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

2020-12-14 專注體驗的昊澤君

沉錨效應,心理學名詞,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而用一個限定性的詞語或規定作行為導向,達成行為效果的心理效應,被稱為沉錨效應。

人們在平時生活與消費決策中,習慣於根據某一個初步的資料來預測評估事件。對某一特定對象作出評估或者預測會選定一個起始點或者參考點,並且通過可能獲得的反饋來調整自己初始時刻的決策。善用「沉錨效應」,可以輕鬆引導消費者認知。

效應

有個耳熟能詳的例子,說的是兩家賣粥的小店,每天顧客的數量和服務質量都差不多,但是結算的時候,總是一家粥店的銷售額是高於另一家。究其緣由就是效益好的那家粥店為客人裝好粥後,總問「加一個雞蛋還是兩個」,而另一家粥店的服務員總問「加不加雞蛋」;加不加和加多少是兩個不同考慮點的問題,當然答案自然也不同。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第一家粥店善用沉錨效應,不知不覺的多賣了雞蛋,增加了銷售額。

如果一個產品功能強大,質量超群,如果被放在一個不起眼的位置,與價格低廉的產品放在一起,那麼消費者便不會認定它是一個好產品。國際品牌歐萊雅深諳這點,它不斷地在機場和高端百貨商店拓展自己的零售店,與名牌們比鄰而居。這樣充分運用「沉錨效應」的結果就是一方面歐萊雅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了一個高端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它又具備了相當的價格優勢。

研究表明,在實際生活與決策過程中,人們習慣於用這種先沉錨、後調整的策略來解決那些需要被估計和猜測的問題。早在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阿莫斯·特維斯基和丹尼爾·卡尼曼就在該領域進行了關於沉錨效應的一系列研究,發現其在經濟領域的一系列偏差。卡尼曼也正是由於將這種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與經濟學融合在一起,因而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有關不確定情形下人們如何做出判斷和進行決策方面

1973年,「珍珠大王」薩爾瓦多·阿薩爾在法國聖特羅佩認識了讓·布魯耶,布魯耶跟阿薩爾介紹了當地的特產:黑邊牡蠣-珠母貝。這些牡蠣裡面盛產一種黑珍珠,當時黑珍珠還沒有什麼市場,布魯耶邀請阿薩爾合夥開發這一產品,合作採集黑珍珠到世界市場上銷售,後來阿薩爾把改良後的黑珍珠產品介紹給了一位珠寶商人的老朋友,這位珠寶商人答應把黑珍珠放在美國紐約的第五大道珠寶店櫥窗裡展示,並且標上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同時,阿薩爾在數家影響力廣泛的雜誌上連續登載了整版的廣告,廣告裡的黑珍珠令人陶醉。 就這樣,一件原本不起眼的黑珍珠產品就這樣變成了紐約商賈名流爭相購買的明星產品,而價格就是以珠寶商人錨定的價格起。

可見,人們一旦以某一價格購買了某一產品,其消費認知就會為這一價格所「錨定」,而成為其「記憶」錨,並習慣於該價格,為其所牽引,這就是「沉錨效應」的關鍵所在。

相關焦點

  • 【交易哲學】衝破沉錨效應,放棄你原來對世界的成見
    心理學中,有個著名的沉錨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或某事做出判斷時,最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所支配,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會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牢牢把人們的思想固定下來,造成決策時先入為主的心理效應,從而形成思維定式。 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定式,的確是件很困難的事。
  • Long Tail Effect 長尾效應
    Long Tail Effect 長尾效應「Long tail effect」 is a term used a more and more with the retail landscape’s transformation by the Internet.
  • Side effect? 負面效應
    Reader question: Please explain 「side effect of Trumpism」, as in: A side effect of Trumpism is that fewer
  • The 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應受幣圈熱捧
    由美國ButterflyiQ團隊開發的去中心化動態感知交易平臺Thebutterflyeffect「蝴蝶效應」,於2020年07月28日正式進入亞太市場並開放註冊。蝴蝶效應擁有最公平、最科學的交易機制,具備最安全、最透明的技術架構,其創新的動態感知技術和多場景融合、多功能延展的底層技術架構,收穫了全球各路資本以及各大社區的青睞和熱捧。
  • 霍桑效應 (Hawthorne Effect)
    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比如讓員工將自己心中的不滿發洩出來;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霍桑效應的基本條件是,重要的工作環境屬性能夠被大量捕獲,沒有暗藏的或隱晦的信息。
  • 雙語:各種"效應" 的英文怎麼說?
    效應」的原義是「物理的或化學的作用所產生的效果」,也可泛指「某個人物的言行或某種事物的發生和發展在社會上所引起的反應或效果」。英語的對應詞是effect。自然界和人間社會存在各式各樣的效應。其中「溫室效應」 (green-house effect)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大氣保溫效應,與地球變暖(global warming)有關。例如:   1.
  • 快被effect 和 affect 的用法區別整蒙了
    一、effect 是名詞,意思多的幾乎雙手都數不過來,例如:1、意為」效應,影響,結果「,相當於 outcome 和 consequence,例如:Despite her ordeal, sheAdd a scarf for a casual effect.再圍上一條圍巾以顯得隨便些。
  • 集聚效應是什麼
    2020-05-20 15:53 集聚效應(英文名稱:Combined effect),是指各種產業和經濟活動在空間上集中產生的經濟效果以及吸引經濟活動向一定地區靠近的向心力,是導致城市形成和不斷擴大的基本因素。
  • 英語to the effect that 的用法
    英語中,詞組 to the effect that 是一個很有用的表達方式,意思是「大意是;以便」。這個詞組的兩個意思都很常用,我們在閱讀中應加以區分。今天我們通過例句來學習一下這個詞組的用法。例句1:He spoke to the effect that we should go with him.他說話的大意是我們應該與他一起走。
  • 元分析: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
    兩種常用見的元分析統計模型:固定效應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在固定效應模型下,我們假定在納入分析的所有研究存在一個真實的效應量,並且觀察效應量的所有差異均歸因於取樣誤差。雖然我們遵循將其稱為固定效應模型的做法,但更具描述性的術語將是共同效應模型(common-effect model)。
  • U形系列效應
    小王是一名初三的學生,學習勤奮,刻苦,可是,對於背書卻有著很大的牴觸,所以在語文,英語,歷史,政治,這些文科性的科目上很是頭疼,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王背書如此不好呢,班主任劉老師,和小王同學溝通後,發現,其實小王同學是背書方法有一定的問題,這裡就要說到心理學中非常有名的系列位置效應
  • 詞義辨析:effect與affect的比較
    前言:effect與affect在英語的日常應用中,對大部分小夥伴來說是個意思比較模糊的單詞,它們具體有什麼區別呢?跟著老師一起來看看吧。一.affect只能作動詞,意為「影響」。二.effect作名詞,意為「作用;影響」。例如:Does the music have an effect on your work?音樂對你的工作有影響嗎?
  • J NEUROSCI:解碼社會框架效應的神經機制
    這種由於問題表述(決策研究者稱為「框架」)的差異而引起的個人偏好或者選擇的變化,被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Rabin, 1998)。研究者們還進一步發現,我們可以細分出非社會(non-social framing effect)和社會框架效應(social framing effect),兩者在心理機制上可能是不一樣的(Ellingsen et al., 2012)。
  • 德羅斯特效應(組圖)
    【核心提示】德羅斯特效應(Droste effect)是遞歸的一種視覺形式,是指一張圖片的某個部分與整張圖片相同,如此產生無限循環。德羅斯特效應就好像是說,你拿著一面鏡子,然後再站在一面鏡子前面,讓兩面鏡子相對。你看到鏡子裡面的情景,是相同的,無限循環的。
  • affect 和 effect,你知道多少?
    像affect 和effect 便是一個例子,通俗的意義就是「影響」,那麼它們各自是怎樣影響的呢,跟隨筆者一起來看一看吧。一、意義:1. affectvt.情感;引起感情的因素2. effectn. 影響;效果;作用vt. 產生;達到目的在這裡我們主要講兩者共同的意義「影響」。
  • 《質量效應3(Mass Effect 3)》官方原聲OST
    《質量效應3(Mass Effect 3)》官方原聲OST 使用說明:Mass Effect 3Director - Casey HudsonMusic Direction
  • 詞彙辨析:affect和effect都是指影響,它們的區別在哪?
    我們知道affect和effect都有「影響」的意思,那這兩個詞到底應該怎麼用,有什麼區別呢?effecteffect常作名詞,它的英文意思是「result or consequence」。對於effect,我們常常能看到習語in effect和take effect。in effect的意思是「實際上;事實上」,相當於「in fact」。
  • 世界10大最著名的心理學效應——蘑菇效應
    蘑菇效應,指蘑菇長在陰暗的角落,得不到陽光,也沒有肥料,自生自滅,只有長到足夠高的時候才會開始被人關注,可此時它自己已經能夠接受陽光了。人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蘑菇效應」。
  • Google樹冠實驗室 AI智能分析市區綠化覆蓋率 改善城市熱島效應
    Google 成立樹冠實驗室 AI 人工智慧分析市區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問題Google樹冠實驗室藉由航空照片、近紅外線影像資料,配合人工智慧分析,確認城市各地區實際產生熱能,並且比對當前城市實際綠化情況,藉此釐清哪些地區必須增加綠化比例
  • 那些年我們踩過的「坑」:淺談數據收集的各種效應(Effect)
    比如以下的各種效應(Effect)就是大量的研究者從他們做調查的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人們可能會踩的「坑」,讓我們來了解一下。01首因效應(Primacy Effect)和近因效應(Recency Effect)首因效應指受訪者在面臨一組選項時,更傾向於選擇排列靠前的選項;近因效應正好相反,指受訪者在面臨一組選項時,更傾向於選擇排列靠後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