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有美國漫畫界奧斯卡之稱的「埃斯納」獎將最優秀亞洲作品授予了日本漫畫家水木茂的漫畫《全員玉碎》,這部漫畫創作於1973年,當時由講談社發行,是根據作者水木茂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真實經歷改編的反戰題材的戰記漫畫。
獲得美國漫畫奧斯卡埃斯納獎的水木茂漫畫《全員玉碎》
2012年水木茂已經是90歲高齡的老人,而被強制徵兵、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只有21歲、還在老家上夜校。
漫畫中記載了包括水木茂本人在內、駐守在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新不列顛島的500名日軍,處於飢餓、瘧疾折磨下的地獄生活,他們因為處於日本侵略軍南方戰線的最前沿,需要直接面對即將進攻的美軍,但是又缺少補給,精神處於隨時崩潰的邊緣。
最後,日本陸軍總部向這500名日軍發出了自殺式攻擊的命令,美其名為「全員玉碎」,而水木茂本人,因為在自殺命令下達前幾天,左臂被美軍飛機投下的炸彈炸斷,而被送往位於拉包爾的野戰醫院、逃過一劫。
講談社版《全員玉碎》
漫畫家水木茂是在怎樣的心情下創作了這部戰記漫畫的呢?在水木茂的另一本傳記《畫妖怪的我》一書中,記錄了戰爭前後的詳細情況。
漫畫《全員玉碎》只描述了水木茂身處戰事時的情況,而戰前和戰後的悲慘境地比起「全員玉碎」的自殺式衝鋒則有過之而無不及。
1943年,21歲的水木茂還在日本大學附屬大阪夜校讀書,他之所以上這所大學並不是因為想升學,而是因為要想進喜歡的美術學校必須要具有中學學歷,而原本兩次得到中學畢業的機會都失去了,一次是落榜,另一次是退學。
濃霧繚繞的山中就是水木茂曾經就讀的美術學校
落榜是在考取大阪農藝學校的時候,老師面試時問為什麼上這所學校,水木茂回答「我想學畫畫」,當時面試的有51個人,錄取50人,只有水木茂一人落榜,因為其他人在面試時都喊了「務農報國服從分配」這樣的口號,水木茂有一位好父親,父親得知兒子因為沒有喊口號而落榜時暗自慶幸,如果真的被分配去了前線才糟糕呢。
水木茂的父母是當時為數不多沒有受到政府鼓動的普通民眾,當時日本政府倡導「不言」,就是默默不語執行命令,認為只有默默戰死的年輕人才是優秀的年輕人(水木茂自傳《畫妖怪的我》原文)。而大多數被衝昏頭腦的母親則會對即將上戰場的兒子說,「別活著回來,為國捐軀是年輕人的特權」,年輕人像被日本全國趕著去赴死一樣。
不久後,水木茂收到了強制徵兵的召集令,因為用紅紙包著也被稱為「紅書」,原本就沒有戰鬥意志的水木茂在新兵兵營裡也是個慢性子,這招致負責分配大權的曹長的憤怒,他問水木茂你喜歡南方還是北方,水木茂回答「南方,因為我怕冷,」「好,你被分配到東南亞一線了!」
被日本全國趕著去赴死的氣氛包圍的18歲的水木茂
於是,後面當兵的經歷就被水木茂1973年畫成了漫畫《全員玉碎》,可能有不少人沒看過這部漫畫,我們不妨簡單說一說。
到了東南亞前線的新不列顛島後,水木茂慢悠悠的性格一直給他帶來麻煩,因為把兜襠布在石頭上曬而招致美軍飛機的轟炸,挖戰壕太慢又被分配到最前線的巡邏小隊,巡邏小隊的兵長認為水木茂是最差勁的,又安排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總之,如果打響,他會是第一個倒下的。
結果,水木茂卻因為一次美軍轟炸被炸斷了胳膊,在別人看來是悲慘的事,但是天性悠哉的他卻認為這是幸運的事,好在命保住了,於是在「全員玉碎」的命令下達前離開前線到了後方野戰醫院,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就是被稱為死亡之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有將近2萬日本兵戰死在這裡。
《全員玉碎》漫畫原稿描繪的二戰日美交戰的東南亞前線
水木茂在野戰醫院一直待到日本戰敗投降,期間已經無心戰鬥的他和當地黑人土著成為好朋友,其中一個叫冬不艾的寡婦還想和水木茂結婚,水木茂也把這裡當做世外桃源,停戰後他提出原地遣散,拒絕回日本,最後在野戰醫院的負責人砂原大尉的勸說下,才回到了日本。
這就是《全員玉碎》漫畫沒有提到的水木茂參戰前和退役的全部真實經歷。
水木茂退役回到日本以後,雖然之前非常喜歡畫畫,但是因為生活所迫,沒法由著性子來,只好先為吃飽肚子而奔走,他先是開了一家魚店但是經常將鯊魚肉搞錯成三文魚後來轉給別人,又貸款100萬日元在神戶買下了一個舊公寓做起了包租公,生活穩定下來之後他開始再續畫緣,在武藏野美術學校學習畫畫。
50年代剛涉足紙芝居漫畫時的水木茂
1952年,30歲的水木茂第一次與漫畫結緣,因為神戶遭受過美軍空襲,所以住房困難,公寓生意不錯,有一位紙芝居漫畫家也住到了這裡,這引起了水木茂的創作興趣,於是水木茂開始學著畫紙芝居漫畫,水木茂畫紙芝居漫畫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畫這個可以賺到錢。
紙芝居漫畫就是流浪藝人拿著漫畫和小箱子,去街頭巷尾講故事,聽故事的人多了靠賣糖果賺一些錢,其實糖果就是門票,只不過要先聽故事,後付門票。
紙芝居漫畫驗稿是在社團總部進行,紙芝居漫畫一般不是印刷品,都是原稿,畫家拿著畫稿去社團總部給老闆驗收,收稿子後分發給各個地區的分部,再由分部以租借方式租給藝人,一個紙芝居漫畫社團其實是依靠紙芝居藝人們付的租金生存的。
水木茂自傳漫畫原稿中回憶的紙芝居漫畫老師鈴木勝丸和阪神畫劇社
當時,水木茂投稿的紙芝居漫畫社團「阪神畫劇社」,負責人叫鈴木勝丸,被稱為日本紙芝居漫畫第一人,不少紙芝居社團都以某某畫劇社命名,而畫劇倒過來念就是劇畫,紙芝居漫畫家後來成為劇畫漫畫的主力軍,這就是劇畫名字的由來,側面也表達了他們對紙芝居時代的情感寄託。
漫畫家水木茂誕生
水木茂只是筆名,其實他的本名叫做武良茂,水木茂這個後來被大家所熟知的名字就是這時誕生的,武良茂拿著自己的畫稿去阪神畫劇社找勝丸老師確認,勝丸老師當年已經48歲,嚴重營養不良,他問武良:「你住在哪裡?」,「水木大街附近,」「我說水木茂啊,」「老師,我叫武良茂,」沒想到勝丸老師還是自顧自的說了下去,「水木茂啊……」結果之後水木茂就成為他紙芝居漫畫時期的筆名,並一直沿用下來。
水木茂最早創作的紙芝居漫畫有《雨傘夜》、《迷之西部王》和《阿帕切懸崖》等,《雨傘夜》是水木茂擅長的怪談漫畫,後兩部則是因為當時美國西部片流行而創作的,當時創作一卷(10張畫稿)紙芝居漫畫大概要花3天,可以賣200日元,而花10日元可以買兩個包子吃。
60年代講談社《周刊少年MAGAZINE》使用了水木茂的鬼太郎作為封面
為了專心畫漫畫,水木茂賣掉了公寓,成為專職漫畫家,但是紙芝居漫畫家收入不穩定,即使每天從早到晚的畫,一天只睡5個小時,每個月還是有5天吃不上飯,一位鄰居大姐看到水木茂努力工作的樣子後,鼓勵他說,「如果這麼努力還不能生存下去,那這不是你的錯!」
水木茂在從事漫畫的最初階段就創作了大量妖怪題材的怪談漫畫,比如《幽靈之手》、《橫綱小孩》等,後來他也因此被稱為妖怪漫畫之父,而水木茂的代表作正是大名鼎鼎的《鬼太郎》系列,但是《鬼太郎》並不是水木茂首創的漫畫,第一位創作鬼太郎的另有其人。
當時,水木茂的老闆鈴木勝丸對他說,東京有一部漫畫叫《墓場鬼太郎》,非常受歡迎,漫畫作者是紙芝居漫畫家伊藤正美,伊藤正美的這部《墓場鬼太郎》其實改編自民間故事《養孩子的幽靈》,當時伊藤正美已經40多歲精力不夠了,由漫畫家變為經營劇畫社。
第一位使用鬼太郎的作者伊藤正美版《墓場鬼太郎》漫畫
在勝丸老師的建議下,水木茂在拜訪伊藤正美(授權)得到認可之後,在50年代第一次創作了《墓場鬼太郎》,就在他翹首以盼的時候,傳來了不好的消息,慘敗!完全沒人看。
其實並不是漫畫內容不好,而是理念太超前,大眾還沒能接受,就像80年代的人穿越到現在,看到了一部可以視頻通話的智慧型手機一樣,變得只有驚沒有喜了。
雖然《墓場鬼太郎》的第一次嘗試失敗了,但是之後每一次繼續創作《鬼太郎》系列時,都會以《養孩子的幽靈》這則民間故事作為引子,比如後來名聲大噪的《嘎嘎嘎的鬼太郎》(1967年開始改名並長期連載)就是如此。
水木茂版《墓場鬼太郎》
調查員水木因為查到自己家附近有奇怪的人,於是去一間荒廢的寺廟調查,結果發現了一對幽靈夫婦,女幽靈已經懷上孩子,根據幽靈的口述,幽靈的歷史遠比人類還要悠久,而他們是地球上最後一對幽靈,但是卻因為人類的肆意破壞而瀕臨滅絕。
最後幽靈夫婦在絕境中死去,而一個幽靈小孩卻不可思議的從墓地裡鑽出來,這就是鬼太郎,在幽靈爸爸的懇求下,鬼太郎被調查員水木撫養了一段時間,因為受到人類生存法則的約束,最後選擇回歸了鬼怪世界,於是開啟了鬼太郎與鬼怪世界的種種奇妙物語。
水木茂的妖怪啟蒙者、100年前的鬼婆婆景山
水木茂對妖怪的興趣最初起源於他老家鳥取縣一位愛講故事的景山婆婆,在水木茂小時候,景山婆婆受僱來他家做家務,有時也給水木茂講一些故事,在2、30年代的日本,幾乎每個村莊都有一、兩位會講故事的老婆婆,水木茂給景山起名叫「鬼婆婆」。
30年代受到鬼婆婆妖怪童話啟蒙時期的童年水木茂
在日本傳統的盂蘭盆節,鬼婆婆會講一些盂蘭盆節的故事,讓水木茂感到祖先的靈魂會回來,而小鎮已經做好了接待祖先靈魂的準備。當時會將裝有蔬菜的稻草船和燈籠放入海中,鬼婆婆說,有一個叫「十萬億土」的極樂之地,是靈魂居住的場所。
貓仙人和貓奴們
鬼婆婆景山小時候給水木茂講的故事成為後來《鬼太郎》中一些故事的雛形,景山婆婆在水木茂10歲念小學5年級時去世,水木茂後來在《鬼太郎》漫畫中為鬼婆婆創作了一篇《貓仙人》紀念她:
在一個小村莊裡,住著一位修行了很久的仙人,她得到了長生不老之法,為了不讓軀體衰老,她選擇了一個冰冷的洞窟存放身體,平時則把靈魂寄存在貓身上,結果被這裡的村民稱為貓仙人。
貓仙人因為變成了貓,和貓成了好朋友,結果這個村莊裡人和貓的地位調轉了過來,人則成為貓奴,鬼太郎來到村莊後,和貓仙人打了一架,貓仙人卻神秘的消失了,可能找到了更合適的地方去修行了。
為紀念鬼婆婆景山創作的《貓仙人》一章
嘎嘎嘎的鬼太郎
水木茂的漫畫代表作《嘎嘎嘎的鬼太郎》(ゲゲゲの鬼太郎)一般被翻譯成中文時都會直接翻成《鬼太郎》,其實在1965年之前,《鬼太郎》系列是沒有「嘎嘎嘎」的,但是1965年在講談社的《周刊少年MAGAZINE》連載後,改成了《嘎嘎嘎的鬼太郎》。
水木茂小時候說自己的名字時總是咬字不清,武良茂三個字被他讀出來,別人聽起來就是嘎嘎嘎,於是他有了一個嘎嘎嘎的小名,鬼太郎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水木茂自己,他化身成鬼太郎去探尋千奇百怪的妖怪世界。
鬼太郎漫畫中身邊總有一個眼球怪物,那是他父親的化身,父親一直陪在鬼太郎身邊守護他,就像少年時代的自己,被父親百般呵護一樣。
作者水木茂和自己創作的鬼太郎、眼球父親在一起的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