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見微評論
直播、短視頻等內容形式迎來爆發式增長,當各企業主、明星藝人都爭先恐住入局直播的時候,那些你以為的主播,卻不再只是主播這麼簡單。
他們不滿足於主播這個單一的職業,開起了自己的店鋪。
熟悉一點的有頭部主播薇婭,她基本上在每一場直播裡都會推薦到一兩款衣服、配飾的淘寶店「薇婭viya」,這實際上已經是一個7年的四皇冠老店,粉絲數量2690萬,這家店鋪不賣她直播間出現過的品牌,賣的都是「定製」服裝。
李佳琦的淘寶店「佳琦嚴選」、天貓店「李佳琦專屬店」、天貓國際的「李佳琦海外專屬店」,目前每天也都有主播在進行直播帶貨,雖然李佳琦本人並沒有直接在直播間導流,但這幾個店鋪確實屬於李佳琦。
播而優則入淘,成為目前幾大頭部主播都在做的事。
而近期,見微評論發現,淘寶新開了一個名為「交個朋友專屬店」的店鋪。
聽這店名有些熟悉,很容易就讓人聯想到4月1日羅永浩第一場直播時發布的宣傳海報上的文字,「不賺錢交個朋友」。而該店鋪售賣的多款產品都曾經在羅永浩的帶貨直播中出現,例如vvild錘標T恤、信良記等。
果不其然,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交個朋友專屬店」背後運營方是成都天生驕傲科技有限公司。而成都天生驕傲科技有限公司和錘子科技又有著密切聯繫。
企查查股權穿透信息顯示,「天生驕傲」背後的兩大股東分別是成都星空野望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艾澤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野望的最大股東黃賀,同時全權控股北京交個朋友數碼科技,第二大股東則是羅永浩的上一個電子菸項目——深圳小野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交個朋友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則申請註冊了多個「老羅嚴選」商標,分類涵蓋了方便食品、酒、珠寶鐘錶、日化用品、醫療園藝、服裝鞋帽等。
01
近年來,「網紅經濟」和「直播帶貨」的崛起,讓這種低門檻、高回報的銷售形式得到病毒式增長,擁有流量就等於擁有一切的模式也讓大大小小的創業者開始爭先恐後的加入到這條賽道中,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企業主如董明珠、丁磊,明星藝人劉濤等。
而在這些自帶流量的「主播」之外,更多的是那些從未涉及卻想入局的底層小主播,他們正在挖空心思想要在直播紅海裡分得一杯羹。
然而,在他們還不得其道的時候,加入直播行業還不到3個月的羅永浩,已經要擺脫「銷售員」的身份,開始做買手店主了。
如果說直播賣貨是為了賺錢的話,那麼為什麼這些已經具有一定規模且擁有流量的頭部主播都開始做起自己的店鋪?難道是因為所賺不多?
當然不是。
我們都知道主播的業績來自坑位費及業績抽成,據了解,李佳琦、薇婭的報價在20萬左右,而坊間更是有傳言羅永浩一個坑位費就高達60萬。
從前段時間流傳李佳琦購買上億豪宅的傳聞來看,無論購買豪宅是真是假,但從其直播間動輒上億的銷售額來看,當初夢想賺2000萬的李佳琦早早就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與李佳琦、薇婭不同的是,羅永浩在帶貨之外,還承接了品牌宣傳業務,甚至為品牌辦了專場直播。
6 月 2 日晚,羅永浩與銀聯合作,在銀聯最重要的節日「 62 節」發起了一場「助商惠民」閃購活動。當天若想參與搶購,就必須下載註冊雲閃付,所有產品都僅支持這一個付款方式。
6 月 5 日,羅永浩直播間對京東金融及 618 免息規則做了 5 分鐘的口播,同時在直播間發放免息券,想要搶到這些免息券,就必須下載、註冊京東金融App。而後,羅永浩更是在抖音及微博上,發布了一個以京東金融免息為主題,專門拍攝的定製短視頻內容。
羅永浩本人在接受GQ採訪時也表示,整體的收入比他預期的要好,「我們除了銷售收入,還有品牌宣傳收入等等」。
既然不缺錢,為什麼這些主播們都先後開起了自己的店鋪?
人總是會有更大的野心的。
如今正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直播,其實再退後幾年看,正是當年電視購物的移動版,雖然帶貨的效應突出,但充其量也只能是賺快錢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主播本人形成一個標籤之後,某些質量不夠過硬的產品反而會成為主播的拖累,畢竟,從一個主播一次直播上架幾十件商品的情形來看,你要讓他將每一件產品都仔仔細細進行調研、長期充分試用,著實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
如前段時間讓李佳琦在直播間翻車的不粘鍋,就讓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口碑瞬間受到質疑。而一旦開始出現口碑崩塌,曾經建立在明星效應上的從眾心理,也很容易動搖。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播直播的過程中,他們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供應商,與供應商們直接建立了聯繫。就拿羅永浩來說,他在微博上表示,自自己宣布要開始直播後,有幾十家品牌方聯繫自己。
在品牌商面前話語權越來越大的主播們,不光擁有對產品的議價權,還能參與到產品初期的設計和生產中。李佳琦本人就偶爾會在直播的時候表示,某品牌的包裝設計是自己溝通的,某產品的成分配方自己有給出意見。
你看,當主播能夠插手產品的生產,與供應商保持良好關係,這時候自建品牌、開起自己的店鋪,只是一件順手的事情。
李佳琦就一直有建立自己個人品牌的想法,他在接受GQ採訪的時候曾表示,希望去所有的商場看到「李佳琦」的品牌跟雅詩蘭黛在一起。薇婭的店鋪更是已經開了長達7年之久。
對主播來說,在直播間賣貨自己只是一個「銷售員」,雖然主播面向的也是消費者,也有頭部主播能夠直接對應供應商,但其本質仍然是連接品牌和消費者的中間橋梁。而開店,不僅能夠保障收入,同時還能夠將粉絲圈進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完成商品的沉澱後還具有長尾效應,讀懂消費者需求完成反向定製,也就是C2M(用戶直連製造)。
這裡可以類比,明星為產品代言,和明星自己開店,雖然本質上都脫離不了明星流量的本質,但實際上一個將流量聚攏後分流給別人,另一個則聚攏後沉澱。
但如果說C2M是消費者和製造商的美夢,自然也是中間商的夢魘。
對主播來說,一場直播效果的把控,除了選品,還需要了解市場需求、專業的營銷,甚至是可靠且可控的供應鏈,這是一套完整的體系。無論多優秀的主播,決定其成敗的仍然是背後供應鏈的優劣,成功如李佳琦,也會在劣質產品中敗掉自己的口碑。
可是,當這一切全部都擠壓在主播一個人身上,他的時間、精力允許他做好這麼多事嗎?被「開除」的中間商,又該如何找尋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