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封神」之作,開篇驚豔,無一生僻字,詞中道出他無盡愁苦

2020-12-04 職場姐妹倆

王國維評價李煜時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在中國文化長河中,「不務正業」的君王也就李煜了,提到李煜想到的不是他是什麼皇帝,而是他那30多首詞作品。

對於一個古代的大詞人,我說只有30首作品,大家是不是還有點不相信啊?的確如此,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首作品,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也只不過幾千字,但是就是這區區的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最的地位!

聽到小編這樣誇李煜,是不是覺得他比蘇軾,辛棄疾牛多了。不管是不是小編誇得有點大了,但本人始終認為李煜的有些詞確實高於他們。因為他們無法體會李煜的內心的那種苦楚,比如:李煜的《相見歡》!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僅僅只是一首詩詞,短短幾句話,就成為了千古名句,真的已經很厲害了。試問有多少文人,能僅憑這一個名句就名垂文史的。大家細細的品讀一下李煜的這首詞,一共四句,句句視為千古名句,這種水平怎麼能是一般文人所能及的!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詞的開場就很漂亮:「無言獨上西樓」其中的「無言」寫出了李煜的愁情,「獨上」寫出了他是孤獨的,僅僅四個字,既敘述了事情,又寄託了愁情,沒有一個字可以替換。

隨後寫看到的景色,從天上的月亮寫到了人間的深院,有層次。月亮不滿,深院蕭條,梧桐寂寞,李煜滿眼的景色沒有寫一個「愁」字,卻體現了個中的愁苦,濃得化不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這句詞,由景再及情是對「愁」的詮釋,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描寫,展現的淋漓盡致,充分體現了李煜在詞作上做到的收放自如。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上來就點名了愁苦不堪,用「絲」來比喻「愁」千絲萬縷,剪不斷反而還亂做一團,十分形象地寫出了詞人心如亂麻的內心。簡單明了,一讀就立刻明白了,比喻恰到好處,美得也自然!

詞的收筆處,更是極佳,有一種明知道確又不點破的感覺,僅用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來形容,驚豔的收筆更是難以模仿。

在現實生活中明白人都知道「看破不說破」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寫作也是一樣,欲說不休也是最佳的境界。僅僅這九個字,就不是一般詞人能寫出來的,也就李煜一人了,為何這麼說呢?

因為李煜的身份不同,所以他的愁苦也就和他人不同,中國文化千年,有因相思而愁的李清照,她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表現得更加的直接;有因為不得志而愁的李白,「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借酒消愁。除此之外,還有因為國家大事而發愁的陸遊、辛棄疾等等。但他們的這些愁跟李煜的「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都不同。

李煜的愁苦其中包含了對愛人的相思之愁,有失去江山的遺憾,還有對自己未來的擔憂,他的愁不是單一的一個愁,所以是其他的文人所不能體會到的愁苦!

這首詞可以說是李煜的一首封神之作,在後來的宋、元、明、清等等對它都十分的推崇!

李煜的詞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他能用最簡單的字,寫出一字不能改的作品。這首《相見歡》整篇沒有借用一個典故,甚至沒有一個生僻難解的文字,一讀就立馬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就是如此簡單的一首詞,卻成為了後世所不能模仿的經典之作,李煜——詞中之帝,實至名歸!

李煜的詞給我們帶來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難能讓自己的內心有有安靜的去處。要想徹底放鬆下來,不妨讀一讀這些古人的詩詞,領略一下他們的心境,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從中還能得到一些古人的智慧。讓自己煩躁的內心也有一個抒發的地方!

今天推薦給大家一套詩詞,除了我喜歡的《李煜詞傳》,還有《蘇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全套一共有6本。

讀《李煜詞傳》,走進李煜,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一個真正的李煜,他的生活,他的憂愁,通過詩詞還能知道李煜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更好地明白李煜想要告訴我們的一些人生道理!

六本詩詞,抒發了六位作者的傳奇人生,讀他們的詩,了解他們的故事,感悟他們的內心,以及他們的愛恨情仇、壯志難酬!

這套書包裝都很精美,紙質優良,而且古人的詩詞也適合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閱讀,成人閱讀領悟人生道理,長見識;小孩子閱讀,了解中華文化,還能提高閱讀能力。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包郵到家!!

相關焦點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起句漂亮,落筆驚豔千年文學界,在「不務正業」這件事情上,李煜真的是達到了極致。提到他,很多人最先想起的不是他做皇帝時做了什麼大事,反而是他那三十多首詞作。筆者說僅有三十多首,不清楚是否會有朋友感覺有一些詫異:才那麼點數目嗎?是的!
  • 李煜《長相思》,600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仿寫,開篇3字驚豔世人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位傳奇的人物,雖然他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被譽為「千古詞帝」,他的詞每一首都是經典,也迎來眾多詞人的爭相模仿。正是因為這樣的寫作手法,在之後的600年中,沒有一人敢仿,因為如此高超的寫作能力,想要模仿,真的是非常的難。直到清朝,另一位傳奇的詞人出現了,那便是「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當這首詞傳到他這裡的時候,納蘭性德便試了試,仿寫了另一首非常經典的《長相思》,開篇3字就驚豔了世人。下面讓我們在欣賞一下。
  •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千年來從未被超越,開頭6個字便讓人拍手叫 絕
    李煜一首封神之作!千年來從未被超越,開頭6個字便讓人拍手叫 絕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他算得上史上的一名傳奇人物!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迷戀奢華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整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得住自己的國家。
  • 李煜死前寫的一首詞,說出了人生愁苦,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可以把他的人生分成上半場和下半場,他的上半場人生就像是在天堂一般,富貴而又風流,但是他下半場的人生就像在人間煉獄中痛苦且悽涼。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極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一些都不如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李煜的這首詞無人敢仿,納蘭性德:我來試試,又一篇佳作誕生
    李煜,五代十國南唐的最後一位皇帝,也是最有才華的亡國之君。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作為一個皇帝,李煜在政治上顯然是非常失敗的。但他在文學上,李煜卻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詞有很高的造詣。
  • 杜甫的一個千古名句,李煜拿來一改便完勝原詩,詞中之帝已入化境
    作為一個君王,他是個笑話,歐陽修等人都看不起他;作為一個詞人,他是一個牛人,納蘭性德、王國維都認為他的詞作水平非一般文人能比。他就是詞中之帝李煜。一曲《虞美人》,讓宋太宗再也容不下他,這個生於七夕的才子,在42歲生日當天殞命。
  • 李煜生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成千古名句!到現在仍未被超越
    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亡國前,李煜是個風流才子,他的詞優美心醉,描寫的是歡樂時光。亡國後,李煜的詞多了份悲涼,多了份悽慘。《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之作,該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好在這首膾炙人口的絕唱,也得以代代傳誦了。這首詞讓人不忍卒讀,為之淚下,通首一氣盤旋,曲折動蕩,如怨如慕,如泣如訴,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
    李煜這詞600多年無人敢仿,納蘭性德睡不著仿一首,多年難分高下作為君王李煜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李煜顯然是成功的。與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不管是從詞風還是對待感情上來說,都是多情之人。李煜的詩詞語言明快、生動,真誠,深受子孫後代的喜愛。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間悲歡,催人淚下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公元976年,39歲的李煜被宋太祖扒下皇袍套上囚衣後,他像所有身陷囚籠的人一樣,全世界只剩下了一個孤獨的自己。曾經的南朝天子,如今成為北地之囚,他心中的愁苦,悔恨,悲傷,悽涼等複雜的情感可想而知。
  • 千古詞帝的精妙之作,全篇無一生僻字,卻是無人能模仿出的美!
    南唐的亡國之君李煜,一個國破家亡淪為階下囚的皇帝,而自己的妻子還遭到了他人的侮辱,自己也因為寫了一首詞引起了他人不快,慘被毒死。在所有君王之中,李煜不免成為了一個笑話,他的帝位來得如此簡單,父親給自己打拼出來的盛世國度,堪稱十國之中最為強盛的一個,然而他卻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
  • 李煜流傳最廣的五首詞,每首都是詞中經典,寫盡亡國之君的哀愁
    甫一出世,便令人大叫,此天賜祥瑞。(上古的舜帝,便有此種異相。)可並不是所有有這種非凡長相之人,就一定有福。李煜這個喜文藝,好美色的皇帝,沉浸於現世繁華的美夢中,可謂是紙醉金迷,竟日歡歌縱酒,耽溺於情愛而不可自拔,可是幸福離開得太快,終於有一天,他嘗到了天上人間的滋味。
  • 一首詞,一愁緒,他的帝國終於在笙歌中破滅了
    古來皇帝作詞者無數,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李煜。然而除李煜外還有漢時劉徹、北宋徽宗、清朝乾隆等等。北宋徽宗皇帝名趙佶,在位時荒淫腐敗,以至於奸臣當道,民不聊生。靖康二年與兒子欽宗一起淪為亡國之君。他和李煜有頗多相似之處,二人皆是政治上無心無能,但在作詞填曲方面天賦過人。
  • 真性情也,李煜與納蘭容若:細詞閒話皆寂寞,都是千古傷心人
    如果有人問你「一代詞帝」是誰,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是李煜。但是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迄今為止,能確定出自李煜之後的詩詞,僅有30多首。沒錯,就是30多首詩詞,加起來不過幾千字,就將他捧上了「一代詞帝」的位置。可見,李煜詞作質量之高,文採之妙。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可是,在失意的君王的身上,通常都是有普通人所不及的亮點,李煜的文學類基礎,基本上沒有人不服氣,尤其是寫詞基礎,擊殺絕大部分詩人,在諸多君王中屈指可數,只有蘇軾、辛棄疾等少數詩人在他上面。清代文人納蘭性德,對李煜的才氣稱讚之至,他曾毫不掩飾地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於;宋詞適於而少質重,李後主兼而有之其美,更饒煙水撲簌之致。」
  • 李煜此詞很冷門,卻感人至深,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詞中12字,戳中了多少人的心。這是一首秋夜抒懷之作,沒有用典,沒有精美詞藻,也沒有具體的情事,更沒有細緻的描寫,有的只是一種孤獨、感傷、落寞、空寂的氛圍。詞中一切,看似樸素明白,卻又讓人無比困惑、痴迷。作為一個詞人,李煜真的是特別善於營造一種特定的環境氛圍。
  • 李煜夢中驚醒,夜不能寐,寫下一生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一生悽苦
    這首詞是在國破被俘後所寫,「夢裡」自己是一國天子,現實卻是階下囚的濃濃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獨自莫憑欄」,這樣會引起對故國萬裡江山的無盡思念。「流水落花春去也」,意思是落花隨著流水遠去,感嘆江山易主物是人非,曾經和現在相比,真是「天上人間」,極具悲壯之感。
  • 李煜兩首《虞美人》,寫盡亡國之音,詞風驚豔,後一首流傳最廣
    在他被俘後,寫過兩首《虞美人》,每首詞都是詞風綺豔,帶著傷感與憂愁,寫盡亡國之音,寫思念,寫春愁,寫無邊無際的流連。江山如畫,卻再無當年紅顏舉酒言歡恰,人生如夢,四十多歲已是滿鬢霜華。都成過往,情成傷。春花秋月兩無妨,燭照小樓,愁心掩月,總難說。
  • 李煜短短4句「寫愁」詞,寫出王國維的「無我境界」,被世人盛讚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在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中有這樣一句話「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李煜的筆下是「有我之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這樣評價李煜:「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始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他不幸地失去了南唐,卻幸運地開創了詞的帝國。在那裡,他將永世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