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肉籤」來了!
7月9日,「量子科技第一股」——國盾量子(688027)正式登陸科創板,首次亮相便一鳴驚人,大漲923.91%,報收370.45元/股,創下科創板上市首日漲幅紀錄,單籤在短短一個交易日內便可獲利16.7萬元。
單籤單日獲利超16萬
上市首日,國盾量子便不斷刷新科創板新股上市首日漲幅紀錄。Wind顯示,該紀錄上一任保持者是天智航,上市首日漲幅為614.29%。
上午9點30分,國盾量子以280元/股開盤,較發行價36.18元/股暴漲673.91%;截至上午收盤,國盾量子股價為352.96元/股,漲幅已達875.57%;午後開盤,國盾量子漲幅繼續擴大至906.08%,觸發臨時停牌;恢復交易後,繼續保持強勢,漲幅一度突破1000%。截至收盤,國盾量子漲923.91%,報收370.45元/股,總市值達到296億元,滾動市盈率達499倍。
國盾量子發行價36.18元/股,中一籤為500股。按收盤價計算,投資者若中一籤,可在短短一個交易日內賺16.7萬元。
記者關注到,國盾量子全天成交量1328.27萬股,成交額41.44億元,換手率81.56%。
領跑量子通信競賽
作為國內量子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國盾量子從中國科大一間小小的實驗室開始,帶動中國量子信息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在「卡脖子」的關鍵元器件上打破國外壟斷,將「科研之花」孕育成產業之果。
國盾量子董事長彭承志在上市儀式上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投身「星地一體」廣域量子網絡建設,為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行業提供量子安全組網及應用解決方案;繼續主導和參與國內外相關標準制定,強化與現有電信網絡、現代信息安全體系的融合;致力於把自主可控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融入國家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場拓展和商業化應用,帶動戰略先導產業發展,回饋政府和社會。
在量子通信領域,國盾量子技術應用成果豐碩。公司是世界首條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國家廣域量子骨幹網(一期)」等項目的量子設備提供商,並參與「墨子號」量子衛星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設。
據統計,國內共有7000餘公裡實用化光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其中超過6000公裡使用了國盾量子產品並處於在線運行狀態。目前,公司下遊終端客戶涉及政務、金融、電力、國防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2019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6億元,歸母淨利潤4930.61萬元,主營業務毛利率為68.18%,產品附加值較高。
2017-2019年,公司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為7344.36萬元、9620.95萬元和7593.93萬元,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30.46%。截至目前,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近半壁江山,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人數超過三成。
產業化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量子保密通信產業目前商業化運作尚處於推廣初期。
目前,量子保密通信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利用QKD鏈路加密的數據中心防護、量子隨機數發生器,並延伸到政務、國防等特殊領域的安全應用;未來,隨著QKD組網技術成熟,終端設備趨於小型化、移動化,QKD還將擴展到電信網、企業網、個人與家庭、雲存儲等應用領域。
放眼全球,世界各國均在積極布局量子保密通信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格局,相關領域產業化前景可期。
2020年2月,美國白宮發布了「美國量子網絡戰略願景」,表示將整合聯邦政府、學術界和產業界力量構建基於量子保密通信的量子網際網路,落實此前通過的《國家量子行動法案》。
2020年4月,「歐洲量子技術旗艦計劃」官方網站發布了戰略研究議程(SRA)報告,計劃未來三年將推動建設歐洲範圍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完善和擴展現有數字基礎設施,為未來的「量子網際網路」遠景奠定基礎,並表示:「未來十年,量子密碼學(即量子保密通信)數十億歐元的業務有望得到發展,並為歐洲經濟帶來直接的收益」。
目前,我國廣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正在加速建設,各地城域網也在規劃建設之中。預期未來3~5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西 南地區、中西部地區等城市帶將陸續新建或擴建量子通信城域網。與此同時,下遊行業和領域對信息安全剛性需求也將有力支撐量子保密通信行業發展。
國盾量子認為,量子保密通信大規模產業化需要具備四大條件:低成本和產品小型化;與光網絡架構匹配能力;底層軟體平臺支撐能力;以及需要儘快形成支撐大規模QKD組網、運營、應用、認證的完整標準體系。目前公司正在採取有效措施,制定合理的研發和技術路徑,推進量子通信產品大規模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