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技法及內功、器械綜述

2020-12-09 少小離家小兒郎

八極拳技藝技法

說起八極拳,王世泉介紹,八極拳講究剛猛爆烈,冷脆快狠,全身是一股爆炸力,能夠一招致勝的就不出第二招,而且強調內存八意,外具八形,勁發八面。

內存八意方可先機制勝,八意即驚、慌、狠、毒、猛、烈、神、急,外具八形,即龍、虎、熊、猴、燕、犬、鷹、鶉,勁發八面即四面八方。練八極拳時,力量要練到極限,力始源於腳,主宰於腰,通過肩、肘、手,力發於四周,要打出一個整勁兒,整勁兒就是爆發力,你進我也進,你退我還進,就是你打我,我不躲,我還上,你走我跟進上。

內存八意、外具八形,勁發八面均以「極」字為宗旨。人的全身內外是一個整體,內動必形於外,外動必發於內,意動神隨,一處靜百處靜,一極動百極應。五臟動於內,四肢百骸必形於外,每一出手起腳必形神合一,以意使氣,以氣活血,以血養氣,以氣促力,所以八極拳呼吸講究「含胸拔背,松肩松胯,氣貫丹田」。

八極拳的主要風格是意形俱練,內外兼修。其套路都是從實戰出發,結構嚴整,簡潔精練,質樸無華。演練起來更是節奏鮮明,剛健有力,爆發力強,不但沉穩厚實,而且虛靈活潑,特點突出。習練八極拳重要突出八個字,即頂、抱、纏、拿、攉、挑、劈、砸,其表現方式有金剛八式、六大開、大小八極拳、行術八極拳、大小劈掛掌、八極對接、八極對劈掛、八極功力球、大架太極一套、雷拳兩套(龍行、虎形)、太極軟架三套《易筋經》等。下面簡單介紹幾種。

金剛八式:撐錘、降龍、伏虎、劈山掌、探馬掌、虎抱、熊蹲、鶴步推,這八式還各自對應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即崩弓竄箭急、五嶽朝天錐、六合撲地錦、劈山斧加鋼、登山探馬準、圈攔虎抱急、熊蹲硬靠擠、鶴步推山穩,只有習練時老師現場教學才能更好地理解。

六大開:是八極門絕技,意為先開門後進招,主要練的是開合力和腰胯的靈活與勁力。使用時招不離胯,前手擰鑽如螺旋,後肘發力催前手。沉肩、墜肘、松胯、合膝,結合衝步,使肩、肘、胯、膝、足、手都能攻擊。不招不架為上乘,招架進擊為中乘,招架躲閃為下乘。

八極小架:八極小架定勢極為重要,是習練八極拳的根本。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氣貫丹田,尾閭中正,呼吸自然。習練時不可求快,一招一式要準確,沉穩。

八極大架:要求動作剛勁,發力爆猛,氣勢磅大。以意領氣,以氣催力,三盤六點內外合一,八方發力,周身是眼,渾身是手。動則變,變則化,化則靈,其妙無窮,大有「晃膀撞山倒,跺腳震九州」之勢。

當然,八極拳雖以實戰為第一要義,但也要具有觀賞性。兩人演練起來,要求招式勇猛,步法穩健,迅捷有力,不躲不閃,不留餘地,能接則接,接不住則被打倒,沒有絲毫花架子。長期演練,人的手、眼、步、身法的快速反應能力,以及攻擊能力和抗擊打能力都能得到很好鍛鍊。

八極功力球:是練習內功的方法,抻筋拔骨,舒筋理脈,內外雙修。這道功法的練習,宜用鐵球,也可用泥球,開始時要輕,每個球以3公斤為宜,以後可逐步增至6-7公斤。此功全套動作用時初始8分鐘,然後慢慢增加至20分鐘,最後能用6-7公斤的球將此套功法用30分鐘完成,即練成。

八極對接實戰演練:是以兩人實戰為突出點,突出頭、肩、肘、手、腰、胯、膝、足的攻擊作用,既要體現八極拳「勇猛強悍,緊逼硬靠」的特點,還要體現腳下穩重厚實,輕盈多變的步法;既要展現兩人真打硬拼,踢、打、摔,更要充分體現八極拳「出手不空回」順勢打勢的招法。八極拳的實戰效果非常顯著,如在對敵應用歌訣中就有:「一要心力二要熟,三要膽壯四要通,五要精足鎮靜待,六要精神對彼應,七要氣力全身注,八要見勢順勢行,九要急速如閃電,十要發動無須停」。要「出手不見手,手到不能走,出手如閃電,手到不空回」。

刀:八極拳的刀種類很多,各支系的刀法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六合刀、飄搖刀、提柳刀、萬勝雙刀、夜戰刀、春秋大刀等。當年,八極拳傳人馬鳳圖、馬英圖將雙手刀法改變成「破鋒八刀」,作為西北軍中的大刀教材,在抗戰中,二十九軍的大刀顯示了精湛的刀術,令日軍聞風喪膽。

此外,八極拳的器械也很多。主要器械有六合大槍、震山棍、大六合刀、小六合刀、萬勝雙刀、護手雙鉤、月霞劍、青萍劍等。

六合大槍:八極拳最著名的先賢不是以拳出名,而都是以「神槍」聞名於世,六合大槍是最著名的槍法。八極拳門中的槍法源自延安西北梭羅寨賴魁元,和戚繼光《紀效新書》上的六合大槍之二十四式基本吻合。所謂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手合、手與步合、步與槍合、槍與腰合、腰與力合,也有解釋為一截、二進、三攔、四纏、五拿、六直這六種主要槍法,還有的說是集「楊、高、沙、馬、劉、羅」六家槍法精華提煉而成。

六合大槍主要槍法是纏、抽、抱、閃、代、撐、擁、劈、拿、剁、挫、挑、崩、提、勾、扎、滑、攪等。擰槍花是六合槍的基礎,即攔、拿、扎,以腰為軸,後手擰扣合之,槍圈不宜過大,以防住自身為目的。練槍圈時,步手一合,腰一轉,後手擰勁向前鑽,突要猛,抽要急,直出直入步相隨,身如弓,槍如箭,來回抽撤不見面。

棍:八極拳門中主要棍法有五虎群羊棍,也稱八棍頭。棍打八字:刺、崩、點、纏、捆、劈、撩、挑。棍無橫棍,槍棍不分。上指鼻尖,高不過眼,低不過膝,用棍以腰為主,棍之打、敲、拆、洗,就是後手及腰力之功,故不用提得過高,用棍者往往怕投得不高打得不重,所以就會因光使前手之力,無後手之功。還有一種叫震山棍,也稱行者棒,技術動作主要表現在撩、點、劈、滑、蓋、截等,運動形式自然,步法靈活多變,樸實無華,出招勢險,講究實戰。

八極對劈掛:以八極拳的剛猛脆快、短小精悍、進身擠靠、手肘並用的招數,以劈掛掌的長、靈、飄、活,大開大合,抽、摞、劈、掛為主兩人合練的套路,演練時要求真劈實打。

劍:八極拳門劍術的套路很多,各支系都有自己的習練內容,有很多套路也是從其他拳種中以不同形式流入門中,無論哪個套路,其風格雖有不同,但其實質特性還是相同的。套路有月霞劍、青萍劍、轉魂遊龍劍等。

劍術為王

相關焦點

  • 傳說中最剛猛的傳統武術,八方極遠八極拳的技擊特點
    發力短脆快,如八極技法的「頂時」「橫擊」「闖進」等都體現出別具一格的「崩」勁。所謂「崩」勁含有「彈」和「沉」兩種效果:靠身發招,以軀幹和四肢的勁把對手崩出,如同「彈」出一般;發力瞬間運動內氣,身體重心下沉,使己牢如山巖,使擊出的力量達到最佳效果,這即「沉」的作用。二、撼。指技擊實效必達動搖對手的目的。
  • 多年收集號稱「武有八極定乾坤」的剛猛至極的八極拳武林秘籍85本
    八極拳六大開.doc八極拳六手翻對練八極拳六手翻秘技八極拳內功五法八極拳內功五法八極拳單拆與技擊選粹(安在峰)八極拳國術秘本八極拳圖說八極拳實戰技法剖析八極拳小架八極拳小架套路圖解及部分動作的技擊實用八極拳小架歌八極拳教程
  • 沒有武德的人是練不好武術的——訪全國八極拳第九代傳人周德勝
    提起文拳「太極拳」可謂是家喻戶曉,而與之相對的武拳「八極拳」卻鮮有人知曉。其實,八極拳不光早已走入濰坊人身邊,而且還在許多影視作品中出現過,像王家衛的《一代宗師》裡,張震飾演的武林高手「一線天」打的拳就是八極拳。近日,記者走近了我們身邊的民間「武林高手」——全國八極拳第九代傳人周德勝,聽他講述自己與八極拳的故事。
  • 可震乾坤的八極拳到底有多強?生物力學解釋八極拳的強勁之處
    《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記載的「巴子拳棍」就是八極拳的另一種稱謂! 這與八極的兩足增力、下盤穩固的技法相吻合! 膝關節研究 通過對膝關節活動範圍的研究,可以看出,越是老師傅,越採用更低的姿勢! 從生物力學原理來講,採用較低的架子, 更加容易形成穩固的下支撐,同時為後續的動作提供一個穩固的發力點。
  • 傳武八極拳能不能打?一文詳解八極拳真正實戰威力
    ,其樸實簡潔、剛猛脆烈的八極拳拳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海外八極拳弟子在國際泰拳搏擊擂臺上奪得冠軍……可見八極拳在技擊實戰中的重要地位。八極拳有八極架、六大開、六肘頭、八大招、四郎寬等套路。除了拳術,八極拳還有器械:六合大槍、六合刀、行者棒、雙戟雙鉤、鴛鴦鋱、雁翅鏜等。2008年6月7日,八極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包頭八極拳傳統武術交流盛會 美圖
    周禮老師自幼習武,曾習練過少林拳、通背拳、黑虎拳、洪拳、查拳及器械,早期在河北滄縣馬莊子跟隨張寶峰學武,1972年初到天津,跟武術明家八極拳第六代傳人吳秀峰學習八極拳,由於周禮勤奮好學、刻苦鑽研、基本功紮實、悟性較高、深得其法,深受吳秀峰老師喜愛,得到了老師的真傳。周禮老師為人謙和、平易近人,回到包頭後,繼續專研習練,博採眾家之長。
  • 八極拳沉墜勁,怎樣練八極拳沉墜勁?-典傳筋骨開發
    八極拳沉墜勁,是練習八極拳的根本,為什麼說沉墜勁是基本,因為八極拳沒有沉墜勁,就沒有十字勁和纏絲勁,沉墜勁的強弱,直接影響十字勁與纏絲勁的有效發揮。沉墜勁雖說是基本,但又是極為重要的勁力。八極拳沉墜勁八極拳沉墜勁-如何理解?何謂八極拳沉墜勁?即下沉之勁沉墜,謂之沉墜勁,如同我們搬一個石塊,這個石塊很重,要想抱起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它的自身重力是往下的。
  • 李書文八極拳武學檔案落戶邵陽市檔案館
    雲邵陽客戶端11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潔 通訊員 胡正加)11月12日上午,李書文八極拳第三代傳承人李志成將祖孫三代傳人珍藏上百年的李書文八極拳相關武學檔案捐贈給邵陽市檔案館。這是市檔案館新館開館以來,首次成建制接收的社會名人檔案。
  • 八極拳傳承人張玉光捐贈八極春秋大刀
    本報訊 5月17日,八極拳傳承人張玉光先生向山東體育學院齊魯體育文化遺產博物館捐贈八極春秋大刀和《吳式開門八極拳秘訣傳承大譜》等相關圖文聲像資料。  八極拳是我國優秀傳統拳種,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其代表人物有吳鍾、李書文、霍殿閣等。
  •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八極拳走進建平校園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八極拳走進建平校園——上海八極門湯永言師傅到建平中學講學2020年12月14日上午,上海八極門推廣人小小武育堂創始人湯永言師傅應邀率領八極拳第十世傳人惠翔、黃天翔、蔣文昺眾弟子,前往上海市建平學校講學。
  • 八極拳這次又震驚了臺灣
    2018年5月15日上海八極門傳承人湯永言先生率眾弟子走進臺灣著名的協和拳館,與中華武術散打搏擊協會、中華民國泰拳協會的職業拳手們進行了友好交流,並與前總統府侍衛總教官陳泰甫老師,黃永融先生針對關於傳武八極在街頭防身實戰與職業擂臺技法運用方面,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
  • 八極拳十大要素,充分掌握它,你就是八高手
    八極拳是我國傳統拳種之一。它以剛烈雄健,樸實簡潔的風格和獨特的技擊特點而著稱。它的主要內容有「六大開」、「八大招」「六十四種手法」,在技法上有十大要素。1.姿勢舒展。八極拳運動中的緩著重於「纏絲勁」和「擁搓」步法的運用。因此要求擁搓代緩。此時緩而不松,緩而不懈。7.以氣催力。演習時要求吐氣發聲,以聲助勢,以勢動員渾身肌力集聚一處,以氣催力。8.剛柔相兼。八極拳用勁有明勁有暗勁。明勁則剛,具有威猛沉穩,發如炸雷的風格。
  • 八極拳始於清雍正年間 民國時期傳人打擂連勝27場
    八極拳始於清雍正年間 民國時期傳人打擂連勝27場 「我從10歲就開始練習八極拳,至今已有50年拳齡了。」原來她就是古典八極拳傳承人、吳氏八極拳協會副會長韓振閣。  韓振閣日前告訴記者,其最大願望就是把這套拳傳承下去,唯一辦法就是開武術館,苦於沒有場地。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孟村八極拳
    孟村八極拳公布時間:2008(第二批)申報地區:河北省滄州市 八極拳全稱「開門八極拳」,流行於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孟村鎮已有300年的歷史。 八極拳法的拳械套路主要有八極架、八極拳、六大開、八大招、四郎寬拳、六肘頭、太宗拳、太祖拳、華拳、飛虎拳、春秋刀、提柳刀、六合大槍、六合花槍、行者棒、八棍頭、純陽九宮劍等。拳械套路可單練,亦可對練。八極拳以六大開、八大招為技術核心,套路有八極小架、八極拳(亦稱「八極對接」)、六肘頭、剛功八極、八極新架、八極雙軟等。
  • 八極拳技術風格的傳承與發展
    八極老架的八極拳,古少林拳的風格明顯。現在的各個支系的八極拳,有保留老架的活化石古少林拳的;有向現在競技表演方向發展的;有向古長拳方向發展的;有向暴烈雄渾的方向發展的;至於網上吵來鬧去,無外乎都說自己的正宗原典嘛!真講開了,誰心裡都明鏡似,這八極傳到現在都已經各練各的,只是都掛個八極的名,認一個祖吳鍾。
  • 從電影《一代宗師》八極拳技擊特點,淺談傳統武學肘、膝實用技法
    「一線天」打的是八極拳。八極拳在中華武林光彩奪目,以其獨特的光輝照耀著中華武林!「一線天」人家那八極拳打得好!「一線天」的八極拳一共有三場打鬥戲。在搏鬥較技過程中,受雙方內力震蕩,「一線天」所用之刀發出了響亮的龍吟之聲……「一線天」的八極拳很厲害!我們透過「一線天」的八極拳能夠有什麼感悟?
  • 羅疃八極拳宗脈簡析
    吳鍾晚年受孟村吳永、丁孝武之邀到孟村授藝,開始八極拳和槍術的傳授,在拳譜的當中可以看出吳鐘的弟子其女吳榮、弟子吳永、丁孝武等一生的武術活動基本是在孟村,活動範圍沒有出滄州地區以外的地區,八極拳的名稱都變成鄉土氣息濃厚的俗稱「把計全」、「耙子拳」了。
  • 2020海峽兩岸(德州·慶雲)八極拳技藝交流大會開幕
    打造八極拳「教育名城」「八極拳,吳鍾傳;槍中王,慶雲縣;莊科村,樹教範。」傳頌八極拳的三字經至今還在慶雲縣及周邊地區流傳。八極拳祖師吳鍾是慶雲人。作為八極拳的發源地,慶雲縣致力於八極拳傳承,做大做強八極拳文化「金字招牌」。
  • 聊聊八極拳的練打結合
    這段文字節選自馬明達教授的《武學探真》中的《八極拳的教與學》。八極拳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積累了豐富的訓練經驗。這是八極拳理論與技術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能反映八極拳古老特點的地方之一。但近些年出現的八極拳「規定套路」中,這些優秀的理論和方法均未得到反映,內容空泛,有些東西來路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