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夏》結束後,最好看的中國搖滾故事在這裡!

2020-12-18 中信出版深閱讀

| 小兔

編輯 | 小兔 十甫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青春難免告別,搖滾不會停止

所有搖滾迷給我點開看!

樂夏收官了,夏天也就Say Goodbye了,而那些樂隊這些年Crazy的故事都留在了《生而搖滾》裡。想要看懂《樂隊的夏天》,想要了解一些樂隊背後的成長故事,或者是對中國搖滾文化感興趣,那這本《生而搖滾》你一定不容錯過。

這本書講述了13支中國樂隊的搖滾人生,新褲子、痛仰、Joyside、刺蝟和木馬等他們跌跌撞撞地成長故事,他們輾轉演出的D22俱樂部、School酒吧以及無名高地酒吧等搖滾文化繁衍地的故事,還有中國搖滾文化的發展脈絡,都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音樂圈從業18年的資深樂評人郭小寒,作為音樂類播客《大內密探》主播、看理想《中國搖滾小史》的主講人之一,以及《樂隊的夏天》第二期專業樂迷她將把那些中國搖滾樂隊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分享給我們。

《生而搖滾》 ,郭小寒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10月

樸樹、邊遠、高虎、謝強、趙子健

張守望 付菡 李紅旗 夏穎

聯合推薦

一、刺蝟樂隊

昔日青春紛紛老去,

只有少年依舊橫衝直撞

北京安德路美廉美超市的地下室,曾經有許多樂隊在此排練。「這是北京一處很普通的居民樓,普通得像我們的日常生活,而這些隱藏在地下室的秘密基地,才是生活中那些異質的光」。

大家相對比較熟悉的刺蝟樂隊就是從這個地下室誕生的,與此同時,Carsick Cars、Snapline和Golden Driver 等樂隊也在用這個地下室排練。

曾經最窮困潦倒的時候,趙子健連房租都交不起,又不想回家去面對父母,索性就在這個地下室支起了床,吃住和排練都在這裡。由於是地下室的二層,整日和趙子健為伴的就是潮溼的空氣和四處蔓延的蟎蟲,無數個早晨醒來的時候,他都頂著一張被不知名的蟲子咬腫的臉。

這些年發生了許多變化,子健和石璐在刺蝟樂隊組建的第二年在一起了,2008年在鼓樓的破出租屋裡,石璐也很迷茫,唯一堅信的事情就是做音樂這件事。

後來她和子健分手,離開,再去戀愛生子,又重新回到刺蝟樂隊。

曾經有段時間,石璐帶著孩子和父母生活在西雙版納,但最終她還是回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中,繼續做音樂。

圖源:《樂隊的夏天》劇照

刺蝟樂隊的創作力很旺盛,從2006年到現在,他們交出了8張專輯,第9 張專輯《赤子白仙》也已經在今年7月份發行了。刺蝟的歌最大的特點是總能聽出少年感,但是也總是有人詬病說他們身上有一種莽撞和粗糙的痕跡。

石璐說:「子健有特別強的時間感,他覺得此時此刻,或是現在一年之內我要表達的就是這樣,不需要多完美。如果慎重地等一等,這東西就沒了,他也不想唱了。」

刺蝟樂隊專輯《赤子白仙》

趙子健說:「真實的情感是不能給它設定條條框框的,那反而限制了創作。創作其實很簡單,一定基於真誠,或者你知道什麼是對的。你發現你不能誠實的時候,事兒就不對了。」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這首歌在網易雲音樂上線的24小時內,收穫了上千條的留言。在刺蝟的主創團隊們36歲左右的節點,他們回望曾經生活的當口,「一代人終將老去,總有人正年輕」,這首歌激起了無數人對於青春歲月的慨嘆。

「所有人在理想主義和現實生活中苦苦支撐,不知前程,又一往無前。」

二、木馬樂隊

舊城之王 年少輕狂

經過整個舞臺的燈火

比較起來,木馬樂隊的故事比刺蝟更加的傳奇,如果說刺蝟樂隊是北京高校樂隊的衍生,那刺蝟就是從湖南的田埂中野蠻生長起來的傳奇。

木馬樂隊的成員是醫生、詩人和火車司機的兒子。」這是當年木馬樂隊發行《木馬》這張專輯的時候,沒錢沒名氣,主唱謝強自己寫的文案,如今卻也是最廣為流傳的一句。

圖源:刺蝟樂隊 表演現場

謝強出生在一個鐵路職工家庭,初衷畢業的時候父親就想讓他子承父業去學習開火車,但是謝強覺得這和自己在電影中看到的生活差距太大,他跑去學了畫畫。

因為在《通俗歌曲》上看到了北京迷笛音樂學校的招生簡章,17歲的謝強自己打工掙了點錢來到北京闖蕩。那是1995年的北京,三環都顯得空蕩蕩的。

年少風發的木馬

在北京和長沙之間,謝強開始來回遊走,1997年他和曹操、胡湖一起在長沙閉關創作了一段時間。

那段創作中間隔著一個春節,回到長沙的謝強被身邊親戚們打麻將、抽菸和嚼檳榔的烏煙瘴氣環繞著,大年初一,謝強自己回到了空無一人的迷笛音樂學校。

90年代的北京迷笛音樂學校

在準備獨自一人開始繼續創作的時候,謝強在京客隆超市買了速溶咖啡、可口可樂,還有一隻看起來質量不錯的玻璃杯。

「謝強回憶,那隻玻璃杯在北京普通的家庭眼中可能就是尋常物件,但在那間空空蕩蕩的放映室裡,咖啡和玻璃杯卻支撐著謝強的藝術信仰。

一點點精心營造的生活細節,讓謝強覺得生活裡還有值得追求的東西。那時的他覺得自己雖然是一個難民,卻也是藝術的難民。謝強在放映室裡待了一個月,安安靜靜地寫完了《木馬》中所有的歌詞。」

專輯《木馬》

這張專輯打出了木馬樂隊的特色,現實題材的夢幻演繹,風格是陰鬱的哥特風,藝術氣息濃厚。他們變得小有名氣,不變的是,木馬樂隊依然窮困潦倒,接不到演出。

隨著EP《Yellow Star》的發行,木馬開始被罵,因為大家覺得他們的音樂太流行化。隨後胡湖退出去了拉薩,新鼓手李元加入,曹操也在後續離隊,整個樂隊分崩離析。後來的《絲絨公路》又被批評「背叛搖滾」。「搖滾到底有什麼好背叛的呢?」

再之後,謝強開始輾轉做起了獨立音樂,活躍在北京以School酒吧為核心的搖滾圈內。「2018 年,木馬樂隊成立二十周年之際,謝強創作了一首單曲《舊城之王》。」他說:「這首歌我寫了二十年」。

假如看完這本書中關於木馬的故事,我們才能更懂得《舊城之王》這首歌的絕妙!

往昔已混沌,明日未思量」

「時代很潦草,不太關心了……」

過去沒有被偏激言辭打敗的謝強,寫下了 「星崩月裂,充耳不聞,人們都在浪費,也沒有他媽什麼力量」這樣的句子。

這是謝強對於二十餘年搖滾生涯的最好詮釋啊!

圖源:《樂隊的夏天》劇照

三、Joyside樂隊

回來了,浪漫心碎的夜晚復活了

Joyside 在《樂夏》中出場的時候,已經入座的樂隊們直呼「地下搖滾之王回來了!」

但是滿屏的彈幕飛起「什麼搖滾之王?沒聽過啊!」

10多年前,在Joyside奔赴香港的巡演中,紀錄片《破碎》記錄了一個特別的時刻,吳彥祖分享了自己觀看演出的感受。他說:「香港沒有那種音樂,音樂的環境比較無聊點,所以他們能夠來非常好。」有傳聞說,吳彥祖當時想到舞臺後臺認識主唱邊遠,但是被拒絕了……也不知道邊遠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看起來Joyside是中國搖滾文化中繞不過去的一個傳奇樂隊,但曾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Joyside 樂隊現場

Joyside成名於2003年的迷笛音樂節,他們登場的時候整個觀眾區域都沸騰了。

「樂評人顏峻也不吝讚美之詞:「Joyside,記住這個名字。迷笛音樂節最美妙的高潮屬於 Joyside,新一代北京朋克的驕傲。」

樂隊中的主唱邊遠來自新疆,劉耗(昊)是貝斯手,因為《隱秘的角落》被大家熟知的辛爽是第一任吉他手。後來,鼓手關錚和吉他手劉虹位加入後,這個樂隊才有了穩定的陣容。

70年代的迷幻搖滾樂對他們的影響很大,在舞臺上他們的藝術性永遠混雜著「混蛋」和「抒情」,像極了「最招人煩的酒鬼」。

2006年,美國的金融專家麥可· 佩蒂斯在五道口的藍旗營創立了「D22 俱樂部」,為當時的音樂文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2007年他成立了「兵馬司唱片」這個獨立音樂廠牌,籤約了Carsick Cars等樂隊,構建了北京新一代搖滾音樂人的精神庇護所和共同家園。

Joyside永遠是D22俱樂部最耀眼的樂隊!盤尼西林、後海大鯊魚、刺蝟樂隊的石璐等,都是Joyside的粉絲。

如果說大部分的藝術都來源於生活,Joyside的生活在最初的時候總是醉醺醺的,有時候在舞臺上激情地唱到結束都很困難。2008年前後,在全國巡演的時候,他們的生活非常的「不明星」,甚至讓人覺得可憐。

大家四處窩在破亂的屋子裡,走過各種仿佛沾著一層油膩的舊城區,搖搖晃晃地在蒼蠅館子解決溫飽問題,奔波在不同的小的表演場地。

在這一切的混亂生活中,只有啤酒瓶子是片刻的、明確的能夠帶來快樂的存在。

紀錄片《北京浪花》劇照

《太空浪子》是Joyside在《樂夏》亮相的歌曲,邊遠還有一件「太空浪子」的T恤上面寫著一句話「人生在世就是要隨波逐流」。很難想像,這幫人在臺上唱著「你是宇宙的唯一,我要同你一去不返」,這樣的甜美和浪漫和他們一開始的朋克完全不搭邊。

郭小寒在評價Joyside的時候說:「他們用混亂破碎表達愛,用甜美浪漫表達絕望。」一切正如《The Last Song for the Endless Party》歌詞中唱到的「這是這場永不停息派對的終曲,這是我獻上的最後一曲」。

2009年的時候,Joyside宣布解體。此後,邊遠依然混跡在搖滾圈,劉耗則成立了School酒吧,這是中國搖滾文化的另一個重要地標。

2019年,經過了10年的輾轉,Joyside在愚人節那天宣布重組。

「搖滾樂似乎又回來了,而且正值壯年」。

END

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感慨「看看別人的青春」,這或許就是音樂最無窮的魅力。它能夠帶你回到一個現場,一個無數人不屈服,掙扎著想要表達自己的現場。這就是搖滾的魅力。

《生而搖滾》目錄頁:

感性世界

理性閱讀

歡迎關注「中信出版深閱讀」

相關焦點

  • 《樂夏》是在對整個中國音樂市場的透支嗎?
    ,壟斷行業,導致沒上過《樂夏》的音樂人以後的路會更加艱難。而搖滾商業化真香的「打臉」故事,還要從19年說起。01.2019年,《樂夏1》的演出中出現了個小插曲,新褲子的主唱彭磊在節目中透露,他打電話讓後海大鯊魚的吉他手曹璞來幫忙,被一口回絕。曹璞的話語很決絕,「我們樂隊打死堅決不上任何綜藝節目!」
  • 假如沒有參加《樂夏2》,五條人有可能紅透整個中國樂壇嗎?
    7月底《樂夏2》剛開播,五條人便在首次演出中「臨場改歌」:上臺後突然「自作主張」將原本預定要演出的曲目《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改為另一首《道山靚仔》,一時間燈光道具音響各部門都未能跟上,主持人也面露問號。演出完後的對答環節裡,仁科與阿茂的隨性表現,面對主持人與聽眾的幽默自嘲,也震撼全場,令其一時成為樂夏舞臺絕對主角。
  • 水木年華、後海等樂隊加盟《樂夏2》開播 黑馬福祿壽創作故事曝光
    她們用迷人的呢喃帶來《樂夏2》的首秀,唱出獨具味道原創歌曲《玉珍》,搭配上管弦樂和電子樂,新潮又復古,律動中又帶著典雅。如果你對她們還不夠了解,荔枝新聞連線「福祿壽」樂隊,揭秘搖滾女孩們的創作故事和生活日常。
  • 選秀「老臘肉」蔡維澤、白舉綱、劉忻再戰《樂夏2》,驚喜更多還是...
    2005年悄然解散,14年後,達達樂隊在成都仙人掌音樂節重組。 木馬也解散了近10年,主唱木瑪,曾經輝煌的搖滾地下之王,聽他唱歌和說話,會不自覺想起海龜先生的主唱李紅旗。《舊城之王》被一眾媒體票選為《樂夏2》首期之最。
  • 搖滾樂壇的女歌手羅琦、姜昕,斯琴格日樂
    中國搖滾樂興起於80年代初,1986年崔健以一首《一無所有》喊出了中國搖滾第一聲。90年代中國搖滾樂壇開始出現女歌手,90年代中期中國搖滾樂到達巔峰。(1985年的崔健。)搖滾樂是一個男性的世界,從誕生以後就少見女歌手;搖滾樂充滿著力量,最直接的情感表達,需要最直接的嘶吼,與女性的角色產生了錯位。
  • 批水木年華油膩、懟白舉綱不搖滾,《樂夏》專業樂迷到底專不專業?
    總體來看,這些爭議的言論都有一個特點,它並不指向樂隊的音樂表演本身,而是指向樂隊成員的個人特徵,水木年華的油膩,白舉綱是選秀歌手出生是好孩子、瞎玩搖滾沒有核。 這些言論表現除了表現出所謂專業樂評人的偏見,完全看不見他們的專業素養。 在比賽結束的第二天,汪峰也發布微博發表自己的看法。
  • 《樂夏》結束後的第37天,刺蝟樂隊憑新歌再次刷屏朋友圈
    樂夏才結束一個多月,刺蝟的代言和巡演已遠遠超出我們想像,近一個月內僅僅是果醬君聽說的音樂節,就有5場。09.07星巢音樂節,09.13耳立音樂節,10.04森林音樂節,10.05潮音樂節,10.19幸福現場。
  • 這檔19年前的樂隊節目比《樂夏》還躁,可惜冠軍已經解散了
    為了可以幫大家緩解情緒,我終於在B站找到了一部19年前的、可以跟如今《樂夏》媲美的、樂隊比賽視頻——搖滾生力軍樂隊大賽。2001年,由北京文藝臺等四家電臺聯合主辦的「搖滾生力軍」樂隊大賽的決賽,正式拉開帷幕。
  • 《樂夏3》提上日程,這些寶藏樂隊的機會終於來了!?
    其實,節目單的排布一般按照首期開播的日子計算,所以假如《樂夏3》在6月底上線的話,兩個「爆料」就可以完美吻合。 所以莉莉安大膽推測: 《樂夏3》的上線時間大概率是在明年6月下旬。 而隨著《樂夏3》開播時間被「定檔」,關於樂隊嘉賓的話題自然是隨之而來。
  • 《樂夏2》火了,「五條人」火了,你絕對想不到,它們也火了
    今年的《樂夏2》可以說是十分有看點,既有中國獨立音樂圈領頭老牌樂隊【野孩子樂隊】,也有成立時間不足一年的【Mandarin樂隊】,還有眾多70、80後們的青春回憶【水木年華】,參賽的三十三支樂隊各具特色,風格多元、陣容豪華!
  • 貴圈|上《樂夏》後身價飛漲 盤尼西林樂隊主唱:罵我的人大多是嫉妒
    小樂眼中搖滾明星之所以迷人,不單單是因為音樂,也包括離經叛道的生活做派,它們是一體的,都要突破束縛。可惜那是半個世紀前的故事了,那樣的日子早已不復存在。小樂卻還堅持著活在舊日想像裡,認真地做一個搖滾明星。每次惹事後,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徐你懂我吧」。老徐自然懂。
  • 在《樂夏2》被輪番「羞辱」後他怒了:別對我指指點點!
    莉莉安對音樂上的鄙視鏈感觸最深的是今年《樂夏2》上,專業樂迷給白日夢症候群樂隊的全場最低分。那一場,白日夢症候群僅拿到專業樂迷2票支持,意味著只有一人給他們投了票。但白舉綱似乎不以為意,為了樂隊,為了自己喜歡的重型搖滾,他可以犧牲掉那些在別人眼裡求之不得的名利。即使如此,在追逐搖滾夢的這條路上,他依然遭受眾多非議。
  • 與《樂夏》的樂隊一起Funky
    與《樂夏》的樂隊一起Funky 2020-11-27 2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會不會披星戴月來我夢裡——樂夏2第一期
    先來回顧下成功出圈的第一季《樂夏》第一季雖然算不上爆火,但至少達到了出圈效果,那陣子大家都在討論搖滾樂是啥、討論八零九零年代、討論爹媽聽的歌、討論搖滾圈第一迷妹周迅(噗)、討論「搖滾是一種態度」……算不上熱搜霸榜,但是小範圍刷屏,許多樂隊也開始進入大眾視野——媒體幾乎都在報導,雜誌大片拍了一輪又一輪,商演邀約不斷,連豆瓣塵封已久的月亮組(給他們燒柱香),也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活力
  • 我們跟《樂夏1》的樂隊聊了聊,第二季誰才是「梗王」
    刺蝟樂隊《樂夏1》結束後刺蝟名聲大噪。如果擁有內地最強女鼓手還不足以讓他們成為黑馬,隊裡還有一位洗澡次數與才華成反比的主唱,創造了年度最出圈歌詞:"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樂夏2》刺蝟以評委身份重回現場,並作為"搖滾練習生"前輩給出了自己的見解。縱相新聞:對第二季參賽樂隊有什麼提醒?刺蝟樂隊:鏡頭前做你自己就是最牛的,掌控舞臺便能凌駕一切。縱相新聞:覺得哪支樂隊在節目裡最有"綜藝感"?
  • 《樂夏2》高冷重塑接棒五條人成笑點擔當,狂傲背後的硬核實力
    去年夏天首播的《樂夏1》,無疑是一檔成功的高品質音樂綜藝。31支樂隊,從5月嗨到8月,徹底喚醒了在生活的苟且中逐漸遺忘「詩和遠方」的觀眾。那些深埋在記憶深處有關搖滾黃金年代的回憶,被帶著強烈衝擊感的音樂重新點燃。
  • 深圳讀書月·搖滾之夜:你要如何,搖滾就如何!
    在對談結束後的B10現場,大七樂團、右側合流樂隊和無高潮樂隊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出。經過了多年的經驗累積,她出版了這本講述中國搖滾文化故事的《生而搖滾》。從「紅磡」之後到《樂夏》之前,中國的搖滾樂究竟發生了哪些流變,這正是這本書試圖回答的問題。正如郭小寒所強調的,「所有熱愛都不會浪費」。
  • 「樂夏2」中被淘汰 HAYA樂團:只是一段旅程
    所以,當HAYA樂團出現在「樂夏2」舞臺上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當中。「一開始,我和塔娜並沒有太多關注這個節目,只專注於自己的音樂範圍。」談及參與這檔綜藝節目的初衷時,全勝坦言,對《樂隊的夏天》並不了解,他和塔娜甚至一度以為,這是屬於搖滾樂團的世界。  「《樂隊的夏天》對我們而言的一個挑戰是,我們是其中唯一的音樂類型,沒有歸屬感。我們對待舞臺的狀態,也和別人不太一樣。
  • 中國搖滾獻禮:搖滾中的108將!
    (水滸英雄不分排名)金毛犬:段景住搖滾樂手:周曉明段景住在《水滸》中出現的場景並不算多,在記錄中對於段景住的評價也僅僅是一個「偷馬賊」。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周曉明的名字,但是他曾是崔健第一支樂隊「七合板」樂隊中的一員,現在崔健早已被譽為搖滾教父,最開始樂隊的其他成員也早已成為了中國搖滾的中堅力量,至此除了崔健之外,他們也是中國搖滾的先鋒者,與領路人。
  • 《樂夏2》剛開播就神仙打架,這350天果然沒白等
    千呼萬喚始出來,《樂夏2》終於開播了,「小夏」已然成為了「小秋」。距離上一季樂夏結束,到今天為止已經350天,如今又可以躁起來了! 本以為上一季的陣容就夠牛的了,但是這一季又讓我對「神仙打架」這個概念,有了新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