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從深圳回西安就被隔離,他們生活的如何,隔離期間都怎麼調節

2020-12-21 網易新聞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幾乎對所有人的生活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往年的這個時候早就到了開工的季節,但大多數人都只能在家裡進行著「自我隔離」,當然這也是為了自身的健康以及國家能夠更好的把控疫情,扼制其蔓延狀態。

空無一人的街道

因此,即使現在疫情已經出現了很多天持續下降的趨勢,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我們能夠做的還是保護好自己同時少讓家人操心,所以目前來說在家隔離還是最好的辦法。

很多人年前或者年後有計劃回家及返程的情況,但目前的情形也容不得出去亂跑,而在年前防控開始的階段,有些人也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第一時間做到自我隔離,因此很多城市也出臺了相關的對應措施,一是保護那些從外地回家的人們,二是防止大家再發生交叉感染的情況。而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進行強制隔離了。

而我的一位朋友,恰巧就是在這種狀態下被「強制隔離」了,我相信很多人也都和我一樣想更多的了解到「強制隔離」期間他們的生活狀態,好在如今擁有著便捷的移動互聯和發達的社交軟體,讓很多人都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其他人的生活狀態,也因此我們對於被隔離這件事情交流的也比較多,也讓我更加了解到疫情期間被「強制隔離」的人們的一些生活狀態。

為什麼被隔離?

要說到我朋友被隔離的原因,在這裡先簡單的交代一下前因後果:

我的這位朋友在深圳定居,他所在的公司在武漢有酒店業務,在疫情期間計劃將部分酒店捐贈給醫院用來做為隔離病房使用,而他這次來西安的目的也是處理相關的一些業務(要進入一去需要開一個通行證才可以順利進入)。

2月6日上午這位朋友從深圳到達西安鹹陽機場,從機場到西安時未順利進入,當天下午這位朋友去高新管委會開介紹信時,被問到從哪裡來時朋友說從深圳坐飛機到的西安,當時就被管委會的工作人員留住,隨後丈八街道辦聯繫了相關人員將他接走的。

之後我朋友被帶到一家豪字開頭名字的酒店,先量體溫,再做完信息登記後就安排了住宿,之後就有「指揮部」的人員給他打電話,告知他相關注意事項,並告知隔離時間費用全免。

隔離期間的生活如何

這是我朋友住的第一家酒店,據他自己說環境一般,不過這個時候也不是提要求的時候。

入住酒店當天的慰問信和午餐

在隔離期間裡,每天早、中、晚都有管家送餐。同時,為了方便大家的一些日常需求,如果想買什麼東西比如想叫外賣什麼的管家也會幫忙取,所有交流都是無接觸的,每天管家將當天的餐送到門口後按門鈴,隔離人員等管家走後再開門取餐。

因為第一家酒店離市區較近,可以叫外賣,這也緩解了隔離期間的無聊,我朋友買了幾瓶啤酒和一些花生,以方便度過晚上的時光。

隔離期間只能一個人喝酒

在這個酒店住了大約一周的時間後,他們被告知需要更換酒店,於是所有隔離人員三人一組坐著小車離開了原來的這家酒店,集體入住到另一家酒店。

新酒店相對之前那一家來說,要好的太多了,因此這時候很多隔離人員開玩笑的說「能申請延長隔離期嗎」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誰都不願意在這種環境下多待。進酒店同樣的需要先量體溫在辦理入住,這個酒店相對距離市區較為偏遠,所以為了方便大家交流以及解決人們的一些日常需求,也建了群方便所有人溝通。

新酒店的中廳

隔離期間如何自我調節

新酒店雖然環境好,但更多的人還是希望自己能夠安然無恙,儘早的能夠解除隔離回到家中。好在隔離期間所有人的心態還是很好的,基本上大家的交流也都比較愉快,沒有人有太多的悲觀情緒。而在隔離期間,不管環境再好,大家需要克服的最大的障礙就是寂寞,畢竟相當於一個人要度過十幾天的生活,而且這個時期是真的無人可以交流,好在還有手機能夠接觸到外界。

新酒店的住宿環境

而住酒店期間,每天除了正常的三餐,所有人還需要匯報自己的體溫,這一點十分關鍵,因為一旦出現問題,後果也是十分嚴重的,所有人之前的努力可能都會白費,因此雖然大家在交流的時候比較輕鬆,但更多的還是小心謹慎的同外界進行著為數不多的「接觸」。

每天匯報提問是必備工作之一

而為了打發無聊時間,隔離區的人們也都進行著各自的交流,我朋友因為隔離之前買了3箱啤酒,在換酒店的時候被另一個房間的小姐姐看到,小姐姐便私信了我朋友,希望用他的方便麵和我朋友換,這也算是以外的收穫吧,而大部分人也自發的開始約起了「王者榮耀」和「吃雞」即使很多以前不玩遊戲的人也開始了自己的「遊戲生涯」也難怪,畢竟這種情況下,遊戲是唯一能夠接觸到並且能夠打發時間的項目了。

同酒店無接觸以物易物

其他的一些信息

在我和他聊天的這幾天,發現他跟我提到的最多的就是「開黑」因為一個人住在那裡實在沒什麼事情可做,除了日常的和朋友聊聊天以及和家人視頻之外,更多的就是在遊戲裡尋找快樂和忘記時間了,而除了王者榮耀, 像什麼狼人殺、全民K歌也成了「隔友」門打發時間的最好的項目,甚至有人說這也算是一場變相的「聯誼會」了,只是在這個時期裡估計也沒多少人會有心情去真正的聯誼吧。

而在這裡接觸到的最多的就是一日三餐和消毒了,消毒幾乎是每日的必備工作,所有工作人員也都是「全方位」的隔離和登記,在非常時期,所有一線的工作人員都是值得尊敬的。而且為了照顧到所有人,工作人員也是在盡力滿足大家的需求,只是相對來說以目前的狀態,困難還是比較多的。不過好在基本都能克服,實在不好克服的也只能勸大家多擔待,不過這個過程確實是漫長而又繁瑣的。

當然,隔離期間除了三餐,也會送一些時令水果,一是能夠讓隔離者們定期換換口味,二也是讓大家能舒緩一下心情,也有很多人說了:「酒店環境再好,窗外景色再美,也不如在家待著舒服。」而群友之間的交流大多數還是集中在日常生活瑣事等方面,也可能是為了緩解這段時間來的心理壓力。

目前狀況

目前我的這位朋友還處於隔離期,但由於近期疫情的變化,我朋友這一批被隔離的夥伴們能否在14天後正常出來,目前也還不得而知,但能夠知道的是,我們大家都是一樣的,不管是在家隔離還是在酒店隔離,最主要的目的並非是「體驗生活」,更多的還是為了自己的健康以及對社會的負責。

在隔離期間,我朋友也和我聊了很多,他說他們這一批人也都理解這麼做的原因,也並沒有人有什麼太過激的反應,不過因為無法工作,很多人雖然還在隔離,但也已經開始為出去之後的生活再做打算了,大部分人都是保持樂觀的心態的,但是時間長了難免也會焦慮。

在這裡,也希望疫情能夠儘快結束,所有病人都能夠得到康復,也希望隔離者們都身體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集中隔離期間,我「裝修」了隔離酒店的浴室
    編者按:海外歸來全部需要集中隔離以後,14天隔離期如何度過?本以為這與世隔絕的14天剛好可以靜下心來做許多事,但實情卻是——許多人因為禁閉,因為焦慮,因為壓抑,反而什麼事都做不了,只能刷刷手機打發時間,藉此保持與外界的一絲牽連。
  • 德國留學生回西安實錄:回國前兩周居家隔離,一路戴口罩手套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家七口的德國滑雪愛好者,一地的滑雪器械等著託運,幾個人有說有笑,異國他鄉生活七年的閆肅理解卻不能苟同,也充滿擔憂。飛機上,他座位左側是過道,靠窗的是一位中國女子,他們中間的座位空著,和那位女子相同的是,閆肅和對方都戴著兩層醫用手套。兩個小時的航程中,唯一一次交流是身後的德國小哥徵求他同意,想拍一張他戴口罩的背影。
  • 深圳最新發布:香港「免隔離」通關需注意這些!
    最近符合條件的人士由深圳返香港可免隔離一度刷屏18日開始預約之後很快就被約滿了不過關於香港「回港易」計劃大家還有一些疑問完成港方入境手續後取消赴港行程需返回深圳的人員完成港方入境手續後,取消赴港行程需返回深圳的人員,如持有粵港雙方認可醫療機構出具的生成時間24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報告,將作為普通入境人員予以入境並實施14天隔離醫學觀察。如不持有,將不予入境。據了解,「回港易」計劃是香港方面推出的一項計劃,11月23日起正式施行。
  • 港媒:香港人為避疫情扎堆回內地,深圳大量隔離酒店爆滿
    他們一批共計60多人,分4組乘4輛中巴,從深圳灣口岸坐車數十分鐘後,到達福田維也納酒店,大量人員在酒店排隊等待辦理入住手續。他們要填寫身份信息、健康狀況等各種表格,掃二維碼進行信息追蹤,並且還要檢測血壓,高了不能入住。當他和孩子辦理好入住酒店時,已是凌晨1點多,花了8個多小時。港人王小姐為了避疫,帶著女兒回深圳居住。
  • 留學生回西安隔離住酒店老樓且收費高?後續這樣安排…
    近日#留學生曝光隔離酒店#這一話題引起了網友的關注這位留學生19日發帖稱:她18日回國後被隔離到西安唐城賓館,隔離費用一天420元,一次性支付14天隔離費共計5880元。她稱堅決服從指揮,但發現賓館環境差,衛生間很髒,床單有血漬…並且她認為,現在出現的問題就是,對這些留學生的隔離,網上出現了一面倒的趨勢,網民朋友不分緣由指責留學生,認為境外輸入全是留學生回國所導致,有這個所謂的全民指責來當盾牌,便出現了高收費亂安置的隔離方式。
  • 2020年香港入境深圳最新隔離政策(持續更新)
    2020年香港入境深圳最新隔離政策更新時間:11月25日最新隔離規定自2020年8月7日上午10時起,由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跨境貨車司機隔離規定:2020跨境貨車司機來深最新要求(8月8日6時起執行)深港互認隔離政策暫停:按廣東省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深圳市已暫停實施深港互認隔離醫學觀察政策,在香港完成強制檢疫14天隔離後24小時內入境來深人員,入境後需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請各位旅客朋友提前做好安排。
  • 「我很支持隔離醫學觀察」!90歲返境老人口述隔離生活
    以下是他們的口述:詹女士,懷孕32周「醫生為我單獨登記,還幫忙做了簡單產檢」3月27日,我從泰國飛到廣州,在廣州一所酒店進行隔離醫學觀察。我是孕婦,32周了,在隔離期間,酒店負責人和醫院的醫生都很照顧我。
  • 深圳確診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另有8例觀察病例在隔離治療
    患者為男性,66歲,現居深圳,2019年12月29日赴武漢探親,2020年1月3日出現發熱、乏力等症狀,1月4日返深後就診,1月11日轉至深圳市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專家研判,現已進入春運期間,正在迎來運輸高峰,人員大規模流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輸入深圳的風險將持續增加,但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 復工人員酒店隔離14天利國利民利已,如何收取費用成關鍵
    抗擊疫情是全國人民的頭等大事,特別是在目前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地為抗擊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流動人員自我隔離、集中隔離不僅僅是抗擊疫情的必要措施,也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確保所有人健康的重要保障,在這過程中,隔離人員無論是自我隔離還是集中隔離都付出了較大的經濟成本和巨大的精神壓力。
  • 克裡斯·埃文斯談隔離期間的生活
    疫情當前,大部分演藝人士都暫時歇業在家。有的人在家閒不住,時不時就會外出遛遛彎;有的人卻相當享受這種被迫宅家的生活。大家非常熟悉的克裡斯·埃文斯就是後者中的一員。近日,桃總接受了荷蘭一家刊物的採訪,分享了自己在家隔離期間的生活,推特上的一個名為cevanssweater的用戶將文章翻譯了成了英文。以下為節選。「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我的狗在花園裡或者廚房裡待著,我的狗顯然是個大贏家。我試著每天都保持一定的作息規律。
  • 隔離期間還拍電影,《沙贊》導演新片刷屏|百家故事
    隔離中的西方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本劇是「概念先行」的作品,但卻並沒有犯下「形式大於內容」的毛病。每一集都著眼於疫情隔離期間的人生瑣事,聚焦人內心的不安與心結。第一集中,一個陌生人打給梅,告訴她無論如何都不要喪失生活的勇氣。第二集中的羅素,用善意的謊言撫慰了父親,在一番攀談中與之和解。第三集中的醫生,主動分享了自己的心結,兩人從醫患變成朋友,在樂聲中隔屏共舞。
  • 留學生的14天隔離:倒著時差上課,帶著餘悸生活
    這是她從荷蘭回國,隔離的第12天。由於時差,上完網課已經是凌晨3點,她睡不著了。這一天可怎麼過呢?鬧鐘設在七點鐘。準時響。陳楠關上檯燈。為了省電,她晚上只開一個檯燈。雖然知道疫情期間不斷電,但她還是擔心,「這個房子不能在線上繳電費。」拉開窗簾,天亮了。她起來做飯,一般早上會做出一整天的飯。
  • 首批離鄂返京人員今天結束隔離,這14天他們過得怎麼樣?
    居家隔離期間,趕上熊師路的生日,他用一個小蛋糕給自己慶祝「給我發了一個體溫計,每天要向工作人員匯報體溫。我買的東西到了,和他們說一下,都會迅速送到門口,生活垃圾也由他們幫忙帶走。」熊師路坦言,居家隔離的日子不失為一段「不便中伴隨著寧靜」的特殊經歷。但對比之下,他還是更想有人在,「跟很多朋友、同事都好久沒見了,期待著大家能一起開心地聊聊天、吃吃飯。」隔離結束前一晚,黃若的妻子不斷詢問他想吃什麼。「確實想很多好吃的,烤串、烤鴨、海鮮都想吃。」
  • 現在返深還要隔離嗎?超詳細返深指南解答諸多問題
    選擇「居家登記」6、從境外回來抵達廣州機場再開車回深圳,算是從境外回深,還是從廣州回深?答:視為從境外回深。7、住在深圳隔三差五要去廣州辦事又當天往返的怎麼填寫?答:每次返回均需填寫深圳公安「防疫報備表」,便於政府部門掌握人員流動情況。8、填報期間若體溫有變化需要修改嗎?
  • 疫情居家隔離期間,看英國作家做些什麼?
    英國實行了居家隔離的規定,一起看看英國作家J.K.羅琳,朱利安.巴恩斯,珍妮特.溫特森,塞巴斯蒂安.巴裡在隔離期間做些什麼。一、J.K.羅琳代表作品《哈利·波特》居家隔離在家辦公期間,孩子的照管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 隔離期間,這位鋼琴家創作了一首特殊的音樂「情書」……
    劉驥首先演奏了自己改編的《我和我的祖國》,隨後他分享了《白衣天使的歌》:這是他作為一名境外回滬、體驗了隔離生活後的文藝工作者,為這些時代英雄們創作的特殊「情書」。劉驥一方面擔心大家是否歡迎從國外回來的人員,更擔心自己14天的隔離生活如何度過,「我特別忐忑——因為我幾乎每天都練琴,14天不練,手法肯定生疏了。」各種擔憂在落地的那一刻都消失不見了:第一次核酸檢測,劉驥體驗到了酸爽的「捅鼻子」,但是同樣的,穿著防護衣的大姐姐輕輕拍拍他的肩膀,給予他安慰。
  • 王力宏、成龍都來過!他們在上海這個地方隔離後,都豎起大拇指!
    王力宏、成龍都來過!他們在上海這個地方隔離後,都豎起大拇指!王力宏發微博稱隔離開始後有粉絲表示:隔離期間多更新微博好嗎?隔離期間他在幹嘛? 一起來看看練琴
  • 10部關於隔離的電影:隔離期間最能感同身受
    祝大家人人都身體健康,一起期待災情過後的大吃大喝。今天和大家推薦的幾部電影,都是關於災情突然來襲的時候,個體被迫的、或是自發主動的作出隔離行為。目的都是為了自我個體,或是更大範圍的人種族群的綿延。《隔離區》、《隔離區2:終點站》這是同一題材的兩部關聯的電影,都屬於對災難的未知而被迫隔離的故事。災難來襲,以女主為首的一干人等被隔離在狹小區域,各色人等從懵懂、恐慌、到人性的爆發,甚至分化出了人類社會中的三六九等。為了擺脫人性失控後的恐怖,女主唯有逃出升天,才發現災難下被隔離的真相。強烈推薦。
  • 外國明星如何居家隔離
    最近,由於新冠肺炎在國外的爆發,許多人開始在家隔離,這其中也包括了許多明星,他們紛紛通過社交媒體展現自己的隔離生活,有人直播做武漢熱乾麵,還有人發展「副業」,直播養雞?這位熱愛中國美食的「外國小夥」,還曾在自己的直播中怒懟種族歧視者,他的這段直播視頻被國內電視臺深圳衛視播出。播出後,Tedder還在社交媒體上曬出了節目照片,並配上了中國國旗的表情。
  • 從鄂返甘的新確診者:曾居家隔離一個多月 不知如何感染的
    於是,他們全家十口人就一起開始了長達一個多月的居家隔離生活。「過年嘛,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孩子都在,都隔離到一起了。我們家裡還種著地,所以吃飯什麼的都是看地裡種了什麼就吃什麼,不存在說必須外出買菜之類的情況」。胡康介紹說,居家隔離期間,生活物資都是村裡統一訂購後送到門口,非常方便,自己也因此得以這麼久都不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