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產業高管每日必讀的早報及輿情
搜索任意時尚品牌的最新情報
01
上周全球時尚產業的贏家和輸家
據時尚商業快訊監測,美國服飾零售商Chico's上周股價累積上漲逾30%,市值約為5.6億美元;國內服飾零售商杉杉品牌則累計上漲27%,市值約為1.4億港元;珂萊蒂爾母公司贏家時尚股價累計上漲15%,市值約為67億港元;美國運動服飾集團Under Armour股價累計增長13%,市值約為78億美元;將被LVMH收購的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股價累計上漲近6%,市值錄得161億美元。
最大輸家是國內童裝服飾集團安奈兒,股價累計大跌逾21%,市值約為19億元;其次是手錶製造分銷商Movado,股價累計下跌16%,市值為4億美元;青少年潮流媒體HYPEBEAST股價累計下滑13%,市值約為25億港元;國內服飾集團拉夏貝爾股價累計減少9%,市值約為6億港元;國內鞋履零售商達芙妮國際股價累計下滑8%,市值僅剩2億港元。
得益於利好的奢侈品行業前景,各巨頭表現普遍呈積極態勢,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累計上漲1.7%,市值達2051億歐元,創歷史新高;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股價累計增長近1%,市值約為694億歐元;愛馬仕股價累計上漲3.6%,市值約為717億歐元;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股價錄得0.4%的增幅,市值為397億瑞士法郎。延伸閱讀:數據 | 香港成奢侈品牌最大心病!全球時尚產業第三季度財報匯總
02
義大利輕奢品牌Golden Goose吸引多方競購 估值高達14億歐元
據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私募投資巨頭凱雷集團計劃出售的義大利輕奢品牌Golden Goose吸引了包括Vans母公司富威集團、私募基金Permira等多方資本競購,估值高達14億歐元。截至目前,凱雷集團尚未對相關消息作出回應。Golden Goose去年銷售額約達一億歐元,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錄得兩位數的增長。值得關注的是,Golden Goose的潛在買家Permira正計劃出售旗下鞋履品牌Dr. Martens,而Golden Goose現所有者凱雷集團正是競購者之一。延伸閱讀:深度 | 傳聞出售的「小髒鞋」能賣個好價錢嗎?
03
New Look或遭大股東Brait拋售股份
在經歷了一番革新重組舉措後,隨著英國快時尚New Look的業績表現逐漸回歸正軌,該品牌的主要投資者,來自南非的Brait集團正計劃出售所持股份,但由於品牌未完全復甦,尚不清楚相關股份的具體估值。4年前Brait集團斥資7.8億英鎊成為New Look大股東,但在最近的重組措施後,其持股比例被削減至18.5%。延伸閱讀:快時尚New Look業績依然低迷,去年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04
街頭服飾品牌GCDS加速全球化擴張 今年收入或突破2000萬
由Giuliano和Giordano Calza兄弟創立的義大利街頭服飾品牌GCDS正在加速全球化擴張,日前在英國倫敦開設了一家新店,此前還在中國深圳最大的購物中心MixC內開設了219平方米的門店,在香港的K11 Musea也設有一個面積達120平方米的零售空間。GCDS是「God Can't Destroy Streetwear」的縮寫,於2015年在網上創立,總部位於米蘭,目前主要通過全球400多家零售商發售,2019年收入或將突破2000萬歐元大關。
05
將被LVMH收購的Tiffany董事會成員辭職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發布的監管文件顯示,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董事會成員Francesco Trapani已經辭職,以尋求個人發展。Francesco Trapani於2017年3月加入Tiffany董事會,是集團現任執行長Alessandro Bogliolo的舉薦者。在進入Tiffany之前,Francesco Trapani曾擔任寶格麗執行長和董事會成員,也擔任過LVMH手錶和珠寶部門業務主管。值得關注的是,LVMH於上周一正式宣布以162億美元的價格正式收購Tiffany。延伸閱讀:突發 | 現金162億美元!LVMH宣布正式收購Tiffany
06
H&M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開設全新概念店 正式發力租賃市場
瑞典快時尚巨頭H&M日前在斯德哥爾摩中央購物區開設全新概念店,除普通的商品外,該概念店還設有Beauty Bar以及租賃服務。其中Beauty Bar的營業時間為上午7點半,消費者可以在上班前在店內修指甲或化妝,並享用一杯咖啡。租賃服務則涵蓋約50件婚紗、晚禮服等連衣裙,價格為每周35歐元,商品原價都在60歐元至300歐元之間,H&M會員可以與個人造型師預定試衣時間,每周最多可租三件。
07
奢侈品牌Balmain開設童裝精品店
奢侈品牌Balmain的童裝生產和分銷商Simonetta日前宣布將在倫敦的Harrods百貨和慕尼黑的Oberpollinger開設兩家Balmain Kids特許經營店,旨在擴大Balmain童裝系列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和影響力。11月1日,Balmain Kids在Harrods百貨舉行了首秀。
08
中國設計師集合店SPMA得色於上海開幕首店
SPMA得色是MASHAMA旗下孵化的獨立設計師團體,SPMA即「SELF PRIDE,MASSIVE ATTACK」縮寫,中文意為「驕傲自我,全面進擊」,標誌著新世代女性的獨立宣言,也是SPMA得色堅持以設計力量重塑女性自我可能與時裝穿搭樂趣的創意態度。
09
李佳琦在天貓開設海外專屬店 或將推出個人品牌
據時尚商業快訊,國內知名美妝博主、被稱為「口紅一哥」的李佳琦日前在天貓開設了首家海外專屬店,目前粉絲數已超過17萬,主要發售的產品分類為化妝水、爽膚水、按摩膏和面膜。值得關注的是,有消息人士向時尚商業快訊透露李佳琦的個人品牌很可能已經在籌備過程中。
今年3月,李佳琦已經成立了上海妝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內包括服裝、箱包、鞋帽、化妝品等。大股東是網紅、藝人以及模特的線上服務平臺美ONE,李佳琦則是這家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49%。延伸閱讀:深度 | 李佳琦能做出自己的美妝品牌嗎?
10
法國立法抵制黑色星期五 因其「不環保和反人類」
法國國民議會專門委員會以反對「過度消費」為由對《反浪費法》進行修改,以禁止「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而此時正值法國「黑色星期五」減價促銷活動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相關議員表示,這種消費模式具有「不環保和反社會」的性質。他們建議將「黑色星期五」廣告列為「侵險生商業行為」,最高可判處2年刑責及30萬歐元罰款。該修正案通過後將於12月9日提交國民議會大會表決。
11
英國消費者協會研究稱黑五折扣只有5%是真實的
11月29日是美國傳統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狂歡節,每年「黑五」各家廠商都會以最大的優惠力度展開促銷。不過英國消費者協會在對去年黑色星期五前後六個月的83種產品進行研究後發現只有4種比一年中其他時候便宜,只有5%的折扣是真實的同時每20個黑五交易中心只有1個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一年一度的購物活動「都是炒作」。負責人表示,黑色星期五的交易並不像看起來那樣好,消費者不應衝動消費或因無法購買而恐慌。
12
蘋果首席設計官已經正式離職
據時尚商業快訊,於今年初宣布將離職的蘋果首席設計官Jonathan Ive已經正式離職,他的照片已從蘋果官網領導層頁面中撤下。截至目前,蘋果仍未任命新的首席設計官,相關業務目前由工業設計副總裁Evans Hankey以及人機界面設計副總裁Alan Dye暫時負責,二者均向營運長Jeff Williams匯報。延伸閱讀:深度 | 蘋果放棄奢侈品策略?新iPhone跌破5000元
13
蘑菇街2020財年Q2直播GMV大漲115.2%
據時尚商業快訊,蘑菇街上周五公布2020財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在截至9月30日的三個月內的商品成交總額GMV為41.67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直播業務GMV達16.29億元,同比增長115.2%,佔平臺總GMV的比重已達39.1%,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且環比上一季度直播業務在總GMV中的佔比提升了7.6個百分點。
得益於主播數量的增加、直播方式創新等,報告期內蘑菇街日均可觀看直播內容時長已超過3400小時,環比上升10%,平臺直播業務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同比也實現了76.2%的增長。此外,在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12個月期間,蘑菇街平臺GMV為人民幣178.25億元,同比增長9.7%。
14
抖音海外版TikTok總下載量已超15億次 母公司字節跳動擬借貸20億美元向全球擴張
分析公司Sensor Tower日前透露,社交媒體應用TikTok在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的下載量已經超過15億,今年的下載量達到了6.14億次,同比增長6%。就排名而言,SensorTower估計TikTok處在第三的位置。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分列第一、第二,Facebook、Instagram分列第四和第五。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擬借貸20億美元,目前正與銀行談判。這筆貸款將為字節跳動向Facebook和Snapchat等應用挑戰提供支持。字節跳動目前是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在去年的融資中獲得了750億美元的估值,而最新一輪融資正值該公司通過TikTok和其他應用繼續向全球擴張之際。
15
分析稱公關營銷專業人士應更仔細研究影響力的衡量
在PRWeek測量會議上,來自Ogilvy, Mischief, Edelman 與 G Adventure的影響者衡量專家呼籲業界將監測和數據分析作為為品牌和影響者活動選擇合適人才的核心部分。這樣做不僅可以防止 「影響者的欺詐,也可能產生更有機、相關的內容」,並在影響者和品牌之間建立更健康的關係。Edelman的戰略和分析副總監Lizzie Rabone告訴專家組,她希望業界找到更好的方式,將線上和線下活動聯繫起來,例如社交媒體的帖子或推特是否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或引導了銷售等。延伸閱讀:深度 | 時尚博主成為「生意」的這十年,發生了什麼變化?
推薦深度閱讀
深度 |周大福們能找回不愛黃金的中國年輕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