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是「南蠻之地」,現在被認作是「邊疆的內地」,爨文化的發祥地,曲靖的民族風情是怎麼樣的?
別說是外省人,在大多數曲靖人看來,自身及周邊的人,大都是漢族,在曲靖,感覺離少數民族很遠,曲靖是和民族不怎麼掛鏈得上,基本沒有什麼民族文化風情。
楚雄的彝族,大理的白族,麗江的納西族,怒江的傈傈族,版納的傣族,那些叫得出名的地方和民族風情,才是大雲南的民族風情代表。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曲靖是滇黔鎖鑰,自古就是民族文化融合交互的地方, 歷史上的漢族移民入滇,第一站都是在曲靖,曲靖的民族分布呈現出典型的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某種程度上甚 至可以說是中國民族分布特點的一個縮影。
雖然看起來,曲靖的少數民族佔比低,但是絕對數卻遠超其他地州的人數。
在歷史的演變中,經過無數代的文化交流融合,別說是曲靖世居的少數民族,就是曲靖的漢族,也呈現自己獨特的民族特點,曲靖境內的8個少數民族建制鄉,更是具備不一樣的民族風情。
曲靖的8個民族鄉,分別是富源縣古敢水族鄉、師宗縣五龍壯族鄉、師宗縣高良壯族苗族瑤族鄉、師宗縣龍慶彝族壯族鄉、羅平縣舊屋基彝族鄉、羅平長底布依族鄉、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會澤縣新街回族鄉。
富源古敢水族鄉,是雲南省唯一的水族行政建制鄉,古敢意為菁林中有水。
古敢水族鄉位於曲靖富源縣東南部,與貴州省興義市接壤,民俗節慶有端節、祭龍節。獨特的服飾文化,也是古敢水族的一大特色!
師宗縣的五龍河畔,除了有美麗的河谷田園風光,還有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和工藝品,別具風味的美食和浪漫奇特的節慶婚俗。
羅平的民族文化,集中濃鬱,這些少數民族同胞,都有自己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和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特別是節慶文化,在農曆的「二月二」「三月三」,更是民族文化的大舞臺。
整體來說,曲靖的少數民族文化和風情,因和漢族融合交互更多,有了一定程度的相互融合發展,但是,他們的「生命信仰」和「生活崇拜」,其實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少數民族同胞的「生命信仰」,簡單來說,就是他們自然本真的自然崇拜,對祖先的崇拜,對「山神」「水神」「火神」等的敬畏,這些民俗,體現著對生活,對天人合一的樸素。
反映在生活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們的「酒文化」。
漢族的酒文化,大體不外乎酒場為生意名利場,「煙搭橋酒開路」,喝酒就是一場戰鬥;或者用酒排遣寂寞空虛,在酒中滿足那些幻想和臆想。
少數民族同胞,以酒為媒介,用酒對酒當歌,抒發對生活的熱愛,演變出來的祝酒歌、祝酒詞、酒文化,大體都是讚美珍貴的生命和真摯的感情。
這就是為什麼少數民族,喝了酒要唱歌跳舞,載歌載舞;漢族人喝了酒,要不吹牛逼,要不去桑拿足療。
曲靖的民族文化,因為曲靖的整體旅遊推介力度不夠,所以知名度不是很高,但是,就曲靖地區的公園廣場上,大都中老年人最喜歡看和參與的就是「山歌對唱」,這一點來說,曲靖的民族文化,市場潛力其實蠻大的。
就像曲靖獨有的水族青年男女的「趕表」、「走寨」,以「即興編詞對歌」的方式,表達追求美好的愛情和生活;師宗五龍河畔壯家兒女的「浪哨」高腔和「三月三」民俗文化節;羅平布依族男女的「鬧水」習俗與「二月二」歌會,馬龍、宣威、霑益、師宗苗族同胞的笙望舞、「花山節」,霑益回族的「開齋節」與「傳油香」,陸良撒尼人(彝族支系)的大三弦與土風舞。其實,都令人流連忘返。
這些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原始壯美,多姿多態,神奇美妙。
生活,需要儀式感,才能串起平淡的流年,姑且不說宣威的火腿好富源的大河烏豬,酸甜苦辣鹹五味中排第一的富源酸菜,羅平油菜的泡菜,但就布依族的五色米飯來說,何嘗不就是對生活最好的詮釋。
大隱隱於世,大美在平常,彩雲之南看曲靖,曲靖有大美,有善良的民族、美麗的山川河流、可口的美食,溫涼的氣候,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民族文化、便捷的交通。
曲靖的熱土上,孕育的獨特民族文化,曲靖的民族風情,等著我們去發現和發掘。歡迎分享交流你所知道的獨特的民族民俗文化,她們不應該湮滅在歷史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