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2020年6月21日
庚子年農曆五月初一
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
夏至
程政 攝
這一天
太陽直射北回歸線
北半球的日照時間達到最長
正午會出現短暫的「立竿無影」現象
此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南移動
夏至成為晝夜變化的界限
夏至來臨,氣溫升高
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要來了
鮑贛生 攝
夏至有三候
一候鹿角解
古人認為,麋與鹿雖屬同科,但二者一屬陰一屬陽
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
鹿角便開始脫落
陳超 攝
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
感到陰氣漸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
夏至後也亭亭漸長
可以採收其塊莖入藥
李靖海 攝
盛夏來臨
以夏至那一天為起點
每九天為一個九,九個九共八十一天
其中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
這便是「夏九九」
民間流傳著一首「夏九九」歌: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汗溼衣服透;
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
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
八九七十二,當心莫受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至不過不熱」
中國人有以伏計日法
「三伏天」中的「伏」就是指「伏邪」
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
而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
初伏為10天
中伏為10天或20天
末伏為10天
吳生斌 攝
「夏至不熱,五穀不結」
田間地頭,施肥除草
人們揮灑著汗水
盼望秋天有個好收成
夏至時,新麥已經登場
這一天,人們要品嘗新面
既是慶祝豐收,也是嘗鮮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
許多地方都流行夏至吃麵
炎炎夏日,來上一碗爽口的麵條
無疑是一種享受
北方有打滷面和炸醬麵等等
南方的麵條花樣極多
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
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都是美食
李靖海 攝
在江南,夏至日要吃
麥粽、角黍、餛飩等
人們把麵粉做成薄餅,烤熟
夾以青菜、豆腐、及臘肉等
祭祖後食用,或分贈親友
俗謂「夏至餅」
夏日炎炎,飲食清淡之餘
勿過鹹、過甜
也可以適當多吃「苦」
蓮子心、苦瓜等
都是清熱祛暑的佳品
李福孫 攝
起居調養要順應自然界變化
宜晚睡早起,加一點午休
利於氣血運行,消除身體疲勞
外出需採取防曬措施
鍛鍊身體要適度,避免中暑
常備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
古人認為夏屬火,對應五臟之心
因此,夏至後重在養心
烈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
起居室勤通風、多注意衛生
善於調節、排除煩躁情緒
李學華 攝
夏至的美,生機勃勃
荷花的香氣隨風而至
雨後的果園,果實掛滿枝頭
拼出一幅壯美的夏日風光
《詠廿四氣詩 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
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
龍潛淥水穴,火助太陽宮。
過雨頻飛電,行雲屢帶虹。
蕤賓移去後,二氣各西東。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楊厚偉 攝
《夏至日作》
唐·權德輿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過東市二絕(其二)》
宋·洪諮夔
漲落平溪水見沙,綠陰兩岸市人家。
晚風來去吹香遠,蔌蔌冬青幾樹花。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夏天
一個繽紛燦爛的季節
蛙聲一片,蟬鳴不斷
荷花盛開,麥谷滿倉
如此時的烈日與疾風驟雨
人生有煩惱也有喜悅
珍惜生命中每一天
勇敢迎接種種挑戰
風雨過後,總會迎來燦爛的陽光
中新社記者 王東明 攝
這個夏天
願你過得愉快而又充實!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
作者:上官雲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