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們在吃飯的時候,除了筷子之外,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碗了。作為米飯的盛裝,碗也早就成為了民眾常使用的餐具。但其實碗的用途還有許多,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懷》寫道:「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古代最早裝茶水的容器使用的也是碗,它從新石器時代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被賦予了「挽」,即挽留的含義。
中國發現的有詳細記載的碗,開始於周商時期,隨著瓷器技術的發達進步,碗也逐漸變得花式多樣,無比的精美。許多博物館內都保存有精湛藝術的古代瓷碗作為收藏品,在收藏界,這些碗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不過對寶物的鑑定,還是得看專家的眼光以及經驗,否則寶物也只會蒙塵。小夥帶一「破碗」鑑寶,遭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不笑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人們提到破碗,最先想到的就是在乞丐身邊時常都會出現的破爛的瓷碗,被他們用來乞討。而人們對於破碗,一向都是不重視的,這些碎裂的瓷器,一旦出現裂痕,那麼其原本的價值也就此消散,只有完整的才具備價值。在一次鑑寶節目上,一位小夥子帶著一個破碗來到節目,請專家幫忙鑑定。結果觀眾都紛紛嘲笑他的時候,專家卻給出了與眾不同的回答,震驚了所有人。
曾經鑑寶節目無疑是中國最有人氣的節目之一,許多觀眾都在收看它們,看著那些不同的人們帶著不同的寶物來到節目,寶物的實際價值也很有看頭,吸引了大量的視線。而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一次鑑寶節目上,前來鑑寶的嘉賓是一名小夥子,他帶來的寶物居然是一個破爛的碗,看著這個東西破損的模樣,在現場的許多觀眾都笑出了聲。小夥子自然也聽到了笑聲,不過他卻表現得很平靜。
小夥表示,當自己想要來鑑定這個破碗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人嘲笑過他了,認為這個東西沒有絲毫的價值,根本不值錢,自己就是在異想天開。但是他也不是空穴來風突發奇想的想要鑑定它,而是自己曾經在古董店看到過和破碗相似的文物,因此才會來到節目想看看它的實際價值。
專家們接過了小夥子手裡的碗,經過長時間的打量後,專家們表示,這個碗的構造有些奇特,它通體黑色,還有些破損,甚至在碗底還有一個形狀怪異的葉子形狀,看起來十分的平凡,沒有特殊之處。不過專家們沒有就此斷定它的實際價值,而是詢問小夥,說可能需要在碗裡倒入一些水,方便眾人更清楚直觀的看到它的實際價值。在徵求到小夥子同意後,碗裡很快就盛上了水,而在水逐漸填滿碗之後,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在碗底原本印著的破爛的葉子,居然隨著水流的注入逐漸改變模樣,成為了一枚鮮活的葉子,在碗底蕩漾著,十分優美。
隨後專家解釋說,看來這個碗確實是一件貨真價實的文物,小夥子的眼光和運氣都很不錯,要是把碗給扔了的話,無疑會損失一大筆錢財。觀眾們也被眼前的景象所俘獲,其實中國數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不少的文物都十分奇特,有著機密存在。而只有人們真正接觸到它,才會知道它們的實際價值,要知道大多數人們憑主觀印象做出的決定,錯誤的可能性很高。
結語
歐陽修的《賣油翁》有言:「我亦無他,唯手熟爾。」可見只有大量經驗堆砌之下,鑑寶才會成為靠眼力就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靠著別人的武斷,就用第一印象就做出了決定。
參考文獻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歐陽修《賣油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