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口徑最大的槍:造價昂貴製作精良,堪稱大口徑步槍的極致

2021-01-09 歪史正說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這種鋼鐵巨獸當時顯有對手,在戰場上橫行無忌,步兵迫切需要一種反裝甲武器。在一戰後期,德國人在毛瑟7.92毫米步槍的基礎上,研製出了毛瑟13.35mmM1918型反坦克槍,這種武器可以在100米的距離內,洞穿26毫米裝甲。

毛瑟M1918反坦克槍

毛瑟反坦克槍製造了大約15800支,但是這種武器過於笨重(大約18KG),而且口徑大也導致其後坐力也非常大,經過實際使用被證明是不太成功的產品。毛瑟13.35毫米反坦克槍的失敗並沒有使德國放棄反坦克武器的研製,在同樣是13.35毫米口徑的MG18反坦克槍再次失敗後,德國無奈縮小了口徑。

裝在裝甲車上的PzB38反坦克槍

於是便出現了PzB38反坦克槍和PzB39反坦克槍。PzB38反坦克槍,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製造;PzB39反坦克槍由古斯特羅夫製造,兩種反坦克槍發射相同的7.92×95mm槍彈。使用專用的鋼心彈頭子彈,從1940年開始鎢心彈頭子彈。

德軍士兵正攜帶PZB39行軍

這兩種反坦克槍,雖然造價不菲,但是德國仍然製造了不少。據有關資料顯示,德軍在1939-1940年期間,PzB39反坦克槍生產了大約39232支。按照軍方的計劃,德軍的每個步兵師需配置81支這種反坦克步槍。到了1941年7月,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前線的德軍中裝備了大約25298枝PzB 39反坦克槍。

入侵蘇聯的德軍士兵

這種反坦克槍因為口徑的原因效果並不太理想,特別是在蘇軍的坦克裝甲越來越厚之後,所以到了後來,德軍不得不將PzB39反坦克槍的槍管鋸短,改造成反坦克榴彈發射器。

改成榴彈發射器的反坦克槍

不過,德國並沒有放棄反坦克槍的研究,這一次他們決定搞一個大的。不久後,布爾諾市ZB工廠設計出PzB41反坦克槍,該槍口徑達到了驚人的20毫米,如果改稱為"炮"可能是一個更形象的稱呼,不過它確實被命名為槍。

PzB41反坦克槍,是德國研發的最後一種反坦克槍,也是性能最好的一種,堪稱大口徑步槍的極致。該槍採用半自動彈匣裝填機構和空氣冷卻裝置,結構略顯複雜,造價昂貴,但精作精良。在反坦克槍最鼎盛的時候,曾經少量生產,但是並未大規模裝備部隊。

看起來更像炮

究其原因,一來用槍來反坦克的思路已經走入了死胡同,坦克裝甲越造越厚,已經不是槍能夠對付的了;二來複雜的結構,必然造成維護的困難,加之造價昂貴,性價比實在是太低了,完全無法和價格便宜的反坦克火箭筒相媲美,被淘汰也就成了必然。

相關焦點

  • 殺傷力恐怖,中國軍隊這把10式大口徑狙擊步槍,為何不溫不火
    這種槍械在一戰時就已經問世,不過當年的人海戰術將其給埋沒了,後來在二戰時雖然湧現出不少驚人的事跡,但還是難以抵擋主流的鋼鐵洪流。至今為止狙擊步槍已經發展出太多的型號,而且不乏複雜精良的型號。原本二戰時主流狙擊步槍都是以7.62毫米為主,執行一些任務也綽綽有餘,但隨著戰場環境越來越複雜,目標防禦措施越來越好,這種口徑的狙擊步槍開始力不從心了。
  • 美國紅脖子痴迷大口徑,為何二戰放棄20mm機炮,反選12.7mm機槍
    比如圖中這款Fat Mac(胖老哥)步槍就是美式大口徑武器的代表,由美國槍迷J·D·瓊斯設計,口徑達到了驚人的24.1mm。 其實若按現代槍炮口徑標準,胖老哥已經算是炮了,不過設計者瓊斯還是將它歸類為步槍一類,所以它也就成為世界上口徑最大的栓動步槍。
  • 不大被人注意的二戰德國反坦克步槍,7.92mm口徑的PzB39
    說二戰反坦克步槍,估計大家都能想到毛子的PTRS/PTRD,英國人的博伊斯,芬蘭的L39,瑞士的蘇羅通S18,甚至日本的97式。但德國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印象中就只有鐵拳和坦克殺手這種筒子了。但德國作為最早吃坦克苦頭,也是最早發明反坦克步槍的人,怎麼可能漏了這玩意呢。
  • 國產09式大口徑狙擊步槍性能仍與巴雷特差距明顯
    近來,國內軍刊高調宣布國產QBU09式12.7毫米大口徑狙擊步槍即將列裝部隊。該槍外形與著名的巴雷特大口徑狙擊步槍較為相似,而且根據介紹它還配備專用狙擊彈並在世界上首次採用了自動裝表系統。那麼該槍採用了哪些新技術?性能又究竟如何?網易軍事將予以獨家解析。
  • 盤點英國三大反器材狙擊步槍,第三把造價昂貴,是世界上終極狙擊步槍
    此槍也可裝上夜視瞄準鏡。AW50F步槍的槍託可以摺疊,摺疊後可縮短全長約250毫米,令其更容易在狹窄的載具內運輸和攜帶;它可以依靠護木前端的可摺疊及調節式兩腳架和槍託底部的後腳架支撐。槍背帶環有4個,可以裝上槍背帶,並在運送時舒適地背著或狙擊時協助控制此槍。目前正被澳大利亞軍隊所使用,不過澳大利亞採用Madco公司生產的槍管和摺疊槍託。
  • 現代槍械子彈口徑的發展史,倒底有沒有最佳口徑?
    二戰後期,步槍領域發生了一次革命,那就是自動步槍的面世。自動步槍的誕生來源於交戰各方的作戰需求——發射手槍彈的衝鋒鎗和使用大威力槍彈的半自動步槍均不能滿足運動戰的作戰要求。衝鋒鎗具有較高的射速,但其缺點是威力不足、射程較近。半自動步槍發射大威力步槍彈,較適宜實施遠距離射擊,其缺點是彈藥威力過大、射速慢、後坐力大等。
  • 評測:巖河武器公司LAR-15M步槍 發射大口徑彈藥 獵殺兇猛野獸
    LAR-15M是在巖河LAR .458 SOCOM口徑步槍的基礎上,改成.450 Bushmaster口徑。鑑於後者已經投產十多年,憑藉如此長時間的製造大口徑AR步槍的經驗,絲毫不要懷疑LAR-15M的性能。事實也證明編輯的選擇是正確的。
  • 槍中巨無霸!一把5500米幹翻大象,一把口徑30毫米堪稱大炮
    槍械界中,槍有許多種類,不過要說起最厲害、殺傷力最強的槍的話,那當然是狙擊槍比較合適了。因為狙擊槍破壞力和射擊威力都比較大的。接下來要說的這三把槍就非常厲害了,共同點是都可以把大象撂倒。用威猛來形容它們也不為過。
  • 大口徑反器材步槍逐漸沒落,中口逕取而代之,俄羅斯新槍前景如何
    今天就來說說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的SV-18,一款旋轉後拉槍機式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與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出現的M9912.7毫米步槍非常相似。SV-18反器材步槍要進入的市場現在已經非常成熟且競爭激烈。
  • [槍械發展史]從全威力步槍彈到小口徑步槍彈,子彈發展史後篇
    也可以把1916年毛子的費德洛夫1916算上,因為它除了全自動,也是用口徑較小,後坐較弱的6.5x50mm友坂彈。當然很多人也認為是德國人二戰時候讓突擊步槍一戰成名的StG44+7.92x33mm毛瑟短彈。但我自己認為正兒八經的中間型步槍彈應該是法國的利貝羅勒M1918所使用的8x35mm利貝羅勒彈。當然,在1918年這會兒。
  • 國產新型大口徑狙擊步槍現身,有效射程2000米
    從官方公布的視頻畫面中我們可以看見,多種國產新槍悉數登場,這也就表明了這些武器裝備現在就已經初步的裝備了部隊,在這些新型武器裝備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國產新一代大口徑高精度狙擊步槍,有網友感嘆,多年的短板終於被補齊了!這款大口徑高精度狙的列裝,也將提升我軍特戰隊員遠程狙擊的水平。
  • 寫在巴雷特之前,80年代初的12.7mm口徑反器材步槍AMAC-1500
    咱們都知道在一二戰時期有一票12.7-20mm口的反坦克步槍,但隨著二戰時坦克裝甲的增厚,反坦克步槍這種動能穿甲武器顯得有點弱雞。隨即而來的就是聚能穿甲原理的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取代反坦克步槍。再到戰後,大口徑的反坦克步槍就一蹶不振,直到1990年的海灣戰爭,12.7mm的巴雷特以反器材步槍的ID重新喚起了一波大口徑步槍潮流。那麼問題來了,反坦克步槍是怎麼變成反器材用途的,時間節點是啥?
  • 小口徑步槍子彈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我們都想錯了,其中大有門道
    小口徑步槍子彈為何殺傷性反而增強?我們都想錯了,其中大有門道所謂不同的槍配不同的彈,日常我們常聽說關於國產槍枝5.56毫米,7.62毫米,12.7毫米子彈口徑的數據,這些子彈為什麼會精確到毫米數後2位,真的是子彈口徑越大殺傷力越大嗎?
  • 7.92毫米口徑鉛芯彈也想打坦克?二戰波蘭Wz.35反坦克步槍
    波蘭的輕武器在歐洲諸多二戰參戰國裡一直沒啥存在感,這也難怪。畢竟他們的武器幾乎全是幾乎德國、蘇聯、美國的山寨版,今天要聊的Wz.35反坦克步槍也一樣。哈格爾彈是基於.280羅斯彈的一種改進,.280羅斯的初速將近900m/s,本來是加拿大羅斯步槍的標配,但由於宗主英國爸爸的影響,最終羅斯步槍換成了.303British口徑(英77),但.280羅斯彈在民間很受歡迎,高初速,彈道平直,使用軟尖彈的時候狩獵很不錯。
  • 二戰美軍最牛的槍械,第1服役了100多年,第3被稱黃油槍
    導語:二戰美軍最牛的槍械,第1服役了100多年,第3被稱黃油槍1. M1911手槍:M1911A1型手槍,是一種0.45ACP口徑軍用手槍,該型手槍的原設計者是約翰·摩西·白朗寧,初期產品是M1911型,並成為美軍軍官的制式手槍。
  • 美軍第一種制式手槍:口徑高達15.7毫米,堪稱「手炮」
    自17世紀中葉,燧發槍真正開始列裝歐洲軍隊,燧發槍的使用方式與現代步槍相似,瞄準後扣動扳機就可以,但是子彈裝填方式卻完全不同,一方面是彈藥前裝,就是從槍口塞入,另一方面就是彈藥分離,先將火藥從槍口倒入,再將由布或其他材料包裹的彈丸塞入,還需要送彈棍將子彈進膛,是十分耗時的一種工作。
  • 二戰期間納粹步兵裝甲殺手的開山之作,PZB38反坦克步槍!
    反坦克步槍是專門用來射擊裝甲目標的槍械,這種步槍從坦克剛出現的時候也同時投入到戰場。在二戰前期,這種武器可以說是發揮了其作用,成為對付坦克的利器!而德國的PZB38反坦克步槍作為自1933年納粹黨上臺的那一年後裝備的首款反坦克槍,可謂二戰期間納粹步兵配備的裝甲殺手的開山之作!
  • M6生存步槍,可發射兩種口徑子彈,飛行員求生的好幫手
    M6生存步槍二戰期間,美軍飛行員配備的輕武器一般都是手槍,儘管它能帶來基本的防禦能力,但是根據美軍的調查統計,那些飛往比較偏遠地區的飛行員,如果發生事故迫降或者跳傘,他們面對的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如何生存,如何在野外環境中與野狼等搏殺,因此生存步槍存在的意義不是與人類戰鬥,而是與自然界戰鬥。
  • VKS微聲狙擊步槍,超大口徑螺紋鋼發射器
    研究人員決定將微聲槍彈的口徑擴大到12.7mm,也就是大口徑機槍彈的口徑,裝一個很長很重的彈頭,再搭配一個短藥筒,減小發射藥量,這樣就研製了一種12.7mm口徑,彈殼長度55mm,初速低於音速的特種槍彈,命名為SC-130(СЦ-130)亞音速步槍彈,並以該彈為基準研製步槍。
  • 評測:魯格.338拉普阿馬格南口徑精密步槍 只要14408元
    當筆者面對異常生長的RPR時,顯然沒做好心理準備。.槍託調整幅度非常大,完全伸展後長度幾乎是最初的兩倍。如果你對這種槍託還不滿意,可以更換為任何AR槍託。準確地說,RPR這種非常便宜的精密步槍居然會有這樣的性能確實很出色。在此之前,筆者曾經試射過一些廉價的.338拉普阿馬格南和12.7×99mm口徑的步槍,槍機運行非常彆扭,你不得不去健身房加強一下自己的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