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山石燕筆下的百鬼夜行
網易匠心巨製,自研國民級手遊《陰陽師》靠一己之力,在中國市場打開了日本妖怪文化的大門。先前我有專門介紹百鬼夜行的文章,但思慮再三,總覺得缺少一個源頭。今天就來給朋友們講一講日本妖怪文化的根,以及整個妖怪文化的發展歷程。
就像之前我提到的,很多日本妖怪都能在中國志怪傳說裡找到原型。這根源於日本文化受到過漢文化的影響,再加上日本人善於學習吸收的稟性,甚至可以說日本人將整個世界文化裡較全面的妖怪文化做了融合與規整。其妖怪文化裡70%的妖怪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日本本土的妖怪只佔了10%。
鳥山石燕筆下的木魅
比如大天狗原型是來自中國《山海經》中的天狗(之前文章有詳細講過,此處不做贅述),傳到日本後,慢慢與佛教中的天魔、道教中的山神元素等元素結合起來,融合成為一個皇室內鬥的現代犧牲品;而家喻戶曉「撒豆驅鬼」的習俗,則是起源於中國古代以除災招福為目的的追儺儀式。
對妖怪文化饒有興趣的大和民族,已經將妖怪作為一門值得研究的學問。前有文化人類學者、民俗學者小松和彥專門研究妖怪論,據聞這位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的教授,耗時六年帶領研究人員收集了1.6萬條有關各種妖怪的傳聞,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妖怪資料庫;現有以妖怪為主題的博物館在廣島縣三次市開館。
三次怪物紀念館
而今天大家所熟知的許多日本妖怪的形象,都是出自鳥山石燕(本名:佐野豊房)之手。這個江戶時代著名的妖怪畫師,承襲了大和繪畫師狩野正信、元信父子創立的「狩野派」畫風。他從《和漢三才圖會》和傳統日本民間故事中搜集了大量素材,傾其一生完成了《畫圖百鬼夜行》、《今昔畫圖續百鬼》、《今昔百鬼拾遺》、《畫圖百器徒然袋》四冊妖怪畫卷。據統計一共描繪了二百零七種妖怪,勾勒出了後人所見到的日本妖怪的原型。
鳥山石燕筆下的姑獲鳥
鳥山石燕所創作的妖怪形象特點在於,第一感覺不是恐怖的。可能提到妖魔鬼怪,大部分人的腦海裡浮現的都是一些不怎麼友善的生物。恐怖、血腥、殺戮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鳥山石燕並沒有把這些東西直觀的展示出來,他在畫中著重描繪的是一種感覺:河童詭異的眼神,鐵鼠岣嶁的姿態,絡新婦詭異的蜘蛛形態等等。他的作品往往帶有一種慢熱的奇異氛圍。
在這些畫作中,鳥山石燕喜歡融入一些隱喻暗喻的手法。對妖怪文化感興趣的人可以通過推敲這些細枝末節來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在這些魑魅魍魎的皮囊之下,或多或少隱藏著一些類人的意味。而這種感覺,對人類來說是共通的。所謂妖,不過是求而不得的人,修而未成的果。
鳥山石燕作品
鳥山石燕的妖怪創作帶給後世很大的影響。他的畫作不僅在當時引起轟動,至今仍是妖怪相關作品創作者的重要靈感源泉。一些有名的作家如水木茂、京極夏彥等等也以他的畫作作為基礎進行過再創作。其中京極夏彥就在自己的妖怪推理小說中,直接使用了大量鳥山石燕的作品為素材;他的門下還誕生了喜多川歌麿和戀川春町這樣的浮世繪畫家。
水木茂
而唯一一個完整的從鳥山石燕手裡傳承日本妖怪文化的人,是當代日本妖怪學者、漫畫家,號稱「妖怪博士」的水木茂(原名武良茂)。可能相對於鳥山石燕,水木茂的名聲傳播度要稍弱一些,但是如果沒有水木茂,鳥山石燕也不大可能像今天一樣被世人銘記。他對於鳥山石燕的敬仰之情,猶如亞里斯多德之於柏拉圖。水木茂不僅繼承並拓展了鳥山石燕的妖怪體系,還成為了日本妖怪漫畫第一人。將近五十年的文化沉澱,如今的他已經是日本妖怪學界的宗師級人物。
水木茂筆下的妖怪群像
傳承一直不是件簡單的事兒,水木茂用親身經歷解釋了原因。首先需要有個人興趣。這點要歸功於水木茂家裡的女傭,在他兒時經常講一些妖怪傳說,以及往生世界的故事。這使得水木茂從小對死亡有著特殊的嚮往;其次還要有過人的才華。因為學業算不上理想,所以水木茂有自行創作一些作品。十三歲時還在導師的推薦下舉辦過個人畫展,被當地誇讚為繪畫天才;最後還需要一丁點兒運氣。1943年水木茂應招入伍,擔任軍隊的喇叭信號手。後來不幸染上瘧疾,因行動不便在敵軍空隙時失去了左臂。
《鬼太郎》
這時候就會覺得,一切真的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水木茂是左撇子慣用左手創作,那麼二戰奪走的就不僅僅是他的一條胳膊那麼簡單了。不然他也沒心情和精力從鳥山石燕手裡接過妖怪文化的傳承責任。被興趣、才華、運氣兼顧的水木茂在戰後順理成章的投入了妖怪漫畫事業。他是最懂鳥山石燕的人,也一同繼承了對妖怪文化理解的內涵:不明言,需靜思的創作手法。
作為怪談系題材的元祖,最長青的漫畫家之一,一代漫畫經典《鬼太郎》的原作者,水木茂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他對於了解、收集各國的奇異文化、儀式、器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曾多次前去世界各地一探究竟:在墨西哥參加「死者之日」(Día de los Muertos)的祭典,並大量收藏節慶中使用的面具;到中國雲南觀看「甲馬紙」,還不忘去中國臺灣體驗觀落陰;曾與妖精研究家井村君江一同到英國康沃爾郡拜訪傳巨石群;也去過美國欣賞原住民HOPI族的祭典儀式。
水木茂紀念館
水木茂的代表作《鬼太郎》系列第一次動畫化,就帶動了一股流行熱潮。他因此成了當時最炙手可熱的漫畫家之一,最輝煌的時候甚至有超過六本漫畫在同一時間內連載的記錄。想像一下,周刊少年MAGAZINE,講談社、周刊少年SUNDAY,小學館、周刊少年JUMP,集英社三本期刊同時連載同一個作者作品的盛況。你就能大概了解水木茂是什麼段位的大神了。
可以說沒有水木茂將妖怪文化引入漫畫這一開創性行為,日本妖怪文化難以擁有今天的影響力。他著述的《水木しげるの妖怪事典》(中譯:《圖解日本妖怪大全》),上下兩卷共收錄71 8種妖怪,堪稱史上最全的「妖怪聖經」;為日後的創意產業工作者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靈感和想像力;同時展示了「妖怪博士」令人嘆服的繪畫創意。
《圖解日本妖怪大全》
從另一方面看,大和民族格外看重妖怪傳說的歷史文化,與島國居民具有神秘主義傾向分不開。妖怪的產生起初於遠古人們對自然、動物的敬畏之心,人們總是把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無法控制的力量統統稱為妖怪。這種習慣被一代又一代的妖怪畫師、妖怪學者、妖怪漫畫家、文化人類學者等代代傳承下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固有文化。
水木茂創作出的妖怪們
正如日本民俗學的奠基者柳田國男所說,日本妖怪最大特徵就在於它具有兩面性,善惡可以互相轉換。比如邪惡的怨魂,好好供奉也可以成為保護神。這種轉換給日本妖怪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如同人性一樣千變萬化,充滿著無限可能。
而近些年來,由於過分迎合市場,日本文化的妖怪形象開始走向兩個極端:一是藉助現代技術製造出極端恐怖效果,或者走可愛討巧風格(以女性視角為主),二是引入滿足感官肉慾的元素(以男性視角為主),江戶時期的韻味已經蕩然無存了。不知鳥山石燕和水木茂看到如今的妖怪市場,心裡是怎麼一番滋味兒呢?喜歡的話歡迎點讚關注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