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光明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李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2021-01-06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三五期間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2021年01月06日05: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小字號 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
-
「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中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本報北京1月5日電 (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5年來瀕危野生動植物實現恢復性增長
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間,中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說,中國通過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不斷強化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穩定的人工繁育種群。
-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本報北京1月5日電(記者寇江澤)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強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採取就地保護、遷地保護等措施,持續開展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保護,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科治好:「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據悉,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
中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中有升
本報北京3月3日電(記者嚴冰)今天是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天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我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等野生植物居群穩定增長。
-
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狀況如何?國家林草局:已扭轉持續下降態勢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達1864隻、亞洲象種群數量近300頭、藏羚羊種群數量超30萬頭、朱䴉種群總數超4000隻……3月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我國的大熊貓
-
大興安嶺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恢復性增長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12月8日訊 國家林草局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將野生動物保護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內容加以推進,野生動物種群不斷擴大,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性增長。依法保護 築牢生態紅線「十三五」以來,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在每年的春季、秋冬季都組織開展集中打擊破壞鳥類等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保持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為打擊的高壓態勢,相繼開展了「金雕行動」「獵鷹行動」「興安系列」「清網行動」「綠劍行動」「清網清套」「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等系列專項行動。
-
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 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知識連結 1980年12月25日 中國籤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 據了解,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出的640個世界性瀕危物種中,
-
隴縣農家院飛來一隻野生鳥 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在張林太家,一隻高約70釐米的黑色鳥正在院裡,經工作人員確認後,發現這隻鳥沒有受傷,它是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鸛的幼鳥,可能是受凍或飢餓才到村民家。中午1點多,這隻黑鸛幼鳥自己飛走了。黑鸛是一種進行長距離遷徙的候鳥,每年雛鳥的孵化都牽動著眾多黑鸛粉絲們的心。這種體態優美的大鳥有著超強的飛行遷徙能力,雖然在歐、亞、非大陸都有分布,但近十多年來種群數量明顯下降。
-
「十三五」時期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
原標題:「十三五」時期 全國自然保護地總數量達到1.18萬個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2月1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大熊貓怎麼成為國寶的?為什麼比它更珍稀的動物,卻非國寶待遇?
那呆萌的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這點估計連小朋友都知道了!當然按大熊貓的繁衍德行,想達到像豬一樣的規模,很明顯也是不現實的,但萬一以後技術成熟了,複製粘貼下就一隻大熊貓,它還會成為珍稀動物嗎?珍稀動物是什麼概念,為什麼只有大熊貓成了國寶?
-
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完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
11月10日,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聯合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種植於尋甸縣六哨鄉恩甲村委會灑底村的1000餘株富民枳進行了除草鬆土,並對其中200株進行掛牌監測。下一步技術人員將定期採集富民枳的相關監測數據,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積累經驗。生長較好的一株富民枳,生長50cm《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項目》是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支持,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負責實施的科技項目。
-
11地聯手當「保鏢」 邛崍山系野生大熊貓數量增至528隻
36年來,護林聯防,讓十縣(市)一區無較大以上森林草原火災,為野生大熊貓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邛崍山系野生大熊貓數量從200多隻增加到528隻。崇州市融媒體中心供圖邛崍山系包含阿壩州、成都市、雅安市等地局部區域,橫跨11個縣(市、區),是大熊貓野生種群的集中分布區。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極小種群物種,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幹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
-
浙江發現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
本報杭州4月21日電(通訊員夏學民、周國平 記者陸健)中華斑羚是一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近日,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宣布,在浙江仙居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已多年不見的中華斑羚。據括蒼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站長翁錢塘介紹,浙江省林業局專家4月16日到保護區收集紅外相機數據,從多個相機取出的存儲卡上,驚喜地發現了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中華斑羚,視頻時間分別為2019年11月19日、11月20日、12月8日和12月9日等。