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早稻豐收 總產量增幅6.2% 晚稻栽插超去年播種面積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 通訊員/粵農軒)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

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各級政府周密部署,深挖潛力,落實落細各項政策措施,早稻生產喜獲豐收。

六七月,我省遭遇旱情,對晚稻栽插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部署要求科學抗旱、確保糧食生產穩定。各地採取強力措施,抓住8月以來幾輪降雨的有利時機,搶辦田、搶插秧、搶進度,力保晚稻生產面積穩定不減少。根據農情調度,截至8月20日,晚稻已栽插到田1438.2萬畝,超過去年晚稻播種面積。當前,我省晚稻基本栽插完畢,全面轉入田間管理階段。

省農業農村廳介紹,下一步,我省將落實省委、省政府對糧食生產工作的部署要求,立足抗災奪豐收,推動高產穩產技術措施落地見效,努力提高糧食單產,增加總產,確保完成全年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只增不減硬任務。做好氣象災害防禦,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狠抓提高單產,及早謀劃冬種生產。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廣東早稻獲總產量增幅6.2% 晚稻已插到田1438.2萬畝
    南方網訊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了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我省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今年以來,全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乾旱等多種不利因素衝擊,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
    廣東早稻喜獲豐收 晚稻生產穩步推進金羊網  作者:許悅、粵農軒  2020-08-24 今年廣東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
  • 廣東早稻總產量比去年增30.3萬噸,晚稻播種面積超去年水平
    南都訊 記者 莫郅驊 通訊員 粵農軒 根據國家統計局8月19日公布的數據,廣東超額完成了國家要求新增早稻種植面積50萬畝的任務,實現早稻生產面積、單產和總產量「三增」的好形勢。全省早稻播種面積1303.7萬畝,比去年增加了51.7萬畝,增幅4.1%,是廣東近7年以來早稻面積的最高水平;早稻單產397.73公斤,比去年增加7.73公斤,增幅1.98%;早稻總產量518.5萬噸,比去年增加30.3萬噸,增幅6.2%。南雄市農民進行田間施肥。南雄市利用無人機開展統防統治。
  • 早稻為何能增產?中稻、晚稻生產態勢又如何?
    8月1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早稻生產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早稻總產量546億斤,比2019年增加20.6億斤,增長3.9%,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夏糧豐收和早稻增產,奠定了全年糧食穩定生產的基礎,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
  • 江門早稻總產量同比增長7.47% 晚稻種植同比增加1.2萬畝逾8萬噸...
    原標題:江門早稻總產量同比增長7.47%,晚稻種植同比增加1.2萬畝逾8萬噸盈餘早稻供應灣區   作為
  • 藤縣全縣早稻播種面積約24萬畝,每畝產量多少你知道嗎?
    藤縣今年早稻收割已接近尾聲,由藤縣農業農村局引進的壯香優1205、野香優9號、野香優莉絲等優質水稻喜獲豐收,經過現場測產,每畝溼谷產量達1500多斤。全縣早稻播種面積約24萬畝,預計總產量超10萬噸。7月25日,記者在藤縣古龍鎮忠隆村優質谷種植示範基地看到,一片片金燦燦、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一派豐收的景象。藤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隨機測產,測產結果,壯香優1205溼谷每畝產量達到1506斤,比同期其他雜交水稻產量有所提高。李恆靜是忠隆村的貧困戶,全家4口人,2017年因兒子患病致貧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 秋收近尾聲 晚稻獲豐收
    進入十一月,正是水稻種植區晚稻收穫的時期,稻田間裡一片繁忙收割的景象,放眼望去,金黃的稻田與藍天、白雲匯聚成一幅鄉村振興的豐收圖景。機聲隆隆,稻浪翻金。「這裡有近700畝晚稻在收割,畝產達800公斤,比去年高200公斤。」稻農趙師傅難掩興奮。他每天早上五點起幹活,澆水施肥,風雨無阻,重複著在外人的眼裡單一枯燥的動作,但這份收穫的喜悅遠勝過無數個辛勤勞作的日夜。
  • 嶽塘:又是一年豐收時 早稻開鐮收割
    嶽塘區正江村稻苗田裡,已成熟的金黃早稻與生長中的中稻次第排列。已收割完畢的早稻田裡,村民正在進行晚稻播種前的翻田準備,處理後的稻殼將得到二次利用,用作畜牧飼料。經歷生長期後,早稻穀粒已經飽滿。近日,在湘潭市嶽塘區荷塘街道正江村,農戶紛紛搶抓晴好天氣,組織農機抓緊收割早稻,確保顆粒歸倉。「今年的收成相對來講還不錯,我們村裡總共種了百來畝早稻,畝產可以達到800斤,總產量預計能有8萬斤。」正江村黨總支書記蔣勇軍介紹,為抓緊晚稻播種時間,村裡的種植戶將在三天內將早稻收割完畢,為晚稻播種爭得時間。
  • 全國早稻總產量達2729萬噸 增長3.9%
    全國早稻播種面積7126萬畝,比上年增加451.1萬畝,增長6.8%;全國早稻總產量達2729萬噸,比2019年增加102.8萬噸,增長3.9%,扭轉了連續7年下滑的態勢。「早稻豐收為保口糧、穩物價、提信心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為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提供了堅實保障。」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郭軍博士說。
  • 教你如何區分小麥、水稻、夏糧、秋糧、早中晚稻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在17億畝以上。其中,水稻約為4.5億畝,小麥約為3.6億畝,玉米約為6.2億畝。 今年,已經豐收到手的夏糧總產量為2856億斤,略超去年夏糧產量。
  • 災後生產自救如火如荼,早稻搶收晚稻栽插同時幹!
    眼下已進入早稻收割季節,但洪澇災害讓農戶們愁眉苦臉,我縣的早稻收割形勢異常嚴峻。隨著天氣好轉,我縣緊急動員,迅速組織機械、人員與時間賽跑,全力做好早稻搶收搶烘工作,為晚稻生產爭取有利時機。據悉,我縣積極指導農戶緊抓雨歇天晴時機搶抓早稻收割,統籌安排1700餘臺收割機開展農機作業及社會化服務,其中,從江蘇、河南、安徽等地調配了200餘臺收割機投入到早稻搶收之中,全力加快早稻收割進度。
  • 農業農村部:今年雙季稻恢復勢頭明顯 將繼續抓好晚稻田間管理
    從目前情況看,今年雙季稻恢復的勢頭是明顯的,雙季稻的第一季是早稻,早稻已經豐收到手了,國家統計局已經向社會公布了,早稻總產量達到了546億斤,這546億斤佔我們國家整個糧食13000多億斤的比重不大,但是它是比較重要的一季,南方人比較喜歡吃米粉,今年增了20.6億斤。早稻產量構成是兩個因素,一個是面積,一個是單產。面積今年增加了450多萬畝,這是什麼概念?
  • 隋忠誠在春耕生產漢壽現場會上要求:抓實早稻播種面積
    他要求各級各相關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春耕生產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總結交流各地春耕生產和農機推廣典型經驗,抓實早稻播種面積,為今年糧食豐收開好頭、起好步。51個早稻播種面積較大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等與會代表,現場參觀了「中聯農機」有序拋秧機田間作業、「衡山恆鑫」循環運動式育秧工廠、漢壽縣金穗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嶽陽市、衡陽縣、漢壽縣、益陽市資陽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 豐收在望!石首1.48萬畝早稻開機收割
    七月流火,稻穀金黃,石首市早稻迎來了豐收的季節。田野上飄來陣陣稻香,農戶們正搶抓有利天氣收割早稻、搶插晚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7月16日下午,記者在髙基廟鎮百子庵村看到:田野上,一片片金黃稻穗迎風搖曳,轟鳴的大馬力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臉上。據了解,今年石首市早稻種植面積1.48萬畝,總產量預計達600萬公斤。
  • ...三農信息 關於做好洪澇災害後早稻搶收搶烘,強化中、晚稻技術...
    為科學有效應對災情,減少災害損失,確保全年糧食豐收,特制定《關於做好洪澇災害後早稻搶收搶烘,強化中、晚稻技術應用保豐收的指導意見》,各地要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強措施、重落實,立足防汛救災,堅決打好抗洪奪豐收攻堅戰。一、搶收搶烘早稻,緊抓恢復生產。
  • 南方洪澇災害對早稻收成和晚稻播種的影響如何?國家統計局回應
    總的來看,今年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對於早稻單產產生了一定影響,今年有一個特點是早稻播種面積增加較多,綜合來看,目前總的判斷早稻還是有可能豐收的。今年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長0.9%,為全年糧食增產奠定了很好基礎,早稻的情況總體可控。從整個糧食生產來看,大頭在秋糧,秋糧佔全年糧食產量的70%以上。目前看,60%的秋糧在北方地區,受洪澇影響相對較小。
  • 【中國夢·踐行者】從「自己種」到帶動全村種早稻 村裡種糧面積翻...
    ,全村早稻種植面積1350畝,比去年多200多畝,是2014年早稻種植面積的兩倍。所有農活裡,周濟燕最有成就感的是收割早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打亂了早稻種植計劃,卻堅定了她種糧的決心,「越是疫情,糧食安全越是重要。」在這位黨員種糧大戶的帶動下,全村早稻種植面積1350畝,比去年多200多畝,是2014年早稻種植面積的兩倍。迎難而上確保早稻不落下8月初的一天,天剛微微亮,周濟燕便和家人匆匆來到田間,忙碌起來。
  • 「雙搶」守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今年長沙早稻預計增產10%
    頂烈日戰高溫的「雙搶」拉開序幕,行走在希望的田野,隨處可見熱火朝天的早稻收割場景。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今年長沙早稻喜獲豐收,產量預計比去年提高10%。「轟隆隆,轟隆隆。」收割機開進稻田,瀏陽市龍伏鎮種糧大戶劉志廣忙得兩腳不沾地,豐收的喜悅溢於言表,「早稻種植了500畝,預計總產量150噸。」眼前的他,皮膚曬得黝黑,臉頰布滿汗水。
  • 早稻豐收已到手,為實現全年糧食生產目標開好頭——喜看夏糧又豐收
    「打好主動仗,關鍵抓早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環抓實早稻生產。各級各相關部門形成支農合力,種糧大戶努力擴面積、攻單產、奪豐收。據國家統計局湖南調查總隊7月20日發布的消息,今年湖南夏糧播種面積和產量雙雙提升,總產達43.1萬噸,同比增加1.8萬噸。
  • 南方早稻育秧陸續展開
    來源:央視原標題:南方早稻育秧陸續展開 驚蟄已至,大地回春。農業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南方早稻育秧已陸續展開,主產區多措並舉,力促擴大早稻面積,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綠色有機是廣東廣寧早稻的一大亮點,在當地最大的規模化集中育秧點,種糧大戶黃國業承包了800畝撂荒地,全都用來發展有機稻。廣東省廣寧縣種糧大戶 黃國業:國家是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丟荒了的一些田,重新改造成可以機械化耕作。再過一周左右,長江流域早稻將大面積育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