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解封,華南海鮮市場如今是這個樣子,很少有人行道過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武漢離漢通道解除管控後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是什麼樣呢?4月9日,華南海鮮市場依舊處於封鎖狀態,很少看到行人,有輔警在執勤。

延伸閱讀:

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可能從其他地方傳入

「我第一次接觸新冠肺炎患者,是去年12月29日,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會診的時候。」3月2日,感染新冠肺炎39天後,重回工作崗位第一天,武漢金銀潭醫院副院長黃朝林表示,當時,因為有著傳染病經驗,他的警惕性較高。

除副院長職務,黃朝林還有一個身份,湖北省醫療組專家。1月24日,黃朝林等人通過醫學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論文顯示,41個病例中,只有27個病例有海鮮市場暴露史。這篇論文還提醒注意,2019年12月1日首名發病患者,並無海鮮市場暴露史。

黃朝林等人論文,和武漢市衛健委等部門發布的排查信息,卻存不同。

2019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醫政處通知要求各區衛建(衛計)局、各委屬醫療機構,「清查近期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或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工作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2020年1月5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報送國家衛健委的《關於湖北省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不明原因發熱肺炎疫情的病原學調查報告》,以及武漢市衛健委第一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診療方案》,華南海鮮市場均被視為新冠肺炎疫源地,並成為「眾矢之的」。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包括一線醫院、科研院所在內,眾多科研人員「蜂擁而上」展開了疫源地溯源研究,使得新冠肺炎疫源地研究不斷得到深入。其中,華南海鮮市場「不是唯一疫源地」的說法此起彼伏,從而讓「疫源地在哪裡」變得愈加撲朔迷離。

其中,直接提出「華南海鮮市場並非疫情發源地」的,是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副研究員鬱文彬。

這項研究成果,於2月20日通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網發布。該園辦公室主任殷壽華簡訊回復記者:「該論文處於預印本狀態,其研究結果等待同行專家評議。」

據論文報告,科研人員收集了公開資料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型冠狀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基於120個變異位點得到58種單倍型(基因類型)中,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與H1有關,而作為更古老的基因類型樣本H3、H13和H38則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可見,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他地方傳入進來,在市場中發生快速傳播蔓延到市場之外。

鬱文彬副研究員作為第一作者的這篇論文發布後,立即引發「新冠病毒可能存在多個疫情發源地」猜想。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學研究所副所長楊佔秋對此表示,新冠病毒可能同一時期有多個發源地,有可能來源於不同動物、不同人或不同地域,這將給尋找病毒源頭和疫情防控帶來更多挑戰。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2月28在日內瓦指出,關於任何疾病的來源,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冠狀病毒是全球現象,在全世界都存在。

「重要的是我們不要去責怪其地理來源,而是關注如何應對及遏制病毒。」

華南海鮮市場進行新一輪消殺,市場關閉後,裡面竟還住著一家四口

3月3日下午,包括武漢警方、疾控、市場管理、清潔消殺、建築施工在內的大批工作人員出現在華南海鮮市場。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作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發生地的華南海鮮市場將進行新一輪的封閉消殺、清理工作。消殺完成後,商鋪內的囤積貨物將予以清理。

紅星新聞記者現場發現,有在市場內居住人士被送往酒店安置。

3日下午四點五十左右,紅星新聞記者趕到現場,有疾控人員正在市場外嚴密包裹市場內的取樣。大量建築施工人員正在市場外圍搭建消毒通道,並在原有藍色圍擋內,拉起黑色防護網。

初步搭建起的消毒通道內張貼有「防護用品穿戴程序」的提示。進入市場內部,商鋪外部沿著通道已安裝好照明設施,有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噴灑消殺作業。

一位進行消殺作業的女性工作人員介紹,消殺完畢後,晚上將會有工作人員進入市場內進行清潔,整理工作,市場內原有囤積貨物將被清理搬出。

市場關閉後,有一家四口「還在裡面」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發現,包括一位老人和小孩在內的一家四口正在將整理好的物品從市場往外搬運,其中一位戴眼鏡的男士告訴記者,他們被要求「到酒店去住」。至於他們是否是市場內的商戶,為何滯留市場內,其中一位年長男子拒絕回答。

市場東區,在掛有「華南集團」招牌的大樓下,上述一家四口被安排進入一輛黑色商務車。負責安置工作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上述一家四口住在華南海鮮市場內,「是工作人員」,他們將被送住酒店。該工作人員稱市場關閉後,只有「他們還在裡面」。

武漢強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們六七個工作人員今天2點多到達華南海鮮市場和疾控中心一起參與消毒,「內外所有的商鋪和通道進行了一次全面消毒」。

針對網傳華南海鮮市場要被拆除,該工作人員否認,他稱今天來的很多工作人員是搭通道,方便以後進行工作。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我們視頻 央視新聞 紅星新聞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這一年,我在武漢!丨回訪華南海鮮市場:一層海鮮區域封閉
    10月上旬,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臨街檔口,一售賣螃蟹的商戶周先生說道。厚厚的鏡片下看不出他的表情。  因此次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最早確診的病例均與華南海鮮市場呈高度關聯性。這個曾擁有一千多家商戶的海鮮市場於1月1日休市整治,至今成為輿論焦點。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生死農貿市場
    這個調研團赴武漢調研的重點內容是,了解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市場環境衛生整治及病媒生物防制等工作。彼時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已經處於風口浪尖。2019年12月31日,武漢衛健委通報出現27例新冠肺炎病例的當天,《中國新聞周刊》曾探訪華南海鮮市場。
  • 武漢肺炎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的照片
    以下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疾病爆發前的內部照片: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本身也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武漢出現疫情後,12月31日,澎湃新聞去華南海鮮市場暗訪。一家賣野味的商鋪裡堆滿了籠子。記者打聽野味,老闆三緘其口。五次三番詢問下,老闆娘鬆了口:有野兔,剛宰的,新鮮呢。
  • 我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賣眼鏡
    我是溫州瑞安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做眼鏡生意。說起來,也算不幸中的大幸。我們警覺地比較早,剛有風聲時就開始戴口罩防護。 後來聽說,市場裡有幾位輕度感染的溫州老鄉,都及時去醫院救治,現在也都痊癒了。 2004年,華南眼鏡城開張。我是第一批入駐市場的商戶。
  • 武漢肺炎患者:華南海鮮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賣野味商戶
    來源:中國經營報原標題:「華南海鮮批發市場西區有十幾家販賣野味的商戶」|對話武漢肺炎當事人本報記者 張家振 陳婷 武漢、北京報導「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這也讓首次集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售賣野生動物的情況再度引發關注。(華南海鮮批發市場關閉後,工作人員採樣檢驗。照片攝於2020年1月1日。
  • 我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一家人成功躲過疫情!
    口述人:王力豐|51歲|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商戶現在回頭想想,我當時的很多舉動,其實救了全家人的命。我是溫州人,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做眼鏡生意。說起來,也算不幸中的大幸。我們警覺地比較早,剛有風聲時就開始戴口罩防護。2004年,華南眼鏡城開張。我是第一批入駐市場的商戶。
  • 誰在掌控華南海鮮市場?曾多次被授予「武漢文明市場」 餘氏家族曝光
    1月26日,據中國疾控中心消息,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 是華南海鮮市場的倖存者?還是武漢的漢江怪物?
    疫情下的人間百態 當病毒來襲之時,短短幾天,武漢便猝不及防地徹底淪落為人們避而遠之的地方,而曾經繁華的華南海鮮市場,也因為疑似傳播源被緊急關閉。
  • 華南海鮮市場鮮為人知的照片,觸目驚心
    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 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 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 商戶「大眾畜牧野味」 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東區, 其價目表顯示 曾出售大量疑似野生動物。
  • 最新檢測: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存在大量新型冠狀病毒,集中在「野味區」
    該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早期確診的病例,大多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樓上開店,溫州老闆一家都沒感染!這幾件事是關鍵→
    51歲的黃國明,是武漢華南眼鏡城的一名溫州商人。或許很多人不知道華南眼鏡城,但如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一定都聽過眼鏡城樓下的華南海鮮市場。2020年1月1日,華南海鮮市場整頓休市。此時,樓上的華南眼鏡城仍正常營業。1月6日左右,黃國明接到通知,11日開始全部休市。隨後,疫情消息蔓延開來。
  • 武漢肺炎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照片曝光,這場血腥出自人類之手
    來源:eatwithchina(ID:eatwithchina)以下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疾病爆發前的內部照片:事發地華南海鮮市場本身也是一處售賣野味的場所其販賣的動物製品大多為獵捕而來。武漢出現疫情後,12月31日,澎湃新聞去華南海鮮市場暗訪。一家賣野味的商鋪裡堆滿了籠子。記者打聽野味,老闆三緘其口。五次三番詢問下,老闆娘鬆了口:有野兔,剛宰的,新鮮呢。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店鋪均已關門 有疾控人員持名單排查現場
    原標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野味店鋪均已關門,有疾控人員持名單排查現場「武漢市華南海鮮市場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引發廣泛關注。紅星新聞記者發現,有微博名為@萬謙寵愛_Yuki 的網友在微博上發文稱華南海鮮市場有野雞、蛇、土撥鼠等動物宰殺出售。
  • 是否關閉華南海鮮市場專家曾有分歧?吳尊友揭秘背後故事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關閉華南海鮮市場曾有嚴重分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財經年會上表示,12月31號到1月1號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從北京的專家到武漢,與當地的專家進行討論,達成最後的一致意見,前後不到12個小時。但這個爭論是激烈的,分歧是巨大的。
  •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將徹底消失?記者現場採訪消殺工作人員,獲得這些...
    1月26日,據央視報導,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西區的陽性標本31個,佔全部陽性標本的93.9%。
  • 華南海鮮市場到底誰在掌控
    來源:Wind資訊1月26日,據中國疾控中心消息,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Wind全球企業庫(GEL)第一時間梳理出了華南海鮮市場背後的股權關係情況。
  • 起底華南海鮮市場幕後老闆:家族實控50多家企業
    但關於病毒的源頭始終未有定論。根據多個媒體公開報導顯示,病毒爆發的源頭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自1月1日封市後的第25天,科研人員首次從這裡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這意味著,在科學上,可以確認此次疫情與華南海鮮市場的野味存在關聯。
  • 水軍炮製「華南海鮮市場黑幕」爆文
    2020年2月,一篇題為《華南海鮮市場供貨商的懺悔書!曝光巨大黑幕!》的涉疫情文章突然爆紅網絡。 文中詳細描述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所謂的經營「黑幕」,引發網民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成為人民群眾關注的焦點,相關信息也牽動著廣大網民的敏感神經。 這篇涉疫情「爆文」背後的事實真相是什麼呢?
  • 吳尊友:不排除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由冷鏈傳入
    吳尊友:不排除華南海鮮市場疫情由冷鏈傳入 澎湃新聞 2020-12-04 15:47 來源:澎湃新聞
  • 華南海鮮市場「潛伏」的一家四口被隔離,帶頭的「老顧」找到了
    (本刊記者/彭丹妮 攝)   3月3日,武漢警方、疾控等部門工作人員在進入華南海鮮市場進行新一輪病毒消殺過程中,發現有一家四口在疫情期間一直居住在該市場內。據湖北衛視報導,這一家四口是「一對夫妻帶著老人和孩子」,他們住在該海鮮市場內長達43天,沒有採取防護措施,檢測後發現並未被感染。這一家的經歷被曝出後,引起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