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兵役制度與偽軍漢奸的力量,乃是二戰日本發動戰爭的兵源

2020-12-10 騰訊網

日本就是一個島國,二戰期間仿佛有打不完的兵力,不僅能侵略中國廣袤的土地,還能一路打到東南亞,甚至與美國掀起太平洋戰場。所以,很多人也奇怪二戰時候日軍怎麼有數量眾多的士兵,能在東亞、東南亞與太平洋戰場上興風作浪?

要解釋這個現象也是很簡單,那就是日本一直都是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除了現代的義務兵制度之外,很多都是殖民地與淪陷區的偽軍、漢奸為源源不斷的兵力補充。

一 日本軍隊人數本來就多

日本雖然是一個島國,土地面積在世界主要國家來說也不算小。如日本國土總面積37.8萬平方公裡,英國本土24.41萬平方公裡,德國35.74萬平方公裡。簡單來說,雖然我們經常叫的小日本是彈丸之國,面積與雲南省都差不多。但比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本土還要大,面積也大於二戰歐洲的發起國德國。

發動戰爭需要人口為補充,日本也有人口的優勢,如:

1941年日本人口普查結果是7800萬,如果再加上殖民地和佔領區人口,足有1億372萬7610人。同一時期,英國人口4700萬,法國人口4100萬,德國7200萬,都不如日本。蘇聯略多,人口是1.6億,美國人口則是1.3億。

可以看到,日本國土面積不大,人口基數也不算小。

根據統計:

在1937年7月,在長時間兵役制度下,日本擁有現役兵員38萬人(17個師團),預備役兵員73萬8千人,後備役兵員87萬9千人,第一補充兵157萬9千人,第二補充兵90萬零五千人,合計448萬一千人。根據聯合國可勞動人口佔勞動人口60%的算法,二戰時期日本的可勞動人口大約為4200萬左右,根據男女比例1:1計算,日本一共有2100萬的戰爭人口潛力。

所以, 二戰末期,整個日本都是全民皆兵,成年男子都參軍,就連十幾歲的娃娃或者女性都去參加軍隊,所以參兵的人數是很多,可謂整個國家窮兵黷武。

二 日本有現代化的義務兵役制度,全民皆兵

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也建立現代化的義務兵役,也就是所有男性都有義務服兵役的義務。

日本在唐朝時候就存在侵略別國的野心,古代中國「士大夫」階層社會地位比較高,古代日本卻是武士階層社會地位比較高,尤其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就走上了建立軍事強國的路子,整個國家窮兵黷武,為戰爭而戰!在1927年,日本制定了《兵役法》,規定十九歲男性必需通過徵兵檢查,等待軍隊挑選為士兵,只有患有嚴重疾病或者傳染病、體力不合格的人才不需要服兵役。

相比之下,我國實施幾千年封建社會的「募兵制」,就是對軍隊招募士兵與民眾的「應募」,這是一種自願而非強制性的行為,也很難提高士兵的軍事素養。當時,國民革命軍除現役的170餘萬人之外,沒有預備役補充,後備兵員僅僅在1936年才完成訓練,也就是僅僅50萬壯丁。

當時日本服役的士兵都經過兩年的嚴格訓練,可謂是作戰能力相當強。再加上日本軍國主義思想的洗腦與灌輸,為天皇肝腦塗地,在戰場上也是驃勇善戰。在八年抗戰中,日軍損失不過一百多萬人,也就是說日軍每年訓練的部隊用來補充侵華戰爭的士兵傷亡也是足足有餘。由於日軍數量多,訓練有序與戰鬥能力強,死傷人數也少,自然也能有充足的兵源。

三 日本有著殖民地的偽軍為兵源

日本充其量也是一個島國,能從明治維新之後走上持續發動戰爭的道路,依靠也是殖民地國家的民眾作為戰場的兵員補充。

如日本佔領了朝鮮半島之後,就對朝鮮的徵兵就是志願招兵,給予加入日軍的朝鮮人享受很多特權,並堂而皇之宣城賦予就是皇民的特權。在日本投降前夕,日本在一共徵集了61萬朝鮮籍士兵,以及由24萬臺灣人組建的「臺灣青年志願軍」,這些殖民地的軍隊戰鬥力可以與日本皇軍相媲美,不僅效忠日本天皇,也是殘暴無比。

如韓國前首相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也就加入到日本的皇軍之中。又如臺獨分子李登輝的哥哥就是日本的臺灣偽軍,在死後也一直被敬供在日本靖國神社,為的都是日本皇軍效力。

此外,1931年日軍佔領了東北三省之外,也招募了大量偽軍。這些偽軍不僅幫助日軍管理殖民地,也充當日本的皇軍侵略其他國家。在日軍進入中國之後,採取都是「以人制人、以戰養戰」的方法,都是依靠偽軍來剿滅抗日的力量。

李登輝與哥哥

由於偽軍的諂媚與為虎作倀,主動當漢奸,靠的就是「中國人管理中國人、中國人打中國人」方式,這也算是日軍能統治中國廣大淪陷區的條件。如根據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公布數據,在抗日戰爭時候偽軍數量,估計人數為200萬,勝過了侵華戰爭的日軍數量。

所以,由於淪陷區與殖民地的偽軍為虎作倀,這也使日本有了源源不斷的兵源上前線作戰。

相關焦點

  • 日本只是個島國,為什麼二戰爆發後,會有那麼多的作戰兵源?
    二戰時期,日本在中國戰場上一再受挫,被拖住了許多兵力,沒等結束就想去打蘇聯,失敗後開闢太平洋戰場,侵略東南亞諸國,又和美軍在太平洋上展開大型海戰,打得硝煙四起。那麼問題來了,這一個戰場那一個戰場,小日本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兵源四處開戰?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指出一個誤區。咱們總說小日本,感覺日本是個彈丸小國,這也沒錯,但並不是絕對的,要看和誰比。
  • 抗日時漢奸有五種等級,最後一種,鬼子軍官見了竟然也要客客氣氣
    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約有300萬人成為了可恥的叛徒,幫著日本人欺負自己的同胞。雖然同為漢奸,但根據貢獻不同,他們的地位級別也是有高低的,一般可以分為5個等級。 級別最低的就是偽軍了,數量最多,是日本人的炮灰部隊,在日本人面前跟只狗地位差不多。
  • 一組抗戰時期的老照片——看看真實的偽軍,是怎樣一副漢奸嘴臉 !
    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日戰爭中,為虎作倀殘害同胞,替日寇作戰的偽軍人數近百萬。 這是一組真實影像,讓我們來看看這幫漢奸的醜惡嘴臉。
  • 二戰日本為何一邊進行侵華戰爭,一邊卻去發動太平洋戰爭?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被逼無奈的選擇,被美國人逼得,更是被中國軍民逼的!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錯誤的認識:美蘇戰勝日本,中國是搭了美蘇的便車。不但日本人這樣認為,連我們自己的某些知識界人士,也這樣認為,並廣為宣揚。
  • 中國最血性的一支偽軍,讓500鬼子全軍覆沒,日本女子也沒逃過
    抗日戰爭長達14年,在這14年當中,日本鬼子的戰火侵染中國大地,鮮血灑滿長河,在抗日戰爭當中,我國革命先輩紛紛上前線保衛家園,然而還有一群人,他們既不上前線戰鬥,也沒有逃離戰火,而是等著日本人過來,他們在轉頭攻打自己的同胞,這就是所謂的漢奸。
  • 偽軍恭敬稱日軍為「太君」,是什麼意思?就連日本人也不清楚
    抗日戰爭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危險的一次,在面臨著亡國滅種的風險下,中國人團結一心,共同抵抗日本人的侵略,書寫了壯麗的篇章,但由於當年國民素質普遍低劣的情況下,我國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漢奸和偽軍,而中國和法國也成為了在二戰歷史上建立偽政府,並且偽軍數量遠遠要超過侵略軍的國家之一。
  • 三個等級的漢奸中,高級別的漢奸可以穿日本軍裝,低級別最賣力
    這些被日軍招募的中國人也成了漢奸,老百姓都叫他們「二狗」。事實上,日軍不僅依靠招募的漢奸維持治安,而且在戰場上大量使用偽軍。日本侵華期間,許多中國人和一些軍閥部隊投敵,成為漢奸。這些叛徒級別不一。這些叛徒等級不一,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其中最高級的是特喬和憲兵。
  • 日本戰敗後,中國百萬的漢奸去哪了,他們的結局又怎麼樣?
    眾所周知,我國從1931年開始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浴血奮戰,最終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家園,這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我相信大家到現在為止對這場戰爭仍然會心跳加速。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相信除了對日本鬼子的討厭之外,我們還會對漢奸深惡痛絕。
  • 鐵桿漢奸自稱要起義,武工隊看一眼隨行偽軍腰間,識破「鴻門宴」
    經過武工隊員們反覆地討論和研究,大部分同志認為這個漢奸早在抗戰初期就認賊作父,投靠鬼子,其一貫頑固地與我為敵,也正因為他鐵桿漢奸的身份,所以之前我方一直沒有對他展開工作,他是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轉變思想要起義的,因此談判肯定是幌子。但也不排除此人見鬼子江河日下,想找條後路的可能性。
  • 二戰前夕,日本國民連飯都吃不飽,為何還敢發動對外侵略戰爭?
    日本卻不按常理出牌,對外發動了侵略戰爭,是誰給了日本人這麼大的膽子? 回顧日本近代史的發展歷程,會發現一個驚人的特點,每逢日本國內出現危機,都會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來拯救本國的經濟,以此大發戰爭財!
  • 二戰時,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嗎?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戰爭就沒有中斷過,因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欲望,而欲望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索,一旦野心能夠撐起自己的欲望,戰爭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發生在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皆是因為法西斯為了一己私利把整個世界拖入戰爭的泥潭當中,為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中二戰的影響範圍是最大的,對於日本的戰敗很多都把主要原因歸於偷襲珍珠港,招惹到了美國人
  • 人民戰爭就是那無敵的力量
    中國人民向世界極大地展現了蘊育已久、砰然爆發、不屈不撓的愛國精神和鋼鐵力量。勝利的戰爭必有其制勝之道,這場「戰爭史上的奇觀」是人民戰爭所造就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埋葬了窮兇極惡、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軍。深入總結依靠人民戰爭打贏抗日戰爭的歷史經驗,認真探索現代戰爭條件下運用人民戰爭打贏戰爭的特點規律,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戰爭觀,在新的戰爭中確保我軍能打勝仗,是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的重大課題。
  • 二戰德國最後的榮耀,十多萬少年軍悍不畏死為了國家戰死沙場
    戰爭可以改變很多東西,可以讓人的底線降低,比如參戰軍人的資格。蘇聯在兵力不濟的時候,不得不讓大量女性別參戰。二戰時期蘇軍女兵高達數十萬,出現過很多戰鬥英雄,也有很多女性受到納粹凌辱。二戰前期,希特勒曾經說過讓婦女待在家裡,讓他們相夫教子;所以在二戰中始終沒有讓婦女上前線,即使戰地醫護人員也是男性。但是德國兵源緊張的時候,希特勒也突破底線,除了老人,德軍甚至開始讓兒童參戰。
  • 從作戰方式、戰爭規模角度入手,分析春秋與戰國軍事戰爭情況
    ,成為爭霸兼併戰爭中的主導力量。戰國時期,通過變法廢止了井田制和村社制度,「兵農合一」的社會基礎被瓦解,郡縣製得到推廣,基層組織和編戶齊民制度普遍地域化,進而建立了完整的地方性質體系,使得族消失,形成普遍兵役制度。
  • 日本法西斯教父、短命首相:平沼騏一郎
    平沼騏一郎是日本近代法律界的核心人物。他在日本政界有「敬神家」之稱,主張天皇親政。  1924年,平沼騏一郎著手創立奉行國家主義和國粹主義的右翼團體——「國本社」。 「國本社」是日本法西斯的大本營,擁有20萬名會員。
  • 老電影《烈火金剛》,葛優扮偽軍娶親,梁天演漢奸隊長
    老電影《烈火金剛》,葛優扮偽軍娶親,梁天演漢奸隊長老電影《烈火金剛》,葛優扮偽軍娶親,梁天演漢奸隊長內容提要:烈火金剛 葛優 梁天 趙小銳 李強 宋春麗 何群 申軍誼一轉眼,何群導演已經離開我們兩年了。這位優秀的導演,生前為我們留下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其中有一部,就是1991年上映的《烈火金剛》。
  • 抗戰期間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奸?金一南將軍3句話一針見血
    第2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面對日本帝國的血腥侵略,中國人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把他們從中國的領土上趕了出去。令人驚訝的是抗日戰爭期間的日偽軍居然超過了210萬。要知道當時日本軍巔峰時期,人數總和就200萬人。可日偽軍的人數居然超過日本兵,這讓人感到非常地不可思議。
  • 二戰日本強制徵兵,3種學生免徵:女生、理科生,另外一個是什麼
    讓理科生留校學習,文科生趕向戰場,這是二戰日本奇葩國策之一。折斷絢爛的花朵扔向炮火,拿國家的未來投向暗黑,不僅證明了軍國主義的殘酷,也暴露了亡國前的絕望和掌舵者的無能。關於學生,日本起初是愛護的。之前有人躲兵役,徵兵政策也寬鬆,此時已相對嚴格,取消許多可延期徵用的例外規定。經過明治、大正,來到昭和二年(1927年)時,《徵兵令》已經經過10次修訂,這一年,新任天皇裕仁將《徵兵令》改為《兵役法》頒布《兵役法》。該法貫穿軍國日本始終,一直到戰敗投降。
  • 國民政府的戰爭總動員: 是否靠抓壯丁?
    難以想像,這兩幕截然不同的場景都出自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國民政府的戰時徵兵制度。  勢在必行的戰爭總動員  成年男子曰壯丁,在抗戰期間,這一詞多指農村的男性青年。從1937年開始,抓壯丁的現象就普遍存在於西南地區,但要了解當時為何要抓壯丁,首先得了解當時國民政府實行的兵役制度。
  • 二戰中日軍的軍曹是什麼級別,能指揮多少人呢?
    在各種講述八路軍敵後抗日遊擊戰爭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遍布敵佔區的日本據點,通常是數十名鬼子配上幾倍於鬼子的偽軍駐守一個據點。一般的日軍據點,甚至不過十來個鬼子和幾十名偽軍士兵,而這個據點的首領,也經常是由日軍的曹長或軍曹擔任,也就是被偽軍漢奸們稱之為「太君」的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