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一家人成功躲過疫情!

2020-12-14 澎湃新聞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口述人:王力豐|51歲|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商戶

現在回頭想想,我當時的很多舉動,其實救了全家人的命。

我是溫州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做眼鏡生意。說起來,也算不幸中的大幸。我們警覺地比較早,剛有風聲時就開始戴口罩防護。

2004年,華南眼鏡城開張。我是第一批入駐市場的商戶。與華南海鮮市場一樣,華南眼鏡城也隸屬於華南集團。

海鮮市場在一樓,眼鏡市場在二樓,面積1萬多平方米,商戶一百多家。

我喜歡海鮮,偶爾會去樓下海鮮市場,買點螃蟹、基圍蝦之類的。但不會去買那些野味吃。

華南海鮮市場樓上是華南眼鏡城

1. 聽到傳言,讓全家人戴上口罩

我最早開始戴口罩,是12月31日。這天,我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裡看到,「武漢出現類似SARS感染病例」。

畢竟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我當時就緊張起來了,心裡盤算著該如何應對。

結果,第二天有關部門出來闢謠——「不是SARS,專家說暫時沒有人傳人」。我們老百姓哪裡懂得這麼多,就認為可能是一般肺炎。

緊接著,元旦那天,樓下海鮮市場就整頓休市了。當時,我們還正常營業,大家偶爾還下樓去,圍觀如何整治衛生,打探疫情方面的情況。

直到我們接到通知,二樓眼鏡城也要提前休市,這才感到大事不妙。正常情況,眼鏡城一般是在1月20日左右休市。

市場管理人員通知我們,準備提前一周休市。1月6日前後,又通知1月11日休市。

6日左右,聽市場裡的人說,有幾家商戶感染,已經在住院。這時,一些小道消息越來越多,恐懼感也慢慢加劇。

華南海鮮市場周邊有三家醫院。聽一些醫生朋友說,每天有不少人感染了,但與官方公布的情況不太一樣。

我感覺疫情不會那麼輕描淡寫的,開始高度警惕起來。反正那幾天也沒有顧客,1月10日我就提前關門了。

當時,兒子讀書的中學15日才放假,課外培訓班要等到20日結束。這期間除了送兒子上學,我和老婆就不太出門了。

由於我們所處的區域位置敏感,腦袋裡就要比別人多一根弦兒。當時,我已能明顯感覺到,華南海鮮市場周邊幾個社區,出來的人相對少一點,走在路上也神色緊張。

大多武漢人還沒什麼感覺。送孩子上學時,我也在觀察,地鐵、公交、街上、超市裡和往常一樣,沒什麼人戴口罩。

孩子回家還說,「為什麼要戴口罩,班上其他同學都沒戴,很奇怪。」

「你別管別人,自己戴好口罩!」我說。現在回想,這真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2. 做好防護,回老家隔離

提前停業之後,我和妻子除了送兒子上學、培訓,幾乎就待在家裡不出門。

1月11日,市場停業後,又聽說有幾位輕度感染,好在醫療資源還沒這麼緊張,去了還能就診。

我回溫州是臨時決定的。19日晚上9點多,我們睡前打開手機,查了下回溫州的機票,看到20日航班還有票。

「算了,我們還是回去吧,我明天給老師打個電話給孩子請假。」我和老婆商量。就這樣,我們晚上10點多開始收拾行李,第二天飛回溫州。

20日,一個親戚送我們去機場。我們全程戴著口罩。當時,聽說機場管制比較嚴格了。

不過,去到機場我們發現,和平常也差不多。偶爾看到幾個人戴口罩,感到納悶兒,好像大家對疫情很放鬆,沒有什麼感覺。

登機後,空姐看到我們,悄悄地說:「你們一家防護措施做得真好,我也想戴口罩,現在上面不允許。」

從空姐的眼神裡可以看到,她其實挺擔心的。因為是公共場合的服務人員,佩戴口罩要有統一安排。

當時,很多乘客、機場工作人員,都沒有戴口罩,跟平常沒有什麼區別。

可見,疫情並沒引起大家足夠的重視。回頭想想,幸虧自己口罩戴得早,走在路上刻意與別人保持距離,市場關門之後就居家,也不出去吃飯。

飛機抵達溫州後,我們提前約好車,直接回老家。當時,從武漢回來還沒有要求隔離呢。不過,我還是比較謹慎,取消了所有應酬,也不讓親戚來上門走動。

3. 在家隔離不外出,不參與集會

說實話,當時並沒想到武漢以外還會這麼嚴重,我們也曾外出上街準備年貨。就算去市場採購,在外面待的時間也很短,從不主動和別人接觸。

回家後兩天,親戚朋友還辦了幾場喬遷的喜宴,我們也沒有去。

我是從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出去的,其他人可能沒有我想得複雜。我對這個會敏感一點。

相比之下,浙江的防控措施比較早。很快,村裡就不讓辦紅事了,大部分農村的酒席都取消了。

23日武漢「封城」,全國對疫情的重視程度都高了。我回家才兩三天,浙江馬上就啟動一級響應了,管制措施非常嚴格。

大年初一開始,文化禮堂就關閉了。往年,村裡人都會聚在一起熱鬧熱鬧,現在這些活動也都取消了。村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儘量不要聚集。

接下來每個村開始封路。雖然給生活帶來不便,非常時期也沒辦法。

我們安心在家裡隔離。有時待的時間太長了,晚上看沒人了,去自己家樓下散個步。農村9點之後,外面就沒什麼人。

關注健康時報微信,查閱更多疫情報導:

綜合自新華每日電訊(xhmrdxwx),版權歸原作者。

原標題:《我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一家人成功躲過疫情!》

相關焦點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溫州老闆一家都沒感染!這幾件事是關鍵→
    51歲的黃國明,是武漢華南眼鏡城的一名溫州商人。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華南眼鏡城,但如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都聽過眼鏡城樓下的華南海鮮市場。2020年1月1日,華南海鮮市場整頓休市。此時,樓上的華南眼鏡城仍正常營業。1月6日左右,黃國明接到通知,11日開始全部休市。隨後,疫情消息蔓延開來。
  • 我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賣眼鏡
    元旦那天,樓下海鮮市場就整頓休市了。當時,我們還正常營業,大家偶爾還下樓去,圍觀如何整治衛生,打探疫情方面的情況。我是溫州瑞安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做眼鏡生意。說起來,也算不幸中的大幸。我們警覺地比較早,剛有風聲時就開始戴口罩防護。 後來聽說,市場裡有幾位輕度感染的溫州老鄉,都及時去醫院救治,現在也都痊癒了。 2004年,華南眼鏡城開張。我是第一批入駐市場的商戶。
  • 這一年,我在武漢!丨回訪華南海鮮市場:一層海鮮區域封閉
    10月下旬,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已過去10個月,距離4月8日武漢「重啟」已過去6個月。  武漢現在怎麼樣了?很多人都在問。猛獁新聞·東方今報推出特別報導「這一年,我在武漢!」,回訪疫情期間曾經採訪過的在武漢的人物,並走上街頭聆聽大家的心聲。  金秋十月的武漢,充滿勃勃生機。
  • 武漢肺炎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的照片
    以下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疾病爆發前的內部照片: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本身也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由於華南海鮮市場距離漢口火車站只有數百米的距離這使得本次風波從一開始就顯出了險惡的一面進入1月上旬以來這張婦女走過攤檔的照片已經成了武漢疫區的縮影譬如《科學》雜誌在2020年1月17日號的相關文章中就選用它作為題圖萬年不清洗的下水道噁心不噁心商戶「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生死農貿市場
    這個調研團赴武漢調研的重點內容是,了解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及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彼時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已經處於風口浪尖。2019年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通報出現27例新冠肺炎病例的當天,《中國新聞周刊》曾探訪華南海鮮市場。
  • 最新檢測: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大量新型冠狀病毒,集中在「野味區」
    該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早期確診的病例,大多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 華南海鮮市場鮮為人知的照片,觸目驚心
    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 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 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 由於華南海鮮市場 距離漢口火車站 只有數百米的距離。 這使得本次風波 從一開始就顯出了險惡的一面。
  • 武漢解封,華南海鮮市場如今是這個樣子,很少有人行道過
    武漢離漢通道解除管控後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是什麼樣呢?4月9日,華南海鮮市場依舊處於封鎖狀態,很少看到行人,有輔警在執勤。延伸閱讀: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2020年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報送國家衛健委的《關於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不明原因發熱肺炎疫情的病原學調查報告》,以及武漢市衛健委第一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華南海鮮市場均被視為新冠肺炎疫源地,並成為「眾矢之的」。
  • 是華南海鮮市場的倖存者?還是武漢的漢江怪物?
    疫情下的人間百態 當病毒來襲之時,短短幾天,武漢便猝不及防地徹底淪落為人們避而遠之的地方,而曾經繁華的華南海鮮市場,也因為疑似傳播源被緊急關閉。
  • 吳尊友:不排除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由冷鏈傳入
    吳尊友:不排除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由冷鏈傳入 澎湃新聞 2020-12-04 15:47 來源:澎湃新聞
  • 肺炎疫情源頭被挖出?華南海鮮市場到底誰在掌控
    來源:Wind資訊1月26日,據中國疾控中心消息,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Wind全球企業庫(GEL)第一時間梳理出了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股權關係情況。
  • 水軍炮製「華南海鮮市場黑幕」爆文
    2020年2月,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紅網絡。 文中詳細描述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謂的經營「黑幕」,引發網民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相關信息也牽動著廣大網民的敏感神經。 這篇涉疫情「爆文」背後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將徹底消失?記者現場採訪消殺工作人員,獲得這些...
    1月26日,據央視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西區的陽性標本31個,佔全部陽性標本的93.9%。
  • 誰在掌控華南海鮮市場?曾多次被授予「武漢文明市場」 餘氏家族曝光
    1月26日,據中國疾控中心消息,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武漢肺炎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照片曝光,這場血腥出自人類之手
    來源:eatwithchina(ID:eatwithchina)以下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疾病爆發前的內部照片: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本身也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武漢出現疫情後,12月31日,澎湃新聞去華南海鮮市場暗訪。一家賣野味的商鋪裡堆滿了籠子。記者打聽野味,老闆三緘其口。五次三番詢問下,老闆娘鬆了口:有野兔,剛宰的,新鮮呢。
  • 華南海鮮市場疫情源自進口海產品?專家:不排除冷鏈傳入可能,但缺乏...
    新冠病毒的溯源一直備受國內外科學界關注,一些研究認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病毒發源地。近期,隨著青島首次從冷鏈食品外包裝分離出活新冠病毒以及一篇北京新發地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的論文,似乎為病毒溯源提出另一種可能性。
  • 起底華南海鮮市場幕後老闆:家族實控50多家企業
    根據多個媒體公開報導顯示,病毒爆發的源頭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自1月1日封市後的第25天,科研人員首次從這裡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這意味著,在科學上,可以確認此次疫情與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存在關聯。
  • 武漢肺炎患者:華南海鮮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賣野味商戶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販賣野味的商戶」|對話武漢肺炎當事人本報記者 張家振 陳婷 武漢、北京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這也讓首次集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再度引發關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關閉後,工作人員採樣檢驗。照片攝於2020年1月1日。
  • 華南海鮮市場「潛伏」的一家四口被隔離,帶頭的「老顧」找到了
    (本刊記者/彭丹妮 攝)   3月3日,武漢警方、疾控等部門工作人員在進入華南海鮮市場進行新一輪病毒消殺過程中,發現有一家四口在疫情期間一直居住在該市場內。據湖北衛視報導,這一家四口是「一對夫妻帶著老人和孩子」,他們住在該海鮮市場內長達43天,沒有採取防護措施,檢測後發現並未被感染。這一家的經歷被曝出後,引起高度關注。
  • 是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專家曾有分歧?吳尊友揭秘背後故事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關閉華南海鮮市場曾有嚴重分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上表示,12月31號到1月1號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從北京的專家到武漢,與當地的專家進行討論,達成最後的一致意見,前後不到12個小時。但這個爭論是激烈的,分歧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