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
2020年的疫情,仿佛造物者對世界進行了一番清洗,將一切「停滯」了下來,於是,我問自己:「今年才畢業的你,還敢有什麼夢想?」
作為老二次元的日本島國,最近回溫了三部「宮崎駿的動漫」,其實筆者並不驚訝,畢竟只有老爺子的東西永遠是心中的不夜天。
宮崎駿的動漫,每個都是天馬行空的世界和天花亂墜的故事,也因如此,常常讓筆者感到流連忘返,也讓我願意相信夢想、愛和責任。
看他的作品,就好像在人類狹窄的後腦上開了一扇廣闊的天窗,讓人不由自主的相信夢想的力量,因為夢想的存在是藉以人與神比肩的理由。
宮崎駿與「夢想號」
部分資料來源於特別節目《永不結束之人宮崎駿》中
在日本東京郊外的一個小小的房間角落裡,一位「夢想大師」用自己的動漫為我們描繪了世界上最美好的部分,他頭髮花白,大把的白須長在臉上,臉上還帶著一個黑色的眼鏡,眼裡滿是笑意,總是慈祥而又溫暖地衝人微笑,讓人不禁想起了肯某基老爺爺。但是私底下的他卻是一個「暴君」,因為他對動漫有著極其完美的偏執,絕對不容許有半點的錯誤,大概也恰恰是這種完美主義,他的動漫才會無瑕地深入人心,走向全世界。
宮崎駿出生在1941年的日本東京,因為家族是飛機企業的緣故,他度過了一個相對舒適的童年生活,那時幼年的他身體十分不好,所以不能參與過多的運動,於是心思細膩的他便對靜坐的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也成為了自己終身的愛好。大抵喜歡繪畫的小孩,擁有異於常人的敏感度,所以幼年的他,司空見慣了大人世界的眾多令他不理解的行為,才引導他產生了更多關於人性的思考。
由於宮崎駿是家裡的次子,並不需要去繼承家業,所以從日本東京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畢業後,他選擇了一個自己最為喜愛的職業——動畫師。
他進入了東映動畫公司,從事了動畫師的工作,雖然做著最底層的工作,但只要是金子,他總是會發光的,在東映動畫一步步摸滾打爬之下,職位相對越來越高,他也已經有能力製作動畫了,可是道不同不相為謀,在他完成了東映的《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後,卻又跳槽去了蟲制動畫,在蟲制不久,他又轉去了最有映像,因為一直沒有投合自己心意想法的公司,兜兜轉轉之下,他終於決定自己創辦吉卜力工作室,這個「夢想號」啟航的地方,編制了陪伴我們70,80,90的動漫。
「夢想號」啟航
人生有多少個「五年」,每個「五年」又有多少個夏天,夏天仿佛是老爺子創作中永恆的治癒元素,於是,我們意識到到夏天和「夢想」這兩個詞,竟然是如此的貼切,這個季節原來是如此的適合夢想。
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夏天,1983年,宮崎駿執導原名《沙漠之民》的《風之谷》上映,此時的吉卜力工作室還在籌備階段,但是《風之谷》卻已經得到了最佳動畫短片等各類大獎。
可以說,這是宮崎駿的成名作,你可記得娜烏西卡的那架白色的滑翔機?那架載著宮崎駿夢想的滑翔機,也是由此出發,那架娜烏西卡的滑翔機,藉助了風之谷的風力,讓她飛舞在宮崎駿最愛的大自然裡面,雖然那裡殘陽如雪,土地斑駁,人心不堪。於是在《風之谷》的結尾,老爺子提出了一些發人深思的問題:人究竟可以怎樣活著?我們的欲望到底有多大?怎樣才能滿足?(宮崎駿對《風之谷》評價)
《風之谷》也讓宮崎駿與久石讓相識相知,伴隨著《遙遠的日子》這首悠揚的餘音,金色的藍衣少女為人類和王蟲進行了第一次的交流,為自然帶來了和諧的希望,世間雖然有惡,但同時也有愛。
1985年與高田勳、鈴木敏夫的吉卜力工作室創立後,便是老爺子真正「夢想號」啟航的時刻了。他在次年執導的《天空之城》,拿獎更是拿的手軟。真正有夢想的人,他的成功永遠都不會遲到。
《天空之城》起初被人很不看好,但是確實成為了日本史詩級的動漫,畢竟有久石讓的《伴隨著你》相伴,它一定不會差。
《天空之城》主要講的是來自Laputa的少女希達與想為父親正名的巴魯以及海盜、軍隊等一起去尋找天空之城的冒險故事,並且從Laputa的覆滅中,我們可以知道老爺子對戰爭的悲鳴與反對,主人公對拉普達的追尋過程,就像是我們為了追尋理想的過程,過程美好也擁有遺憾,我們會悲劇性地生活於這個世界上,但是我們仍然要憧憬以及追尋它!
宮崎駿1988年執導的《龍貓》,是真正意義上的一部有關夏天與童真的故事,清清的夏日,潺潺的河流,小小的動物,彎彎的植物......它們喚醒了我們成年人對過去的追憶,對自然,對親情,對動物,對一切一切的懷念,我們的心都被治癒了,於是,之前不久我們為宮崎駿的動漫補上了一張寄給童年的電影票。
在1989年《魔女宅急便》中,讓我看到了青春期的女孩在追尋夢想和希望獨立之時的堅強,後來,她成長了,終於她慢慢適應了這個社會,被社會所接納,看到那裡我想說我想爸爸媽媽了。
和1992《紅豬》所不同的是,筆者認為《紅豬》倒像是一部獻給成人的動漫,一個詛咒自己變成豬的人,如何真正的面對自己,保護所愛的人呢?那張豬的面孔,就是成年人的內心,是成年人尋找自我並且救贖自我的過程。
97年的大家對於《幽靈公主》應該並不會陌生,它是宮崎駿對人與自然問題的深層思考,這部動漫不是對人類破壞環境的指責,而是從人與自然之間無法解決的根本點出發的,通過人類這一面詢問:我們人類和自然究竟是否能和諧共處呢?
2001年執導的《千與千尋》是獻給孩子最偉大的作品,這是史上唯一獲金熊獎的動畫長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平凡的少女千尋因為意外來到了神的世界後,認識了白龍少年等一系列的朋友,同時為了讓爸爸媽媽不變成豬而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裡面有一句著名的臺詞:一旦被奪走了名字,就無法回家了。
我們身體成長了,不等同地認為我們心靈也成長了,其實,我們卻已經忘記了回家的路,也忘記了一切的初衷,不是嗎?
世界就是這麼殘酷,如果吃得太胖了,就會被殺掉,因為貪婪太大了,所以變得墮落,迷失了自己,最終一無所有。
2002年《貓的報恩》就像是1995年《側耳聆聽》的一個番外,就像青春路上的我們,不能徒勞地擁有夢想,除了夢想之外我們還必須去奮鬥,實現它。
如果說,天空之城既是一個飛行器,也是一座飛行的城市,那麼,「飛翔」永遠是老爺子作品永恆的話題,除了《天空之城》的飛行城市,還有他在2004年執導的《哈爾的移動城堡》那座會飛的城堡了。它是一部小說改編的動漫,是披著愛情面具的戰爭片。
這是童年的我最喜歡的一部動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講述了在戰爭前夕,帽子店的長女蘇菲,因為說話得罪了女巫,被突然變成了一個九十歲的老太婆,逃進了一座移動的城堡當清潔工,而後與把自己心臟賣給惡魔的哈爾相遇、相知和相愛的故事。
這是一部講述愛情的動漫,同時又渲染了戰爭的殘酷,悽厲而又唯美,讓我們知道,是善良而又勇敢的蘇菲用愛拯救了那個帥氣而又迷人的哈爾,愛可以拯救一切,甚至可以挽回和平。
2008年的《懸崖上的金魚姬》像一股清流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它是以海為主題,描寫了海的女兒波妞和人類朋友宗介的故事,整個故事又如同往期作品一般讓人意猶未盡,在呼籲大家保護大海,保護環境。
2013年執導《起風了》是他最後的長篇作品,之後他以「年齡不饒人」 宣布了退休,也在2014年11月8日榮獲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百度百科)。
總之,隻言片語是無法描述老爺子在動漫裡所想表達的東西,但是,老爺子「退隱」了7次,就算直到被疫情影響的現在,他還在製作自己的最後一部動漫,記得他向記者說過,這是送給自己即將出生的小孫子的禮物,他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堅持畫把它畫完。
聽到這裡,不免感覺到心酸與難過,但是,筆者由衷地希望老爺子永遠身體健康,無病無痛。也希望將「夢想」播撒在所有有夢想的人那裡,包括筆者自己。老爺子真的很辛苦了,一次又一次的出山,不僅是因為熱愛,更多的原因是我們年輕人的不合格吧。「夢想號」還在遠航,你究竟看到了嗎?
文/漫小萌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期內容到這就結束了,如果您還有其他的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