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2020年只剩下20天了,房價依舊是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買房看房價,沒研究過房價變化的不算是好的買房者。
今年廣州的樓市,經歷了年初微漲,平淡,5月以後開始轉向穩定並回暖,到了三四季度,廣州樓市的表現都很不錯。部分板塊更是持續熱度不減,南沙更是接連產生多宗區域「高價地」……
而對比年初,廣州各大版塊房價變化如何?去年買了房的你,眼光對了嗎?先來看看廣州各區的最新房價對比↓↓
對比一月份,我們發現並不是每個區的房價都有漲幅,而出現漲幅的有六個區域。漲幅最多的不出所料,為今年的「辣子雞」南沙,漲幅達18.49%。
可能在老廣的眼裡,南沙不是廣州,而是類似於中山、東莞一樣的外地。同樣,南沙人到天河、越秀,叫「去廣州」,廣州客不太願意來南沙買房。但今年下半年發生了變化: 深圳、東莞限購,需求外溢到南沙。深莞投資客看重規劃、看重未來的邏輯,將廣州副中心南沙帶旺了。
2020年的板塊價格對比,總體南沙的一手住宅均價已直逼3字頭,漲幅位居全市第一,年度上漲達18.49%(數據僅供參考)。
原因除了今年以來靈山島尖多個改善型新盤入市,也與全區域普漲有關。年度漲幅最大的為蕉門河板塊,漲幅達33.73%。這樣的漲幅,估計讓不少這幾年入手了南沙樓盤的購房者,多了不少信心。
二手樓市,對比今年年初,漲跌又如何?
南沙區二手房方面,統計的熱門小區約45個,對比1月份,有40個樓盤錄得漲幅,約佔89%。錄得降幅的5個樓盤也僅小幅下降。說明了今年南沙二手樓市的火熱程度。對比年初,漲幅最高的樓盤為茗荔雅苑,漲幅高達57.3%(數據僅供參考)。
據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城市剛需購房報告》,報告首次盤點了主要城市「剛需上車基準線」。
何為剛需?剛需,相對彈性需求而言,是指受房價因素影響較小,為滿足城市基本居住需求而購房置業的群體。
剛需人群購房資金有限,買房時優先會考慮自我承受能力。
在總價排名前10的城市中
北京(350萬)、深圳(345萬)、上海(295萬)三城領跑,組成了「300萬區間」的第一陣營;廈門(266萬)、杭州(226萬)以超過200萬水平,構成了第二梯隊;而「160萬」成為第三道分水嶺,由廣州(198萬)、南京(190萬)、寧波(175萬)、東莞(160萬)、蘇州(159萬)五城組成,五城幾乎以超過160萬 「上車價」,擠入城市排行榜前十。沒錯!198萬元!跟深圳比起來,在廣州買房的真的要偷著樂了!當然,這是全市的平均水平,如果看回到各區,它們的入市門檻又大不相同了。
丨數據來源廣州本地寶
看到這個價格之後,不知道大家都有什麼感受?按照各區均價和剛需上車面積60m,首付三成商業貸款等額本息20年來算:南沙區:均價21854元/m,60m總價131.12萬,月供5406元(首付三成商業貸款等額本息20年計算)。
再瞧了瞧自己的工資單,小編不禁流下了貧窮的淚水。
要提醒小夥伴的是,僅僅算的是買房月供,還沒加上在南沙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開銷,總不能不吃不喝吧!日常生活開銷的話,如果花錢沒有大手大腳,再怎麼省也要兩三千一個月。
一邊是必不可少的購房需要,一邊是被生活卡住喉嚨的「打工人」!南沙的「打工人」沒有「父母銀行」的話,僅靠自己努力,多久能買得起房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