尺。

M70雖然是切削機匣,但是機匣左側形狀和蘇聯AK-47不同,是平滑的,沒有長方形銑削槽(但是右側有)。

由於衝壓機匣在生產效率方面的優勢,南斯拉夫又研發了衝壓機匣版本的M70,分別是固定槍託的M70B1和摺疊槍託的M70AB2。由於南斯拉夫一直強調步槍要有發射槍榴彈的能力,對機匣強度要求更高,所以與同樣採用衝壓機匣的蘇聯AKM突擊步槍相比,M70B1和M70AB2機匣鋼板厚度更大,有2mm,機匣前部鉚接槍管節套部位有類似RPK輕機槍的加強凸起,鉚釘位置也類似RPK輕機槍,為一上二下,再加上南斯拉夫特色的三個護木導氣孔和摺疊式槍榴彈表尺,這些都是識別M70B1和M70AB2的外觀特徵。

衝壓機匣,固定槍託的M70B1和摺疊槍託的M70AB2

M70突擊步槍進化線的另一支不是往衝壓機匣方向發展,而是往狙擊步槍方向發展。由於政治和財政等多方面因素,南斯拉夫沒有引進蘇聯SVD狙擊步槍,而是在銑削機匣M70步槍的基礎上,由扎斯瓦塔兵工廠拉長機匣,放大自動機,加長槍管,加裝光學瞄準鏡,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出M76狙擊步槍,裝備南斯拉夫人民軍。由於都是基於AK的改進型,所以從血統上說,南斯拉夫M76和之前介紹過的羅馬尼亞PSL算是表親。

:南斯拉夫M76(中)、羅馬尼亞PSL(上)、和蘇聯SVD(下),前兩個是基於AK結構,最後一個SVD不是。

有趣的是南斯拉夫還是個隱藏的德棍,他們一直保留著大量二戰時繳獲的德國軍備物資,有數量龐大的7.92mm毛瑟步槍彈庫存,並且本國也生產這種步槍彈,南斯拉夫此前裝備的狙擊步槍也是加裝了光學瞄準鏡的M48毛瑟步槍(南斯拉夫生產的德國毛瑟標準型)。在設計基於AK結構,半自動的M76狙擊步槍時,他們仍採用7.92x57mm毛瑟口徑,所以M76是一種少見的,在戰後仍使用7.92mm毛瑟步槍彈的軍用槍。

南斯拉夫使用過的,加裝光學瞄準鏡的M48毛瑟步槍

南斯拉夫戰後生產的7.92mm毛瑟銅殼彈

M76結構細探

M76狙擊步槍全長1135mm,槍管長550mm,帶瞄準鏡空槍重4.6kg,口徑7.92mm,發射7.92x57mm毛瑟步槍彈,槍口初速720m/s,彈匣容量10發。

前文已經講到,M76狙擊步槍是放大的AK步槍,所以自動機為AK式樣的活塞長行程導氣式原理,活塞杆與槍機框連為一體,有帶動平面的槍機旋轉閉鎖,機頭閉鎖凸筍也是AK的兩個——整個自動機就是AK步槍的放大,以承載尺寸更大、威力更大的7.92mm毛瑟步槍彈。

AK-47的自動機(上)和M76的自動機(下),後者是前者的放大版本。

由於M76是基於M70的機匣放大的,所以繼承了M70的銑削機匣,表面平滑,加工質量上乘,但重量偏大,不過好處也有,銑削機匣比衝壓機匣強度更高,對裝在側置導軌上的光學瞄準鏡來說是個更穩定的平臺,對射擊精度是有利的。

M76銑削機匣特寫

《被遺忘的武器》截圖,M76的銑削機匣內部構造,導軌、節套都是機加工的。

蘇聯SVD、羅馬尼亞PSL都採用與握把連為一體的運動式槍託,M76沒有學這個,而是搞了獨立的槍託和小握把,使得M76看上去更像普通的AK步槍。但M76的木製小握把尺寸加大,握持更穩固,槍託採用直線設計,相對AK-47的傾斜槍託更有利於後坐力直線傳遞,避免產生上跳力矩,這對擊發後快速恢復瞄準視線,準備射擊第二發是有好處的。

M76獨立的小握把和直槍託

傳統的AK步槍採用固定導氣孔,導氣量較大,燃氣動力充足,自動機工作可靠性很好,但過量充足的導氣帶來了自動機後坐速度過高,對機匣尾撞擊猛烈,傳遞後坐力過大的毛病。雖然對單發射擊的狙擊步槍來說,由於後坐力傳遞到肩膀時彈頭已經飛出槍口,後坐力對單發射擊精度沒有直接影響,但過大的後坐力會讓射手疲勞,而且產生的上跳力矩不利於射手迅速恢復瞄準動作,打出第二發子彈。面對AK步槍結構的固有缺陷,同為「大AK」的羅馬尼亞PSL狙擊步槍選擇放任,繼續使用固定導氣孔,而M76則加上了一個三檔調節的氣體調節器。

在M76的導氣箍上有一個可拆卸的圓柱形金屬零件,側壁有小、中、大三個導氣孔,這便是氣體調節器。射手調節導氣量時需打開機匣蓋、抽出自動機,扳開表尺板下方的導氣管卡筍拆下導氣管,隨後旋轉氣體調節器到合適的位置,讓需要的那個導氣孔對準正下方槍管導氣孔,然後裝回導氣管;M76的導氣管前端有一個凸起,裝配時正好卡在氣體調節器側面對應的一個缺口內,保證氣體調節器不隨意轉動,隨後鎖緊導氣管卡筍,裝回自動機,蓋上機匣蓋。

M76導氣箍上銀白色的零件就是氣體調節器

抽出氣體調節器放大了看,側面有從小到大三個導氣孔,畫面中能看到兩個。

旋轉氣體調節器到適當檔位後,導氣管前端的凸起與氣體調節器側面的缺口配合,固定氣體調節器。

從M76狙擊步槍氣體調節器的操作步驟中不難看出,雖然該調節器能根據環境惡劣程度和槍枝狀況選擇導氣量,但調整步驟繁瑣,每次調整都要打開機匣蓋分解自動機再拆導氣管,遠不如SVD狙擊步槍和我國81式自動步槍僅用彈殼底緣卡住調節器就能直接扳動來得方便。

與蘇聯SVD、羅馬尼亞PSL一樣,M76是步兵分隊內的遠程射擊武器,操作它的狙擊手本身也是步兵分隊的一員,所以M76與SVD、PSL一樣,有在槍口安裝刺刀的功能,其刺刀座位於準星座下方,為一個T字導軌,槍口鳥籠式消焰器前端則用來固定刺刀環,前後兩點將刺刀固定。

M76的槍口有鳥籠式消焰器,並可安裝刺刀。

M76採用鋼板衝壓的10發彈匣供彈,由於7.92x57mm毛瑟步槍彈沒有底緣並且錐度較小,該彈匣比SVD、PSL的彈匣更直,側面看是梯形。在彈匣方面南斯拉夫有自己的特色,他們的M70系列突擊步槍和M76狙擊步槍彈匣託彈板尾部有一個凸起,打光最後一發彈後直接靠這個凸起擋住槍機,實現類似空倉掛機的功能。但這種「空倉掛機」並沒有獨立的,裝在機匣底部的空倉掛機杆,是靠彈匣託彈板直接擋槍機的,所以在掛機後如果卸下空彈匣,自動機會自動復進,而不像真正的空倉掛機那樣停在後方位置。

裝在M76狙擊步槍上的10發彈匣

ON-M76光學瞄準鏡

M76狙擊步槍配用的瞄準鏡是南斯拉夫自行生產的ON-M76系列光學瞄準鏡,有ON-M76、ON-M76A、ON-M76B三個亞型。該型瞄準鏡放大倍率4倍,視場6°,分劃板與蘇聯PSO-1光學瞄準鏡相似,也以1.7m的人體平均身高為依據畫出測距曲線,視野中央有代表瞄準點的小三角。

裝在M76上的ON-M76A光學瞄準鏡

ON-M76系列可看做是南斯拉夫參考蘇聯PSO-1設計的產品,但有所簡化,分劃照明都改成放射性氣體氚發光,PSO-1的被動觀紅功能在ON-M76上有保留,到ON-M76A、ON-M76B上取消,表尺分劃、風偏調整轉輪的位置和操作方法也與PSO-1瞄準鏡近似。

雖然ON-M76也是通過機匣側面導軌安裝到M76狙擊步槍上的,但導軌尺寸與蘇聯SVD、羅馬尼亞PSL不同,所以無法與SVD、PSL互換瞄準鏡。

拆下的ON-M76A瞄準鏡

在不使用光學瞄準鏡的情況下,M76也可使用機械錶尺瞄準,最大表尺射程1000m。

M91狙擊步槍

到20世紀80年代,南斯拉夫的7.92x57mm毛瑟彈停產,狙擊步槍與通用機槍、車載機槍共同使用7.62x54mmR步槍彈,為此南斯拉夫另行設計了一種口徑為7.62x54mmR的M91狙擊步槍。

M91狙擊步槍,這支是出口北美的民用型,沒有槍口消焰器和刺刀座,護木上增加了導軌。

M91狙擊步槍外觀上更近似蘇聯SVD——改用SVD式樣的運動式槍託,但結構還是「大AK」,使用活塞長行程導氣式原理。最初生產的M91護木、槍託是層壓板製造的,機匣是銑削加工的,21世紀後又改為黑色塑料護木槍託,衝壓機匣。由於發射的槍彈威力較大,該槍衝壓機匣前端有類似RPK輕機槍的加強凸起。

前面提過M76的導氣箍有氣體調節器,但調整氣體調節器的步驟比較繁瑣,需要打開機匣蓋抽出自動機拆下導氣管,到了M91這個設計更改了,氣體調節器由一個片簧固定,調整時用子彈彈尖挑起片簧就能轉動調節器。

M91導氣箍特寫,氣體調節器用一個鉚接在導氣管上的片簧固定。

用子彈尖挑起片簧即可轉動氣體調節器

總結

總的來說,南斯拉夫的M76、M91狙擊步槍在核心結構上並未對AK-47有多大改動,就是簡單放大,但在一些細節上做了少許小改,比如增加了氣體調節器,整體工藝也更精細,這點要比羅馬尼亞PSL狙擊步槍更好。但和專門為精度射擊的SVD相比,M76、M91狙擊步槍還是略顯「業餘」了一些,論射擊精度,它們都是比不過SVD的。

隔壁老王寫的《一本書看懂槍械百年史:從無煙火藥到理想單兵戰鬥兵器》是一本很好的槍械技術史普及讀本。這本書行文淺顯樸實,風趣幽默,它不是單純地重複歷史名槍的研發故事,羅列數據,而是從槍械發展史的角度介紹某一種槍、某一種結構是怎麼出現的。看完這本書,你對槍械發展的技術脈絡會有更清晰的了解。

相關焦點

  • 南斯拉夫AK登陸美國!Zastava美國分公司推出M91步槍和ZPAP85「手槍」
    南斯拉夫版AK,即M70、M70A、M70B1、M70AB2的主要特徵是上下護木之間的散熱孔為三個,原版AK為兩個;除少數早期產品外,衝壓機匣的M70B1、M70AB2機匣特徵更近似RPK班用機槍而不是AKM突擊步槍;另外南斯拉夫版的槍口有摺疊式槍榴彈表尺,可用於發射槍榴彈。
  • 國產09式大口徑狙擊步槍性能仍與巴雷特差距明顯
    國內軍刊高調宣傳的國產QBU09式12.7毫米大口徑狙擊步槍。這也是中國在研製探索出數個型號的大口徑狙擊步槍後,終於推出的一款走向成熟的大口徑狙擊槍。近來,國內軍刊高調宣布國產QBU09式12.7毫米大口徑狙擊步槍即將列裝部隊,筆者從該雜誌上看到了這篇關於新型狙擊步槍的相關數據,發現這支新槍雖然較以往的武器有了顯著的進步,但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自從美國巴雷特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推出了著名的巴雷特12.7毫米狙擊步槍開始,大口徑狙擊步槍開始在世界各國流行起來。
  • 殺傷力恐怖,中國軍隊這把10式大口徑狙擊步槍,為何不溫不火
    這種槍械在一戰時就已經問世,不過當年的人海戰術將其給埋沒了,後來在二戰時雖然湧現出不少驚人的事跡,但還是難以抵擋主流的鋼鐵洪流。至今為止狙擊步槍已經發展出太多的型號,而且不乏複雜精良的型號。國產的狙擊步槍起步有點晚,上世紀80年代我們開始初步仿製,到後來開始自主研發,30多年的時間裡有一批像85狙、88狙等優秀的裝備亮相,直到我軍現在使用的QBU10式軍用12.7毫米狙擊步槍,雖然都已經服役好多年,但卻還是反響不高。
  • 常規口徑 AWM狙擊步槍
    AWM狙擊步槍是AW槍族的基本型。AW狙擊步槍的設計者庫帕,曾是一名屢屢在國際賽事中奪冠的優秀射擊運動員。這一經歷,使他對AW狙擊步槍的射程、精度及可靠性格外關注。槍管上採用的特殊塗層、淺溝槽等設計,讓狙擊步槍能在極端戰場環境中可靠工作。2009年,英國一名狙擊手使用AWM狙擊步槍創下2475米斃敵的紀錄,這款狙擊步槍因此名聲大噪。該款狙擊步槍有兩種不同的槍管,可發射不同口徑的子彈,尤其是選用馬格南子彈時,精度更高,射程也更遠。
  • 八百裡爆頭神器 毛瑟98K步槍
    1898年,7.92毫米口徑1898式步槍成為德國陸軍制式步槍,德國陸軍命名為Gewehr 98(Gew 98)。Gew 98融合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實戰經驗進行了改善。首先,98a是比Gew 98標準型短的槍管。
  • 集腋成裘:韓國K14狙擊步槍最新變化 美國槍迷魔改戰術版毛瑟98k
    狙擊手正在使用的是K14步槍,口徑7.62×51mm,槍身表面噴塗迷彩。配備NightForce ATACR 5-25×瞄準鏡,通過Sphur 34mm鏡座安裝到機匣頂部,這兩種裝備都是同類產品中性能非常出色的型號。阿特拉斯兩腳架與常見的哈裡斯兩腳架相比,沒有彈簧卻更加堅固,擁有更大的調節範圍,因此適用於各種地形。
  • VKS微聲狙擊步槍,超大口徑螺紋鋼發射器
    還真不是,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口徑更大的武器,12.7mm口徑VKS(VSSK)微聲狙擊步槍,這是真正的「超大口徑螺紋鋼發射器」。研究人員決定將微聲槍彈的口徑擴大到12.7mm,也就是大口徑機槍彈的口徑,裝一個很長很重的彈頭,再搭配一個短藥筒,減小發射藥量,這樣就研製了一種12.7mm口徑,彈殼長度55mm,初速低於音速的特種槍彈,命名為SC-130(СЦ-130)亞音速步槍彈,並以該彈為基準研製步槍。
  • 國產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亮相練兵場 助我特戰隊員狙擊2公裡外目標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國產新一代12.7毫米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這是該槍列裝之後首次公開亮相,它的列裝顯著提高了我軍特戰隊員遠距離精確狙擊能力。 外界認為這支槍是國產12.7毫米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主要依據是彈匣。這支狙擊步槍彈匣巨大,彈匣大說明裡面子彈大,由此可以確定它是一支大口徑狙擊步槍。
  • 最出名的4把狙擊步槍,第2八路軍曾擊落日本飛機,人人都想使用
    導語:最出名的4把狙擊步槍,第2八路軍曾擊落日本飛機,人人都想使用1. 毛瑟98K狙擊步槍:1898年4月5日,在經過7個月的不斷實驗與改進之後,98式步槍的設計終於完成。毛瑟98k狙擊步槍,可加裝1.5倍,2倍,2.5倍,3倍,4倍,6倍瞄準鏡,當時德國的光學瞄準鏡是十分發達的。使用配4倍瞄準鏡的Kar 98K狙擊槍可精確射殺400米處的目標,若選擇6倍瞄準鏡則可射殺1000米處的目標。2. 莫辛-納甘步槍:該槍是旋轉後拉式槍機 、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操作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是蘇/俄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
  • 國產新型大口徑狙擊步槍現身,有效射程2000米
    從官方公布的視頻畫面中我們可以看見,多種國產新槍悉數登場,這也就表明了這些武器裝備現在就已經初步的裝備了部隊,在這些新型武器裝備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國產新一代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有網友感嘆,多年的短板終於被補齊了!這款大口徑高精度狙的列裝,也將提升我軍特戰隊員遠程狙擊的水平。
  • 百年狙擊:從肯塔基長步槍到巴雷特M82,美式狙擊步槍的更迭
    該槍是美國獨立戰爭期間使用最廣的武器,美國最早的狙擊手「莫西·墨菲」也就是用這支肯塔基長步槍擊斃了英軍的首領,之後該槍的名氣也就越來越大。起初布羅菲只是在反坦克步槍上安裝瞄準鏡,到了後來這傢伙直接在M2機槍上安裝M73瞄準鏡,以摧毀更多的坦克和建築。是不是有點眼熟,其實這就是後來反器材狙擊步槍巴雷特M82的雛形。
  • 先有狙擊步槍:所謂精確射擊步槍,是後來才出現的槍械
    狙擊步槍,是戰後才正式開發出來,除了專門研發的槍械以外,還包括專門研發了供狙擊步槍使用的槍彈,據稱蘇軍裝備的SVD半自動狙擊步槍,是戰後投入的第一把狙擊步槍。SVD由德拉貢諾夫設計,空槍重3.7公斤,口徑7.62毫米,研發了專職的狙擊槍彈,採用10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1000米,最大殺傷射程3800米,技術參數來自於搜狗百科記載。
  • 85狙擊步槍為何重出江湖?或暗示國產新型中口徑精確射手步槍即將列裝
    有一個畫面讓外界感覺非常好奇,那就是國產85式狙擊步槍再次亮相。外界推測這把老槍重出江湖,可能作為國產新一代7.62毫米精確射手步槍服役之前的過渡。 85式狙擊步槍是陸軍部隊上世紀主力狙擊步槍,主要裝備步兵班,用於直接火力支援。
  • 令人嘆為觀止的超遠程狙擊,12.7毫米大口徑狙擊步槍的戰場奇蹟
    《鬣狗之路》,講述加拿大狙擊分隊在阿富汗作戰的故事狙擊武器羅伯·佛龍和他的戰友使用的狙擊步槍,是美國麥克米蘭公司的TAC-50狙擊步槍。這是一款與大名鼎鼎的M82「巴雷特」狙擊步槍齊名的大口徑狙擊步槍,尤其以射程遠、精度高而著稱。
  • 毛瑟98K是把手動步槍:裝上觀瞄器材以後,可充當狙擊槍使用
    可能受到網絡上軍事文章以及無處不在的軍事題材「吃雞」遊戲包括許多抗戰神劇即便遊擊隊都擁有狙擊步槍的影響,讓許多人對狙擊步槍真的非常鍾情和著迷。二戰時期,許多參戰國的軍隊裝備了狙擊步槍,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絕非專職的狙擊步槍,只是在普通的手動步槍有的是半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挑選出了槍管質量上乘的槍械,裝上了一隻4-6倍的觀瞄器材,就儼然成了一把狙擊步槍。
  • 捷克毛瑟步槍發展——vz.98與vz.98/22步槍
    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對1919年10月18日德國兵工廠提出的報價作出了回應,這其中包括以3141292馬克的價格收購日產300支毛瑟軍用步槍的機器設備。這批設備的訂單日期是1919年12月。到了1921年末,捷克斯洛伐克軍隊中有364000多支曼利夏步槍和111000多支從德國購買的毛瑟步槍。
  • 二戰時口徑最大的槍:造價昂貴製作精良,堪稱大口徑步槍的極致
    在一戰後期,德國人在毛瑟7.92毫米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毛瑟13.35mmM1918型反坦克槍,這種武器可以在100米的距離內,洞穿26毫米裝甲。毛瑟M1918反坦克槍毛瑟反坦克槍製造了大約15800支,但是這種武器過於笨重(大約18KG),而且口徑大也導致其後坐力也非常大,經過實際使用被證明是不太成功的產品。
  • 一款獨具一格的狙擊步槍—VSS狙擊步槍
    這款VSS狙擊步槍是蘇聯在1980年所設計生產出來的一款狙擊步槍,這款狙擊步槍的槍身長度為894毫米,其中槍管的長度為200毫米,在不裝填子彈的情況下,槍身重量為2.6公斤,槍口口徑為9毫米,其槍口初速為290米每秒,射速能夠達到70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為400米。
  • 獨特的旋轉後拉式槍機,英國李氏步槍後端閉鎖,相比毛瑟槍機如何
    這種結構設計被大部分國家的步槍所採用,而且到今天的栓動式狙擊槍的槍機設計和毛瑟槍機設計的差別也不是特別大。而李·恩菲爾德的槍機閉鎖裝置是在後方。而兩者槍機的閉鎖設計差距就決定了兩者的性能差別,至於誰更優秀看完之後你也許就會有答案了。
  • 98K的曾曾曾祖父,毛瑟兄弟的第一款作品,毛瑟諾裡斯步槍
    當然,這已經是無煙火藥時代了,毛瑟步槍最早成名是在1871年,但這同樣不是毛瑟的第一支步槍,所以這篇狗子和大家聊聊毛瑟他家的太祖——毛瑟·諾裡斯。1860年代是槍械科技發展非常迅速的時代,當時線膛槍已經成為主流,金屬訂裝彈也已經出現,這為後膛來福槍的到來敞開了大門,當時也恰值德意志統一過程中,戰爭頻繁,毛瑟·諾裡斯步槍就在這麼個大環境下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