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帶一「破碗」鑑寶,遭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不笑了

2020-12-07 騰訊網

引言

人們在吃飯的時候,除了筷子之外,最常使用的工具就是碗了。作為米飯的盛裝,碗也早就成為了民眾常使用的餐具。但其實碗的用途還有許多,白居易在《山泉煎茶有懷》寫道:「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古代最早裝茶水的容器使用的也是碗,它從新石器時代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被賦予了「挽」,即挽留的含義。

中國發現的有詳細記載的碗,開始於周商時期,隨著瓷器技術的發達進步,碗也逐漸變得花式多樣,無比的精美。許多博物館內都保存有精湛藝術的古代瓷碗作為收藏品,在收藏界,這些碗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不過對寶物的鑑定,還是得看專家的眼光以及經驗,否則寶物也只會蒙塵。小夥帶一「破碗」鑑寶,遭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不笑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人們提到破碗,最先想到的就是在乞丐身邊時常都會出現的破爛的瓷碗,被他們用來乞討。而人們對於破碗,一向都是不重視的,這些碎裂的瓷器,一旦出現裂痕,那麼其原本的價值也就此消散,只有完整的才具備價值。在一次鑑寶節目上,一位小夥子帶著一個破碗來到節目,請專家幫忙鑑定。結果觀眾都紛紛嘲笑他的時候,專家卻給出了與眾不同的回答,震驚了所有人。

曾經鑑寶節目無疑是中國最有人氣的節目之一,許多觀眾都在收看它們,看著那些不同的人們帶著不同的寶物來到節目,寶物的實際價值也很有看頭,吸引了大量的視線。而這件事情就發生在一次鑑寶節目上,前來鑑寶的嘉賓是一名小夥子,他帶來的寶物居然是一個破爛的碗,看著這個東西破損的模樣,在現場的許多觀眾都笑出了聲。小夥子自然也聽到了笑聲,不過他卻表現得很平靜。

小夥表示,當自己想要來鑑定這個破碗的時候,就已經有許多人嘲笑過他了,認為這個東西沒有絲毫的價值,根本不值錢,自己就是在異想天開。但是他也不是空穴來風突發奇想的想要鑑定它,而是自己曾經在古董店看到過和破碗相似的文物,因此才會來到節目想看看它的實際價值。

專家們接過了小夥子手裡的碗,經過長時間的打量後,專家們表示,這個碗的構造有些奇特,它通體黑色,還有些破損,甚至在碗底還有一個形狀怪異的葉子形狀,看起來十分的平凡,沒有特殊之處。不過專家們沒有就此斷定它的實際價值,而是詢問小夥,說可能需要在碗裡倒入一些水,方便眾人更清楚直觀的看到它的實際價值。在徵求到小夥子同意後,碗裡很快就盛上了水,而在水逐漸填滿碗之後,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在碗底原本印著的破爛的葉子,居然隨著水流的注入逐漸改變模樣,成為了一枚鮮活的葉子,在碗底蕩漾著,十分優美。

隨後專家解釋說,看來這個碗確實是一件貨真價實的文物,小夥子的眼光和運氣都很不錯,要是把碗給扔了的話,無疑會損失一大筆錢財。觀眾們也被眼前的景象所俘獲,其實中國數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不少的文物都十分奇特,有著機密存在。而只有人們真正接觸到它,才會知道它們的實際價值,要知道大多數人們憑主觀印象做出的決定,錯誤的可能性很高。

結語

歐陽修的《賣油翁》有言:「我亦無他,唯手熟爾。」可見只有大量經驗堆砌之下,鑑寶才會成為靠眼力就能做到的事情,而不是靠著別人的武斷,就用第一印象就做出了決定。

參考文獻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歐陽修《賣油翁》

相關焦點

  • 小夥帶一「破碗」鑑寶,遭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不笑了!
    許多博物館內都保存有精湛藝術的古代瓷碗作為收藏品,在收藏界,這些碗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不過對寶物的鑑定,還是得看專家的眼光以及經驗,否則寶物也只會蒙塵。小夥帶一「破碗」鑑寶,遭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不笑了。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 小夥帶一「破碗」鑑寶,引觀眾群嘲,專家倒入一杯水後都羨慕不已
    ——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一代名家李白雖然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但他也曾經不被人認可,可是他性格豪放,根本不在意外界的言論。時至今日,依舊也有很多人常常被嘲笑,但事實證明,嘲笑者往往會被打臉。例如曾經有一個小夥帶著一個破碗來到節目中鑑寶,隨即引起觀眾的一陣鬨笑,但專家倒入一杯水後,卻對小夥流露出羨慕的眼光。
  • 男子帶「破碗」鑑寶,現場觀眾嘲笑,專家倒入一杯水後:無價之寶
    鑑寶節目請來很多專家,對臺上的寶物進行鑑定和估價,觀眾們的心情也時而緊張,時而開心,緊張的是寶物萬一被鑑定成贗品,那麼持有者必然會受到打擊,甚至有的鑑寶節目直接把寶物砸碎,因此還鬧出了不少的官司。而開心的就是,一旦寶物是真的,再加上高額的估價,的確能振奮人心。
  • 小夥帶20萬買的「趙子龍佩劍」鑑寶,專家:劍是假的,但你賺大了
    這位來自河北的小夥家境不錯,受父親的影響喜歡收藏古董,有次在國外參加了一場拍賣會,花了20萬元買下一把「趙子龍佩劍」,帶來鑑寶時,全程不許別人觸碰,連主持人想摸一下都要提醒他帶上手套。如此重視,可見小夥對自己買的寶劍信心十足,但歷史上趙雲主要使長槍,《三國演義》中描述在長坂坡,趙雲奪走了曹操送給夏侯恩的「青虹劍」,不過演義之說難以取證,是真是假,還得看專家的評判。誰知專家剛一上手,便說:「你上當了,這根本不是趙子龍的佩劍,假的!」
  • 英國房東送給美女一隻碗,拿來鑑寶,專家:嘉靖年間燒制的金彩碗
    不過現在,許多鑑寶節目應運而生,越來越多的人拿著自己家裡面的寶貝來報名參加這個節目。這不,在一期鑑寶節目裡,就有一個美女拿寶貝來叫專家幫她辨別。她在英國留學7年期間,房東曾送一隻碗給她。主持人問,為何送這麼貴重的禮物給她?
  • 農村小夥抱一破罐子鑑寶,反被問其祖輩身世,建議藏主將寶物捐出
    所以出於求真的心理,一些收藏者也希望較為權威的專家能夠幫助自己辨別,並且做出合理的價衡量。 農村小夥參加鑑寶節目 在一檔節目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一個來自農村的小夥子,竟然抱著自己家裡的一個罐子來參加節目。他說這個罐子是用來醃雞蛋的。起初並沒有發現它的特別之處,家裡人只是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陶罐來使用。
  • 老人拿著「壓菜石」去鑑寶,引觀眾嘲笑,專家:別笑,至少5個億
    許多人會去用現代的工藝品冒充以前的文物,而一些收藏的人,也不能夠很好地辨別出這是不是真的文物,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東西,它有什麼價值。於是在這個時候,鑑寶節目應運而生。一件引人發笑的古董在鑑寶節目上出現過許多的文物,有價值連城的真文物,有弄虛作假的假文物,而為了讓鑑寶節目的收視率更加高漲,鑑寶節目往往會設置一些鑑寶的懸念,這讓許多觀看鑑寶節目的觀眾,都為那些持有寶物的人捏一把汗。曾經有一位農民拿著石頭登上了鑑寶節目的舞臺。
  • 老農帶「壓菜石」去鑑寶,觀眾看後哄堂大笑,專家卻說:價值5億
    在鑑寶節目中會請來許多有著非常豐富經驗的鑑寶專家,然後就會有人來到節目中,拿著自己認為珍貴的東西來進行鑑定。這不在這一期的節目中,有一位老農便帶著一塊自己家中所使用的「壓菜石」來進行鑑定,但是現場的觀眾卻都嘲笑這位老人,專家在鑑定之後卻說:你們別笑,這個東西至少價值5億!那麼這塊老人所帶來的壓菜石,究竟有著怎樣的來歷呢?那麼就跟隨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吧。
  • 女孩帶一對黑色杯子鑑寶,專家都不敢直接摸,專家:一定要戴手套
    瓷器作為中國古人的一項重要的創造,從出現開始就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最能夠體會的就是英文裡瓷器「china」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可見瓷器在世界之上是多麼的有名,都曾作為中國的代名詞了。
  • 美女帶家裡供奉的菩薩鑑寶,專家用手電一照後,表示:不用鑑定了
    隨著古玩的流行,一些優質的鑑寶節目也獲得大家的青睞。自2010年開始,不少鑑寶節目上一般會出現一些書畫,陶瓷,玉器等充滿年代感的寶物,前來請專家鑑寶的嘉賓,都是想知道家中收藏的寶物價值幾何。這些物品一般是傳家寶,在他們心中非常珍貴,但因為沒有什麼專業知識,所以想找人鑑定一下。
  • 老伯帶祖傳「免死金牌」鑑寶,專家用燈光一照:你可真行啊!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的鑑寶節目,在鑑寶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持寶人拿著自己的寶貝來到鑑寶的節目的現場,從這一件件遺落在古代的文物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有意義的古董,大家都知道「免死金牌」吧,皇帝賜的金牌,出示這個牌子,可以免死!上臺鑑寶是一位老伯,當他上臺時,他充滿了自信的笑容。他還向專家和觀眾點點頭,看來這次鑑寶之行是信心滿滿啊。
  • 道士武當山施展了自己的內功,遭到了所有外國人的嘲笑,一分鐘後
    道士武當山施展了自己的內功,遭到了所有外國人的嘲笑,一分鐘後,全場觀眾都是安靜。武當道士上臺表演內功時,很多人對此並不樂觀,因為道士帶了兩碗一板上臺,這與他們印象中的中國武功大不相同,而且,武當道士的臉色也不怎麼強壯,他們笑了起來,臉上滿是笑話。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從這一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出,古代詩人杜甫把鳥描寫的非常生動,從古至今,動物一直都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地球,不乏一些偉人作家,將一些動物寫入自己詩詞中,讓自己的詩詞更加生動,作為地球上的一份子,動物也有它們生活的權利,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剝奪的。
  • 農婦帶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定,關燈後手電一照,專家表示不用鑑定了
    後來她將自己的寶貝拿給專家鑑定,關燈後用手電筒一照,專家卻表示不用鑑定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鑑定雕像的價值歷年來鑑寶節目層出不窮,但觀眾最終在節目上看到的寶貝大多都是經過海選篩選後才進行節目錄製的。節目組為保障節目的效果,會選擇一些有看點的收藏品,所以民間常有鑑寶大會。
  • 最尷尬鑑寶節目,日本專家估價2500萬國寶,中國大媽:這是我做的
    湖州百姓都很高興,天天都去找李秀才學紡織,可久而久之,他們發現這個「專家」其實根本不會紡織,都嘲笑他不懂裝懂,最終李秀才無臉見人,又去了別的地方。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李秀才」,不知道他們讀了幾本書就自稱專家,在公眾場合發表些不切實際,不知真相的言論,搞得「專家」這個詞都變成貶義詞「磚家」,大夥看了都想扔板磚的人。
  • 她帶家中的菩薩去鑑寶,專家拿手電照後稱不用鑑定了,這是為何?
    所以,一旦電視鑑寶欄目出現菩薩像往往會特別引人關注,觀眾都想聽一聽專家如何「印證菩提」。一尊獨特的菩薩雕像月光菩薩,彼稱顏回;光淨菩薩,彼稱仲尼;迦葉菩薩,彼稱老子。——《清淨法行經》和以上提到的材質不同,曾經在某電視臺的一期鑑寶欄目上,有個山西美女帶來一尊水晶菩薩雕像參加鑑寶。據這位美女介紹,有次她去東海遊玩,在市場上看到一大塊六角水晶柱,當時她就感覺這塊水晶很有眼緣,於是就買了下來。把這塊水晶做成什麼呢?她思來想去,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 河南一農婦,拿家中的「砍柴刀」鑑寶,專家:你砍柴損失了80萬
    農婦一家人羨慕的同時,也開始意識到家中的青銅劍很可能也是一件寶貝,於是才帶著寶劍來參加鑑寶。 隨後,農婦將青銅劍送到專家席,幾位專家經過仔細的鑑定,很快得出了結果。不過在說出結果前,專家表示非常可惜,說農婦損失了80萬元。為什麼專家會說農婦損失了80萬元的巨款呢?見現場觀眾和農婦一臉的疑問,專家給出了答案。 原來這把青銅劍來歷非同一般,首先它的劍首是螺旋紋的同心圓形狀,這種青銅劍在古代都是比較高等級的劍。
  • 北京老太太帶金釵鑑寶,稱其是母親的嫁妝,專家:敢問如何稱呼?
    北京老太太帶金釵鑑寶,說是母親的嫁妝,專家:敢問尊姓大名? 歷史的車輪不斷地向前翻滾著,隨著一起向前的不只只是時間,還有很多的珍貴物品,歷朝歷代的皇帝們總會留下些東西,證明著這個朝代曾經存在過。
  • 男子帶「天雞」鑑寶,稱至少值4萬,專家:是假的,但你絕對不虧
    男子帶「天雞」鑑寶,稱至少值4萬,專家:是假的,但你絕對不虧 近些年來,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熱,鑑定行業也重新煥發了生機,很多鑑寶節目也是層出不窮,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鑑寶節目裡人們可以看到各式的文玩古董,人間百態,也見證了持寶人的喜怒哀樂,可謂是「登臺不回頭,幾家歡喜幾家憂啊」。
  • 小夥帶古代的鑰匙扣鑑寶,自信報價兩萬,專家一看:寓意「求爵」
    一位來自安徽鳳陽的小夥,拿著自家的鑰匙扣來鑑寶。稱這是一對銅鎏金的蹀躞,這是古人掛在腰帶上,掛配飾用的。主持人眼前一亮說,這就是古人多功能的鑰匙扣。可以用來掛佩刀,可以用來掛玉器,香囊,或者其他的一些東西。小夥現在對它的期待是兩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