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加2.7% 河北省冬小麥播種面積3394.5萬畝

2021-01-08 長城網

長城網訊(記者 張嘉琪)小麥是河北省的主要口糧作物,今年第四季度以來,河北省把抓好冬小麥播種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推動小麥適時高質量播種。記者從河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20年河北省糧食取得豐收,全省冬小麥播種面積3394.5萬畝,同比增2.7%。

河北省內丘縣金店鎮大壘東村農民駕駛農機在田地裡播種冬小麥。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河北省適宜期播種面積佔81.7%,通過農機農藝結合,秸稈還田、播後鎮壓、精量半精量播種等關鍵技術落實到位,有利於小麥出苗,比上年提高了3.2個百分點。

今年夏季我省降水雖然總量不多,但時空分布比較均勻,特別是小麥播種期間全省出現大範圍降水過程,降水量達20-40mm,改善了土壤墒情。個別降水偏少、土壤缺墒麥田,播種後或越冬前進行了澆水,土壤墒情總體較好。

結合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2020年新增小麥節水品種及配套節水技術138萬畝,累計達到3410萬畝,基本實現全覆蓋。

由於播種質量好,苗期光溫匹配好,抗寒鍛鍊充分,小麥出苗整體較好,苗全、苗勻、苗壯,為奪取明年夏糧豐收打下了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塔城地區播種七十九萬畝冬小麥
    別力克說:「今年,不僅自己種了120畝冬小麥,還與別人合作種了80畝冬小麥,相信明年一定會豐產豐收。」  近日,塔城市連續降雪,齊巴爾吉迭新區路南社區村民羅潭龍認為,明年冬小麥的收成一定會好。「現在國家惠農政策多,2019年的小麥補貼早早就下來了。今年秋天,我們家種植了120畝冬小麥,比去年多種了80畝。」他說。
  • 新疆2020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同比增加300萬畝
    記者從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區已超額完成2020年冬小麥播種指令性計劃任務,較上年增加300萬畝,切實為今年農業生產穩定發展開了一個好頭,為全年糧食增產豐收、保障糧食供給安全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新疆積極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通過不斷提高冬小麥種植補貼標準,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牢牢守住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3410萬畝耕地,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範耕地佔補平衡。2020年全區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小麥總產較上年增加33.6萬噸,實現了口糧絕對安全的目標。
  • 各地陸續開始播種冬小麥
    「播種速度不能快,下種一定要均勻,不然會出現缺苗現象,影響產量。」麥麥提·吐米爾說,他每年冬播時都這樣,不盯著不放心。就是因為播種,每個環節他都很上心,如整地、選種、備肥、澆播前水、查看播種機械、跟播等,他都親力親為,再加上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他家年年都是高產示範戶,今夏小麥收穫後測定,他家18畝小麥畝產近500公斤,同比增加40公斤。
  • 2020年全國冬小麥播種3.32億畝
    摘要:在中央一號文件的指示下,2020年全國冬春蔬菜播種面積8400餘萬畝,較往年增長了2%左右,冬小麥播種面積達3.32億畝,預計今年雜交玉米可供種16.4億公斤,雜交水稻可供種4億公斤。
  • 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今年我國大豆播種面積增加825萬畝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豆類面積大幅增加,薯類面積穩中有增。2020年,全國豆類播種面積1.74億畝,比上年增加778萬畝,增長4.7%。受大豆振興計劃政策帶動,大豆播種面積1.48億畝,比上年增加825萬畝,增長5.9%。2020年,全國薯類播種面積1.08億畝,比上年增加103萬畝,增長1.0%。
  • 江門早稻總產量同比增長7.47% 晚稻種植同比增加1.2萬畝逾8萬噸...
    原標題:江門早稻總產量同比增長7.47%,晚稻種植同比增加1.2萬畝逾8萬噸盈餘早稻供應灣區   作為
  • 紮實推進災後秋種,冬小麥播種增加近一成
    取得了明顯成效 合肥廣電「大湖風來」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記者:朱江 吳節正 通訊員:孫自雯 主持人:程子 製作:吳文蓉 肥西縣豐樂鎮新華村 種糧大戶唐業務的百畝麥田裡
  • 涇陽:「田間保姆」管護28.5萬畝冬小麥助豐收
    他今年播種了近百畝地的冬小麥,由於播種進度快,秋播後適時搶墒播種,冬小麥普遍長勢良好,麥田呈現出苗全苗齊的喜人景象。「現在正是冬管的關鍵時期,可不能出啥岔子,不然可算白幹了。通過專家深入淺出的講解,現在我已經找到科學冬管的辦法,並得到專家聯繫方式,隨時諮詢,這讓我們種植戶對明年豐產更有信心了。」趙師傅樂呵呵地說。
  • IHS Markit預計2021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增至8944萬英畝
    公司周五發布的預測顯示,2021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將大幅提高到8943.5萬英畝,假設平均單產達到51.9蒲/英畝,明年美國大豆產量將提高到45.98億蒲。   作為對比,美國農業部的2020年大豆播種面積為8310萬英畝,單產為50.7蒲/英畝,產量為41.70億蒲。
  • 冬小麥播種量多少合適?如何確定?冬小麥播種相關知識詳解!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馬上就要到北方地區冬小麥播種的季節了,農戶在做好秋收的同時,也在準備冬小麥播種的相關事宜,對於小麥種植,冬小麥播多少合適?如何確定小麥播種量?怎麼樣能高產呢? 冬小麥播多少合適?
  • ...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382公斤/畝...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5152萬畝,比上年增加1056萬畝,增長0.6%;全國糧食單位面積產量382公斤/畝,比上年增加0.9公斤/畝,增長0.2%。
  • 「不誤農時戰春耕」機械助力春耕忙 常德澧縣早稻面積增加6.7萬畝
    單季稻改雙季稻,澧縣早稻面積增加6.7萬畝(村民在起運早稻秧苗,運送到種植戶稻田邊上。記者 賴泳源 攝)在澧縣大堰壋鎮幹河村,村民蔣茨祥剛剛插完秧苗,坐在田埂邊休息。「今年400多畝稻田,全部改種了雙季稻。」他說,雙季稻不僅產量比單季稻高,效益也高。
  • 春小麥播種及苗期管理及冬小麥返青期技術要點
    (三)施基肥結合秋翻全層施肥,每畝均勻撒施優質農家肥2噸以上、尿素5-8公斤、磷酸銨8-10公斤、硫酸鉀3公斤、硫酸鋅1公斤。若秋翻時未將上述各種化肥施入,可結合春耙、整地一併均勻深施入土,未秋翻施肥地塊春耕時將上述肥料作基肥全耕層施入。
  • 廣東早稻總產量比去年增30.3萬噸,晚稻播種面積超去年水平
    南都訊 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粵農軒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廣東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南雄市農民進行田間施肥。南雄市利用無人機開展統防統治。
  • 廣東早稻豐收 總產量增幅6.2% 晚稻栽插超去年播種面積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軒)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今年小麥什麼時間播種好?牢記:晚播一天,用種量增加一斤!
    小麥想要獲得高產,實踐證明,必須嚴把小麥整地、播種質量關。 據山東省氣象部門發布的信息,預計山東省2020年冬小麥適宜始播期接近常年略偏晚,其中,魯西北大部、魯中北部及半島內陸地區在10月2~5日,魯南大部地區在10月10~12日,其他地區在10月6~9日。其他省的小麥播種時間,請關注後續信息。
  • 加強田間管理 保障冬小麥安全越冬
    新疆新聞在線網訊(通訊員 都古爾加甫 胡侍琦)眼下,正是冬小麥管理的關鍵時期,博湖縣及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做好冬季麥田管理工作,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為來年豐產豐收夯實基礎。柯其忠今年播種了近500畝地的冬麥,由於冬小麥播種進度快,秋播後適時搶墒播種,他的冬小麥普遍長勢良好,麥田呈現出苗全苗齊的喜人景象。
  • 如何正確呵護冬小麥防凍害獲高產
    我國是世界上種植小麥麵積最大的國家,從南到北均有種植,其中冬小麥佔90%以上,冬小麥想要獲得高產,了解凍害的類型和影響因素很重要。冬小麥凍害類型1.暖冬驟寒凍害型。小麥播種至入冬前後,氣溫偏高,冬前小麥長勢良好。入冬後,由於連續降雪或凍雨,麥苗因未經抗寒鍛鍊(麥苗低溫溫度適應和糖分積累階段),受凍害輕者葉片乾枯,重者會凍傷生長錐(早播旺苗生長錐更易受害)。2.冬季長寒凍害型。
  • 2860萬畝小春糧油作物將從南至北進入收穫期 全省小春糧油作物豐收...
    農業大盤穩定 ●小春作物 糧油作物豐收在望,蔬菜、食用菌、瓜果產量均同比增長 ●大春作物 已播栽大春糧食作物2664.3萬畝,佔計劃播種的三成以上
  • 2020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達17.52億畝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13390億斤,比上年增加113億斤,增長0.9%,產量連續6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全國31個省、區、市中26個增產,其中,河南、山東、山西、河北、新疆糧食產量均增加10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