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為何一邊進行侵華戰爭,一邊卻去發動太平洋戰爭?

2020-12-27 漁樵煮酒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被逼無奈的選擇,被美國人逼得,更是被中國軍民逼的!

長期以來一直有一種錯誤的認識:美蘇戰勝日本,中國是搭了美蘇的便車。

不但日本人這樣認為,連我們自己的某些知識界人士,也這樣認為,並廣為宣揚。

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大謬也!

眾所周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是行險一搏,是輸紅了眼的賭徒一把梭哈了。

其背後的原因在於美國切斷了它的石油,廢鋼鐵等戰爭資源的供應。

就像今天的企業資金鍊斷裂一樣,日本失去了長期繼續戰爭的能力,不發動太平洋戰爭只能逐漸衰落下去。

日本在此之前發動侵華戰爭的構想是速戰速決,迅速佔領中國大陸,滅亡中華民族,依靠中國的豐富資源壯大自己,與歐洲列強爭雄於世界。

但是在中國軍民的血肉長城面前,小日本的妄想破滅了。

日寇仍然兇惡,日軍的實力仍然很強,日軍仍然擁有對中國軍隊的優勢。

但是由於中國軍民從未放棄抵抗,小日本無法以戰養戰。

日本強大的工業能力不斷持續的消耗著以前積攢的資源,卻無法在中國得到補充。

日本自身國土狹小而貧瘠,資源匱乏全靠外來輸入。

這樣消耗下去卻得不到補充後果很嚴重。

日本侵華的目的也是想佔領大陸,依靠我們豐富的資源彌補日本自己的這一短板。

無法從中國獲取資源卻深陷泥潭的結果就類似於做買賣不斷動用自己的銀行存款卻產生不了利潤一樣,坐吃山空!

如果沒有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資源供應,日本堅持長期作戰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弱,不但深陷中國戰場更無力爭奪世界霸權。

這其實就是《論持久戰》的精髓所在。

中國的有識之士們早已經看到了日本兇惡外表之下的虛弱,早在蔡鍔將軍生前就已經開始構想以西南作為大後方與日軍長期作戰。

其後蔣百裡將軍《國防論》將之總結完善,至偉人的《論持久戰》而大成,成為中國抗戰的指導性戰略 。

我確實打不過你,但是只要我不投降,就能活生生拖垮你!

近代戰爭,打的就是資源!

日本自身的缺陷使它即使在明治維新後,趴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上得以壯大,卻也十分痛苦。

打贏一次戰爭就破產一次!

甲午戰爭如此,日俄戰爭更是如此!

全靠歐美各國在背後為它輸血,才硬著頭皮打完了戰爭。

獲得的戰爭賠款,大部分都被歐美國家賺走了,尤其是英國人。

以日俄戰爭為例,戰後日本省吃儉用,全國上下還債就還了十年。

所以日本看著我們豐富的資源口水譁譁的,所以日本要侵華要殖民要佔領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片沃土。

他們妄想三個月佔領中國,滅亡中國。

然後依賴中國資源優勢與列強爭雄。

然後就被不屈不撓的中國軍民,拖進了泥潭,舉步維艱。

正面戰場浴血奮戰,敵後戰場天天搗亂,日本人能夠搶奪到的資源極為有限。

連讓侵華日軍在吃飯問題上做到自給自足都難。

天文數字一樣的戰爭消耗使日本只好依賴歐美進口,被無良的資本家們賺走大量金錢。

相當於借高利貸勉強維持經營,期盼有朝一日趕快產生盈利!

偏偏關鍵時刻,美國人斷絕了日美貿易。

這下子要命了,鋼鐵石油這些東西日本自身是沒有資源的,全都依賴進口。

美國人在二戰前期一邊兩頭賺錢一邊坐觀虎鬥,吃飽喝足一抹嘴,準備加入進來摘桃子了。

中國資源指望不上,美國人又斷了進口資源,日本人真正是要靠存貨過日子,談何爭霸天下?

只能越來越衰弱。

打贏侵華戰爭也於事無補,關鍵是……越來越看不出來可以打贏侵華戰爭了……

日本沒有其他選擇,只能行險發動太平洋戰爭!

寄希望於靠偷襲珍珠港獲得1-2年時間,或逼迫美國與日本談和,或利用這段時間經營東南亞,利用東南亞的資源壯大自身。

中國戰場……是指望不上能產生效益了……

在美國的壓迫之下,日本被迫攤牌,美國順勢加入二戰,開始奪取霸權!

這是美國的既定戰略,否則羅斯福怎會那麼起勁地支援中國抗戰?

他就是要讓中國持續消耗日本的戰爭潛力,消耗日本的資源!

然後在合適的時間,加入戰團,讓美國獲得最大的利益!

所以說是美國的戰略與中國軍民的血肉,逼迫日本發起了太平洋戰爭!

此時的日本,走投無路,別無選擇!

我們必須清晰地看到中國軍民的浴血奮戰,是二戰反法西斯陣營勝利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我們是當之無愧的勝利者,無論是面對日本這個敵人還是美蘇這兩個盟友,我們都可以驕傲地昂起自己的頭顱誇耀功勳!

我們的功勳雖不耀眼,卻同樣偉大,而且更加的悲壯!

我們沒有搭美蘇的便車,反而是美蘇,搭了我們的便車!

我們拖住了日軍北進的步伐,使蘇軍可以專注的在歐洲戰場與希特勒作戰。

我們拖住了大量日軍,消耗了大量日軍資源,使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捉襟見肘,二線作戰。

我們的祖輩用軀中之血,手中手中之鐵創下的輝煌偉業,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為之驕傲與自豪?

有什麼理由不去傳揚去歌頌,去讓我們的後代去銘記?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日本有多瘋狂,不僅發動了侵華戰爭,還單挑東南亞各國
    日本也是在他手上慢慢走上軍國主義,稱霸世界道路。 直到1926年日本開始慢慢施捨霸世界道路。這一年太正天皇駕崩,他的兒子裕仁繼位,也就是後來臭名遠昭的昭和天皇。也正是這位天皇執政時期發動了侵華戰爭。不僅如此,它的目標是整個的亞洲,同時還單挑東南亞各國,簡直是瘋狂的不行了。
  • 瘋狂的島國:日本為什麼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可就是這麼一個近鄰,近代卻兩次挑起「中日戰爭」。特別是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不僅侵略了中國,還發動太平洋戰爭,侵略了亞洲許多國家,成為二戰法西斯國家之一。那麼日本為什麼要發動二戰呢?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咱們就聊聊幾個主要原因。1、首先日本是個島國,國土面積狹小,只有37多萬平方公裡,和中國的雲南省差不多。而日本又處於太平洋地震帶,火山地震頻發區。
  • 二戰時,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嗎?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戰爭就沒有中斷過,因為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欲望,而欲望是戰爭的主要導火索,一旦野心能夠撐起自己的欲望,戰爭不可避免的就會發生,發生在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皆是因為法西斯為了一己私利把整個世界拖入戰爭的泥潭當中,為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其中二戰的影響範圍是最大的,對於日本的戰敗很多都把主要原因歸於偷襲珍珠港,招惹到了美國人
  • 日本為何發動太平洋戰爭?因為他們看地球儀時,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在二戰史上日本曾經做了一件非常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兒,令現在的人十分的好奇。當時日軍的幾十萬部隊都陷在中國戰場上,和中國軍民打起了消耗戰,越打到戰爭後期他們的武器裝備還有物資就打得越匱乏。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悍然發動了第二場戰爭,太平洋戰爭,而這次他們找的對手可就比當時的中國要厲害得多的美國。
  •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原因竟在地圖上
    但是不得不說,在中國古代,日本的實力是遠遠不如中國的。那麼在近代時,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呢?首先是日本國力的提升,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都知道,在早期,日本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現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常來侵略日本,雖然西方國家看不上日本不會佔領日本,但是沿海居民還是不堪其擾。
  • 二戰前夕,日本國民連飯都吃不飽,為何還敢發動對外侵略戰爭?
    日本發動對外戰爭 今天,我們用歷史的眼光一起揭開日本為何敢發動戰爭的主要原因,以此來警惕我們身邊的這個小島國。 於是,日本為了自己的發展再次發動了侵略戰爭,於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發動了「九一八事變」! 結果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東北的資源讓再次拯救了日本經濟,日本的國力很快又發展起來! 最終,日本吹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場上的號角,開始了「侵華戰爭」!
  • 現代兵役制度與偽軍漢奸的力量,乃是二戰日本發動戰爭的兵源
    日本就是一個島國,二戰期間仿佛有打不完的兵力,不僅能侵略中國廣袤的土地,還能一路打到東南亞,甚至與美國掀起太平洋戰場。所以,很多人也奇怪二戰時候日軍怎麼有數量眾多的士兵,能在東亞、東南亞與太平洋戰場上興風作浪?
  • 今天看,二戰太平洋戰爭是一場註定了的戰爭
    太平洋戰爭是二戰時期在太平洋上打的,戰場上敵對雙方主要是日本和美國。對亞洲來說,太平洋戰場是二戰最重要的戰場,現在說二戰,都在談諾曼第登陸,好像多了不得似的,其實這時真正的大戰已打得差不多了,盟軍徹底取得勝利之勢已經確定。真正殘酷的太平洋戰爭反而少有人言。
  • 日本為什麼要發動太平洋戰爭?只因他們轉動地球儀,發現了一個大秘密
    ——卡爾·貝克 首先要聊日本為何會發動太平洋戰爭,我們得知道在太平洋戰爭之前美國和日本的關係。我們都知道,美國和日本的合作早在1937年之前就一直進行著。 在1937年的時候,美國對日本的出口已經達到了28億美元。
  •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策劃九一八事變,名字卻鮮為人知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瀋陽製造九一八事變,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擁兵五十萬的東北軍邊防總司令張學良不戰而退,將東北拱手相讓,致使日軍在短短三個月內,便佔領了東北全境。這無疑助長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猖狂的日本軍官,揚言要三個月內佔領中國。
  • 侵華戰爭時期,日本男人侵華時,日本女人在幹什麼?
    相信大家對日本在二戰期間所犯的罪行都有所聽聞,日本領土只是一片島嶼連接在一起,不僅領土小,資源也是十分的不足。而且日本這個國家,作為一個島國,總是發生大大小小的海嘯以及地震。
  • 二戰時,日本敢對華發起侵華戰爭並不稀奇,看過這張地圖就懂了
    不管是戰爭還是比賽,想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要對對方進行全方面的了解,這樣才能找到突破點,從而贏得這場戰爭,在以前的時候,科技還沒有像現如今這麼發達,如今可以通過各種高科技或者衛星來對敵人進行勘測,在歷史上是沒有這些東西的,但是也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突破點,在抗日戰爭當中,我國就吃過了這樣的一個虧
  • 你可能不知道,沒有美國支持,日本當年竟然無力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在政治上,一再降低自己的底線,實際上就是在慫恿日本做出更激烈的事情來;而在經濟上,美國則在背後大力扶持日本,向其出口了巨量的戰略資源,這也就是文章題目所強調的,沒有美國,日本根本無力發動全面侵華戰爭。這不是危言聳聽,這是歷史事實。
  •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不集中力量進攻中國,反而還同時去招惹美國?
    二戰期間,日本為何不集中力量進攻中國,反而還同時去招惹美國? 二戰時,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同時,也向美國伸出了魔爪。在1941年,日本海軍大將、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因曾留學美國,深知美國的科技水平是當時的日本無法比擬的,他們也的確一直都在亞洲作戰,甚至德國在進攻蘇聯的時候,他們都沒有出兵幫忙。然而這一切都是在珍珠港襲擊之前。
  • 當年如果東北軍拼死抵抗,日本還會發動侵華戰爭嗎?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率先攻佔北大營,當時駐守在北大營的守軍遵照級指令一槍未發撤退,日軍步步為營,整個東北軍退出關外,短短幾個月時間,將整個東北拱手讓給日軍,後日軍一步步蠶食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為啥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隨著戰局的深入,美國也想正面參與到二戰之中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一個主戰分子。但是美國民眾強烈反對正面參與戰爭,他們願意捲入到二戰的戰火之中。正當美國國內兩種觀點不停碰撞的時候,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一時間讓全世界震驚,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
  • 「日本不是真想佔領中國」 發動「無勝算」太平洋戰爭的背後原因
    ,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但南進不得,被中國「拖住」,國內資源用盡,只好鋌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郭表示,外界疑惑在戰爭後期,為何日本會鋌而走險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是因為深陷中國戰場。「日本當年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她解釋,日本當年真正想要的是東南亞的能源資源,包含橡膠、石油和礦場,並且成立一個個親日傀儡政權,控制中國的資源。
  • 侵華戰爭的時候,日本女人在做什麼?真相令人感到憤怒
    上個世紀,日本發動了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爭。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軍人奮力反抗,犧牲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先烈,最後成功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建立了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二戰期間,日本妄圖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但自身國力和資源都不夠,所以日本就想以當時國力衰落的中國為跳板,佔領中國後繼續向外擴張,以實現其與德國共治歐亞的野心企圖。二戰前,日本為了調動全民的積極性,很早就向人民晝夜播放帶有帝國主義思想的演講,同時在全日本瘋狂推廣武士道精神,使全日本民眾對日本的帝國主義發展戰略興奮不已。
  • 金一南將軍:若歷史能重來,日本一定不會再發動侵華戰爭
    日本大學教授「你們中國講1949年站了起來,我們沒有任何人相信!」金一南將軍:「若歷史能重來,日本不敢發動侵華戰爭!」日本南九州企圖申遺戰爭的罪證,被我國強烈的反對和譴責,這也是日本修改教材後又一次美化侵略的行為,這些跳梁小丑一次次想用謊言欺騙後人,但歷史不會說謊,他們的罪行,還有他們戰敗的事實。金一南將軍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時候,在邀請講座時候講過「如果歷史重來,日本不敢發動侵華戰爭」,為什麼金一南將軍這樣講呢?
  • 日軍零式戰機,太平洋戰爭初期的「王牌戰機」,為何跌下神壇?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成功完成了明治維新西化改革的日本,又通過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侵華等侵略戰役,積累了大量發展資本,使日本一躍成為當時的亞洲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為了增強自身軍力,日本不僅大力發展工業,還積極學習西方軍事強國,並推出了不少武器裝備,為軍國主義日本的擴張助力,零式戰鬥機就是其中之一。二戰後期,戰爭資源面臨枯竭的日本急於開闢新戰場,經過多方考慮後,日本於1941年12月7日對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發起了偷襲,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由三菱重工研製的零式戰機,一出場就給了美國等國家軍隊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