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初的這個時間階段,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電子遊戲這種新興娛樂產業隨之蓬勃而起。這種極具創造力與交互性的藝術為人類思想的表達和傳播提供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舞臺,因此人們特別願意將現實生活中無法付諸實踐的東西,通過遊戲的方式展現出來。
從利用蜂鳴器與電子噪音到現在高超的音效採樣技術,從雅達利、FC時代的低解析度像素,到現在動輒4K的遊戲畫面,在短短的四十年間,電子遊戲在一代又一代遊戲人的努力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很多遊戲的誕生本身,就見證了遊戲工藝在各個方面的突破性成就,成為了遊戲歷史發展的裡程碑。
締造FC霸權時代——《超級馬裡奧》
20世紀80年代初,任天堂本打算設計一款以風靡美國的卡通形象「大力水手」為主角的街機遊戲,但由於版權未能談妥,任天堂只好將遊戲內的角色全部換掉,而這一舉動,讓這個頭戴紅帽子,身穿藍色背帶褲的水管工「馬裡奧大叔」登上了歷史舞臺。
馬裡奧作為主角的第一部遊戲《超級馬裡奧》是一個具有跨時代意義的作品,在《超級馬裡奧》出現之後,遊戲才擁有了「加速」、「跳躍」等操作模式以及向右移動鏡頭的視角。可以說,《超級馬裡奧》創造性的定義了「平臺跳躍」這個遊戲類型,為《奧日與黑暗森林》、《空洞騎士》等一系列遊戲開創了先河。
《超級馬裡奧》這款遊戲和馬裡奧這個角色一起,創造了一個全盛的遊戲帝國,同時也締造了FC的霸權時代,為任天堂之後的一系列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水管工馬裡奧陪伴了許許多多70、80、90後的童年,馬裡奧這一形象甚至突破了遊戲行業,在動畫、廣告、電影等領域都有很大的建樹,水管工的形象已然深入人心。
諾基亞的寵兒——《貪吃蛇》
上世紀90年代,依靠著紮實的手機硬體基礎,諾基亞在通信界叱吒風雲。除了自家產品優秀的品質之外,諾基亞的王者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貪吃蛇》的成功,這個遊戲向世人證明:手機也可以成為一個很棒的遊戲平臺。
在諾基亞手機早期的黃綠色屏幕上,玩家需要操控一條蛇上下左右移動尋覓食物,隨著吞下的食物越多,蛇的身體也逐漸變長,當蛇的頭部觸及牆壁或自身身體之時,遊戲便宣告結束。
貪食蛇開創了手機遊戲成功的先河,當時,即便是任天堂也不得不承認FC系列遊戲機的地位受到了挑戰。直到今天為止,貪吃蛇及其衍生作品依然層出不窮。
銷量王者——《俄羅斯方塊》
1.7億是個什麼概念呢?它可以是一名NBA巨星的頂薪合同,可以是一部賀歲電影的首周票房,或者是《俄羅斯方塊》的銷售數量!
據不完全統計,自誕生35年以來,《俄羅斯方塊》在各個遊戲平臺上總計已經賣出1.7億份,這還僅僅是統計了正式授權的遊戲版本,如果算上盜版,那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5億。
同時,《俄羅斯方塊》已經不單單限於一部遊戲作品,簡單的操作和拓展性極強的玩法使《俄羅斯方塊》本身逐漸成為了一種遊戲類型。在此基礎上,大量「俄羅斯方塊like」的遊戲例如《Tricky Tower》以及近日大火的《俄羅斯方塊99》等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帶給了玩家更豐富的遊戲體驗。
網遊時代領跑者——《魔獸世界》
《魔獸世界》以其豐富的遊戲界面、簡單但多樣的遊戲設置,吸引了許多熱愛RPG遊戲的玩家,讓「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MMORPG)「的概念深入人心。
二十世紀末,單機遊戲的聯機模式逐漸難以滿足玩家的要求,網路遊戲開始普及,但一直沒有一款遊戲能夠站穩腳跟。直到2004年《魔獸世界》的發布,它以橫掃之勢開啟了網遊新時代,迅速擁有了自己的玩家群體並風靡全球。
《魔獸世界》不僅有著豐富的遊戲系統以及多變的玩法,更為人稱道的是融合了各種神話傳說以及映射現實世界歷史的宏大世界觀設定與遊戲劇情。泰坦與古神的爭鬥,聯盟與部落的宿怨,在艾澤拉斯大陸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牽動人心。魔獸玩家們最幸福的,就是因為接觸了這款遊戲之後,他們比別人多了一個能讓自己傾注感情的「世界」。
就其影響力來說,《魔獸世界》可以算得上是MMORPG遊戲的領跑者,《魔獸世界》及其衍生作品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它不僅有眾多的國際賽事和衍生產品,魔獸文化甚至還輻射到了社會各個領域,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切客觀存在的事物都存在一段不可忽視的歷史,它對該事物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遊戲亦然。
在短暫的四十年時光裡,遊戲不斷從自身的歷史中汲取養料,並吸收融合其他的藝術形式,在玩法、畫面等方面不斷創新,達到了目前令人驚嘆的程度。
衷心希望,再過四十年,等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段歷史的時候,也能發出如此的感慨。
圖片源自網絡
近期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