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東北土匪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2021-01-11 太望閣

電影《智取威虎山》由徐克導演,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餘男、陳曉、杜奕衡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2014年12月24日在中國上映。

影片改編自曲波的小說《林海雪原》,曾多次被搬上銀幕。

影片的歷史背景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共兩黨均劍指東北地區。在這場事關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戰略決戰中,中國共產黨由於思路更加明確,行動更加堅決,再加之種種客觀因素影響,所以,我們先於國民黨軍隊進入了東北,搶得了先機,但當時國民黨的軍事實力非常強大,政治上也得到了有關大國的支持,在力量對比上佔據明顯優勢,因此,這場較量進行得異常激烈殘酷。在1945年-1949年間,東北解放戰爭經歷了初期、戰略防禦、戰略反攻三個階段。

在整個東北解放戰爭時期,黑龍江從來沒有被國民黨軍隊佔領過。國民黨更多的是通過招募黑龍江地區殘留的大量土匪與我進行武裝對抗。故事發生的1947年是東北民主聯軍準備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進攻的關鍵時期,為了鞏固和穩定黑龍江這塊至關重要的後方根據地,中國共產黨一面緊鑼密鼓地進行土地改革,一面加緊派部隊徹底清除黑龍江地區的匪患。小說《林海雪原》的故事主要發生在今天的黑龍江牡丹江地區,當時是匪患比較嚴重的區域。

為消滅土匪,東北民主聯軍派出了大量的小部隊追擊數量眾多的各股土匪,付出了很多的犧牲,當然也取得了豐碩的戰果。1948年後基本肅清了龍江地區的各股土匪,確保了黑龍江地區生產建設安全。

影片的主要劇情

江湖傳言,誰能得到先遣圖,誰就能稱霸牡丹江地區成為新的東北王。1947年,為了剿匪,東北民主聯軍203小分隊來到一個小山村——夾皮溝,部隊抓到了許大馬棒匪幫的灤平,獲得了先遣圖。

為完成任務,指揮官少劍波派偵查員楊子榮打入座山雕匪幫內部。楊子榮以先遣圖為投名狀成了山寨的第九金剛,但是狡猾的座山雕並不信任外人,他屢次試探楊子榮,在座山雕搶來的壓寨夫人、栓子娘馬青蓮的幫助下,機智勇敢的楊子榮一次次過關,特別是在正面pk掉欒副官後,暫時獲取了座山雕的信任。

大年三十,夜,威虎山擺百雞宴,為座山雕祝壽,趁土匪放鬆警惕,203小分隊與楊子榮裡應外合攻佔了威虎山,剿滅了這股危害一方的頑匪。

該片劇情基本遵循了原著的主要情節,大眾基本耳熟能詳,只是為了整體結構布局和藝術效果,增加了馬青蓮這個人物角色。在開篇布局方面,以馬青蓮的重孫子——一個在國外留學的年輕人尋根回憶開始,結尾通過跨時空在一起吃年夜飯,讓年輕人與前輩們相遇,最後開放式的兩個版本結尾也挺有意思的。個人比較喜歡這個結構布局。

影片的展現手法

作為一個革命題材小說,《林海雪原》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有不小的影響力。1957年小說問世後,趙起揚、夏淳等人就將其改編成話劇《智取威虎山》;1960年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電影《林海雪原》;文革期間,因為江青的親點,京劇影版《智取威虎山》紅極一時;1986年、2003年播出了兩版電視劇《林海雪原》。

應該說《智取威虎山》的故事很好看,但是電影不好拍。怎麼將老故事拍出新視覺,這對導演是不小的挑戰。2014年徐克3D版本的《智取威虎山》較以往實現了很大程度的突破。

電影中大量使用了3D特效技術,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了視覺觀感,給老故事賦予了時代的科技感。

武俠風的動作設計延續了徐導和元彬的一貫風格,既好看又很好地帶動了影片節奏,同時,還沒有給故事主題帶來任何違和感。

人物造型設計完美。在人物衣著選擇和定型化妝上強調了藝術包裝,特別是反面角色——座山雕和八大金剛等反面人物的猙獰形象與暗黑風的城堡場景相互呼應,營造了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影片在武器裝備設定方面略顯浮誇,出現了狙擊瞄準鏡、飛機、坦克、高射機槍,甚至是火箭筒,另外「沒良心炮」使用方法好像也不太對。

其實,以往的同類型作品包括原著小說《林海雪原》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藝術加工。座山雕的原型叫做張樂山,從人數上講,他的匪幫是牡丹江地區的一個小綹子,楊子榮打入內部智擒張樂山確有歷史史實,只不過當時匪巢連張樂山在內共二十幾個土匪(儘管如此也非常不容易了,座山雕是積年老匪不是「白給」的,楊子榮確實配得上孤膽英雄的稱號,點讚)。但藝術是來源於生活的,如果從東北民主聯軍三年來艱苦卓絕剿匪鬥爭中,那些前赴後繼、英勇無畏、流血犧牲、可歌可泣的戰鬥故事看,任何的藝術表現手法都不為過。

從某種意義上講,《智取威虎山》表述的不是楊子榮個人,甚至不是203分隊,而是整個上個世紀40年代後期,在遼闊的白山黑水間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這些革命先輩,曾經經歷的剿匪戰鬥對於新中國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消除了匪患的黑龍江地區為全國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在解放戰爭三年裡,黑龍江地區共動員約69萬兵員,有64.8萬民眾參加支前,分散在黑龍江各地的14個兵工廠為東北解放戰爭、全國解放戰爭做出過重要貢獻。

看好看的電影,向曾經的歷史致敬!

我是太望,下期再見!

文章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智取威虎山中的土匪原型(1)
    都說想重溫一下東北剿匪到底怎麼一回事,可能一說到這兒很多人就知道了今天要說的主題,今天要說的這部戲就是徐克拍的智取威虎山!其實這部戲拍了兩年,上映不滿一周票房已經斬獲3億元了,但是我個人我很討厭用一個電影的票房來衡量一個電影的成功與否,其實對於這部有很多媒體評價為商業樣板戲的智取威虎山,也有很多影評人打出高分,比如說有人講了說像3D、像偶像、像明星、像開坦克的土匪、像滑雪等等!
  • 智取威虎山:那些趣味橫生的東北土匪黑話,關鍵時刻能救命!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一說起行話我腦海裡出現的就是三爺「座山雕」。「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還能再經典嗎?清末民國時期,由於東北一直處在戰亂之中,社會動蕩,民生凋零。東北山多林密,地理優勢得天獨厚,大大提高了佔山為王的可操作性,導致東北匪患猖獗。
  • 歷史上真實的「智取威虎山」
    危機四伏的林海雪原東北的西滿和北滿,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自古以來就是有名的土匪窩子。日本投降後,蔣介石為了與中共爭奪東北,大力收編東北各地的土匪。這些被收編的土匪搖身一變,成了國民黨的「先遣軍」、「救國軍」,充當了蔣介石搶佔東北的急先鋒。
  • 智取威虎山:那些經典而又趣味無窮的土匪黑話,你知道多少?
    《智取威虎山》是導演徐克執導的一部3D諜戰動作電影,由大腕明星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餘男、佟麗婭主演。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作為經典的紅色電影,《智取威虎山》講述了一個剿匪的故事,張涵予飾演的楊子榮(臥底)潛入座山雕(悍匪)的匪窩威虎山,和少劍波(正義的小夥伴)裡應外合把座山雕消滅了。
  • 導演徐克解密"智取威虎山" 梁家輝徹底卸掉偶像包袱
    徐老爺揭秘   原著裡都沒有的東北黑話?   開始時是找李揚導演寫的第一版劇本,他親自到東北去,真的做了很多很多研究,關於民風及當時土匪的生活,是非常完整的黑話版本。到我們開始討論劇情時,發覺這些黑話只能在劇本裡保留一部分,所以當我們拍土匪戲份時,這些黑話很有代表性。
  • 讓梁家輝都嚇一跳的座山雕造型,解讀經典《智取威虎山》幕後故事
    《智取威虎山》是由徐克執導,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餘男、陳曉、杜奕衡等主演的戰爭片。該片於2014年12月24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曲波小說《林海雪原》,講述的是1947年冬,為了從土匪手中奪取控制東北九嶺上萬先遣軍的分布圖,東北民主聯軍203小分隊隊長少劍波(林更新飾)委派偵查員楊子榮(張涵予飾)臥底潛入最大的土匪山頭「威虎山」。
  • 《智取威虎山》張涵予演活楊子榮,梁家輝演絕座山雕
    《智取威虎山》改編自小說《林海雪原》,2014年12月23日上映,豆瓣評分7.7,貓眼電影8.81億,徐克擔任導演,由張涵予、梁家輝、林更新、餘男、佟麗婭、韓庚主演的諜戰動作電影,獲得第3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電影特別表彰獎。
  • 《智取威虎山》,座山雕為何萌萌噠?
    徐克版《智取威虎山》裡的座山雕,禿頭、鷹鼻、兩眼無光,不僅樣貌怪異,還萌萌噠,他有個口頭禪,叫做「我只說一個字」,可他說的這「一個字」,都不是一個字,而是好幾個字、好多個字。到了最後,威虎山被「智取」,座山雕跌下懸崖之際,還不忘對楊子榮念叨一句:我只說一個字——啥都不說了。真是個「萌爺」,死了也要萌。    「老奸巨猾」、「陰險狡詐」的座山雕為何也萌萌噠?
  • 智取威虎山,真實的版本。
    我們大都看過電影智取威虎山,那是相當精彩的,其實為了電影能火製片方,添加了很多不切實際的歷史。67智取威虎山是這樣的,那是在1947年的1月26號。是當時的大年初5,楊子榮帶領五個戰士假裝土匪去抓座山雕,進山的時候在大山裡碰到幾個木工,楊子榮一看這幾個人就不像木工,這幾個人打聽楊子榮一伙人準備去那?
  •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智取威虎山》中的黑話是什麼意思?
    在「樣板戲」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有許多片段精彩絕倫,其中楊子榮打虎上山與土匪使用黑話對話的片段尤其扣人心弦,可以說看過一次,牢記終生。無論是看舞臺京劇《智取威虎山》還是電影《智取威虎山》,觀眾在敬佩楊子榮英雄虎膽的同時,也對那些黑話感到困惑,什麼「天王蓋地虎」、「一座玲瓏塔,面向青寨背靠沙」,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黑話中又有什麼門道呢?
  • 《智取威虎山》中角色的歷史原型人物分別是誰
    電影《智取威虎山》讓人印象深刻,智鬥土匪的故事再次引發了懷舊熱潮。楊子榮、座山雕、203、八大金剛等名字讓現代年輕人也倍感興趣。那麼這些人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或者說他們的歷史原型又是什麼樣的呢?說到《智取威虎山》,不得不提神秘的203。203真名少劍波,他的歷史原型人物其實就是小說作者曲波本人。曲波曾親自率領小分隊參與東北林海的剿匪工作,多次身負重傷。後來曲波創作了傳奇小說《林海雪原》,他的妻子也成為了角色的原型人物,就是小說中勇敢又漂亮的「小白鴿」。我們看電影《智取威虎山》,裡面的「胖老四」和「萌老八」戲份挺足。
  • 朱江明:從《智取威虎山》談江湖黑話系統
    這些曾經只在東北深山老林土匪中秘密流傳的黑話,隨著當年曲波《林海雪原》被改編成樣板戲《智取威虎山》而走紅於中國大地,成為幾代人口中的經典對白。隨著歷史的變遷,新生代的80、90後對這些曾經的「流行語」早已生疏。還得感謝香港的徐老怪,新版《智取威虎山》在聖誕期間的熱映,不僅勾起了幾代人的回憶,更讓新生代們了解並關注曾經的經典。僅憑這一點,新版《智取威虎山》便功不可沒。
  • 【最新開票】上海京劇院首次來東營演繹經典---《智取威虎山》
    由某部團參謀長率領的追剿隊,遵照毛主席《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進入深山老林,發動群眾,消滅土匪,鞏固後方。 國民黨收編的座山雕頑匪到處燒殺擄掠,遭我軍痛擊後,逃回威虎山老窩,妄圖負隅頑抗。威虎山地形複雜,工事堅固,不宜強攻。偵察排長楊子榮在常獵戶父女的幫助下,找到土匪的線索,並繳獲了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秘密聯絡圖」,提審土匪欒平,又掌握了「百雞宴」詳情。
  • 真實歷史中智取威虎山的楊子榮是如何活捉「座山雕」的?
    ▲影視作品中塑造的楊子榮形象楊子榮 犧牲時30歲從火頭軍到偵察英雄,曾一人勸降400餘名土匪京劇《智取威虎山》中「要剿匪先把土匪扮,似尖刀插進威虎山」而廣為人們熟悉的楊子榮原名楊宗貴,1917年1月28日出生於山東省牟平縣 (今煙臺市牟平區)。
  • 楊子榮智鬥東北土匪窩子,老大座山雕被活捉後,下場成迷
    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部電影《智取威虎山》,這部電影是通過真實事件改編而來,偵查員楊子榮接到上級交派的任務,前去東北土匪窩裡做臥底,然後將土匪頭子座山雕活捉。真實情況也確實是將座山雕拿下。座山雕伏法以後,結局怎麼樣了呢?
  • 楊子榮智取座山雕:偽裝講黑話勸降400多土匪(圖)
    原標題:第11版:離退休生活 眼下,影片《智取威虎山》在各大電影院上映,英雄楊子榮引發人們的點讚。記者曾聆聽影片故事原型見證者、百歲開國將軍鄒衍講述那段傳奇——楊子榮智取匪首座山雕始末 ■孫 庭 謝智倫 本報記者 卜金寶
  • 1947年東北大土匪座山雕被捕,後來結局如何?並未病死監獄中
    提起東北大土匪座山雕,想必大家並不陌生。無論是《林海雪原》,還是《智取威虎山》,都提到了這個反派人物。他陰險狡詐,狠辣無情的形象也深入人心。而活捉他的解放軍將士楊子榮,也成了英雄。可惜的是,楊子榮在後來繼續追剿丁煥章、鄭三炮等匪首的戰鬥中英勇犧牲,死時年僅30歲。那被他活捉的座山雕又是何命運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東北匪王「座山雕」被槍斃前說了什麼?最後真的靈驗了!
    經典樣板戲《智取威虎山》的臺詞,已經不為年輕人所熟知,直到徐克的電影《智取威虎山》上映,才再一次掀起了《智取》熱。 東北匪王「座山雕」,真名其實是張樂山。從十五歲的時候就去當土匪了,後來憑藉自己的實力當上了首領。
  • 機會難得,餘票不多啦~12月5日、12月6日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即將上演
    感受國粹,重溫經典12月5日,12月6日經由國家文化部評定的全國京劇重點院團,中國著名的藝術表演團體——上海京劇院攜經典劇作現代京劇《沙家浜》《智取威虎山 1946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場取得了輝煌勝利。由某部團參謀長率領的追剿隊,遵照毛主席《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進入深山老林,發動群眾,消滅土匪,鞏固後方。
  • 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中的三爺座山雕的原型在現實中是怎樣的?
    想必不少看過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的人,都對影視劇裡面的三爺座山雕非常感興趣,座山雕的原型人物生活在清末民國時期。「座山雕」是作家曲波為了寫作需要創造出來的人物形象。以當時東北一個綹子頭張樂山為原型。從小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張樂山長大之後自然不會甘於平凡,所以他後來在山中做了土匪,最終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成為了土匪們的頭子,眾所周知張樂山有三大過人才能:第一是槍法例無虛發,在那個槍械彈藥欠缺的年代裡,這是一項非常受土匪們推崇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