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筆記》最高分影視劇有人卻說看不懂:小說改編影視劇,越還原...

2021-01-09 上觀

本周末,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盜墓筆記》的網劇《終極筆記》即將迎來大結局,這部網劇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6.7逆襲至目前的7.6,成為這一大IP衍生出的一系列影視化產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

「節奏緊湊」「還原度高」成為不少觀眾打高分的理由,然而還有不少觀眾因為沒看過原作小說,在彈幕和評論裡直言「看不懂」。

很長時間以來,知名小說影視化過程中被「魔改」備受詬病,然而《終極筆記》則提出新的問題:越還原小說本身,也未必一定更好。

在一些觀眾和專業人士看來,改編自小說的影視劇仍然應該作為獨立的內容產品,不妨進行適當改編以提升整體品質。

同系列最高分電視劇,彈幕都在「求解釋」

「本來以為又是一部山寨劇,沒想到沒啥流量明星的《終極筆記》越看越上頭。」市民王小姐是小說《盜墓筆記》的忠實讀者,也觀看了大部分《盜墓筆記》影視作品,《終極筆記》是「目前最滿意」的一部:「因為劇情還原度非常高,節奏把握非常快,36集演完4本書的內容。」

豆瓣網上,這部網劇在幾乎沒有演員粉絲「加持」的情況下,超越此前同系列網劇《重啟之極海聽雷》的7.4分,以7.6分成為《盜墓筆記》系列影視劇中得分最高的一部。

然而點開這部網劇的彈幕,卻有不少觀眾「在線提問」:「剛一閃而過的是鬼嗎?」「這個阿姨輩的角色太年輕了吧?」「主角為什麼會失憶啊?」

王小姐一開始還在彈幕裡「在線答疑」:「一閃而過的就是『禁婆』」「小說的設定就是進入隕石可以保持年輕但失去記憶」……很快她就發現力不從心:對於一套主體就有8部,還有各種續集、番外以及花樣繁多的影視改編作品的小說而言,要在彈幕裡解釋幾乎不可能。

「就算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還是要做到劇情自洽、邏輯在線、三觀正常、演技尚可。」觀眾劉夏認為,就像合格的影視劇不能一味迎合明星粉絲,同樣不能一味迎合「原著粉」:「雖然一部受歡迎的小說為好的影視劇奠定了基礎,但影視劇是獨立產品,要符合影視創作的規律。」

小說改編影視劇不能「橙汁裡倒醬油」

成功的小說影視化,能不能「改」出好作品?答案顯而易見。

豆瓣評分9.6分的1986版電視劇《紅樓夢》,幾乎摒棄了通行的《紅樓夢》小說由高鶚續著的後40回,但並未影響觀感。這樣的改編一方面因為小說後40回本身就充滿爭議,另一方面影視劇拍攝也絕非「魔改」,而是邀請大量專家解讀後進行的再創作。

事實上,豆瓣上影視劇作品比原著小說得分更高的情況也並不鮮見。八月長安寫的《最好的我們》2013年版得分8.7,但電視劇版獲得了8.9分,電影版卻只得到了5.4分;天下霸唱寫的《河神1》評分7.0,電視劇得分8.2;《甄嬛傳》的小說得分從7.8到8.2不等,但電視劇得分達到9.2。

「小說文字寫30%,讀者可以『腦補』出剩下的70%。但是變成影像如果還只拍30%,觀眾就只能接受到30%。」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看來,小說本身和影視劇性質不同,創作的要求也不一樣,影視劇創作者需要用角色選擇、鏡頭語言、臺詞對白等提醒觀眾「這裡還有別的內容」。

「看過小說就知道什麼是『禁婆』,但對沒看過小說的人來說確實難以理解,加之《盜墓筆記》系列衍生的小說和影視劇實在太多,會彼此幹擾。」在劉夏看來,《終極筆記》如果能巧妙地將一些小說中的設定、細節編進情節或臺詞,會大大改善未曾看過小說觀眾的體驗。

不過,由《盜墓筆記》衍生的影視劇,備受詬病的恰恰是大量加入非原著劇情,特別是感情戲。在《終極筆記》之前評分最高的一版《盜墓筆記》系列影視改編產品《重啟之極海聽雷》,因為增加「啞女」「飄飄」等角色和冗長的感情戲,引起觀眾不滿。

作家匪我思存曾將小說比作一個橙子,劇本則是一杯橙汁。「改編時把橙子榨了,往往發現橙汁不夠,需要往裡面加東西。往裡面兌水,還只是味道淡了。特別可怕的是往裡邊加醬油,味道太奇怪了。」

近期另一部熱播劇《有翡》,小說《有匪》在豆瓣評分8.6,然而該網劇得分僅5.7。看過原小說的觀眾評價:「改編後人設不清、情節邏輯不通,失掉原著的女性武俠味道,變成了流水線上的言情古偶。」

「創編」應成為IP改編方向

要把作品拍得好看、拍出新意來,大刀闊斧地改編並沒有錯,但力氣用錯方向只會適得其反。例如張一山版《鹿鼎記》,對無釐頭喜劇風格畫虎不成反類犬,創下了該小說改編影視劇的最低評分。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楊俊蕾認為,《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改編也許可以給國內影視創作者提供某種方向。「對《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改編中,『創編』也就是創意化改編成為一個趨勢。我們對文學到影視的研究重點,已經變成文本或IP本身的可視化、可看性,而不僅僅是明星面孔或者演員陣容。」

福爾摩斯原著的故事背景在19世紀末的英國倫敦,對它的改編包括舞臺劇、電影、電視劇、網劇、遊戲等。作為英國經典IP,福爾摩斯的改編話語是向全球敞開的,並不斷增值。在一次次翻拍中既沒有喪失它的本土性,同時又具有全球化的傳播價值。

比如好萊塢拍攝的一系列福爾摩斯電影,使得它從原始的探案、懸疑故事,增加了某種喜劇性、動作性,拓展出新的類型價值。

英國廣播公司BBC自2010年出品的電視系列劇《神探夏洛克》將原著的時間背景從19世紀搬到了21世紀,故事內核拓展為現代人的自我和非自我的對立,並把一系列新的懸念放入了福爾摩斯的故事裡。

2012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出品的《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又有了更大膽的改動,把福爾摩斯生活的地點從倫敦貝克街搬到了紐約,華生也從男性角色改為女性角色。福爾摩斯行走在紐約,調查人工智慧殺人、虛擬貨幣、藥物試驗等案件,這是柯南•道爾無法想像的情節,但和現代社會發生直接關聯。

「很有趣的一點是,在《神探夏洛克》裡,華生是從印度戰場回來的軍醫,而原著是來自阿富汗戰場。在每次改編中,福爾摩斯都能從幾個細節判斷出未來的房客是一個軍醫,但是從哪個戰場回來,和人類的歷史進程有關。在這點上,福爾摩斯的改編做到了同步化。無論是《神探夏洛克》還是《基本演繹法》,都不用去花大成本復原19世紀的倫敦場景。福爾摩斯迷們只要看到IP中的經典符號,那種敘事上的呼應瞬間被勾連起來。在改編中不能亦步亦趨,需要一次次拓展空間、刷新內核,這是經典IP改編的重要價值。」楊俊蕾說,改編要結合或是帶領當下的社會熱點,現代化的創意改編不等於要丟掉原味,但是要進行IP增值,不能重複化、單一化、同質化。

相關焦點

  • 小說改編影視劇 還原度越高越好嗎
    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盜墓筆記》的網劇《終極筆記》前日迎來大結局,這部網劇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6.7逆襲至目前的7.6,成為這一大IP(智慧財產權)衍生出的一系列影視化產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然而,不少沒看過原作小說的觀眾卻直言「看不懂」。
  • 不遜色於《海賊王》的《民調局異聞錄》,為何沒能改編成影視劇?
    近些年來,不少的網絡小說都被改編成影視劇了,比如說《鬼吹燈》、《盜墓筆記》等等。不過有一部名為《民調局異聞錄》小說,卻始終無人問津。對於喜歡看懸疑、靈異小說的讀者來說,《民調局異聞錄》可以說已經堪比《海賊王》、《火影忍者了》。
  • 《鬼吹燈》跟《盜墓筆記》小說哪個好看
    二來南派三叔在《盜墓筆記》中埋設的伏筆很多沒有下文,以至於故事主線沒有交代清楚,我就更難理順了。分析如下:1.如果你想一次性看過癮,看《鬼吹燈》 。因為 《燈》是一套已完結小說,分兩部共八本,一次性看完比較爽。
  • 無論《重啟》還是《終極筆記》,都拍出了《盜墓筆記》的精髓
    近年來上映的影視劇,大多是根據一些熱門小說改編而來,翻拍在當前的影視圈非常流行。但要說被翻拍得最多的小說,肯定包括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系列。作為兩大主要盜墓小說的代表作品,《盜墓筆記》和《鬼吹燈》每年都會翻拍幾部影視劇或電影,而且很受歡迎。《重啟》和「終極筆記」是由盜墓筆記小說改編而來的,兩部作品都得到了很大的好評。
  • 「重啟」的《盜墓筆記》,真的翻身了嗎?
    改編「盜墓筆記」IP,過去為何屢屢碰壁南派三叔於2006年開始連載《盜墓筆記》,小說一經面世便迅速躥紅,9部總銷量超過了2000萬冊,放眼全國乃至整個華語地區,《盜墓筆記》都擁有不可替代的高人氣。2014年,南派三叔與歡瑞世紀合作,首度著手將這一超級IP進行影視化改編。
  • 從《老九門》到《龍嶺迷窟》,你心中哪部盜墓影視劇最經典?
    這幾年,盜墓類型影視劇層出不窮,從《老九門》到《龍嶺迷窟》,該類型的影視劇熱度一直沒有降下去過。其中有濫竽充數用來圈錢的作品,比如《愛情公寓版盜墓筆記》,當然也有製作精良,高度還原小說的作品,比如《精絕古城》、《龍嶺迷窟》等,今天我們就來盤點這幾年經典的盜墓影視劇。
  • 男頻小說改編影視劇,到底需要多少女觀眾?
    討論謠言或未播的《贅婿》目前並無意義,不過,小編關注的重點在:男頻小說改編影視劇,到底需要多少女觀眾支撐?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其實還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有多少男頻網文小說被改編了?又有哪幾部改編成功了?
  • 《盜墓筆記》影視劇中,6版張起靈的飾演者,誰最符合人物原型呢
    最近幾年,由於「網文小說」改編為電影、電視劇逐漸成為一種趨勢,《盜墓筆記》也被改編為各種版本的影視劇。「小哥」張起靈作為《盜墓筆記》中的核心人物,神秘感十足、幾乎無所不能,一直在旁邊默默保護著吳邪,帥氣的形象也深受網友的喜歡。
  • 7.6分!《盜墓筆記》影視化最高口碑,大型真香現場
    如今提起《盜墓筆記》這個大IP,好像越來越少人熟悉了,十四年對於一部網文來說,差不多是英雄遲暮的狀態。當年入坑的原著粉長大了,少有新人加入的《盜墓筆記》,本可以靠影視化再延續幾年的生機,這應該也是作者南派三叔的願景。然而回顧《盜墓筆記》一路以來的影視化經過,無論是季播劇還是電影,每一部都是高開低走的口碑,大多都是在及格線左右徘徊。
  • 同樣是盜墓系列,影視版《鬼吹燈》為何能超越《盜墓筆記》?
    關於盜墓系列的影視劇,這幾年受到觀眾的強烈喜愛,基本上和這方面相關的,收視率都非常可觀。《盜墓筆記》、《鬼吹燈》、《黃金瞳》等劇,不過其中《鬼吹燈》和《盜墓筆記》被稱之為盜墓屆的雙雄,無論是小說還是影視劇均受到觀眾的喜愛和追捧。
  • 《鬼吹燈》影視劇測評:12部改編作品,誰是佳作誰是爛片?
    天下霸唱首創了盜墓行業標準,創造了大量盜墓用語和行內暗語,並且首創歷史上四大盜墓門派——摸金、卸嶺、發丘、搬山,其中摸金是技術含量最高,規矩最多的門派。《鬼吹燈》影視化改編數量龐雜《鬼吹燈》作為時下最有價值的熱門大IP,每次只要有相關的影視劇出現,都是自帶熱度,成為一時觀眾熱捧的對象。
  • 從6部《盜墓筆記》看IP改編:不統一,是IP系列化的硬傷
    國內影視劇市場的發展日益蓬勃,也向來不缺乏優秀的電視劇IP存在,儘管各大影視劇平臺不遺餘力的為優質IP開發賦能,卻似乎依舊未能打造出成熟的「IP爆款」。以今年影視化動作頻繁《盜墓筆記》系列劇為例,自其改編以來共拍攝了6部電視劇衍生作品,卻似乎依舊沒能完成南派三叔的影視化野心。
  • 《三體》《大主宰》《盜墓筆記》等改編動畫備案
    7月份15部中過半是小說改編。今日(9月4日),廣電總局發布了2020年7月全國重點網絡影視劇拍攝規劃登記備案情況。《盜墓筆記之秦嶺神樹》預告片今年1-7月,在國家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進行登記備案的網絡動畫,分別有12部共134集、19部共435集、23部共227集、13部共576集、28部共285集、22部共310集與15部共136集,累計132部共2103集。
  • 盜墓筆記不是誰演都能火,朱一龍把吳邪演活,演員和角色互相成就
    《盜墓筆記》大家都知道現在已經成為一個超級IP,隨便抽取其中任何故事出來拍都能火,每一次改編拍攝成影視劇都能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其中飾演故事角色的演員也因此走紅,但《盜墓筆記》不是誰演都能火,也要看演員演技跟劇情和製作。
  • 稻米點評《終極筆記》,還原小說《盜墓筆記》分數很高,有望超過...
    關於《終極筆記》電視劇,我們都知道改編了原著《盜墓筆記》小說,小說又分很多篇。不過《終極筆記》這部電視劇可包括了小說四小篇,有《蛇沼鬼城》、《謎海歸巢》、《陰山古樓》、《邛籠石影》。看電視劇總集數才36集,將四篇小說壓縮成36集電視劇,這難度可以想像非常難。幾乎將四個故事壓縮成精華,相信導演組壓力非常大。
  • 《盜墓筆記》沙海的結局是什麼?沙海原著結局是什麼?
    看官們,你們要的《沙海》結局,是影視劇還是小說?小編都給你們講講吧。影視劇《沙海》由南派三叔擔任編劇和監製,很大程度上還原了原著劇情,並且加以改編,是故事內容更加豐富,看官門也表示「very good」非常滿意。
  • 《重啟》首播獲好評,電影質感引熱議,一洗《盜墓筆記》差評
    該劇是根據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改編而成,該小說在盜墓類型的作品中佔據很高的熱度,和天下霸唱的《鬼吹燈》並成為雙雄,深受讀者的喜愛。但《盜墓筆記》系列的影視劇一直都沒有《鬼吹燈》的口碑好,比如說之前的《龍嶺迷窟》,一經開播,潘粵明精湛的演技和劇情特效立馬吸引觀眾,深受觀眾的喜愛。
  • 《終極筆記》評分超越《重啟》,成為《盜墓筆記》之最,三點原因
    《終極筆記》可以說是《盜墓筆記》系列的最經典之作,它是由歡瑞世紀和靈河聯合出品的「無三叔身影」的作品。也可能成為最後一個「無三叔」的作品,因為《盜墓筆記》的版權於2019年5月26日已經回到了三叔手中。《終極筆記》一開始並不被看好,它悄無聲息地上映,可謂低調至極。光看名字,感覺它和《盜墓筆記》沒有太大關係,甚至被人認為它又是一部蹭盜墓筆記IP的「爛劇」。
  • 5年6次改編,《盜墓筆記》依舊難火,這一點才是改編成功的關鍵!
    國內影視劇市場的發展日益蓬勃,也向來不缺乏優秀的電視劇IP存在,儘管各大影視劇平臺不遺餘力的為優質IP開發賦能,卻似乎依舊未能打造出成熟的「IP爆款」。以今年影視化動作頻繁《盜墓筆記》系列劇為例,自其改編以來共拍攝了6部電視劇衍生作品,卻似乎依舊沒能完成南派三叔的影視化野心。
  • 新《盜墓筆記》首支預告片!張日山是亮點,王胖子選角有點意外
    《終極筆記》是根據原著小說《盜墓筆記》改編而來的影視劇,首支預告片曝光之後,有網友聲稱《終極筆記》是典型的四部精彩戲份合成了一部。那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從演員陣容上來講,這部《終極筆記》應該可以跟《沙海》以及《盜墓筆記重啟》齊頭並進了。另外有必要格外交代的是張日山也會在這部《盜墓筆記之終極筆記》裡的新月飯店那一部分登場,張日山是在原《盜墓筆記》小說裡是沒有涉及到的,他是跟張大佛爺是一代人,他的主要故事發生在《老九門》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